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理论的信徒对于自己所坚持的理论要点,却不愿意付诸实施,这就使他们发生了极大的怀疑。
理论说美国还有大量的土地没有开垦,对于这一点作出的答复是,就美国人口稠密、土地一般已经充分开垦、发展工业的时机已经成熟的那几个州来说,象这样有待开垦的土地,稀少程度并不亚于英国;如果要把象理论家所说的那一类土地加以垦殖,势必要化极大代价将那几个州的剩余人口移殖到西部,这样不但将使东部各州在物质与精神资源方面受到重大损失,而且移殖的结果,将使原来的买主化为竞争者,从而使地产及农产品的价值降低。有些旧有的州,在人口、文化及军事力量方面都还没有获得充分发展,在这样情况下,如果把所有荒地直到太平洋岸止全部加以开垦,对这个国家是不会有利的,情形正相反,就东部各州来说,除非它们能专心致力于工业的发展,能够用它们的工业品交换西部的农产品,否则从事于开垦偏僻的处女地对它们并不会有利。人们还可以更进一步提出问题。英国不是也处于同样情况吗?英国在加拿大、澳洲以及世界其他地区,不是在它的统治下也同样有着大量未开垦的肥沃土地吗?英国如果把它的过剩人口移殖到这些地区,同美国把它在大西洋沿岸的过剩人口移殖到密苏里河流域,在便利程度上不是也相差无几吗?然而英国不但一直保护着它的国内工业,而且在不断地努力扩充,这是什么原故呢?
这个学派还有一个论点,认为在农业方面存在着高度的工资率时,由于自然之理,工业就不能获得发展,就只能象温室里的花草一样用人为方法来勉强获得一些成就,这个说法未尝没有部分的根据,就是说,它对于部分的情况是适用的,但不能普遍适用。有些工业品,与价值对照下体积较小,重量较轻,主要用手工生产,以这类制品来说,这个说法是可以适用的;但是有些工业品的价格受工资率的影响比较小,由于机器的使用,由于尚未动用的水力的可以利用,由于原料与食物价格的低廉,由于低价燃料与建筑材料的充裕,由于课税的轻微以及劳动效率的提高,可以抵消高工资这一不利因素的作用,就这类工业品未说,这个说法就不能适用。
还有一层,美国人根据经验,久已懂得,除非以农产品交换工业品这一点能够获得永久保证,否则农业就不会达到高度发展。如果从事农业的在美国,而从事工业的却在英国,那未双方的交换,由于战争、商业恐慌或对外关税等原因,就不免要常常被打断,因此要使国家福利获得稳固基础,用杰斐逊的话来说,“就得把工业家请来住在农业家的附近地方”。
美国人终于认识到了一个真理,作为一个大国,决不能但顾眼前物质利益的享受;文化和力量是比单纯的物质财富更加重要、更加有益的资产——这是亚当·斯密自己所承认的——,只有建立自己的工业,才能取得并保持这些资产;一个国家如果觉得自己在世界上强大、文明的各国中有资格占有一个地位,那么遇到任何牺牲时就不可退缩,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守注这些资产;而在那时可为这类资产进行奋斗的地区,显然就是沿大西洋各州。
欧洲的移民和欧洲的文化在美洲首先获得稳固据点的地方,就是沿大西洋岸一带,最先建成繁荣而有文化的地区是这里,渔业、沿岸贸易与海军的发祥地是这里,赢得独立并建成统一国家的根据地是这里。国家的对外贸易是通过了沿大西洋各州方才得以进行的;通过了它们,国家才能与文明世界取得联系;通过了它们,国家才能获得欧洲的过剩人口、物资、资本和精神力量;整个国家后来的文化、力量、财富和独立自主以及后来对比较落后地区占有的势力,所依靠的就是这些沿海各州的文化、力量和财富。假使这些沿大西洋的州当初的人口日益减少而不是逐渐增长,假使它们的渔业、沿岸贸易、从事国外贸易的航运业以及国外贸易本身,尤其是它们的一般发展情况,有退无进,或停滞不前而不是继长增高,那么我们所能看到的情况将是,整个国家文化的泉源,独立自主与对外力量的保障,也将在同样程度上有所减退。甚至还可以作这样的设想,即使美国整个地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处处都开垦了,每一个州都全力发展了农业,内地人口稠密,但是国家本身在文化、独立自主、对外力量、对外贸易各方面,可能还是处于很低的地位。有许多国家就的确处于这样的情况,它们国内人口众多。而航运事业和海军却一无所有!
假使世界上真有这样一个强国,它存心不良,想阻塞美国人民的发展前途,使他们在工商业上、政治上屈服在它势力之下,它如果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唯一有效办法就是使沿大西洋各州的人口减少,把这一带增加的人口、资本和知识力量驱逐到内地。用这样的方法,不但可以制止美国海军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有希望于必要时占有大西洋沿岸及各港口的主要防御阵地,达到这个目的的方法是不难想象的,只要能设法阻止大西洋各州力量的发展,使美国接受对外贸易绝对自由的原则,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够了。
假使大西洋各州不能实行工业化,它们就不但在文化上不能维持现有状态,而且在冬方面也势必一步一步下降。试问没有了工业,则大西洋沿岸冬州怎样能取得发展?靠了把内地农产品运到欧洲,把英国工业品运到内地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因为只须几千人就足够办这件事。渔业在那时怎样能取得发展?到那时大多数迁移到内地的人民,他们所最喜欢的必然是鲜肉和淡水鱼而不是那些腌制品;他们对鲸油不会有需要,即使有,数量也不会大的。到那时大西洋各州的沿岸贸易叫它怎样维持?滨海各州绝大多数的居民既然是从事农业的,他们为自己生产着所需要的一切粮食、建筑材料、燃料等等,到那时沿岸一带就没有什么东西足以支持运输业务。国外贸易和远地区航运在那样情况下怎样能有所增长?到那时这个国家除了一般落后国家所大量具备的那些物资以外,再没有什么别的可以供应,而吸收它的农产品的那些工业国家,它们都在竭力发展着自己的航运业务。试问如果渔业、沿岸贸易、海外运输和对外贸易都处于一蹶不振的情况,又怎样能建成强大的海军力量?如果没有海军,则大西洋各州受到外力攻击时,叫它们怎样进行自卫?沿海岸这些州的土质早已枯竭,而西部的广大土壤却要肥沃得多,代价要低得多,简直不需施肥即可耕种,凭了运河、铁路等等的交通设备,那里的农产运销东部时,比东部当地农产的价格要低廉得多,试问在这样情况下,东部这些州即使就农业这一方面来说,又怎样能有发展机会?就东部各州来说情况是明显的,在对英国保持自由贸易的状态下,一切人口方面与农业资金方面的增进必然要流向西部,处于这样情况下,各州的文化又怎样能发展。人口又怎样能增加?假使美国东部没有工业,则大西洋各州将沦于何种境地,这从弗吉尼亚州的现状中可以获得一个大致的概念,因为这个州同大西洋沿岸的南部各州一样,目前正以农产品供应大西洋各州,从中分享利益。
现在大西洋各州事实上是存在着发展了的工业的,因此在各方面所表现的是与上述完全不同的面貌。人口、资本、技术以及智力,现在正从所有欧洲各国流向大西洋各州;大西洋各州对工业品的需求现在正与它们对西部各州供应的原料的消耗,同时增长。现在的情况是,各州的人口、财富与所属备城市的数量和范围,同西部处女地的开垦作了等比例的增进;各州由于人口增加,对于肉类、奶油、干酪、牛乳、蔬菜、含油种子、水果等等的需求也有了增加,因此它们自己的农业也在发展中;由于腌鱼与鲸油的需求增加,渔业也有了发展;为了供应工业区人民的需要,须转运大量的食粮、建筑材料、煤等等,因此沿岸贸易也有了发展;国内各工业区生产了大量商品运销世界各国,从而又换回了有用的物资;由于沿岸贸易、渔业与远程航运事业的发展。全国海军力量有了增长,从而使国家的独立自主有了保障,对别的国家,尤其是对南美各国占有势力;东部各州在科学与艺术方面,在文化与文学方面,也都在进展中,进展的影响从那里又传布到了西部各州。
促使美国对国外工业品的输入实行限制、对本国工业实行保护政策的就是这一些情况。这种措施究竟获得了多大成就,我们在前面已作了说明。假使没有这样一个政策,美国大西洋各州的工业建设是决不能胜利完成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它们自己的经验以及其他各国工业发展史看得很清楚。
美国曾屡次发生那种周而复始的商业恐慌,时常有人把这一点归咎于对国外商品进口的限制,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合理根据。情形正相反,美国早期以及比较晚期的经验都证明,当这样的恐慌发生得最频繁、性质最严重、破坏性最大的时候,也正是对英国商业往来限制得最不严的时候。就那些农业国来说,它们的工业品是从国外市场取得的,在那里发生商业恐慌的起因,是进口与出口之间的不相平衡。工业国的资本比农业国丰富,它们总是在竭力争取增加出口数量,因此往往用信用交易方法来鼓励消费,增进运销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以未来的农产收获为依据,进行贷放。但是如果农产歉收,它的价值缩减,缩减到前已消费的商品价值以下,或者是获得了大丰收,以致供过于求,价格跌落,而同时国外商品仍然充斥市场,那么由于支付手段与前已消费商品数额之间失去平衡,由于农产品与工业品在市场上供求之间失去平衡,就会发生商业恐慌。这个时候外国与本国银行的行动,对于这样的恐慌可能起推波助澜作用,但是它们的行动并不能造成恐慌。在下面的有一章里,对这一间题将作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 陈万煦译
第十章 历史的教训
不论何处,不论何时,国家的福利同人民的智力、道德与勤奋总是成正比例的,财富就随着这些因素而增进或减退;但是个人的勤奋与俭约、创造与进取,如果没有内政上的自由、适当的公共制度与法律、国家行政与对外政策,尤其是国家的团结和权力这些方面的支持,就决不会有任何重大的成就。
历史到处向我们指出的就是社会与个人力量及条件之间起着交互作用的这种动人过程。在意大利与汉撒城市、荷兰与英国、法国与美国,我们所看到的是个人生产力,因此也就是个人财富,随着所享受到的自由以及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完善程度作比例的增长;而另一方面,自由与政治社会制度,反过来又从个人的物质财富与生产力取得了进一步进展时所需的要素与动力。英国工业与权力的增长,只是从英国的国家自由奠定实际基础的时候才真正开始的;而威尼斯、汉撒城市、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工业与权力的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