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以快乐为目的 爱情以互惠为原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以快乐为目的 爱情以互惠为原则-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吝施予赞美,才会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偏偏有那么多人,只知赞美自己,自夸自大,生怕别人不晓得自己的美德。事实上,没有人会钦佩自吹自擂的家伙。
  但赞美,过之如同不及,表里不一,很容易露出虚伪的马脚。
  真正懂得给予赞美的人,都先拥有了一颗对世间事物欢喜赞叹的心。他们会领略阳光的灿烂,也能陶醉于黑夜的沉寂,不会在有阳光的日子怨叹日晒,也不会憎恨夜的孤寂。
  有一位女性心理学家也说过:“如果你希望你的男友成为好男人,那么,不要喋喋不休地要求他,要按照你希望他成为的样子去赞美他。”指责他的负面行为,只会使两人翻脸,称赞他,反而能激发他的好男人潜能。这是人性的微妙之处。
  赞美也许是个善意诡计,但任何心理正常的人,都愿意开心接纳。
  想要收,与其强索,不如先“发”制人!
  心甘情愿给予的人永不吃亏。觉得自己不甘愿了,就别再给。心不甘情不愿的给,对接受者有害无益。
  给予时,你必须内心丰盈,像一座不得不涌出的泉水,无私地让干渴的行人,分享最美的甘露。越给,你越多。


小上班族赚大钱


  想赚钱未必要自己创业,只要脑袋里真有两把刷子,上班族也可成为巨富!
  近来,有个看来不起眼的中年男子,让全部的日本人都睁亮了眼睛──在日本纳税人排行榜上,第一名竟然是一个四十六岁的上班族,这是怎么一回事?
  这一位叫做清原达郎的东京上班族,看来和普通上班族没什么不同,每天都在清晨搭电车上班,到某一栋大楼里的投资顾问公司工作。他连自家车也没有,个性木讷寡言,买的房子还有房屋贷款呢。
  可是,他却是日本二○○四年纳税排行榜第一名,缴了三十六亿九千万日圆的税!以黑马之姿击败了日本所有企业家(不过,我想他也不太愿意变成纳税第一名吧。只不过,活在日本,逃税最难,日本国税厅每年都公布纳税大户排行榜)。纳税第二名的企业家,纳税额只有十多亿元,只有清原达郎的三分之一!
  他个人的收入总数,是一百亿日圆,相当于台币三十亿元,虽然缴了十亿出头的税,自己的年收入还有台币二十亿左右。而他的头衔,只是TOWER投资顾问的“部长”(有关日本公司的头衔,请参看漫画《课长岛耕作》《部长岛耕作》,就会有大致的了解),这家公司只有十五个人,他连当“董事”的资格也没有。
  可是……他竟然是纳税第一名!他是一个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企管硕士,全凭高明的投资手腕赚钱。他所操作的对冲基金获利惊人,去年报酬率有百分之二十八左右,基金成立六年来,净值已成长了六点四倍,所以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这些获利,大概有两成可以放进清原达郎自己的口袋。
  新时代赚钱趋势
  其实,他已经连续三年挤进纳税百人排行榜了,只是去年一鸣惊人,猛夺榜首,羡煞众人。
  清原的成功,可以让我们嗅出几个新时代的赚钱趋势:
  一、这是个知识经济时代,想赚钱未必要自己创业,只要你脑袋里真有两把刷子,就算你是上班族,也可成为巨富。
  二、能帮大家赚钱的人,自己才有赚大钱的可能。上班族如果想赚大钱,一定要到讲“绩效”的公司上班,别只想着稳固的铁饭碗。
  三、想赚钱不必待大公司,要到那些愿意让你“分红”、让你共存共荣的公司上班。
  只要有能够帮公司赚钱的本领,小上班族远景无限!


人在闲时,也身不由己


  忙人的忙与闲人的闲,都需要彼此的关照和体谅;
  忙时要规划,闲时也要规划。
  不久前,小廖神情阴郁,成天哀声叹气,原来,他家里的财务出了个大问题。
  “我觉得我太太这一年来都怪怪的,我想,女人嘛,难免晴时多云偶阵雨,也就没有想太多。过年期间,我有空在家里整理东西,忽然看到了一叠信用卡账单,每一张都只付循环利息……仔细追问她,她才告诉我,她已经因购物积欠了一百多万元!”
  小廖越说越生气:“她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她怀孕之后,我怕她太累,要她辞掉工作在家里好好休息,结果她竟然每天在看电视购物频道,也迷上网络拍卖,才一年,可以花掉百来万!小孩刚出生,她常说一个人照顾不过来,却还有这么多时间上网买东西,这……说不过去吧!”
  他的年轻太太还理直气壮地说,我买的大部分是婴儿用品,是给你的小孩用的耶。
  “可是连婴儿车都买三部也太离谱了。”他说。“我不久前也渐渐发现,家里没有拆封的东西越堆越多,她却说是亲友送的……”
  前几天,还按捺住性子忙着想办法为太太“理债”的小廖更生气了,他说:“我的天哪,不只是一百多万,是两百多万!她还说谎!她每天闲在家中,没有帮我忙就算了,还捅出这么大的洞!她还找了个理由告诉我,她或许有‘产后忧郁症’,才会这样花钱……”
  闲人渴望一个释放出口
  这种花钱的方法,恐怕比较像得了“躁症”,而不是“忧郁症”。真正的忧郁症,是做什么都打不起劲来的吧。
  针对他一直强调的“闲”字,我说:“你认为对她而言,闲是一种幸福,但事实上,她可能未必适应这个‘闲’字。”
  小廖妻子的闲,其实是未必很闲,照料新生儿,琐事很多,一个人关在家中,能和她倾吐心事的对象又很少,精神上,她可能变得郁郁寡欢;没有精神寄托的闲人常会找事忙,说穿了也不过是渴望一个重心,让她能够暂时有个出口,使自己能感到一点“热血沸腾”的释放感。
  她想要在购物上找到“成就感”,在她的立场上,也是不得已的。只是就这个家庭的经济收入而言,是找错了出口,增加了负担。
  闲人不能够体会忙人“忙”的苦恼,忙人也不能够体会闲人“闲”的烦闷。一个家庭之中,伴侣们对“忙”与“闲”的看法差太多,只从自己的角度去判断对方的感受,总是会产生沟通上的风波与争执。
  忙与闲都需要规划
  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事实上,人在闲时,也会身不由己。
  忙人的忙与闲人的闲,都需要彼此的关照和体谅。忙时要规划,闲时也要规划。
  忙与闲,都需要一点“具体内容”与“精神目标”,也都需要一点“调剂”,让自己有舒畅的感觉。
  我常看到不少忙了半辈子的上一代人士,渴望着退休后梦想中的休闲生活。事实上退休三个月后,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人感到“不能适应”,发现“老而无用”的感觉反而比被工作折腾的感觉更加可怕。
  闲,可没有比忙容易啊。


认命与怨命


  尽管先天环境或个人能力真的不是很理想,但你还是可以不认命也不怨命。
  有时候,人安于一个明明可以挣脱的恶劣环境的耐力,实在让我觉得非常惊讶。
  有个朋友,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非常努力地帮忙一位“晚景堪怜”的长辈,这位妈妈近六十岁了,如果不是他帮忙,这位已经升格为祖母,而且要照顾两个孙子的女士,实在没有任何的社会竞争力。但朋友心地善良,给她一份“没做什么事,只要来报到就会有收入”的薪水,比一般基层上班族的薪水还高很多,使她不至于坐等贫困救济金过日子。
  这位长辈也确实是心地善良的好人,我第一次走进朋友的办公室时,正是休息时间,就为她命运多舛的一生替她打抱不平。她说自己小时候在大陆时是富家小姐,来台之后一切变了样,当小姐时貌美如花,可是长辈却做主把她嫁给一个大她二十岁、有暴力倾向的军人。
  婚后不但要由她养家养小孩,丈夫还不时酗酒,回家向她勒索,一不如意就对她拳打脚踢。养的儿子也都不孝,不给母亲生活费就罢了,还把孩子给她养。她住在离台北车程两个小时的山区,山区毒蛇蜘蛛出没,房子又破又漏水,每天她都要花五个小时在交通上,不只是时间,车钱上的花费也让原本比一般人优厚的薪水所剩无几。
  偏偏大她二十岁、爱打人的先生,还“健在”养老院,她也需为这个打人不眨眼的家伙付费赡养老年。
  不改变自己,别人也无能为力
  我听着她悲诉命运,替她深感不平。
  这是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我仍然听到同样的诉苦,我问她,当初为什么明知他不好,还要嫁他?她说她从小很听话,“没办法啊。”我又问她,被他打个半死又为什么还要为他生那么几个孩子?她也说,我们那个时代,“没办法啊。”现在为什么不把孙子和自己搬到台北近郊,租房子总比每天付火车钱便宜,她还是说:“唉,没办法啊。”
  后来,每一次我看到她,她都一样泪眼汪汪地在对新来的人、周遭的人悲诉她凄苦的一生。
  和她一起工作的同事都听过一百次了。她们安慰她,却也感觉到和我同样的无能为力,只能听她一再地认命与怨命,不断地重复令人同情的历史,动不动就看到她亮晶晶的泪眼。最后大家有点害怕在休息时间坐在她旁边,因为她一定会老调重弹。大家也知道,鼓励她也没用。
  有一次她看到我时告诉我,刚刚她一时想不开,想出去给车子压死。“没想到,”她泪眼模糊地说,“连货车司机都骂我,叫我想死别找他的车!”
  我勉强镇定地告诉她:“你这样做,确实会害了无辜的人,你自己要死,却害他吃上官司,有没有想过,人家也有老婆和孩子要养?还有,你的孙子该怎么办?”
  她要我别对一直帮忙她的老板说,我除了能给她一个温暖的拥抱之外,我也不知道还能对她说什么。但又走了几趟朋友的办公室之后我发现,她出去撞车的事情,全部的人都听过好几遍了。我不由得佩服起这个用她工作的朋友来,他一定知道,万一这个帮不上什么忙的员工出事,他也一定要为她负责到底啊!他想要用这个工作,勉励这位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长辈,希望她不要轻生,用意甚佳,可是在当事人完全不肯改变自己人生态度的状况下,他也必然十分无能为力。
  “没办法”不是万能的借口
  这种认命又怨命的人,实在不少。对很多人而言,忍受痛苦比力图振作似乎有“安全感”一些,所以无论大家怎么样伸出热情的双手,也无法拯救一个自愿躲在暗处的灵魂。而几乎每一个认命又怨命的人,都在帮自己找借口,传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听话也是一个很好的借口,没办法则是一个万能的借口。
  如果我们把“命”定义为“外在环境或人为的操控力让你似乎必须那么走,而你就会那么走”的话,那么世上的人大概可以分为四种。一种是认命又怨命的,无疑的这是最糟的一种(认命和“知天命”可是两回事啊,知天命者要先尽人事);一种是不认命又怨命,好歹他挣扎过,不过是迫于时势或个人能力,没有办法离开困境。只要不要迫害到别人(有很多暴力分子就属于这一种,不认命、怨命就算了,还要伤人性命,最是可恶。),还算是努力做过人。
  比较好的是认命而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