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在广场协议后就一蹶不振?东南亚金融危机究竟是如何爆发的?人类真的无法摆脱利率、货币、和资本流动之间的三元悖论吗?汇率,这可以说是经济学中最艰苦、最复杂、也最令人着迷的话题……
贸易盈余 / 麦当劳指数 / 日本最大的失策 / 摇摆不定的汇率 / 东南亚金融危机始末 /三元悖论 / 宏观中的宏观经济学
第四部分 财富的魔咒
第十四章 治疗是否比疾病更可怕? 217
制定政策的过程就犹如走钢丝,而关于政策的话题似乎也永远没有停止:我们制定的政策应该以不变应万变呢,还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呢?到底有没有保打天下的规则呢?
凯恩斯和三个火枪手 / 油门与刹车的配合 / 阿司匹林和吗啡 / 自动稳定器 / “不给糖”策略 / 无法逃脱的魔咒 / 政策中的经济学
第十五章 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233
经济周期消失!这似乎是一句很时髦的口号,甚至很多经济学家们也认为,政府更明智的政策、全球化和新兴市场的建立,将使我们摆脱盛衰交替的循环,然而刚刚过去的金融海啸似乎让所有人都鸦雀无声……
逃不掉的经济周期 / 各种各样的周期 / 是因为太阳黑子吗?/ 白天不懂夜的黑 / 真实的经济周期 / 逐渐清醒的经济学
第十六章 驶向幸福的彼岸 247
不论是鼎盛时期的中国、光荣的古罗马帝国,或者是今天的美国,几乎没有哪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完全相同的,那么,经济增长的引擎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的是大量的资本?更多的劳动?先进的技术?还是完美的制度呢?
刀刃上的完美均衡 / 三条腿增长理论 / 内生增长理论 / 不可或缺的制度 / 最底层的十亿 / 增长真的是好事吗?
后 记 什么是最好的经济学? 261
正文 序 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00 本章字数:1157
序·以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一场出人意料的金融风暴在全球蔓延,它如同一股寒流,扇动着“蝴蝶的翅膀”从华尔街开始席卷全球,地球上的每个男人、女人、老人、孩子,似乎都感到了这场“风暴”的寒意,仿佛一夜之间,我们的生活被打乱了……
在美国密苏里州,一名绝望的失业父亲为了资助一对双胞胎女儿上学,竟然铤而走险连抢了12家银行;在西班牙这个曾经是欧盟离婚率最高的国家人们为了省钱却不敢离婚;在比利时,人们发动了一整天的全国性罢工来表达对政府的不满;而在冰岛,这个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却在一夜之间破产了……
假如你这时恰巧是从火星回来,当你目睹了地球上发生的一切,你会发出这样的惊叹:这里没有山洪海啸,也没有蝗虫袭击,机器和厂房完好无损,可是很多人却失去了工作,无家可归。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再次面对经济学这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问,这门充满思辨的学科,这门不精确的学科,这门和政治密切相关的学科……要想走出经济的困境、摆脱压力,人们最需要的就是用经济学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正确的方法。
当我们面对这个世界时,画家看到的是缤纷绚丽的色彩,音乐家听到的是美轮美奂的音乐,然而在经济学家的心中,或许没有这么浪漫,他们看到的是一个更趋于真实的世界。
我们将借助经济学家的双眼,揭开宏观经济神秘的面纱,告诉你这里曾经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和产生的精彩的思想。在这里,我们将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如何运转的。汇率、利率、税率、物价指数背后有什么秘密?通货膨胀是不是政府的把戏?财经新闻和娱乐新闻,究竟哪个更加有趣?
伦敦劳埃德保险公司,波罗的海贸易海运交易所,黄金仓单,写在奶牛背上的支票,石头货币,真正有价值的经济理论正是来源于这些有趣的故事……经济学中充满了智慧的故事,它们使得理论更加生动,并且充分表现了经济学的强大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来自对抽象经济体制的概括,理论把经济学家的术语和经济机制的知识结合到了一起。
经济学是一种方法,但不是教条,它是一种心灵的辅助设备,一种思考方法,帮助人们得出结论,这里,最重要的是“方法”,而不是“教条”。我们的首要任务不是记住答案,而是学会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懂得如何在社会的框架下进行思考。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并不是记住明确的规则,而是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并最终改进这些规则。
当然,我亲爱的读者,请不要担心!
你仍然可以将本书的内容作为侦探故事或者小说来阅读,因为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令人激动的学问。这里充满了知识和挑战,学习经济学的过程更如同一次惊心动魄的航海旅行,或许这种惊心动魄的经历我们一生中只有一次。
正文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1)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03 本章字数:882
第一部分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赚钱,一个乞丐就可以做到;用钱,十个哲学家都难以做好。
乔治·索罗斯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从大萧条走来的现代宏观经济学
本章导读:
今天的危机似乎很奇怪,没有蝗虫侵袭和山洪海啸,我们的工厂还和过去一样,机器仍然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可工人们却失去了工作,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了?宏观经济学的殿堂究竟是什么样,这里聚集的是严肃的思想家,还是江湖骗子,为什么他们时而被奉若神明,时而又被另一些人深深地踩在脚下……
1929年的那一场危机席卷了全球,也正是这次危机中诞生了现代宏观经济学,让我们顺着历史的足迹,去探求那座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只有危机才能带来真正的变革。
米尔顿·弗里德曼
一剂不错的清醒剂
2008年9月16日,美国华尔街经历了近年来最黑暗的一天。随着雷曼兄弟公司破产,金融海啸正式开始了。现在,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
就发生在我们眼前的这场危机席卷了我们的生活,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议论危机。就如同一个夏天的清晨,我们醒来却看到了满地的白雪,仿佛一夜之间就回到了1929年那个令人难忘的萧条的冬季……
人们在英国诺森罗克银行门前排队取款的情景与1929年时的场景如出一辙。黑白的场景,似乎在敲打着这个世界对于未来的仅存的那份期待。
在人们的印象里,但凡出现经济危机,总是会出现下面的典型特征:经济剧烈波动、失业率暴涨、价格水平剧烈波动、货币存量下降、国际贸易萎缩。有人曾开玩笑地说:“如果你的邻居失业了,那就是衰退;如果你失业了,那就是萧条。”
在1929年大萧条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50%,德国下降了40%,失业率史无前例地上升,美国有1/4的人找不到工作,几乎整个世界的生产都急剧滑坡……当时的一位美国失业者留下了这样的自白:
正文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2)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05 本章字数:968
我申请去盖屋顶,可他们不要我,因为没有那么多的工作岗位。我寻找一份工作机会,从清洗汽车到任何事情,但结果令人失望。回到家里,每个人也都变得有些紧张,我们开始为一些蠢事而相互争吵,每个人都成天被囚禁在那个空间里,整个家庭气氛被破坏了……
可我们真正好奇的是,在这场危机中,我们的灾害不是来自于物质的失败,我们的工厂还和过去一样,机器仍然完好无损地躺在那里,可是工人们却失去了他们的工作。蝗虫并没有袭击我们,山洪海啸也没有光顾,战争也被我们遏制了……尽管我们变贫穷了,可我们脚下仍有大量的财富。正如美国胡佛总统曾经说过的:“尽管经济萧条,国家的基础资产并未受到损害,在许多地方,用于生产和分销的巨型设备和无可比拟的组织甚至比前两年更坚强。”经济学家解释说,大萧条真正的危害在于,破坏了人们对市场的信任,使现代宏观经济学开始关注经济的需求方面。
同时,我们也是幸运的,尽管灾难给人类造成了难以磨灭的痛苦,但是,大萧条比任何其他事件都更有力地刺激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932年是大萧条的谷底,而宏观经济学正是在这片土壤慢慢生长了出来。正是这次大萧条,促成了当代宏观经济学的创立。
今天的宏观经济尽管还处于争吵之中,实际上这反映了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之间的矛盾。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全面理解经济的运行方式,以及它是如何对特定的政策和可能引起动荡的各种需求和供给的冲击做出反应。
所以,危机是不应该被轻易浪费的,因为它能转化成机遇。因为我们的世界就是在危机中不稳定地前行,这些危机不可避免地创造充分需求的问题。当我们一次次面对这些危机的时候,我们对于经济的理解就会一步步加深。即使在1929年的大萧条的时候,熊彼特在哈佛大学的讲堂上还是风度翩翩地说道:“先生们,你们在为萧条而担忧,这大可不必。对资本主义来说,萧条是一剂不错的清醒剂。”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关于大萧条产生的原因和蔓延的机制,并不存在一个标准的答案,相反,似乎这里存在很多不同的解释,每一种解释都来自于危机的一个不同方面,每一种解释都表达了复杂宏观经济现象的一个部分。人类对萧条进行解释的历史同时就是宏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下面我们就回顾一下这简短而又充满斗争的一段历史:
正文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圣杯(3)
紫雨阁小说网 更新时间:2010…2…21 20:15:07 本章字数:810
古典学派的没落:
大萧条之前,关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可以看做是知识的大杂烩,这里有奇异的思想,富有洞见的观察,但更多的是混乱的表达。在凯恩斯之前,经济学家对大萧条的解答是:工会阻碍了价格信息的传达,影响了价格因素对市场的调节,因此如果政府解散工会,那么工资会下降,失业会消失,大萧条就会结束;显然,这样苍白的描述无力圆满地解释产出和就业的下降,更无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萧条。
凯恩斯革命开始:
凯恩斯的中心观点是,市场经济不能平滑地自我调节,而投资者信心不足是造成大萧条爆发的主要因素;因而这样的经济萧条一旦出现,单靠市场的力量是不能迅速消除的,只有依靠政府支出和税收政策的调整,才能阻止经济衰退,保持经济稳定。
凯恩斯的这种观点逐渐被大家接受。在凯恩斯理论的指导下,美国渡过了大萧条的难关,他的思想也被公认为“凯恩斯革命”。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社会滞胀的到来,人们发现凯恩斯主义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货币主义兴起:
货币主义者将经济波动看做是货币供应发生变化的结果,基于此,他们认为只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