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妨碍了我们致富 作者:茅于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妨碍了我们致富 作者:茅于轼-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农业出问题,其实问题就出在打击农民积极性上。中国农民是尊重市场的,他们甚至认为市场比人权还优先,所以才有拐骗妇女卖给农民做妻子的事。公安部门去解救时还得不到同情,农民抵制说人家花钱买的有什么错。照此看来由于市场造成的使农民吃亏的事,农民基本上是认帐的,农民在市场上吃了亏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使之适合市场的需要,但由于政策而使农民吃了亏,一肚子的怨气就会发泄在用掺杂使假来对付实施政策的人,或减少农业投入,逃避使他吃亏的政策。

  在一个纯粹自给自足的社会里,像鲁滨逊漂流到荒岛上从事生产的情况下,只有技术问题而没有经济问题。他有最优分配自己时间的问题,最优利用土地以极大地满足他的消费的问题等等。但这一切最优化问题都是工程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它们可以用数学规划的方法来解决。但当有一群人通过互相交易来生产和消费时,单纯的数学规划就不够用了,必须加上对策论,这就是经济学里充满辩证法的根本原因,遗憾的是至今仍有不少人用工程的方法思考经济问题。用这种思想方法去制定政策则是危险的。

                                1995年1月2日

经济学中均衡与非均衡之争

  均衡的概念是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它与最优状态相联系。当供需达到均衡时所产生的价格信号是使一切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的信号。在把经济学应用到政策研究时,恢复均衡往往成为政策目标。信息沟通和理顺产权就是有助于实现均衡的一些措施。一个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它变化中是否存在负反馈机制。关于这一点,理论上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受过正规训练的经济学家对此已不存在任何怀疑。

  可是回到现实生活中时,我们发现市场永远在波动之中。股市、汇率、商品价格每分钟都在变动,均衡实在是一座永远达不到的空中楼阁。主流经济学对此的回答是:波动是外生变量引起的,例如人口在增加,新技术在出现,人的偏好在变化。而且尽管环境不断地破坏均衡,经济的变化仍是朝恢复均衡的方向发展。所以均衡概念仍是可以成立的,它仍然能很好地解释我们这个变动中的世界。

  对于这样的回答,有一部分经济学家感到不满意。如果均衡永远是未来的事,为什么我们不研究现实呢?凯恩斯说过。从长期来看,我们都要死去。他这句话正是反对一些人老是强调长期均衡而忽略了现在。这个现在并不是过了一小时即成为过去的现在,而是每时每刻的现实。把目光转移到现实,可以发现一个全新的非均衡世界,它由不同的规律控制着。在这个领域里一个著名的流派即混沌经济学,它认为现实是在一组非均衡约束下的自组织过程。此时非均衡成为事物的本质属性,确定性的思维被概率型思维所取代,结果永无休止的波动代替了过程的收敛于均衡。

  我们应该承认均衡概念对经济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应承认,过去我们忽略了非均衡同样是经济的基本规律。本来,均衡与非均衡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然而它们确乎同时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之中。现实是丰富多彩的,它永远比任何理论概念更为丰富。所以说现实之树长青。

                                1995年1月7日





谁妨碍了我们致富第二编 宏观经济(二)



第二编 宏观经济(二)

塞翁失马——复关谈判失败的反思

  全国人民都希望我国能恢复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并成为新成立的世界贸易组织的创始国。可是事与愿违,由于主、客观的许多原因,谈判失败了。面对着新的形势,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行动呢?

  复关谈判固然涉及不少是非之争,但归根到底是利害之争。我们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当然没有必要作出牺牲,如果这种牺牲并不能带来长期或短期利益的话。美国人也尤疑地持有同样的观点。关贸总协定的基本精神就是防止双方都囿于短期利益而筑起贸易壁垒,导致对双方方都不利的结果。不幸的是美国宣布了贸易报复措施,形势正在朝对双方都不利的结局发展。希望有理性的人不会选择这种策略。墨子说过: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两千年前的哲人已经懂得的规律,今人不应该比前人更缺乏智慧。

  从1983年至1993年的10年间我国进出口总额按美元计的年增长率为16%,大大超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年增10%的速度。1993年出口物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8%,进口物资占国内总消费(包括投资)的19%,与美同这个世界贸易大国相比较,他们的进出口额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多年来一直稳定在10%-11%之间,所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依存关系已经超过了老牌贸易大户美国了。这说明我国经济工在向出口导向的方向发展。我国是一个大国,不像香港、台湾、新加坡,他们的经济完全建立在进出口贸易之上,因为他们内部的土地、人口、资源都有限,严重依靠国际贸易是出于不得已的办法。我国地域广阔,资源极富多样性,国内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经济优势,因而国内贸易的潜力极大。由于复关谈判的一波三折,短期内进一步大幅度增加进出口的困难较大。为什么不充分发展国内贸易,通过国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呢?

  发展国内贸易障碍何在,首先是传统经济理论的误导,以为只有生产才能创造出物质财富,交换只是变更了物的所有权。其实,交换是双方各自利用对方的优势,避免自己劣势的一种活动。同样是生产,有优势劣势之分,北方生产香蕉,即使在暖房里有可能的话,也和南方的优势不可比拟。个人之间天赋的差别更大,音乐家去踢足球决不会吸引任何观众。今天我们之所以能享受到价格低廉的产品和令人眼花的品种,可以毫不夸张他说,全都得力于交换。国际贸易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已为事实所证明,为什么我们不把眼光转向国内呢,我们已经感到外国的贸易壁垒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什么不赶快把国内的贸易壁垒尽早拆除呢?

  其次,极高的交易费用(因为和人打交道而引起的费用)也阻碍了国内贸易发展。商业信用的退化,产品质量无保证,三角债泛滥,使得国内贸易的交易费用甚至超过了国际贸易。要降低交易费用必须提倡商业道德。有人以为用法律可以治理市场,其实法律本身就是引起交易费用的一个因素。打官司、办案子、设监狱都是费用极高的非生产性活动。提倡商业道德的办法,除了政府以身作则之外,每一个参与商业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团结起来,对不讲道德的人严予抵制;对讲道德的人积极用自己的道德行为给予回报,使道德败坏的人在商业圈于里无容身之地,使道德阳光温暖每一个愿意转向他的人。

  国内商业秩序的建立同样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关税、配额等等障碍是有形的,秩序的混乱则是一种无形的障碍。如果外国人在国内做生意和在自选商店买东西一样地童叟无欺,无形之中可以招来巨大的商业机会。说到这里,我们坚决支持对假冒伪劣产品的打击,支持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复关受阻,用不着灰心丧气,我国还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开发。但也决不用酸葡萄理论来安慰自己。贸易的更方便、更自由,更广阔、成本更低,仍将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所说,自由贸易虽然能带来巨大利益,它也并非没有副作用。过度的国际竞争增加了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了风险成本;国际竞争形成的专业化分工,使一个小国的经济单一化,增加了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先进工业国的生产优势和资本优势会把民族工业扼杀在摇篮之中。所以说,贸易自由化的原则不能超越国家主权的原则。

                                1995年1月9日

民间融资——改进资金使用效率的渠道

  我国国民经济的总体储蓄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30%以上(包括居民的私人储蓄和政府的集中储蓄),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多年来一直在世界各国中排在最前几名。这是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重要条件。有些人错误地以为必须用高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这个理论仅当整个经济由于需求(消费加上投资)不足而停滞时才可适用。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我国,形势正好相反。我们一直存在投资饥饿症,投资一直过大,使得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政府不得不用多发钞票来弥补差额,结果造成通货膨胀。所以增加储蓄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增长,稳定物价使每个人的收入可能逐年上升,并能增加就业机会,保证社会安定。

  储蓄率高,无疑是好事。但我国的资金运用效率很低,重复建设、无效建设相当普遍,项目的在建周期长,结果是资金的回报率低。究其原因虽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投资的无人负责现象。钱是国家的,盈亏由政府承担,经办人的责任心显然不及自己投资来得认真。所以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的一个主要办法是让居民直接投资,让居民自己选择投资目标,决定投资规模。

  然而每个项口需用的资金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远远超过一家一户的投资能力,所以就要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中间起作用。它能将成千上万居民的储蓄汇集起来,向最有利的项目去投资。过去资金运用效率低,实际「就是银行的效率低。银行缺乏独立启主的贷款权利,贷给谁不贷给谁往往要听命于政府,而且利率由国家管制,不能随资金的供需情况而浮动。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种银行是和当时的体制完全匹配的,现在经济已逐渐转上了市场轨道,但银行仍是原来的结构,当前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已从国家计委拨款改成了从居民存款中贷款,但银行基本上却仍旧是那几家,办法仍是老一套,这一形势造成了许多新问题。

  居民不能直接投资,而要经银行的手间接投资。居民随时有权从银行提款,抽回资金,重新再投入市场去购买商品。这时出现一元钱用两遍的危险。因为银行吸收了居民的存款已经贷给了基建单位,钱已经变成了厂房、机器设备,可是居民有权将钱再从银行提出来,再去市场买东西,岂不是一元钱用两遍吗?这就是银行界的人常说的“下山虎”。当居民预期将发生通货膨胀,而银行又不及时调高利率时,就会发生“老虎下山”的事,严重的话金融体系可以崩溃,结果是每个老百姓受害。防止下山虎最根本的办法是让居民直接投资,不通过银行。在发达国家中居民的储蓄绝大部分是直接投资,存银行的钱极少。这和我国正好相反。他们直接投资的主要选择是住房,在美国2/3以上的居民都有自己的住房。其次是买国家债券、股票,特别是自己创办企业。

  银行从居民手中集中了大量资金,按理应该贷给既安全又能获利的建设项目。可是事实上银行首先要照顾亏损的国营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