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李天命的思考艺术-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矛盾的述句;叫做「自相矛盾”'注'5 。
 例如断定「这是石头;并且(在同一意义下)不是石头”;那就是自相矛盾。但《为》文根本指不出韩那的「六大点放在一起”的时候;有何自相矛盾。
 附带一提;所谓「对于没有信仰的朋友。。。。。。无疑自相矛盾”;这无疑是无知的讲法。有没有自相矛盾;跟「对于谁”是毫不相干的。比如「李白是诗人”这个断言没有自相矛盾;那就不管对于谁;这个断言都没有自相矛盾;而「李白是诗人并且不是诗人”这个断言有自相矛盾;那就不管对于谁;这个断言都有自相矛盾。'注'6
 以上的分析表明了《为》文不懂何谓自相矛盾;以下的分析将表明《为》文却颇会得自打嘴巴。
 例一《为》文一时说「韩那的论据百孔千疮”;一时又说「韩那所列举的六点'论据'完全成立”;一方面说韩那的「六大命题本身没有问题”、「谁也驳不倒”;一方面又说「把六点'六大命题'并列;却是韩那论断中的致命伤。”
 如果所谓的六大命题「谁也驳不倒;本身没有问题;完全成立”;那么该等命题「并列”起来还是完全成立的;因为;根据简单的逻辑法则( );任何一组个别成立的命题;并列起来还是一样成立的(真确的陈述不会由于并列在一起就变成不真确这个道理;即使没有学过逻辑也很容易明白)。既然「并列”起来还是一样成立;那又怎能说是「致命伤”呢?
 例二《为》文认为韩那的六个命题都谈到「神”;就必须证明所说的是同一位神。仅仅因为韩那没有给出证明;仅仅因为如此;《为》文就说那是「韩那的谬误”、「谬论”;说那是「自相矛盾”、「百孔千疮”;说那是「自陷于不拔之地”而甚至会「遗祸人间”。这样的指责恐怕超出了人类的理解能力以外。有趣的是;《为》文本身也多次(不止六次)谈到了「神”;同样也没有证明所说的是同一位神。按照《为》文的思路;我们就可以说这是《为》文的谬误、谬论;是自相矛盾、百孔千疮;是自陷于不拔之地而甚至会遗祸人间了。
 结论:《为》文所谓「要亲自操刀解决韩那的谬误”;只是过分自信的豪言壮语而已。
 
 
 二、谬误与讹误
 《为》文说「韩那的论据百孔千疮”;《宗》书却说「韩那已经提出充分而丰富的论据”(第28 页)。我也认为韩那的论据百孔千疮;但不认为《为》文能够「解决韩那的谬误”;理由见上文的分析。既然我同意「韩那的论据百孔千疮”;那就意涵着不同意《宗》书所言「韩那已经提出充分而丰富的论据”。下边剖析《宗》书所犯形形色色的错误。
 人世间的错误;包括(虽非单单包括)两个大类。一类称为「谬误”;另一类可称为「讹误”。概略界定; 思维方式上的错误;让我们名之为「谬误”'注'7 。譬如说:「追求异性像耐心垂钓;由于钓钩会扯破鱼唇;所以追求异性会撕裂嘴唇。”
 这个错误的推理就犯了「牵强比附”(strained analogy)的谬误(以国家类比母亲;便往往导致这种谬误)。其他如自相矛盾、以偏概全、窃取论点、偷换论题。。。。。。均可归入谬误之列。
 另一方面;属于知识性的错误;则让我们称之为「讹误”'注'8 。
 比如以为地球是平的;以为硝酸即硫酸;以为捉眼镜蛇的要诀在于「打破它的眼镜”。。。。。。这类知识性的错误在逻辑上不叫「谬误”;依刚才的定义;这类错误可称为「讹误”。
 今剖示《宗》书所犯的谬误与讹误如后。
 
 (A) 种种谬误
 「韩那终于被判输了!”《宗》书慨乎言之。一个「南征北讨”、在此之前从没输过的辩士;「在香港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输了!”《宗》书再次感叹。「李博士被投票认为取得压倒性胜利”;但是;《宗》书认为;实则「内容方面韩那占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既然如此;「他'韩那'为什么输?”
 这就是《宗》书要探究的问题了。探究的结果是:关键系于「‘九月辩论’中的技巧和战术”;反方以此取胜;而观众则「欣赏技巧多于内容”其实「李天命是进未能攻;退不能守。思辨的成份很弱;很弱。”反之;「韩那的答辩有根有据;他的六个论证全部屹立不倒”(第14 、33 、34 页)
 
 下文考察《宗》书所作的论断是否有根有据;能否屹立不倒。
 ( 1 ) 诉诸无知的谬误
 对「九月辩论”进行评析;《宗》书一开始就错《宗》书说:「正方的立场是:相信神的存在比较合理。
 韩那维护他的立场;所用的方法是证明神存在。如果反方攻不破他的论证;神存在就是获得了证明”(第2 页)。
 这个讲法犯了逻辑上叫做「诉诸无知”(argument from ignorance)的谬误。错误的论证是不会因为别人攻不破而变成正确的论证的。辩论的一方可能由于无知而攻不破另一方的论证。若因某个说法没有被证明为错误(没有被攻破)便推论该说法为正确;那就犯了诉诸无知的谬误'注'9 。比方我们用似是而非的论证跟无知小童辩论;对他说:「猪有两耳;你也有两耳;所以你是猪。”或者说:「你的婆婆拜神;所以神存在;因为如果没有神;你的婆婆又怎能拜祂呢?”假设那无知小童攻不破这些论证;而我们由此推论这些论证成立;那就犯了诉诸无知的谬误。同理;纵使反方攻不破韩那的论证;若由此推论「神存在就是获得了证明”;这个推论所犯的谬误正是诉诸无知。
 
 ( 2 ) 自我推翻的谬误
 一个说法如果在逻辑上或效果上有「自损自废”或「自己这一部分抵触自己那一部分”的特性;该说法就犯了「自我推翻”(self…defeating)的谬误。墙上贴着「不准张贴”的告示;就有自我推翻之嫌。在《宗》书里;不难发现自我推翻的谬误。其作者一方面说:「我不是在这里拥护韩那”(第32页);但另一方面又说:「韩那的答辩有根有据;他的六个论证全部屹立不倒”、「内容方面韩那占了绝对的压倒性优势”(第33、34 页)。问题是:如果这还不算「拥护韩那”;怎样才算拥护?要「拥抱着来维护”才算拥护吗?'注'10
 
 ( 3 ) 假值传递的谬误
 根据逻辑;当且仅当一个论证满足下述条件;该论证便才是对确的(valid )。那条件就是:如果前提真;则必然地结论亦真'注'11 。由此定义可知;在对确的论证中;前提为真可保证结论为真。但须注意的是;前提为假并不保证结论为假。例如:这论证的前提是假的;然而结论却是真的。
 由「前提为假”推论「结论为假”(像以为前提的「假值”有传递性;可传递给结论);这种错误的推论(推理);且名之为「假值传递的谬误”。许多人所谓「大前提被推翻了;所以结论也就被推翻了”、「理论的基础崩溃了;因此那理论的论旨也就崩溃了”;这一类的说法;都犯了假值传递的谬误。'注'12
 这种谬误可说是讲逻辑的人最不该犯的谬误。其为谬误;只涉逻辑ABC ;关乎初等逻辑的初阶。可观的是;《宗》书却在一个论及逻辑(论「思辨与三段式”)的标题下说:「由于大前题'提!'不真;结论也就不真。”(第14 页)这个说法刚好犯了上述「讲逻辑的人最不该犯的谬误”;即假值传递的谬误。
 【顺便一提:一本叫做《怎样纠正逻辑错误》(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年版)的书宣称:「一个推理如果前提不真实;结论必然就不真实。”(第77 页)只要稍读一本有名的逻辑入门书;像W。Salmon 、I。Mpi 等人的有关著作;或者净翻查一下前面「萧邦是猴子”的例子;便可知道怎样纠正《怎样纠正逻辑错误》的这个逻辑错误的了。'注'13 】
 
 (B) 种种讹误
 刚才剖析了《宗》书部分的谬误;以下点出该书部分的讹误。
 ( 1 ) 有关三段式的讹误
 用三段式来推理时犯错;属思维方式上的错误;那是谬误。对三段式的性质或功能作出错误的陈述;则属于知识性的错误;那是讹误。
 《宗》书说:「不论是提出还是保卫自己的论据;抑或是反击对方的论据;如果有思想成份在;则最简明的表达方式是三段式推理。”(第14 页)这在逻辑上是明显外行的讲法。
 第一、三段式是具有某类逻辑结构的论证形式'注'14;论证由前提(论据)和结论(论旨)组成;三段式所「表达”的不是论据;而是论证。第二、所谓「。。。。。。有思想成份在”;这句话不知所云。什么是「有思想成份在”的论证或论据;什么是「没有思想成份在”的论证或论据?论证或论据有没有「思想成份在”;跟三段式推理有什么相干?
 诸如此类的外行言论;在《宗》书里不胜枚举。撇开这点;同情地了解;前面引文要说的是:不管以论证来立论还是以论证去反驳;「最简明的表达方式是三段式推理”。但这个说法仍是讹误的。通过数理逻辑;很容易证明有无限多个对确的论证都无法用三段式来表达。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所有圆形都是图形;因此;任何人画了一个圆形;就画了一个图形。”这个论证即无法用三段式来表达;结果使得只懂三段式而不知数理逻辑的传统逻辑家大受困扰;但如果藉数理逻辑来表达;却是轻而易举的;可以这样分析:
 
 须知三段式在现代逻辑之中只占一个微末的位置。现代逻辑的公认体系叫做「标准一阶逻辑”;标准一阶逻辑的两大部门之一叫做「一阶量化逻辑”;一阶量化逻辑包含了「单元量化逻辑”和「多元量化逻辑”。三段式只不过是现代逻辑之中的标准一阶逻辑之中的一阶量化逻辑之中的单元量化逻辑之中的一个小项目吧了'注'15 。有大量对确的论证都不能归入三段式里;三段式根本不能充当该等论证的表达方式。既然如此;那就更加不是其「最简明的表达方式”了。
 
 ( 2 ) 曲解致讹误
 如前所述;一个命题及其否定之间的关系叫做「互相矛盾”。例如「面积A 大于面积B ”这个命题的否定是「面积A不大于面积B ”;这两个命题就是互相矛盾的。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不可能同真;也不可能同假;此命题真则彼命题假;此命题假则彼命题真。另一方面;如果两个命题不可能同真;但可能同假;那么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就叫做「相反对立”。
 例如「面积A 大于面积B ”和「面积B 大于面积A ”;这两个命题就是相反对立的;两者不可能同真;但可能同假当A与B 相等时;该两命题便俱为假。
 在「九月辩论”中;正方的论旨是「信神存在比较合理”(或表述为「有神论比无神论合理”);反方的论旨是「信神存在不是比较合理”(或表述为「有神论不是比无神论合理”)。据前述的定义可知;正反双方的逻辑关系是「互相矛盾”;而不是「相反对立”。(「有神论比无神论合理”和「无神论比有神论合理”这两个命题才是相反对立的。)但《宗》书却这样说:「韩那主张‘信神存在比较合理’;李天命主张‘信神存在不是比较合理’;这两个主张属于相反对立”(第16 页)。这个说法属于讹误。'注'16
 
 《宗》书的讹误;为数甚多;无须尽录;仅再指出其中一类性质相近的讹误如下。
 《宗》书说:「李天命否定神的存在”(第22 页)。这个说法歪曲了「九月辩论”的反方立场。否定神的存在;就是否定有神论;但「九月辩论”的反方并没有否定有神论;而只是否定「有神论比无神论合理”。
 《宗》书又说:「虽然李天命自谓其立场不是‘否定’神的存在;而只是‘不可知论者’。不过;从李的立场来看;不可知论和无神论可说是没有分别;甚至还有过之。”(同上)
 这段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