固然,张将军之牺牲是抗战重大损失,然而我们可以告慰于张将军的,便是全国人民——四万万五千万同胞一定要前仆后继,坚持抗战,发扬他抗战到底,英勇牺牲的精神,踏着他的血迹前进,为他报仇。为一切为国家死难的战士同胞们报仇。
8月15日下午,延安各界代表1000余人聚集中央大礼堂,为张自忠等殉国将领举行隆重追悼大会,主席台正中悬挂着巨幅张自忠遗像。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分别题写了“精忠报国”、“取义成仁”、“为国捐躯”等挽词。朱德、王明、王稼祥、谭政、肖劲光、高岗、王若飞等到会祭奠。会场庄严肃穆,盛大隆重。大会宣读悼张自忠将军祭文:“将军之伟绩,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鞠躬尽瘁,卒以身殉,全国人民同声悲悼!……将军之英勇奋战,足以斥责那班贪生怕死之徒,将军之为国牺牲,足以打击那班投降妥协之辈。”朱德总司令代表八路军全体指战员敬献花圈,并发表讲话,号召全国将士学习张自忠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不怕死,不谋私,坚持团结,坚持抗战,为国家独立,为民族解放,为战胜日本侵略者而英勇奋斗。会上还给张自忠将军家属拍发了唁电: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转故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荩忱将军家属礼鉴:
噩耗传来,惊悉张总司令于5月16日在南瓜店前线英勇殉国,曷胜哀悼!抗战三年来,张总司令率部杀敌,素著功绩。淝水、临沂、随枣诸役,张总司令均亲临前线,指挥若定,给寇军以严重打击,大大兴奋国内人心。当此,抗战已到空前困难与投降危险空前增加之际,正赖全国将士更加奋发,渡过难关,克服危险,争取最后胜利,何期惊传噩耗,无任痛惜。延安各界除举行追悼大会以彰忠烈外,特电慰问,尚期节哀,继续完成张总司令遗志。
延安各界追悼张自忠总司令大会部
1940年8月15日
第八部分:举国大恸吊忠魂举国大恸吊忠魂(5)
1940年11月16日,是张自忠将军殉国半周年纪念日。国民政府决定在这一天将张自忠将军灵榇移至雨台山北麓“权厝”。所谓“权厝”,即把灵榇暂时搁置于此,棺材不入土,待以后正式安葬,俗称浅葬。计划待抗战胜利后,再移灵南京举行国葬。
这天,蒋介石一清早即驱车来到双柏树张自忠将军灵堂,伫立默哀,并主持移灵祭祀。参加祭典的有冯玉祥及国民党中央党政军高级官员,有专程从前线赶来的继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张将军生前部将黄维纲、刘振三及张将军长子廉珍、侄儿廉卿等数百人参加祭奠。礼毕,蒋介石率众官员步行至墓地,命人在张将军棺木上覆盖青天白日大旗。灵柩移入墓地后,蒋介石、冯玉祥又率与会官员和军民代表于封土前举行了最后的祭奠。尔后由冯治安将军率黄维纲、刘振三等人挥锹铲土封墓。
蒋介石亲题“英烈千秋”刻石立于墓前。冯玉祥为张自忠将军亲笔书写隶书“张上将自忠之墓”墓碑,同时又仿明代史可法墓葬扬州梅花岭之意,将雨台山改名“梅花山”,并亲书山名刻石于墓前照壁。
此后,每到5月16日张自忠将军忌日,军政各界都要集会于墓前,缅怀张将军英勇抗战的丰功伟绩与尽忠报国的精神,控诉日寇侵华罪行,坚持抗战到底。
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艰苦卓绝的阶段,贵州独山失守,湖北丢失了三斗坪,日军紧逼四川。中国人民决心坚持抗战,乘张自忠将军殉国三周年之际,在全国掀起了缅怀张将军,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的高潮。举国上下纷纷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送挽联、吟挽诗、作挽词、撰写悼念文章,颂扬张自忠将军爱国主义精神,痛斥投降派,激发全国军民不当亡国奴,决心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信心。
5月16日,张自忠将军殉国三周年这天,冯玉祥将军率领军政各界数百人,在梅花山将军墓前举行盛大集会,缅怀张自忠将军。国府主席林森题词 :“忠灵不朽”。蒋介石题词:“大仁大义,至忠至勇;江河万古,国士之风。”冯玉祥在纪念会上口占挽诗《张上将自忠》:
站在嘉陵江边,
回想三年前的今天,
正是鄂西大战,
自忠上将为国殉难,
真是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
真是国民党的英雄好汉!
在今天各地的同胞纪念你,
泪流满面。
人人都已下了新决心,
不打到鸭绿江边誓死不完,
不打到鸭绿江边誓死不完!
重庆《新华日报》在5月16日这天,以第四版整版刊载“纪念张自忠将军殉国三周年纪念”诗文。周恩来为纪念张自忠将军殉国三周年亲自代《新华日报》撰写了代论《追念荩忱上将》:
张荩忱上将于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十六日在襄樊战役中殉国,至今整整三年,每当前线战况紧张,部队浴血奋战之际,便很容易联想到抗战以来的殉国将士,而尤易怀念到举世景仰的张荩忱上将。去年六月,当我写文追悼左权将军时,也曾提到张上将。张上将是一方面的统帅,他的殉国,影响之大,决非他人可比。张上将的抗战,远起喜峰口,十年回溯,令人深佩他的卓识超群。迨主津政,忍辱待时,张上将殆又为人之所不能为。抗战既起,张上将奋起当先,所向无敌,而临沂一役,更成为台儿庄大捷之序幕;他的英勇坚毅,足为全国军人楷模。而感人最深的,乃是他的殉国一役。每读张上将于渡河前亲致前线将领及冯治安将军的两封遗书,深觉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我们所进行的抗日战争,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战争,同时也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战争。在这个战争中,我们不仅仅是拿枪炮子弹和敌人作战,而且是拿中华民族的爱国儿女,拿中华民族的军人之魂和敌人作战。在这里,人的因素是有决定意义的,张上将就是这种对于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人。现在战争的胜利前途,业已确定。但是,只有打,只有苦打,只有拼命的打,才能胜利。尤其是在今天,日军到处向我进攻,不论在正面,在敌后,我们都需要打仗,需要打仗的人,尤其需要像张上将这样的将领,在蒋委员长的领导之下,为国奋斗。现在,张上将殉国虽已三年,但在他的精神感召之下,我们相信,全国军人定能踏着他的血迹,为中华民族打出一条胜利的康庄大道!
张上将之殉国,不仅是为抗战树立了楷模,同时,也是为了发挥我国民族至大至刚的气节和精神。中国历史上,多少伟人名将,在抵御外族侵略时,杀身成仁,见危授命。张上将之殉国,便是发挥了这种民族气节的传统。这种生死不苟,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乃是抗日战争中所需要的宝贵精神。尤其是在抗战接近胜利而艰危过于往常之时,更需要这种精神。不动摇不妥协地来咬紧牙根,牺牲一切,以渡过中华民族解放之最后一段艰苦行程。
而我们在这最后一段行程中,确如《大公报》所说,还要有伟大的爱和恨,爱抗日的同志,恨那般杀死我们抗日同志的敌人。爱我们抗日的张上将,恨那般杀死张上将的日本强盗。只有爱恨彻底,恩怨分明,我们才能不调和,不妥协,一直打到最后的胜利。
第八部分:举国大恸吊忠魂举国大恸吊忠魂(6)
1944年5月16日,张将军殉国四周年忌日,冯玉祥主持祭礼,军政各界及地方民众数百人参加。张将军的胞弟自明、男廉珍、女廉云前来祭奠,自明在墓侧刻立《先兄荩忱上将墓表》。当时正值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大举进攻河南,汤恩伯部40万大军一败涂地,一个多月时间就丢掉了大半个河南。董必武想到张自忠将军,不胜感慨地写道:“今岁中原战役,倭奴仍张,国军竟莫能抗,感时抚事,辄令人想念将军于不置也。”随即吟哦七律一首,诗云:
男儿抗日死沙场,青史名垂姓字香;
中原倘有英灵在,怎让倭奴乱逞狂。
抗战胜利了,按照原来的打算,张自忠将军灵柩应迁往南京举行国葬,但蒋介石却忙于内战,对迁墓之事无人问津。1946年5月16日,抗战胜利后张将军殉国的第一个忌日,仍然是由冯玉祥将军主持祭礼,但也是他最后一次在张自忠将军墓前参加祭礼活动。冯先生致辞时,回忆张自忠将军壮烈牺牲的经过,声泪俱下,泣不成声!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吴玉章敬献挽联:
已使日寇灭亡,忠魂可慰;
再令生灵涂炭,人民何堪。
挽联陈放于将军墓前。眼看蒋介石要发动内战,人们心情是多么的焦虑。
1947年6月1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葬令”称:“故陆军上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英毅超伦,矢心报国,于抗日期间督军保卫疆土,勋劳炳著,见危授命,壮烈忠贞,允为军人模范。今抗战成功,自宜特予国葬,用慰英灵而昭懋典著。内政部依法筹办定期举行。此令。中华民国卅六年五月十日。”这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的一纸空文,根本无人过问。
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张自明就张将军正式安葬一事请示周恩来总理,总理即批转内务部处理。内务部答复:目前国家困难,灵柩可就地正式安葬。不久,人民政府出面将张自忠将军权厝地面的灵柩,下葬入土,进行了正式安葬。
1982年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
1986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北碚梅花山张自忠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0年,再次扩建张自忠烈士陵园,由国家、省、市三级拨款,新建了张自忠将军纪念馆。
半个多世纪以来,北碚梅花山麓张自忠将军墓前,年年清明节,均有远近学校青少年和解放军结队前来祭扫。特别是每年5月16日将军殉国日,党政军各界人士均要来墓前举行隆重集会纪念,敬献花圈,凭吊忠魂。藉以缅怀先烈,继承遗志,弘扬爱国主义和英勇奋斗的精神!
冯玉祥将军说得好:“荩忱不死!”
张自忠将军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
1990年张自忠将军100岁寿诞第一稿
2002年9月20日第二稿
2003年春节第三稿
2004年元旦第四稿
2004年11月第五稿
2005年元月第六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