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形式上你找不到。在哪里?在经典。所以我们从经典里面去找,真的!学习佛教经典,正是像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悦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愈学愈快乐,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不再受社会这些干扰,这社会不管它怎么动、它怎么乱,我们都会看得很清楚、很明白,知道它的前因后果,也能知道它将来怎么发展,它向哪个方向发展,我们自己不卷进去,这就很好,好事。我们要跟著佛菩萨走,经典就是佛菩萨为我们引路。思想见解不离经典的理论,言语行为不离开经典里面的教诲,你说这个人生多快乐,这个人生多么的美满。所以我们念这首偈,生无限感恩的心,感恩佛菩萨出现在世间留给我们这么多的教诲。
再看后面一首偈:『如来等正觉,及诸贤圣众,出现於世间,能与众生乐』。「如来等正觉」,这句是总结前面所说的,就是前面「若佛菩萨等」,总结这一句。第二句就重要,「及诸贤圣众」,这里面举了三种人,贤人是二乘,声闻、缘觉,我们中国人讲阿罗汉、辟支佛,这是贤人。圣是十圣,我们现在读的十住菩萨是十圣,十地菩萨是大十圣,十住菩萨是小十圣,我们讲到底下一品,诸位就明白。十住跟十地非常相似。众,众是凡人,凡夫身。虽然是凡夫身,他依教奉行,真干,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天台大师所讲的观行即佛。二乘,声闻、缘觉著重在自利,他不是不利他,你去找他,他会教你;你不找他,他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不如无事,他是这么一种人。也就是说,缺少慈悲心,你找他,他会教你。圣就不一样,圣是大乘,大乘,你不找他,他来找你。《无量寿经》上所说的「作一切众生不请之友」,你不请他,他自然就来。当然,他来要观机,像前面所说的「佛以大悲心,普观诸众生」。你的善根缘分成熟,他一定会来帮助你,帮助你提升、帮助你成就。如果你的善根因缘没有成熟,他也来,他帮助你种善根。这一生不能成熟,但那个种子种下去了,来生后世遇到缘的时候一定会成熟,所以这个太难得,这就叫「佛氏门中,不舍一人」,一个都不舍弃,这是大乘菩萨,叫大慈大悲。
现在他不相信佛的,不相信,以为是迷信。实际我们能理解,因为我在没有遇到方老师之前,也认为佛教是迷信,也不能接受,缘不成熟。谁能够来接引你?那要是你自己心目当中最佩服的人、最仰慕的人、信得过的人,他来开口,你就能接受。不是你心目当中最仰慕的人,他来把佛教介绍给你,你还得跟他辩论,你还得反驳,所以这缘就很重要。我们到底下一品里面会讲三种缘,众生能够接触佛教,必须要具足这三种缘分。所以我们学佛之后,真正在佛法里面得到确实是无比殊胜的利益,那是什么?这一生当中不造恶业,那就是无比殊胜的利益。造作恶业果报在三途,还跟一切众生结冤仇,招来来生后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你说这不是麻烦事吗?遇不到佛法,把事实真相没搞清楚,肯定是堕在这个漩涡里,所以无比殊胜利益是在此地。
我们今天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这是外面的环境,我们遇到一些人物,是善缘还是恶缘,我们都知道怎样去处理、怎样去对待;顺境善缘不起贪心,逆境恶缘没有瞋恚,无论受什么样的冤屈,不怨天尤人,自然就化解了。不但不跟一切人结怨,不跟一切动物结怨,不杀生、不吃肉了,不跟这些众生结怨,不跟花草树木结怨,不跟山河大地结怨,山河大地怎么?随便破坏自然环境就是跟山河大地结怨,不跟宇宙不同空间维次众生结怨,你说这多快乐。与一切众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平等对待里面最重要的一个态度是谦卑、尊重对方,这是平等对待。里面不能有傲慢,把自己的傲慢去掉,用什么方法?谦卑、尊重对方。连花草树木、山河大地都是这样一片恭敬,这是佛法教导我们。
这些圣贤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凡夫众里面,这里头有圣人应化在其中,我们肉眼凡夫不认识。从理上讲肯定有,不但有,而且还很多。为什么?众生愈是有苦有难的时候,佛菩萨都来帮助。佛菩萨以善巧方便来帮助我们、来做出榜样给我们看,让我们看到了、听到了、接触到了有所感悟,再发心跟他学习。这些人确实是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对广大群众。对待我们这些修行人?他一定要帮助我们提升,这里面善巧方便就不可思议了。我们做一桩好事,善心善行做好事,他来障碍你,他来破坏你,给你严重的阻挠。遇到这个事情怎么办?就像《金刚经》上说的,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金刚经》上只提了一提,这个故事很长、很详细在《大涅盘经》里面。遇到这么一个难,我们看忍辱仙人他怎么处理?忍辱仙人是被歌利王误会,歌利王把他杀了。怎么杀的?凌迟处死,这在刑罚里头最残酷的,不是一刀把你杀死,用刀把你身上的肉一片一片的割,这样把你割死。你说你要受多大的折磨?要受多大的痛苦?忍辱仙人接受,没有辩白,完全接受。在割截身体的时候,他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我第一个来度你。忍辱仙人在这个地方,不但没有丝毫怨恨、没有报复,在我想像当中他是用感恩的心,为什么?他修忍辱波罗蜜。看你能不能忍?就好像老师来考试,真能忍,那你忍辱波罗蜜就圆满了,就打一百分。这打一百分,谁给你打的?歌利王给你打的。你看你这个念头一转,那个魔就变成佛了。
所以佛经上常讲,外面境界里头「无佛亦无魔」,佛跟魔在哪里?在你的念头。你一个善念魔就变成佛,他是佛菩萨来考验你;你要是以恶念对待他,我没有过失,你冤枉我、你害我,我恨你,将来我一定报复你,那佛也变成魔,都在自己一念。所以佛教导我们要培养正念,不能有邪念,邪念就错了,遍法界虚空界无一个不是魔;如果正念,魔界、修罗界,乃至於饿鬼、地狱界,没有一个不是佛,全是佛。所以佛在大乘经上常常教我们「境随心转」。我们以凡夫的观念来说,什么是宇宙的中心?念头。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念头才是宇宙的核心,念善,佛菩萨境界现前、净土现前;念恶,饿鬼、畜生、地狱三恶道现前,一点都不错。天台大师讲《法华经》,给我们讲「百界千如」,说得好!每一界里面都有十法界,讲到我们人间有人中之佛、人间的菩萨、人间的罗汉、人间的诸天人、人间的畜生、人间的饿鬼、人间的地狱。这些事情,在佛经里面讲这叫花报,这是十法界的花报。花报现前,花后头有果,如果这个花报出现,后面的果报必定现前,毫无怀疑。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无论我们的遭遇是顺是逆,假如花报都好,逆来顺受,好!禁得起考验,不怨天不尤人,认真的反省忏悔,改过自新,这花报很好,果报必定殊胜。如果我们眼前是一种什么心理?怨恨的心、不平的心、报复的心,这个事情就麻烦,你的日子不好过。
日子好过,不好过,不要问别人,都是你自己念头生出来的。一念善,日子好过,要饭也好过,他也很快乐。在现前这个社会里面,我也常常跟一些同修们说,贫穷不怕,要饭也不怕,不是羞耻。什么是真正羞耻?借钱过日子,那真正羞耻。我们中国几千年的老祖宗都是这样教导我们,人贫穷到极处,也不能够去借债过日子。可是西方人的思想,他就是借债,成了一种习惯。我们中国人看到,格格不入,这日子怎么能过?所以借债过日子才会产生金融风暴。如果不借债的话,你这一生决定遇不到金融风暴。所以日子好不好过是在自己一念之间,一念正,正念,什么样的环境都过得很自在、都过得很快乐,幸福美满的人生。念头不正,你是大富大贵,日子都很难过,你每天患得患失,疑虑烦恼不断,所以说「富而不乐,贵而不安」。由此可知,学道、学佛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从儒释道三家,学到了正知正见,正语正行,哪有不安乐的道理?所以安乐真的现前。这些人,大儒、大道、大佛出现在世间,确实给一切众生带来真正的安乐。
真正的安乐,诸位一定要明了,不是物质上的享受,物质不能带给人真正的安乐。如果我们每个人冷静去想想,我们这一天的生活所需,很少。一般人一天三餐饭,你能吃多少?一件衣服至少可以穿个十年,要是能够节俭一点、爱惜一点,穿二、三十年。我的老师李炳南,他那一套中山装,见客的,我估计他至少穿了四十年,他不要买新衣服,生活非常简单,他一天吃一餐,这种生活过得快乐、自在,一生不求人,不求人就最快乐。「人到无求品自高」,不攀缘、不求人,这是这句里面的「圣贤众」,这个「众」就是人间的这些老师,我们遇到的善知识,他不但对我们有言教,他有身教。我跟李老师十年,十年当中我看到他老人家的行谊,虽然他是居士身分,他过的生活比出家人还要简单、还要严格。工作量很大,他在政府机关服务,这个机关现在没有了、撤销了,是奉祀官府,他是那里面的主任秘书,奉祀官是孔德成,孔先生。他每天上班,要工作。他好像是三个大学的教授,他天天去上课。他是台中莲社跟慈光图书馆的创办人,还要接见佛门这些信徒,每天要劝大家念佛,指导大家修行。每个星期固定的两次讲经,一次是对大众的,一次是教学生。他是一个非常好的中医,还得给人看病。他一个人至少是五个人的工作量,生活过得那么节俭、过得那么快乐、过得那么自在,我们常常接触他的人非常羡慕。
我们这些学生跟他相比,没有一个能超越他的,他老人家多才多艺,我们这些学生最多只学他一样。他那许多才艺,我们没有办法统统学,我跟他老人家就学佛经,就学这一样。所以他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那个时代跟我们相去,中国人讲一世,一世是三十年,你看这世界的「世」字,三个十,三十年为一世。也就是三十年前那个社会,跟现在不一样了,差别很大。我们在现在这个世纪,在往后的一世,学习比从前困难十倍都不止,这个原因非常明显,也就是媒体的教学对社会大众产生极重大的影响。如果它影响是不善的,现在要叫社会大众回头,舍恶趣善,你说谈何容易!所以今天一定要做出好的榜样给社会大众看,要真正做出来。社会的伦理道德教育比什么都重要,在过去这种教育是由家庭承担的,过去的家是大家庭,所谓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我们细心去研究、去观察,我们对於传统、对於老祖宗真的是佩服到五体投地,发现他们个个有真实智慧,五千年来都把教育摆在第一,这就是真实智慧。教什么?教伦理、教道德、教因果,这三种教育能够普及,社会安定,世界就和平。向上再提升,那是少数人;向上就是今天所讲的哲学与科学,这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只要前面这三种教育。伦理的教育,伦理的教育是讲关系,讲得透彻,人跟人的关系、人跟树木花草的关系、人跟山河大地的关系、人跟一切万物的关系,乃至於人跟不同维次空间的关系,佛法里面讲的,人跟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