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都不肯放松。
所以告诉我们,初学是以断烦恼为第一桩大事。烦恼怎么断?持戒、守规矩,都是方法,那不是目的,持戒是方法。得定、得清净心呢?得清净心还不是目的,还是方法;慧开了,这是目的。所以你才晓得,持戒是手段之手段。因为开慧一定要禅定,禅定是开智慧的手段,持戒是得到禅定的手段。经典上佛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佛没有一个不是这样修成的,我们能够离开这个方法,搞一个新的办法来修成吗?新的办法能真叫我们得清净心吗?能叫我们里面不生烦恼,外面不受诱惑,你能做得到吗?要好好想想,如果做不到,彻底失败。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怎样去「受」,接受?现在「受」是非常困难。困难在哪个地方?我们真的是完全不懂事。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头多次的讲到,受在诚敬里,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二分诚敬得二分利益,在诚敬。不诚不敬,佛来天天教你,你还是没有受,你所听的是皮毛、常识,不痛不痒。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是从小就没有培养过真诚恭敬的心态,没人教,所以不晓得什么叫诚,什么叫敬?现在虽然是接触圣教,还是不懂。什么是诚敬?在佛法里面讲,「一心」。你看很多忏仪、仪规里头,一心顶礼,念佛里提倡的「一心称念」,我们没做到一心。顶礼、称念里面都有妄念,有妄念就不诚,有妄念就不敬。真诚恭敬里头,没有妄念。
李老师当年教我,我那个时候学佛好像有四、五年了。正式的跟章嘉大师学了三年,章嘉大师圆寂之后,过一年,我才认识李老师,所以跟李老师之前有四年。我拜老师,老师给我的三个条件,其中有一条,「你过去所学的,跟章嘉大师学的,跟方东美先生学的,我一概不承认,你到我这里来,一切从头学起。」这什么意思?他对於方先生跟章嘉大师都非常尊敬,这是我们知道的。为什么我在那里学的,他一概不承认?如果要承认,我的诚敬就要打折扣了。为什么?李老师讲的,我会想想章嘉大师怎么说,方老师怎么说的,会做个比较。甚至於还能提出问题来跟老师辩论,这肯定的。他不承认,没话说了,没有话说,就没有意见。等於说你是一张白纸,开头跟著李老师,一切听他的,从头学起,这么个道理。
师资之道确实是如此。还好我前面两个老师,一个学哲学,一个佛学,如果说多接触几个老师,李老师就不会收了。点点头,好!欢迎你来听经。为什么?你已经乱掉了。像一张纸,已经被人家涂得乱七八糟,不能教。今天你到哪里去找一张白纸,找一个什么意见都没有的,百分之百听话的,找不到,难!所以「受持」这两个字很不容易。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几分钟。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前面我们讲到受持非常不容易,这是我们的关键。能真正肯接受,能保持,保持就是修行,没有一个不成就。成就的大小,受持的心、诚敬的程度不一样,就是印祖所说的,十分诚敬,受持的力量就达到十分,二分诚敬,那只有二分。二分、一分都很了不起,换句话说,都能有成就,怕的是完全没有受持。最可怕的是没有受持,以为自己受持,这就不能回头。发觉到自己并没有真正受持,他会回头,他会忏悔,他会回头。最怕的就是他自己不晓得自己的过失,这就非常困难。
你看第三首后面这句,最后这一句,『证菩提故而发心』,你看这个目标多么明显!「证菩提」就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为这个来发心学习,不是为别的。再看第四首:
【深心信解常清净。恭敬尊重一切佛。於法及僧亦如是。至诚供养而发心。】
这都是我们要学的,都在自己日常生活当中。什么是「深心」?古大德总的给我们说明,深心是好善好德。我跟诸位讲得很具体,什么是善?什么是德?我采用《无量寿经》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心、平等心、觉悟的心,这是善、是德;清净、平等是善,觉是德。要用深心,清净平等觉的心,去信、去解;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的心不清净、不平等、不觉悟,信解都没有。这个标准是法身菩萨的标准,因为再上去一步,这是十信位的菩萨,再上去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教初住菩萨,叫发心住。
后面还有一品经,叫「发心功德品」,那是讲初住菩萨真正发菩提心的真实功德。这个地方是在预备期间、学习期间,还没有达到,差别在此地。那你就晓得,清净平等觉是多么重要。清净平等觉在哪里学?在日常生活当中学。怎么样学清净?放得下就清净,放不下,清净就得不到。放下什么?放下染污。财色名食睡增长我们的贪瞋痴慢疑,它生烦恼,不生智慧。它所显现的是心浮气躁,不是心平气和,不是。你说这些东西要不要放下?佛菩萨、阿罗汉、祖师大德们,他们的心为什么能清净?他一尘不染,他什么都不要,你送给他,供养他,转手就送别人。
我在台中,李老师给我做出榜样。他在那里教化众生的功德也很大,学生很多,学生里面,有地位的、有财富的不少。看到老师的衣服穿了几十年,都破旧了,做几件新的衣服供养他。内衣,供养的人很多,老师收到供养,人走了之后就分给大家,我还分到二、三套,都是很好的料子。到老师往生之后,我们才发现老师里面的内衣都是自己补补,破了再补,补了又补。内衣、内裤跟袜子没有一双是完整,是好好的,统统是补过的,他不叫别人补,他自己补。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我这一生,在晚年的时候,供养的衣服也很多,一辈子穿不完。我也很想学李老师布施,但是这个衣服是出家人穿的,给在家人很不合适。要能舍,不能不舍。
澳洲准备办学院,大家都有兴趣。因为现在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人愈来愈少,也没有理想修学的环境。澳洲,读书是很理想的一个地方,安静!住在山里面,听不到声音,只听到鸟声。他们问我,办什么样性质的学校?我想办个汉学堂,我们净宗学院,净宗学院的三学堂。三学堂,这三学是什么?不是戒定慧三学,是儒释道三学,佛学堂、道学堂、儒学堂。我们招收学生,真正志同道合,对於传统三家的学术有兴趣,愿意一生献出自己一生来深入、来研究,将来可以教学,先培养老师。我是每家十个人,希望有十个儒,十个道,十个佛,我们这个学堂三十个人。三家的典籍参考书,可以说我们都相当完备,好事情!我年岁大了,也教不动了。过去留的这些光碟,可以给同学们做参考。希望我们中国传统的圣贤教诲能够再复兴起来,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发扬光大。不但救国家,真正可以救世界。
儒释道三家教学的目的,都是教人做好人,都是教人觉悟。所以这个地方我们看到『深心信解』,我们感触很深。要清净平等觉的心去信,这是深心的信;清净平等觉的心态去解,那是胜解。当然清净心常存,诸位要知道,清净里面有真诚,清净里面有平等、有觉悟、有智慧、有慈悲,菩提心都在里头,这个我跟诸位说得很多。我讲的是五句,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一即是五,五即是一,任何一句里面决定圆圆满满包含其他的四句。《华严》所说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
表现在事相上,菩提心表现在事上,『恭敬尊重一切佛』。这个一切佛,广义的说,即一切众生,狭义的说,是一切觉者。「佛」是印度梵文音译过来的,中国的意思就是觉悟的人。狭义的讲,就是尊重一切觉悟的人。那你就晓得,包含所有宗教,所有宗教创教的人都是觉悟的人。佛这个字在中国翻成圣人,菩萨是贤人,圣贤。在印度称佛、称菩萨,中国称圣、称贤,意思相当。所以这「一切」两个字用得好,你可以在这里头看到清净、平等,用我们一般的讲法,包括所有宗教,包括所有的学派,哲学、文学乃至科学技术。所有一切聪明觉悟的人,真诚的恭敬、尊重;那个深心是一直贯下来的,深心的恭敬,深心的尊重。这表现在外面。
『法』,法是经典,广义的讲,典籍,所有宗教的典籍,所有学术的这些资料,都是法。『僧』是学生,专心在学习的这些人。『亦如是』,也是这样的恭敬、尊重。恭敬、尊重不但是形式,而且有非常具体的表现,具体的表现就是底下这一句『至诚供养而发心』。供养就是布施,用至诚恭敬心布施,称为供养。供养里面,有财供养、有法供养、有无畏供养。无畏供养是什么?是照顾他的安全,特别是正在求学的这些学生,使他生活能够安定,学习不受外面干扰,他能专心。这是财、法、无畏的供养,尽心尽力。末后一首,特别是对佛教。
【深信於佛及佛法。亦信佛子所行道。】
『深信於佛及佛法』,对佛没有怀疑。对佛所说的一切法,佛法就是经典,包括历代祖师大德的注疏,现在都收在《大藏经》里面,对这个没有疑惑,完全能接受。『深信』就是前面讲的「深心信解」。『亦信佛子所行道』,佛弟子他能够依教修行,我们对他没有怀疑。如果他是假的?前面我们读过扇提罗,他是假的,他有因果。你要是至诚恭敬供养护持,你得福,他假的没有关系。前面我们讲的五扇提罗,那是欺骗信徒,欺骗众生。外面装起来的样子像是个修道的人,里面邪知邪见,贪瞋痴慢。在此地是为我们示现,让我们真正修福的人,不要在这里灰心;灰心之后,你修福没地方修。这个也怀疑,那个也怀疑,到最后吃亏的是谁?是自己。什么都不怀疑,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你只相信这个。
他今天造罪业,我们供养他,我们得福,他将来要堕地狱,要堕三途。我们跟他结了缘,我将来成佛的时候,也许我还能度他,跟他有缘。如果我们起了分别,起了执著,过失在自己,不在对方。所以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好!处事待人接物基本的态度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这重要,这是佛法。「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就是说明,就像善财,善财为什么一生成佛?不需要什么三大阿僧只劫,不需要来生,一生就成功。秘诀是什么?秘诀就是别人没有过失,自己有过失,承认自己有过失,别人没有过失。别人造作一切不善,他是菩萨,他故意这样做,他来教我。我是凡夫,他是圣人,他故意这样表演来给我看,让我反省,让我忏悔,让我改过。我看到他的过失,想想我有没有?都是来教我的。这是究竟圆满的善学,他会学,他学成功了。
我们今天的麻烦是什么?只看别人过失,不知道自己有过失。所以自己穷年累月,学了几十年,一无所成。问你,过失都是别人,别人都不对,这就是自己的大错。你要是遇到佛菩萨,佛菩萨给你说,人没有过失,六道众生都没有过失。他堕地狱道是为什么?他做错了事情,到地狱道忏悔,那是他的学处。阿罗汉执著没有了,你要晓得执著没有了,平等心就现前;执著是第七末那识,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分别没有了,分别是第六意识,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那想想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