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奇迹的命名问题,由此展开了喋喋不休的论争。
在基辛格回国不到4 个月的1979 年7 月,美国参议员杰克逊又来到了秦俑发
掘现场。他泼墨挥毫,潇洒地在留言簿上留言:“太好了!一周前我看了埃及金字
塔,今天又看到了中国的秦俑,两者都有悠久的历史。”这段留言实际上是法国前
总理希拉克的思想和论断的延续。可惜他没有沿这种思想脉络延伸下去。随着杰克
逊手中那支笔的不断颤动,一行文字又展现出来:
“狮身人面像只有一件,秦兵马俑却千姿百态,成千上万,威武壮观,耐人寻
味。”语出惊人,出乎意料。就在杰克逊微笑着放下毛笔的刹那间,他内心的真实
用意已明白无误地表述出来了。
杰克逊尚未离开中国, 1979 年8 月29 日,美国副总统蒙代尔又来到秦俑发
掘工地。他仍不放心地对基辛格和杰克逊提出的论点作了总结性的补充:“这才是
真正的奇迹,全世界人民都应到这里看一看。”既然秦俑才是真正的奇迹,那么其
它七大奇迹无疑是虚假和蒙人的。以此推演,希拉克所排列的“第八大奇迹”无法
成立,自然是不攻自破。蒙代尔把美国人的用意推上了极至,秦兵马俑的身价也随
之升入顶峰。
蒙代尔之所以把秦俑看作是“真正的奇迹”,除了他在政治上的考虑外,显然
已经透过兵马俑军阵庞大、恢宏的表层,洞察到了潜藏在军阵中的深邃内含和无穷
奥妙,领悟到研究这部活着的《孙子兵法》,对未来战争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对美国
军队的益处。实际上,蒙代尔是站在一个政治家和军事战略家的双重角度上来看待
秦俑和评价秦俑的。或者说,他更偏重于军事上的观察和感悟才作出如此结论。
既然秦俑军阵的内在奥秘,在所有前来参观的外国人中最先被美国人所感知,
那么,他们就不会放过研读这部活着的《孙子兵法》的任何机会。所以,继副总统
蒙代尔之后,美国的卡特、里根、尼克松三位在任或卸任总统都前后来到秦俑博物
馆参观。与此同时,美国陆、海、空三军的数十名高级将领,分别前来,对秦俑军
阵作出详细地考察和研究。几乎每一位国防部长和国防大学校长,都要到秦俑馆对
这支军阵的布局和战略战术思想作深入的研究和适当的借鉴,把秦俑军阵的思想精
髓应用到美国国防力量布署和高级将领的教学之中。为彻底吃透秦俑军阵战术精神,
美国人不惜破费大量金钱,于1986 年3 月,干脆让空军少将克里斯·迪维率领空
军本部、海军陆战队组成的一个庞大的训练观察团,前来秦俑博物馆参观、考察。
如此之气度,是当今世界任何其它国家所难以做到的。
当然,极度聪明的美国人是不会做赔本买卖的,所有在中国秦俑博物馆考察所
造成的经济消耗,都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加倍地捞回。这个宝他们是押准了。
当我首次穿过披着皑皑白雪的黄土高坡,来到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采访时,
海湾战争的炮火正在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透过朦胧的硝烟,人们都在对这场几十
年后仍将意义非常的世纪末之战,作出各自的判断和推测:伊拉克与美国,萨达姆
与布什,到底谁胜谁负?即使参观的人们面对这支秦代的地下大军,在观赏之余也
不时地议论着海湾战争的局势。也许,置身于这弯弓执剑、驾车骑马的兵马俑前,
人们更能感受到战争的气氛,更能想到海湾战争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战略战术与古
代战争的相同与差异之处。在秦俑馆采访的日日夜夜,我在密切关注着海湾战况的
同时,也在思考着萦绕在心中的一个问题:美国人不惜钱财对秦俑军阵以及这部活
着的《孙子兵法》苦心孤诣地研究,所领悟的阵法与战术精髓,能否在海湾战争中
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回答竟是肯定的。
自海湾危机爆发以后,中东地区出现了世界战争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军事集结。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以凌厉的军事手段,首先采取了“以压促变,不战而屈人
之兵”的战略思想,力图迫使伊拉克撤出科威特。这个被称为“沙漠盾牌”的军事
行动持续了5 个月多而未达到预期目的。终于在1 月17 日凌晨格林威治时间零时
6 分,也就是联合国限令伊拉克撤军的期限仅超过19 个小时后,举行记者招待会
的美国白宫发言人菲茨沃特,说出了一句话:“女士们,先生们,解放科威特的行
动开始了。这个军事行动的名称叫‘沙漠风暴’……”伊拉克懵了。面对多国部队
空军对伊拉克大规模的空袭,我把目光从电视屏幕转移到秦俑军阵,窥探二者的内
在联系。秦俑军阵前大量的弩兵,已向人类提供了它的战法:随着开始的号令,这
支大军最先必是万箭齐发,弩兵张而复出,射而复入,更发更止,番次轮回,以达
到“弩不绝声,敌无薄我”,最后使敌军“绝行乱阵”的目的。
海湾战争参战部队所用的兵器,自然不会是两千年前的强弩劲弓。但多国部队
空军的轮番轰炸以及得到的战争效果,分明又让人看到了强弩劲弓的影子。这种在
海陆大规模进攻前所采取的空袭轰炸的战法,无疑是秦俑军阵战术思想的发展和延
续。
由此,我想起了萨达姆·侯赛因这位注定要引人瞩目的人物,我在秦俑馆的留
言簿上寻找他的姓名,我想知道他来没来秦俑馆和他对这支地下军阵奥秘的理解和
感悟,以作出对这场战争胜负的进一步推断。
然而,我没有找到他。就像多国部队费尽心机,仍然见不到他的踪影一样。
我不得不把视线转到另一个闪光的名字——联合国秘书长佩雷斯·德奎利亚尔。
这位联合国秘书长是1987 年5 月11 日来到秦俑馆参观的,据当时接待他的
工作人员马青云讲:“德奎利亚尔来秦俑馆时显得很匆忙,只呆了不到半个小时就
走了。也难怪,世界上有那么多大事在等待着他去做。他的气质和言谈不同于一个
国家的领导人,很有些胸怀世界,放眼全球的样式。”我相信马青云的眼力和判断,
德奎利亚尔的气质和言谈当然与他的职业有关,这一点在他的留言中可以看到:
“作为联合国的秘书长,我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军队都像西安的兵马俑军阵一样。”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军队”自然包括美国和伊拉克。但美国和伊拉克的军队不可能
都像西安的兵马俑军阵一样,否则,怎么去分胜负?
也许德奎利亚尔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才于1991 年1 月12 日深夜抵达巴格达,
为避免这场海湾战争作最后一次努力。
当他在伊拉克阿齐兹外长的陪同卞,坐车去下榻的宾馆时,巴格达这座拥有400
多万人口的千年古城弥漫着战争的气氛。城市虽然一片漆黑,但街头士兵、军车却
不住地晃动、奔跑,总统府前的高射炮管直指天空,武装直升机的轰鸣不时传来。
早在他来巴格达之前,他就曾对美国、伊拉克和科威特驻联合国大使说过:
“我不敢说此行是争取和平的最后机会。这只是我个人对和平解决海湾危机所作的
最后贡献,我有道义上的责任去竭尽全力避免战争的爆发。”第二天,德奎利亚尔
便直接与萨达姆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谈。会谈的结果同他的担心一样终于在萨达姆强
硬的姿态中宣告失败。这位秘书长此时的心情,通过他在巴格达机场接受记者采访
的电视转播,让全世界都清楚无误地感受到了,强抑住眼中的眼泪登上飞机离开了
巴格达。
在多国部队空军猛烈轰炸伊拉克时,远在东海岸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也开始了
近海登陆演习。伊拉克根据种种迹象,作出了盟军将在东海岸登陆的判断。并迅速
将主力部队和精良武器投入到东海岸进行防御,而在西线的伊沙边境只留下一个师
防守。
美国海军陆战队以充当“打头阵”的角色而著称于世。这支军队一直保持着高
度的待机战备状态。因此,美国政府在处理历次危机中,也总是派海军陆战队去
“打头阵”。自1945 年以来,海军陆战队共执行作战任务101 次,而陆军和空军
分别为34 次和54 次。看来,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再次在地面进攻中
“打头阵”已是无疑。正因为如此,伊拉克才调集主力来阻止这支军队登陆。
然而, 1991 年2 月24 日盟军发起的大规模地面进攻中,美国海军陆战队却
突然在波斯湾西北部的科威特海岸登陆,大批盟军也出乎伊拉克意料地在海湾西部
出现。海军陆战队抢滩登陆后,迅速向科威特挺进,和盟军主力形成对伊拉克军队
的“夹击”攻势。在收复科威特的战斗中,美国海军陆战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并插入伊军左翼的第二天,英国广播公司即向世界播发
了消息,并道破了这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陆战队所采用的战略和战术方针:
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后,迅速插入伊军左翼,配合多国部队主力以包抄战术大
规模推进到伊拉克南部地区,他们将同伊拉克的共和国卫队作战。
海湾战争中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作战方法,和二战时期的战法有了明显的变化。
四十年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日本海岸抢滩登陆时,是在日军的猛烈炮火打击下,
以劣势兵力对付优势兵力的情况下强行登陆的。这种先敌攻击、见敌必战的战术思
想,使美国的海军陆战队曾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这次海湾登陆,他们采取了和以前完全不同的,以自己的全力之实,乘敌之虚,
以奇配正,以奇制胜的奇袭战法。这个战法来源于中国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越来越受到美国军队的重视,被誉为21 世纪兵法。几年前,美
国海军陆战队就出现了《孙子兵法》热。此书以发放驱逐舰以上的全部海上部队、
学校及所有陆上机关和部队,而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马汉的《海军战略》及
约米尼的《战争艺术概要》,只发放培养陆战队军官的学校。
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在以后的战争中更加成熟,因为他们已有并认识了《孙子兵
法》。
经过四天的激战,伊拉克军队40 多个作战师被歼或丧失了战斗力。精锐的共
和国卫队也在多国部队的打击下溃不成军。
萨达姆终于从地下指挥的迷宫里钻了出来。这时,人们再也听不到3 天前他那
慷慨悲壮的声音了。
直到这时,萨达姆才发现自己在战略和战术上的一切错误:他号召阿拉伯世界
与他共同抗击外来的异教徒,没有达到目的;他希望扣留西方人质以对西方形成威
慑,仍没达到目的;他对以色列发射“飞毛腿”以把这个犹太国家引入战争而分裂
美国与阿拉伯联盟,未能成功;他自认为用砂筑起长城,挖战沟放入油水的战略防
御足可阻止敌军,而事实证明他又错了。这种种错误所造成的恶果而使他最终不得
不接受安理会提出的一切要求。萨达姆的声音嘶哑了。
历时42 天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胜利而告终。
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