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计划”——或者说对北方的深度轰炸。约翰逊总统毫不迟疑地授权轰炸战略进入计划阶段。五角大楼的首脑人物对此深受鼓舞,他们不仅认为轰炸北越是必要的,而且认为应该更早些时候就采取这一行动。
约翰逊的命令下达后的60天内,参谋长联席会议就拟出了一份庞大的攻击名单。这是与在檀香山的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合作进行的。太平洋指挥部在30天内也分别提出了后勤和战略计划。行动计划计算了轰炸所需的飞机数量及其吨数;分析了共产党阵营可能会做出的反应,尤其是中国可能做出的反应。对于这是否将成为影响因素,它未作评论。值得指出的是,美国的这些需要中包括了地面部队的使用。檀香山已比华盛顿先行了一步。在檀香山,参谋长联席会议最后修改了先行攻击的目标,将第一步打击集中在北越所有支撑向南方进行渗透的军事设施上。据计算,在饱和轰炸和西太平洋第七舰队的轰击下,北越所有为在南方进行战争而建立的设施都将在12天内被摧毁。
5月中旬,修改后的计划被递交到总统手中。约翰逊对该计划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包括如何应付国会、公众舆论、盟国舆论、河内对计划中已开始实施部分的反应。但是,他坚信,只要美国军队投入越南,那么战争将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因为美国军队“举世无双”,美国在世界各地从来没有一个人敢对它说一个“不”字。“美国人来了”,已经成为了胜利的象征。
当时间的脚步悄悄迈进1964年这道巨大的门槛时,战争的阴云已笼罩了越南的天空。共产党力量的壮大,战场不断铺开,同时南越军人和政客的争权游戏癖与战斗力的软弱,一步步并逐渐大规模地把美国人引向了越战的最高台阶。美国人不愿把在战后世界虚弱状态中培养起来的“自由卫士”和“世界警察”之梦,断送在那些矮小、干瘦、黝黑的“越共分子”手里。即使越南战争是一个大泥潭,美国人也不得不迈进去。他们建立世界霸权的野心和世界头号强国的高傲在这里跌得粉碎。
于是,走进泥潭,走上战争台阶的美国人又翻开了越战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