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 作者:雾锁寒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古今中外善辩、奇辩、诡辩实战大观 作者:雾锁寒江- 第8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况我了解太子并没有造反的形迹,我们无辜地杀害无罪之人,即使我无罪而被杀,虽死无愧,又有什么可怕的呢?太子无罪而逃生了,比我的生命更有价值,我就是死了也甘心,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奋扬的一番话使平王十分感动,说:〃奋扬虽然违抗了我的命令,但他的忠诚、直率值得嘉奖!〃于是赦免了奋扬,仍然让他任城父的司马。
  萨克斯说服罗斯福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批科学家要试制原子弹,他们把这项工程定名为〃曼哈顿工程〃。核物理学家西拉德草拟了一封信,由爱因斯坦签署后,交美国经济学家、罗斯福总统的私人顾问亚历山大。萨克斯面呈总统罗斯福,信的内容是敦促美国政府要抢在希特勒德国前面研制原子弹。
  1939年10月11日,萨克斯同罗斯福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交谈。
  萨克斯先向罗斯福面呈了爱因斯坦的长信,继而又朗读了科学家们关于核裂变发现的备忘录。可是罗斯福听不懂那深奥的科学论述,因而反应十分冷淡。
  罗斯福对萨克斯说:〃这些都很有趣,不过政府若在现阶段干预此事,看来还为时过早。〃萨克斯讲得口干舌燥也无济于事,只好向总统告辞。罗斯福为表示歉意,邀请萨克斯第二天共进早餐。
  鉴于事态和责任的重大,未能说服罗斯福总统的萨克斯整夜在公园里踯躅,苦苦累索着说服总统的良策。
  第二天早晨七时,萨克斯与罗斯福共进早餐。萨克斯尚未开口,罗斯福就先发制人他说:〃今天不许谈爱因斯坦的信,一句也不许谈,明白吗?〃
  〃我想谈一点历史,〃萨克斯望着总统含笑的面容,〃英法战争期间,在欧洲陆地上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在海上却屡战屡败。这时,一位年轻的美国发明家罗伯特。富尔顿来到这位法国皇帝面前,建议把法国战舰上的桅杆砍掉,撤去风帆,装上蒸汽机,把木板换成钢板。但是拿破仑却认为,船若没有风帆就不能航行,木板换成钢板船就会沉没。他嘲笑富尔顿;'军舰不用帆?靠你发明的蒸气机?哈哈,这简直是想入非非,不可思议!'结果富尔顿被轰了出去。历史学家们在评论这段历史时认为:如果当初拿破仑采纳了富尔顿的建议,19世纪的历史就得重写。〃萨克斯讲完后,目光深沉地注视着罗斯福总统。
  罗斯福沉思了几分钟,然后取出一瓶拿破仑时代的法国白兰地,斟满了酒,他把酒递给了萨克斯,说道:〃你胜利了!〃萨克斯顿时热泪盈眶,他为自己说服了总统而激动,更为总统的这句话揭开了美国制造原子弹历史的第一页而高兴。
  邓乏出使东吴说孙权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兴兵伐吴,被陆逊打得大败,吴蜀之间的矛盾一度紧张起来,诸葛亮的联吴拒魏政策面临崩溃。面对魏国吞并天下的野心,于是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使双方捐弃前嫌,重修吴蜀联盟、一致拒魏的政策。
  因吴蜀积怨较深,孙权陈兵列枪,设鼎沸油,想给蜀使邓芝一个下马威。
  邓芝脸无惧色,昂然而行,他对孙权说:〃我乃蜀中一儒生,特为吴国利益而来,而你们却陈兵设鼎,仅为拒绝一位来使,你们的度量为什么如此不能容物呢?〃
  孙权听了很是惭愧,立即叱退武士,命邓芝上殿,赐坐相问:〃吴魏之利害如何?请先生教我。〃
  邓芝反问:〃大王想与蜀和,还是想与魏和?〃
  孙权回答说:〃我正想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自始至终。〃
  邓芝说:〃大王是当世之英豪,诸葛亮也是一世之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江山之固。如两国联和,共为唇齿,进则可以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今天如果大王向魏国称臣,魏国必须要大王朝觐,求太子以为内侍,如果不顺从他,魏国就兴兵而来,蜀国也顺流而进取。这样江南之地,就不再为大王所有了。如果大王认为我的话不对,我就死在大王面前。〃说完,邓芝撩衣下殿,往油鼎便跳。
  孙权急命劝止,请入后殿,以上宾之礼相待。孙权说:〃先生的话,正合我的意思。我今天想和蜀主联和,先生肯为我介绍吗?〃
  邓芝说:〃刚才想烹我的,是大王;现在想差遣我的,也是大王。大王犹豫不决,怎能取信于人?〃
  孙权说:〃我的主意已定,先生不用怀疑。〃
  太傅舍己救大臣
  明成祖时期,广东布政使徐奇进京朝见皇上,他顺便带了些岭南的藤席准备馈赠朝廷中的官员。不料被巡逻官截获送札的名单,并把名单呈交给皇上。
  明成祖朱棣看了被截获的名单,见礼单中没有太傅杨士奇的名字,就单独召见杨士奇,询问其中的原因。
  杨士奇回答说:〃当初,徐奇从给事中受命赴任广东布政使时,众官员都作了赠别的诗为他送行,所以这次回京,他才用藤席来回赠。当时臣有病没有做诗文,不然的话,我也在馈赠之列。今天虽然众官员的名字都在礼单上,他们是否都接受礼物,还不知道,再说东西很小,恐怕也没有其他目的。〃
  经杨士奇一解释,朱棣的疑惑打消了,就将名单交给宦官,让他烧毁了。
  从此再也未过问此事。
  史丹认错救太子
  汉孝元帝不喜欢太子。当中山哀王逝世时,太子前往吊唁。中山哀王是孝元帝的小弟弟,与太子同窗读书,从小一起长大。孝元帝看见太子,不由得又想起弟弟,悲伤得不能自己。
  孝元帝见太子吊唁时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表示,对自己叔父,又是同窗的逝世却并不感到悲哀,心中十分气愤,就严厉斥责说:〃这样不慈悲不仁义的人,怎能供奉在宗庙,做百姓的父母呢?〃
  在旁的太傅史丹立即摘下官帽向孝元帝认错说:〃我看见陛下哀痛中山王,以致感伤不已,有损健康。刚才太子进来时,我一再嘱咐他不要涕泣,以免引起陛下感伤。这罪过在我,臣甘当死罪。〃
  孝元帝以为确实如此,对太子气才消了。
  讲故事毛泽东启迪〃小鬼〃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非常关心江西中央根据地通讯干部的建设。为培养教育他们,毛泽东经常到电台去跟大家谈话。
  当时在电台工作的人员,都是十几岁的〃红小鬼〃,他们只知道勤勤恳恳地于工作,对本身业务的重要意义却懂得不多。一次,毛泽东问他们:〃你们懂不懂得通讯工作的重要性?〃〃红小鬼〃们互相眨着眼,嚅动着嘴,一时谁也答不上。毛泽东见大家一时答不出,就讲了一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条河上要修座石桥。许多能工巧匠,连夜开山取石,辛辛苦苦干了好多天,桥身修好了,拱形桥洞也砌得差不多了,只是桥洞的脊梁处还缺少一块又坚固、又合适的石头嵌进去。这块石头很重要,没有它,桥就砌不成。于是匠人们四处寻找,他们不知爬过了多少山、涉过了多少河,总是找不到一块坚固而合适的石头,这一下可把大家急坏了。不料一位工匠在工地附近一个打草鞋的老公公家里,发现那块锤草用的垫石挺合适。搬去一试不大不小正好,石桥终于修成了。原来这石头是鲁班留下的。鲁班从此路过,见大家准备修桥,他量了量桥身,又看看准备的石料,知道少了这样大小一块石头。于是鲁班偷偷地把石头凿好,丢在老公公家。所以这块石头就叫〃鲁班石〃。
  讲到这里,毛泽东停了停说:〃红军今后要大发展,这里要点火种,那里要点火种,一块块分割的革命根据地,要靠你们从空中架起一座桥连接起来。大家想想,你们不是红军中的'鲁班石'吗?〃
  米高扬作解释
  1959年,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出访苏联时,向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问起苏联的潜艇制造计划。赫鲁晓夫冲口而出回答说:〃我们能制造多少潜艇,就制造多少艘。〃
  在场的米高扬一听,知道〃走火〃了。他意识到赫鲁晓夫信口开河的一句话,不但表达非常不准确,而且完全可能被人们产生一种错觉,让西方舆论抓住口实,攻击苏联是好战的。米高扬连忙给赫鲁晓夫使了个眼色,并马上补上一句:〃主席的意思是我们为了防御的目的,需要多少艘潜艇,就制造多少艘。〃
  陈圆圆簧舌保性命
  李自成率兵攻下北京城后,俘虏了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这陈圆圆号称色、艺、才三绝,刘宗敏垂诞三尺,千方百计争夺,弄得满城风雨。吴三桂见爱妾被夺,勃然大怒,勾结清兵入关,自己身为前锋,发誓要夺回爱妾陈圆圆。李自成觉得陈圆圆是〃祸水〃,留她不得,下令把她拉出去勒死。
  卫兵还未动手,陈圆圆便自己站了起来,她看了李自成一眼,微微冷笑一声,转身便走。
  李自成见状,大喝道:〃回来!你冷笑什么?〃
  陈圆圆转身跪下,说:〃小女子早闻大王威名,以为是位纵横天下,叱咤风云的大英雄。想不到……〃
  〃想不到什么?〃
  〃想不到大王却畏惧一个弱女子!〃
  〃孤家怎么会畏惧你?〃
  〃大王,小女子也是出身良家,不幸堕入烟花,饱尝风尘之苦,实属身不由己。小女子初被皇亲田畹霸占,后被总兵吴三桂夺去;大王手下刘将爷又围府将小女子抢来,皆非小女子本意,请问大王,小女子自身又有何罪过?
  大王仗剑起义,不是要解民于倒悬,救天下之无辜吗?小女子乃无辜之人,大王却要赐死,不是畏惧小女子又作何解释呢?〃
  陈圆圆一席话问住了李自成,李自成一时难以作答,只好招招手说:〃你且起来说话。〃
  陈圆圆给李自成叩了个头,说了声:〃谢大王!〃然后站起身又说:〃为大王计,大王杀小女子实为不智。〃
  〃怎么不智?〃
  〃小女子看宫中情形,大王有撤出京城的打算,不知是不是?〃
  〃就算孤王有这种打算,那又怎么样?〃
  〃大王是打算全师平安澈走,还是被迫袭而奔呢?〃
  〃想平安撤走,又当如何?〃
  〃大王,吴总兵引清兵入关,自为先锋,兵势甚锐,小女子听说他正向京师进逼。小女子蝼蚁之命,大王杀了我,对大王无丝毫益处,留下小女子,小女子感念大王不杀之恩,当尽心竭力,使吴总兵滞留京师,不再追袭。大王可保全实力,全师撤离,巩固西京,不久又可东山再起,趋利避害,请大王三思。〃
  陈圆圆的话触到了李自成的心病,他不由身子前倾,问道:〃你果然能使吴三桂滞留京师吗?〃
  〃大王想必知道,吴总兵降而复叛,皆由小女子而起,大王杀了小女子,必然激起他更大的复仇心,以致日夜兼程,追袭不休。大王如留下小女子,小女子指天立誓,千方百计也要使他滞留京城,不再追袭,小女子如有背信,天杀雷殛。〃
  〃好,孤王相信你,留下你了。〃
  就这样,李自成被陈圆圆说服了,把她送回府中。
  艾氏激励新闻记者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次,盟军总司令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对挤满了房间的新闻记者说:〃先生们,我知道你们都在猜测,我们下一次的攻击目标是哪里。好吧,我就把这项军事秘密向你们公开吧,我们将于七月初进攻意大利,巴顿将军进攻南部海滩,蒙哥马利将军进攻东部海滩。〃
  记者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