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 第36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成就他坚固的定慧,这是真供养佛,一点都不假。由此可知,善恶不在外面,你就懂得了,善恶在自己一念之间,一念觉,没有一样不善,一念迷,天天念佛、拜佛也是假的,也不善。如果你拜佛念佛是求佛菩萨保佑你升官发财,那是假的,那是不善,看到佛菩萨修行增长贪瞋痴。你看,真修行人是增长戒定慧,增长戒定慧就是供养佛,增长贪瞋痴那是供养魔,佛魔不二,一念觉迷不同。这个道理天台家讲得好,所以这个意思就更深了。
  我们今天修行方向目标正确,天天没有离开佛法,天天不离开众生,众生所作所为哪一法不是佛法?这大乘教上常说,会修的人,没有一法不是佛法,不会修的人,问你哪一法是佛法?《华严经》也不是佛法,关键在会不会。会不会到底怎么个说法?还是先前的一句话,反求诸己的人会,不知道反求诸己的人不会。所以朱夫子把这句话提出来做为教学的总纲领有道理,「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白鹿洞的学规没有几条,很简单的几条,最后就是这条。所以你要说会不会、善不善?就得凡事都能够回头想自己,这会学、善学。见到善的,要好好的模仿人家,向人家学习,就是没有的,向人学习;如果自己有,他有这个善行,我也有,要希望我的善行更增长,不可以失掉。见到恶人、不善的人,马上想到我有没有他的不善?如果有要改,没有的时候,勉励自己不可以犯。都是老师。
  所以真是成就自己,自己就是佛。你看众生行资助观智的心,那就是佛。我一个人学到了,自己成佛,那个人学到了,那个人成佛。决定不止一个人,会有很多人天天在境界里头有悟处、有领悟,这就是有长进。如果每天没有启示,没有悟处,就是没有进步。不是说读书读多少有进步,念多少佛有进步,拜多少佛有进步,做多少好事有进步,不是的,统统不是。真正进步是什么?悟处。你读书,遍遍都有悟处,所以才有法喜,才不亦悦乎,念的把时间也忘掉了,吃饭也忘掉了,欲罢不能,他真欢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不能不知道。我们常讲勇猛精进,契入这个境界真的勇猛精进了。学东西学得不欢喜,学得很苦、学得很累,这错误,这不善学。纵然他有得到的,很有限,肯定没有悟处,有悟处一定欢喜。
  下面说「观智心开发境界」,这是供养法。观智心就是我们讲觉悟的心,就是有悟处。你看这个悟处,不但接触佛法有悟处,这是正面的,看到一切众生所作所为都有悟处;反过来想自己,不想别人,想别人错了,想别人的错处是最大的错误。你看我们自己的心,中国人都讲良心,你的心很善良,你的心很美好,良心。你的良心怎么尽装别人的垃圾,别人做错的事情你就记在心上,你这个良心是别人的垃圾桶,你说这个糟糕不糟糕!这叫大错特错。所以看到别人的过失绝对不要放在心上,你就永远保持你善良的心,你说这多快乐。看到别人做错,立刻想想我有没有,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那个人是我的恩人,他提醒我,我怎么可以怨恨他?怎么可以轻慢他?自然就没有了。然后养成自己一切恭敬,行善的人恭敬,作恶的人也恭敬,那就是普贤菩萨礼敬诸佛,没有分别,没有执著。
  可是赞叹就有分别,赞叹一定是善的我赞叹,他不善的我不赞叹,恭敬,恭敬没有赞叹。这是普贤菩萨教给我们的,因为你赞叹的时候影响,怕别人跟他学,学他的坏样子,那就错了,不赞叹,有恭敬不赞叹。有恭敬,是对作恶的人也这么恭敬,那对行善的更不必说了,这就是教人礼敬。人与人、人与天地万物之接触,恭敬心摆在第一。你看儒家的《礼记》头一句话,「曲礼曰,毋不敬」。佛经很多忏仪,拜忏的忏仪,里面一打开,「一切恭敬」、「一心顶礼」,你都看到这个词句,这就是恭敬没有分别。对佛菩萨恭敬,对阿鼻地狱众生也是一样恭敬,决定没有等级的,这就对了。有等级,你的恭敬不是真正的,不是真实,真实的不分等级。你有等级,你的分别执著没放下,那就不是真的。
  观智,就是你的觉悟、悟性,开发境界就是提升自己的境界,提升自己的境界是供养法,谁的法?自性的法宝。这也就是大乘教里面常常讲的,烦恼轻、智慧长。我们的进步、我们境界的提升从哪里看?一年比一年烦恼轻,一年比一年智慧长,会怎么样?一年比一年快乐,一年比一年感到幸福。世界不管它怎么乱法,我活在这边快乐幸福,无与伦比。你要懂得这个,你才能体会我为什么那么感激老师。我感激老师的心念超过感激父母,我父母的相片没有到处挂,我老师的相片到处都有,不是老师哪里知道,老师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父母。我们肉身得自於父母,我们的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师。知道尊师才知道重道,知道重道(重师道)你自然就会尊师,这一定道理。所以这叫法供养。
  「境智和合,即供养僧。此是真供养,亦名法供养」,这个意境就高了。境是什么?外面环境,智就是自己的悟处,自己的觉悟。你看,顺境觉悟,逆境也觉悟,善人觉悟,恶人也帮助我觉悟,境智和合,这是真正的六和敬。僧就是和合僧,六和敬的僧团。这是佛在经教里面告诉我们什么叫真供养。我们在年节这时候把这段经文反覆的在学习,将我们自己修学的一点心得与大众分享,希望我们学佛的同学都知道、都了解,从今而后学真供养,学真法供养,我们在菩提道上决定是幸福快乐,在人生里面,那就是佛所讲的「离一切苦,得一切乐」。这个世间现在是愈来愈痛苦,我们活在这个世间可不可以离?可以,会的人就离了,渐渐的会离,契入心性。我们再看后面,「若以智求,智则成解,解背圆宗」。这个智是世智辩聪,不是前面讲的真智慧。真智慧跟世智辩聪差别在哪里?真智慧是把分别执著放下,那是真智慧,没有放下分别执著那种聪明智慧,佛法称之为世智辩聪,他的知不透彻。所以我们要以世间这个智慧,像现在的求学去求,智则成解。懂吧?成解,解是什么?就是学术。像我们去年十月在伦敦剑桥大学访问的时候我跟他们上了一堂课,告诉他们,他们现在也非常用功在学习汉学,你看有用《无量寿经》写博士论文,佛学的,有用孟子写博士论文,还有一个用王维(唐朝的诗人、文学家)做论文的题目。我说很好,你们都可以拿到学位,可是怎么样?你们一生还是会生活在烦恼跟痛苦的世界。他们听了都笑了。为什么?智则成解,解就是讲的佛学、儒学、道学,世间一种学术。解背圆宗,圆宗是明心见性,这个相违背,我说你要放下才行。释迦牟尼佛过去十二年学的就是智则成解,所以他违背心性,必须怎么样?必须把它统统放下,放下之后才明心见性。这十二个字意思就在此地。
  现在照这样说起来,我们要不要学?要学,为什么说要学?你不学经教,你就会学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你说我都不学,都不学你一天到晚在胡思乱想,还是在学,你没有办法,你起心动念都在学习。既然是这样子,你就不如学佛的经教。学佛的经教智则成解也不错,你做个佛学家,你可以拿个佛学博士学位,不能见性,你决不能见性,你的真正智慧不会开。要怎样才能真正开智慧?我们学经教的人,这就是我所讲的,我们要把它颠倒,我们学佛、学儒、学道,那就与圆宗相应。所以他们搞的是佛学、儒学、道学,我们所搞的是学佛、学儒、学道。学儒我要学孔子,学佛我要学释迦牟尼佛,我要学得跟他一模一样,学道我要学老庄,这叫学佛,学佛就跟圆宗相应了。宗是真心,圆满的心性,那就真得受用了。
  所以我在剑桥讲,跟他们讲,我说你们虽然学,学儒、学孟子、学佛、学《无量寿经》,我说大乘教里面的法喜充满你们没得到,儒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那个悦你没有得到,这真的,为什么?他们还有分别执著。带著分别执著去学这个东西,就变成学问,变成佛学、儒学;如果能够放下分别执著,那是学佛、学儒,你会得到受用,儒会得到不亦悦乎,佛会得到法喜充满,会生活得很快乐,不一样。虽然我们那堂课只有一个小时,我给他这个启示很有受用。因为他们以前走的是学术的方向,儒学、佛学、道学,我给他反过来,学儒、学佛、学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启示,他要也能改的话,那他的成就会非常殊胜。外国人真的是很好学,就是没人教他。不能用智去求,大乘教不能用智去求。
  「若起心照,照则立境,随照失旨,皆是影事」。照是什么?照是宗门的方法,参。参里面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包括的有分别执著,也就是说妄想分别执著没有断掉、没有放下,你学宗门的方法,我来参。参怎么样?就有能照,就有所照,能所对立,对立自然就造成障碍,对於明心见性见不到。明心见性不可以对立,才能真正见到诸法实相。所以前面讲智求是教下的方法,心照是宗门的方法。教下的方法、宗门的方法都好,就是你懂得,你不能学它的样子,只有样子你不懂得它真正的内涵,你学不到。内涵是什么?不管是宗门、是教下,我们妄想不说了,太高了,那是做不到的事情,分别执著要少一点,要在这下功夫,这是真功夫。所以一定要放下,放下你智求跟心照都能跟性德相应。放下愈多愈好,要拼命放下,要懂得这叫真功夫,这叫真学问。为什么叫真学问?你看孟子说得好,「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那个心就是分别执著,你把这个东西放下就是。
  儒懂得了,孔孟他也讲究悟处、悟性,所以他也讲究放下。他那个放下没有佛家放得那么彻底,所以他证不了阿罗汉,比一般人是放下了很多。譬如讲对於自私自利的执著他很少,他起心动念会想到别人;名闻利养的执著很少,他很快乐的过他那种清贫的生活,他不会去过一种奢侈豪华,他不会做的,所以他能够安分守己;贪瞋痴慢这些烦恼他是尽量的把它淡化,所以他虽然不能够证得心性,明心见性他不能证得,他已经靠近了,是一个方向、是一个目标。所以我们可以说它是正法,就是放得还不够,佛法是放得彻底,全放下。
  我们学教一定要记住马鸣菩萨的教诲,那怎么学教?我们每天读经、每天听经,要记住马鸣菩萨的话,「离言说相」,你听讲的时候不要执著我说些什么,不要执著。「离名字相」,我们讲这些许多名词术语,讲这些佛、菩萨、阿罗汉、智求、心照,不要著这个相,你懂得这个意思就可以了,不要去执著,你看执著放下了,不要去分别,意思领会到就好了。「离心缘相」,心缘相是什么?你直接体悟的、领悟的,那是真的,不要去想。想这什么意思,一想就错了,想是落到意识里,想是分别执著,不能用这个。所以直接的领悟,决定没有拐弯抹角,懂就懂,不懂不可以想,你可以念第二遍,可以听第二遍。所以佛是不断在那里讲,你这一遍听不懂没有关系,后面机会很多。
  这是佛陀教学的方法跟一般世间人不一样,一般世间老师只愿意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