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威仪」是行住坐卧,这叫四威仪,都有很好的样子,「则」是有法度。标准在什么地方?标准就是戒律,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在佛法里面,三皈、五戒、十善,出家人《沙弥律仪》。我们统统把它落实在行住坐卧当中,那就集无量善了。如果心里有住,心里还有妄想分别执著,这是世间善法,人天善法。要是无住,无住是功德,成就无量功德,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
可是第三非常重要,教导我们,我们断恶修善要用什么样的心态,这个总要记住,「质直柔和」。质直就是真诚心,我们的生活工作、待人接物要用真诚心,要用柔和的态度,才能成就功德。柔和,最重要的就是谦虚,对人要知道尊敬,尊敬一切众生。连蚊虫蚂蚁都尊敬,能不尊敬人吗?对人不尊敬,对蚊虫蚂蚁尊敬是假的,不是真的,人都不尊敬。就是如同对父母、对老师都不尊敬,对一切人尊敬也不是真的。世出世间法总是由亲而疏,亲近的没有孝敬,去孝敬不亲近的,这不是真的。末后一句是「代众生苦」,你看到这么多苦难众生,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法,就是做给一切苦难众生看,只要断恶修善就能离苦得乐。我们怎么样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是做出好样子来给人看,这叫真精进,这精进慧菩萨,代表的是具足方便住。具足方便是什么?具足是没有欠缺,自行化他,无量的方便门。
有十首偈颂,第一首偈颂我们学过了,这是举人有分别的过失。偈子讲得很清楚,如果你还有分别心,你的清净眼就没有,智慧没有,你就糊涂了;如果再有执著,你就更麻烦,糊涂就更严重。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得人身、闻佛法,不容易!在佛法里面能遇到大乘,能遇到《华严经》,这是什么样的善根福德因缘,自己心里要明白,确实是开经偈上所说的「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们在这一生遇到了。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我们逢到了,逢到就要真干,就要在这一部经上依照清凉大师的教诲,信解行证;依照《华严经》念佛求生净土是证实报庄严土,一生成佛。如果我们生方便土、生凡圣同居土,算是也不错了,但是你还是辜负了《大方广佛华严》,它是帮你带到实报庄严土的。你为什么去不了?因为你放不下妄想分别执著,所以你的品位就下降,这个道理要知道。
要怎样我们才真正能够随顺信解行证?要把这世间看破,这个世间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你得到不用欢喜,丢掉也不用悲伤。为什么?如《般若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些话我们要常常记住,常常提醒,这叫观照;「照见五蕴皆空」,这是真实智慧,彻底放下。世出世法里,即使是善法,成就是缘分,不成就也是缘分。知道那是缘分,就不要放在心上,成就没有好炫耀的,不成就也不需要懊恼,没事,要真正学著能放得下。你看头一首教我们放下分别,精进没有染著;精进有染著都变成世间的福德,没有染著才是大乘里面真实功德,我们有了真实的殊胜的成就。今天我们接著看第二首偈:
【若能了邪法。如实不颠倒。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
我们把第三首也念掉,这两首合在一起讲。
【有见则为垢。此则未为见。远离於诸见。如是乃见佛。】
这两首偈,清凉为我们开示的「显无相观」,前面第一首是「举分别过」,后面这两首偈显无相观。我们修止、修观,前面这条教我们修止,然后再修观。这两首,第二首,前面这首是第二首,「离所取,上半知於情有,下半知於理无」。这就叫我们看破。情有,情是什么?起心动念。你看「妄尽还源观」里不是讲得很清楚吗?第一条,它一共只有六条,第一条给我们讲的理,「显一体」,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这是真如本性,我们每个人都有,所以大乘教里面佛常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它是永恒的存在,是你自己的自性,所以叫显一体。这就是哲学里面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本体就是一体。第二段给我们讲「起二用」,这个起是什么?情有,动了,就是起心动念。诸位要知道,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就是动念,这起心动念。这个动念我们自己不能觉察,太微细了。怎么动的?没有理由,佛经上讲一念不觉,为什么会一念不觉?也没有理由,可是它有这么一桩事情。从这一念,宇宙就现前,宇宙为什么会现前?自性里头本自具足,它本来就有。不动念的时候不现行,不现行不是没有,它有,不现;动念,动念它就现出来,就显出来了。这是大乘教常讲隐现不二,隐的时候不能说没有,现的时候不能说真有,妙!这是事实真相。隐现,我们学到这个地方,现在总算是明白了。
释迦牟尼佛三十岁的时候,他十九岁出来参学,学了十二年,学到三十岁。宇宙从哪里来的?生命从哪里来的?十二年学习当中没有人能解答。所以他放弃了,万缘放下,在菩提树下入定,入更深的禅定,也就是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了。这一放下是大彻大悟,真相大白,我们禅宗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他见性了。见性,性是什么样子?他跟法身菩萨们,这普通人听不懂,跟法身菩萨去讲,在定中讲的。这是我们知道《华严经》的缘起,世尊大彻大悟之后,二七日中,二七十四天,在定中,我们看到释迦牟尼佛入定,二个星期,半个月没出定,坐在那里,他在定中讲《华严经》。《华严经》就是他明心见性的全部的状况,详详细细的跟我们说出来,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华严经》说什么?说我们自己的,我们自己的真相,性相、理事、因果的真相,你说这部经对我们关系多大。你认不认识自己?读了《华严》,认识自己了,明白了,到底是什么回事情,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稀有难逢!
在中国,我也常常讲这个对比,唐朝时候,一千三百年前,惠能大师他开悟了,也是明心见性,但是他只讲了五句话。释迦牟尼佛见性的时候讲了一部《华严经》,十四天,他定中讲的;惠能大师只讲了五句,这个五句跟《大方广佛华严经》没有两样,意思完全相同,一个是详细讲,一个是简单的讲,确实没有两样。你看世尊给我们讲的本体,「自性清净圆明体」,一句话,实在讲世尊这一句话就讲尽了,好像《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题目一样,《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就是讲自性清净圆明体,就讲这个。惠能大师用了五句话给我们说出,第一个是「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你看这自性清净说出来了。后面的四句就是讲它的圆明,第二句讲自性「本不生灭」,第三句讲自性「本自具足」,第四句讲的自性「本不动摇」,第五句讲的自性「能生万法」。这五句是总纲领,详细一条一条解释那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世尊是细说,六祖是略说,境界完全相同,没有两样。
佛祖把这个讯息透给我们,目的是要我们能入华严境界,入华严境界就是明心见性,就是见性成佛。我们今天为什么入不了?《华严》跟我算是很有缘分,我一出家就向往《华严》,学习《华严》,到今年五十年了。出家就学了讲经,讲经讲了五十年,五十年当中大概是一半的时间在《华严》,不过不是连续讲,断断续续的。因为我没有道场,在过去也没有高科技的设备,所以第一次讲《华严经》没有录相,也没有录音,连录音都没有,讲了十几年。最近这十几年才有这些设备,留下录相带,可以说是最近十年的事情。这么长的时间,我们没开悟,为什么没有开悟?放下得不够!比一般人好像是聪明一点,有一点小智慧,那就是我是放下了一些,没有彻底放下,可以说妄想分别执著比一般人淡,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比起佛菩萨、阿罗汉,那我还有一段相当距离,再继续努力。现在进度很快,为什么快?贤首国师的「妄尽还源观」给我很大的启示,我应该在现前,一年应该会超过过去十年。如果再有个五年到十年的时间,我想没有问题了。我还要加紧,因为什么?五年到十年,我有没有那么长的寿命,这很难讲。所以这桩事情刻不容缓,不能等待,要真干!我晓得这是真实的利益,这一趟到人间来没有白走。
所以晓得「情有」,你看起心动念,依正庄严就现前。起心,宇宙出现,动念,正报现前,正报是我,我出来了,我跟宇宙同时出来,弥勒菩萨讲得很清楚。念头太微细了,弥勒菩萨告诉我们「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就是物质现象,念念成形。那个念我们一定要知道,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念是多长的时间?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钟的一千二百八十兆分之一,太微细了。物质的现象它现前,有念头就现物质,有物质就有精神。「形皆有识」,识就是此地讲的情,它就出现色相。这个色相是什么?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在这里面虽然不起心不动念,它有起心动念的余习,就是习气,如果习气没有了,那精神世界跟物质世界全部都没有了,那就恢复到原状。原状是什么?常寂光净土,大光明藏,这是我们自己的本体,宇宙的本体,它不是黑暗的,它是光明的。起心动念,光明就失掉,所以现在我们夜晚看天空是漆黑的,叫大黑天。光从哪里来的?光从日月星辰来的。日月星辰不是自性本有的光明,是带著妄想的余光,它带著妄想,也还算不错。可是从起心动念再要生起分别执著,光就没有了,那点余光也被遮盖住。如果我们能够把执著放下,像阿罗汉,阿罗汉的世间没有天黑的,它有光明;菩萨是分别也没有了,光明比阿罗汉更大、更殊胜;到佛果地上,光明是圆满的,没有障碍。这个要知道,这个叫事实真相。所以情有。
后面这两句话,『知妄本自真,见佛则清净』,知於理无,理上没有,性上没有。有没有因果?因果也没有,这个要知道。什么时候有因果?有分别就有因果,有执著就有因果。有分别就有染净,有因果;有执著、有善恶,有因果。它从哪里来的,你得要搞清楚、搞明白!因果有很深的意思,很深的意思那跟一真法界是同一个根源,为什么?一念不觉那就是因,现依、现正不就是果吗?这是最微细的因果。在哪里?在一真法界,在实报庄严土,但是它不显,它不明显,它存在。在菩萨、在阿罗汉、在六道里面,因果就太明显,尤其在六道,善因善果,恶因恶报。佛应化在六道教导我们,六道众生业障深重,无量劫来流浪在生死轮回,造无量的罪业。他有严重的迷惑、愚痴,佛给他讲事实真相,他听不懂,《华严经》摆在面前,看不懂,真的,不是假的。这部经我看了十几二十年才看出它的门道,所以我能肯定,我很清楚。
我初学的时候,前面可以说二十年都没有看出门道,看什么?看祖师注解,也上台讲《华严》,讲祖师的注解,自己没有看到东西。通过祖师注解给我们的启发,现在看到了,看到就很得受用。我们现在修学,不但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