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舰艇和编队即能立即投入战斗。这是海、陆军展开的不同之处。
4。交战各国的指挥体系
(1)陆军的指挥体系
… Page 86…
各国陆军的指挥体系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在一些细节上有所差别。
和平时期武装力量的首脑是国家元首 (总统、君主)。陆军部实际领导
军队的军事建设、武器装备、战斗训练、日常生活等。战争准备工作如制定
动员、集中、展开和首批战役任务的计划等则由参谋部负责。
德国总参谋部是其他国家同类机关模仿的典范。19世纪初叶普鲁士陆军
部中设立了参谋部,后来又成为独立的参谋总部。1870年以后,法国、奥军
等国也模仿德国设立了参谋部。美国陆军在1903年、英国陆军在1906年也
先后设立了参谋部。
战时,整个武装力量的首脑名义上也是国家元首,但战区的直接指挥几
乎一直是任命专人——总司令负责。总司令之下设野战司令部,按战斗活动
和保障类别分为各种专门的处,具体领导军队的战斗活动及其保障。总司令
被授以战区范围内的最高权力。
德国的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由德皇威廉亲自掌管。小毛奇任参谋总长,
实际上即总司令。战争爆发不久,大本营即移往距边界约100公里的科布伦
茨市。
法国的最高统帅部由霞飞将军负责,总参谋长是贝郎。大本营设在维特
里勒弗朗索瓦。
比利时军队首脑为国王阿尔伯特,总参谋长是塞利埃·德莫朗维尔。大
本营设于布鲁塞尔。
英国远征军总司令由陆军元帅弗伦奇担任,梅雷将军任参谋长。大本营
设于勒卡托。
俄国的最高统帅原为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1915年以
后,沙皇尼古拉二世亲自担任了最高统帅,米哈伊尔·阿列克塞耶夫为参谋
长。
奥军的首脑是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总参谋长是康拉德。
各国军队战略指挥的组织系统,一般是各集团军直接隶属最高统帅部。
俄国是个例外,俄国在最高统帅和集团军司令之间设立中间一级,即方面军
司令官。统帅部指挥各方面军的行动,方面军指挥各集团军的行动。一个方
面军管辖2—4个集团军。另外,法国在1914年也曾规定将集团军组成集团
军群,但这些集团军群并不固定,只是在一定时期根据总司令的计划实施某
些战役时才设立这一组织。
(2)海军的指挥体系
与陆军指挥体系不同,各国的海军指挥体系有很大的差异。
英国海军的主要指挥机关是海军部。海军部负责规划海军的建设及战斗
训练,拟定战役计划和指挥战役、战略范围的作战行动。英国海军还设立第
一海务大臣(海军军令长官),即所有舰队的总司令。1912年建立海军司令
部,但在海军指挥系统中的地位未曾确定下来。战争爆发时温斯顿·丘吉尔
任海军大臣,海军上将费希尔任第一海务大臣。海军参谋长在战争初期由海
军中将斯泰迪担任,1914年11月后由海军少将奥利弗担任。
英国海军指挥机关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海军的作战长官——第一
海务大臣对于作战却并没有实际的管制权 (作战管制由参谋长根据部中文职
的海军大臣的直接指示负责执行),主要负责海军部的后勤及物资方面的业
务,因而无法处理主要的战略问题。另外,主力舰队和海峡舰队司令的权力
… Page 87…
和职责受到海军部的严格限制,只能指挥一些战役、战术性的作战行动。1916
年日德兰海战后,英国被迫改组了海军部,其中一条是由第一海务大臣兼任
海军参谋长。
德国海军的最高指挥权集中在德皇手中,下设海军部 (帝国海军指挥总
署)、帝国海军办公厅、海军司令部 (海军总司令部)。海军部负责海军的
组织、指挥和物质保障;海军办公厅负责军官的配备、服役;海军司令部作
为最高统帅——德皇的机构,根据海军所面临的任务拟定战役计划,分配各
海区兵力。这样德国高级海军指挥机构被分割成几个机关,各机关间的冲突
和战略建议的分歧,使得德国海军没有制定出一项真正一贯的政策和战略,
仅仅成为陆军战略的附属品。另外,北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司令官也直接
隶属德皇,德皇和他的海军总司令部对舰队的限制比英国更大,舰队司令官
在很大程度上丧失了主动权。
法国海军由海军部长及其作战机关——海军总司令部领导、总司令部制
定作战计划,领导计划的实施。奥匈海军未设海军部,其职能由陆军部的海
军司担任。
俄国海军指挥机关是海军部,其组成是:海军部委员会、海军总部、海
军法庭、海军船艇总署、海军经济管理总署等。1906年建立了海军司令部,
以解决战略方面的问题,制订海军建设计划,进行海军动员,领导海军的整
个备战工作。
两大军事集团在战争初期都没有建立起联合指挥部。英国远征军虽然被
派往法国作战,但陆军元帅弗伦奇并不隶属于法国统帅部。英国政府命令弗
伦奇斟酌情况是否对英军有利,在行动上保持完全的独立性。英、法两个统
帅部之间在组织协同动作问题上经常产生摩擦,从而对战役产生了不利影
响,1915年后法国多次向英国等提出组织联合指挥部的建议,直到1918年3
月,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同盟国的联合指挥部则是1916年6月奥匈失败之
后建立的,称为“中欧诸强最高军事指挥部”。
… Page 88…
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14年8月爆发,到1918年11月结束,历时共4
年又3个月之久。大战在几个战场同时展开:比利时、法国北部和德国边境
构成西欧战场,主要由英法军队对抗德国军队;从波罗的海南岸到罗马尼亚
构成东欧战场,主要由俄国军队对抗德奥军队;沿多瑙河和萨瓦河构成巴尔
干战场,由奥匈部队对抗塞尔维亚部队。此外还有海上争夺和其他一些战场。
从时间上来讲,大战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 (1914年8月—1915
年)、相持阶段 (1916年—1917年)、结束阶段 (1918年)。
1。初期阶段的重大战役 (1914。8—1915)
初期阶段,即双方的战略进攻阶段,这一阶段的战役主要是运动战,交
战双方都强调战役和战斗的外线速决进攻战,作战行动主要是在双方均处于
机动的情况下发生的。在许多战略方向上,双方都互有攻守。主要战役在西
欧战场有边境战役(1914。8。21—8。25)、马恩河战役(1914。9。5—9。12),
在东欧战场有东普鲁士战役(1914。8。17—9。15)、戈尔利采战役(1915。5。1
—6。22)等。
(1)西欧战场
①边境战役。战争爆发后,西线德军按照战前制定的施利芬计划,采取
北攻南防的作战方针,将主要进攻方向指向法军的左翼,企图取道比利时,
直插法国腹地,通过实施深远战略迂回迅速打败法军。为此,德军8月2日
占领卢森堡、8月4日侵入比利时,8月16日,德军攻克比利时的列日要塞,
随即向西推进。8月20日,德军攻克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市,其第1、第2、
第3集团军前出到布鲁塞尔、那慕尔、迪南及其以南一线,第4集团军前出
到巴斯托尼、阿特尔泽一线,第5集团军到达埃塔尔、隆维、阿尔斯韦勒尔
一线。德军集中了5个集团军的17个军和7个骑兵师,准备同法军交战,完
成包围并粉碎法军的战略任务。
法军统帅部战前错误地判断德军主力将集中在南翼的梅斯和卢森堡地
域,因此,法军总司令霞飞根据战前制订的第17号计划,于8月8日下达全
力进攻的第1号作战命令,以右翼的第1、第2集团军向阿尔萨斯——洛林
地区的德军发起猛攻。德军在该方向按计划实施有组织的退却,法军进展顺
利,缓慢突入他们“失去的省份”。但8月20日德军突然停止后撤发起反击,
将法军逐回边境。
在法比边境,德军经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法军统
帅部被迫调整部署,加强左翼。到8月20日,法军的第3、4、5集团军和英
国集团军从凡尔登以北到蒙斯一线展开22个半军和7个半骑兵师,准备向德
军右翼发动进攻,以粉碎对方的主力。
8月20日,敌对双方的统帅部各自下达了战役训令,8月21日,双方开
始了被称作“边境交战”的遭遇战。交战在两个战役地域同时展开:在阿登,
德国第4、第5集团军向当面的法军第3、第4集团军进攻;在桑布尔河和马
斯河之间地带,德军第1、2、第3集团军同法国第5集团军、英国集团军交
战。
… Page 89…
经过5天的激战,到8月25日,英法联军的4个集团军先后遭到失败,
法军被迫全线向南撤退。至此,法国不但未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地区,
整个边界反而被突破,全线陷于被动。德国进入法国境内,长驱直入,掌握
了战略主动权。
②马恩河战役。边境之战结束,按原定计划,德军西线右翼主力应从西
南对巴黎施行深远迂回,配合左翼,完成对法国所有集团军的合围。8月27
日,德军统帅部下达向西南方向进攻法军的训令。然而,德军为边境之战的
胜利所陶醉,贪恋追击,改变了右翼主力的进攻方向,由西南转而向南,放
弃迂回巴黎。其中担负迂回英、法军队左翼侧任务的第1、第2集团军向巴
黎以东疾进,9月4日到达马恩河以南的蒙米雷伊,完全忽略了集结在巴黎
东北的法军兵力。与此同时,德军统帅部也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统帅部认为,
边境之战后法军已被击溃,只待合围其残部并予以消灭,西线战争目的已经
达到,因而于8月25日从追击部队中抽调了2个军和1个骑兵师开往东线,
另调2个军北上去占领比利时军队坚守的安特卫普要塞,派1个军去占领莫
伯日。这样,德军西线右翼兵力遭到严重削弱。
边境失败后,英法军队在向纵深腹地退却过程中,多次对德军实施战役
反击,从而迟滞了德军的行动,为稳定战役、调整部署赢得了时间。到9月
4日,法国重新部署兵力的工作已经完成。从巴黎沿马恩河以南的库尔塔孔、
索姆苏一直到凡尔登的曲折正面上展开了6个集团军。左翼侧的第6集团军、
英国集团军、第5集团军组成突击集团,其中新组建的第6集团军应从西向
东进攻德国第1集团军的后方,英国集团军从西南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