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千百成群,聚于祠旁,五日而后去。去后又有猿类千百成群,
聚于祠旁,三日而后去。那地方的人给它取个名字,叫作狙猿
朝庙。可见衡山地方,舜的灵爽千古特著,亦可作舜死南方、
坟墓确在南方的证据了。
… Page 191…
上古秘史 ·1503·
第一百五十四回
启结天下贤 禹即天子位
且说伯禹自从帝妃、帝女往南访帝舜确耗之后,与群臣商
议道 :“先帝虽是升仙,然从此不可复见,与寻常身死无异,
理应发丧成服 。”大家都以为然。于是就择日治丧,为帝舜持
服。又为帝舜在鸣条地方造了一个假坟,以留纪念。在这三年
之中,虽则伯禹仍旧是照常摄政,但是追念帝舜,亦时时哭泣,
形体为之枯槁,两目为之黧黑。
到得三年丧毕,和伯夷、伯益等商议道 :“先帝虽有遗命,
传位于我,但我受先帝大恩,如何敢夺义均之位呢?现在我且
效法先帝故事,退避起来,且看诸侯和百姓的动作如何,再定
去就吧 。”伯夷听了,非常赞成。伯禹就将政治交给皋陶、伯
夷诸人,自己即出亡而去。那时帝舜的次妃女英已离去鸣条,
就养于商均了。
三年丧毕,听说伯禹出亡,就和商均说道 :“伯禹失踪,
就是学先帝让你母舅,的方法呢。他既然让你,你亦应该学你
母舅避他一避 。”商均笑道:“这个假戏文儿不愿做。做了之
后,一定将来要倒眉的,何苦来?不要说先帝之志本来是禅位
给他的,儿不可和他争;论到才德,他高到万倍,儿亦不能和
他争;就使抹去才德,单讲势力,他摄政十七年之久,势力广
布,今朝造城郭,明日责贡赋,处处有霸占天下的野心,诸侯
… Page 192…
上古秘史 ·1504·
和百姓哪一个不怕他?就使他现在避开了,他手下的人多着
呢,诸侯就使要归附一我,亦不敢归附我!百姓就使念先帝之
余德,要推戴我,亦决不敢推戴我!我到那时避了出去,有什
么面目走回来呢?岂不是徒然给人家见笑。所以儿的意思,只
当不得知,听他去吧 !”
女英道 :“这个不然。你和他竟争,当然是竞争他不过。
但是你不避他一避,他没有一个比较,就显不出他天与人归的
情势。他的心理,恐怕终究不舒服,何苦来留这么一个痕迹呢?
况且以礼而论,他让你,你亦该让他,方才不错。且因此可以
见你能够克承先帝之志,不能因为说不到让字,就不让的 。”
商均听了,颇以为然,于是亦退处于阳山之南,阴河之北,以
示避让。按下不提。
且说伯禹避到什么地方去呢?原来他出门的时候,不是一
个人走的,带了他的儿子启同走。这时,启亦有七十多岁了。
他从小的时候,伯禹虽则治水服官,勤劳在外,没有亲自教诲
他,但是涂山后女娇却深明大义,善于教子,真是千古第一个
著名的贤母。因此将启教育得来人材出众,而且仁孝明慈。
伯禹眼看丹朱、商均都是不肖,独有自己的儿子能够如此,
颇慰心怀。启长成之后,涂山后常告诉他生母诞育他的故迹,
启听了悲不自胜,就常到轘辕山下去省视展拜那生母所化的石
头,因此于那一带的人情风土非常之熟悉。他虽是个贵族公子,
但是出门之后,总是布衣徒步,与平民一样,绝对看不出他是
阀阅中人,亦可谓是恶衣食的夏禹之肖子了。
有一年,展拜母石之后,随便闲游,到那箕山、颍水凭吊
巢父、许由的高踪。忽见路旁来了一个人,眉目疏朗,气宇英
俊,亦是来游历的。那人见了启,亦仿佛钦慕的样子,着实将
启盯了两眼。启便上前施礼,请教那人姓名。那人还礼,答道:
… Page 193…
上古秘史 ·1505·
“姓杜,名业。”说完,亦还问启的姓名。启但告诉他姓名,
并不细说身家。于是两人互相起敬,就在许由冢前一块石上坐
下闲谈起来。起初不过泛话,后来渐渐说到巢、许二人,启极
口称赞他们的高尚,可以为千古模范。杜业听了,大不以为然,
说道 :“依某的意思,这种人表面看看,似乎可以佩服,实在
是万不可以为训的。一个人生在世上,应该为天下群众出力,
方才不虚度一生。如其没有才学,倒也罢了。巢、许二公能使
知人则暂的帝尧,让他以位,那么有才有学,可想而知,为什
么不肯出来担任政事呢?有了才学,而不遇到清明之世,或者
没有荐举他的人,他不肯钻营奔竞,自媒自荐,因而老死空山,
倒也罢了。帝尧是千古圣主,亲自识拔他们,不可谓不得其时,
不可谓不得其主,何以如此之绝人逃世,甚而连听了几句话都
要洗耳?假使人人都是如此,以为道德之高,试问天下之大,
哪个来治理?虽有圣主,哪个来辅佐?岂不是糟了吗!所以我
说,他们是不可为训的 。”
启听了这番议论,颇觉有理。便故意驳他道 :“那么照老
兄的意思说起来,帝尧让他们天下,莫非他们竟应该直受不辞
吗?”杜业道 :“不是如此说。帝尧以天下相让,是谦恭的意
思。是竭力推崇他们的意思,假使说叫他们做官,是自己以天
子自居,而叫他们做臣仆,未免看得他们人格太低了。天下可
以相让,就是自己情愿听他们的指挥号令,所谓举国而听命的
意思,并非真个要将天下让他们呀。只要看帝尧后来排位于现
在的天子,先使九男事之以观其外,又使二女嫁之以观其内,
又使之‘慎徽五典,纳于百揆,宾于四门’,经过多少时间、
用了多少方法考试他,确定之后,方才使之摄政而传以位。其
难其慎如此,正见得帝尧是圣天子,以天下为公,必定要为天
下得到一个妥惬允当之人,始能放心,岂有偶然相遇,而立刻
… Page 194…
上古秘史 ·1506·
就拿了天下相让的道理?巢、许二公果然有点见识,应该听得
出帝尧的口气,知道帝尧的心思,君位万不敢当,臣下何妨一
做呢?”
启听他这话更为有理,便再问道 :“那么以老兄的才学,
如果遇到明主,有人荐举,当然肯出来为国家效力,为民生造
福的了?”杜业听到这话,不禁引起他的雄心,顿时眉飞色舞,
慷慨激昂的说道 :“实不相瞒、某有经世之志久矣。平日集了
二三知友,研究治国平天下之道,自以为尚有把握,可以一试。
果然有明主起来,能用我们,我们一定可以致天下于治平,只
是哪个能够荐举我们呢?”
启听了,又忙问道 :“贵知友共有几人?现在何处?某可
以一见吗?”杜业道:“某知友有三人:一个姓既,名将,擅
长于武事。一个姓轻,名玉,擅长于理财。一个姓季,名宁,
擅长于吏治。可惜此刻都散在各处,无从介绍,迟日有机会,
再相见吧 。”启道:“老兄几个知友或长于文治,或长于武功,
或长于财政,都有专门之学,那么老兄想必是集大成了 。”杜
业忙道 :“这个哪里敢当?某所研究的,是教育一端。某等四
人曾经商量过,将来如能遇到圣主,一人得位,必须互相援引,
共同辅佐。计算起来,国家大政不过文治、武备、教育、财政、
礼乐、宾客、刑法诸大端而已。某等四人各研究一项,庶几将
来同朝共事,可以各尽其所长。可惜还有几项,没有遇到专门
人才,所以某等约定出外,到处访求。老兄如果有得遇到,还
望介绍 。”
启听了,非常佩服,便说道 :“那么小弟归去,先请家君
将诸位荐举如何?”杜业问道 :“尊大人何人?现居中朝何
职?”启便告诉了他。那杜业格外起敬,说道 :“原来老兄就
是夏伯的公子,小弟着实失敬了。某等志切用世,如承荐举,
… Page 195…
上古秘史 ·1507·
定当尽心竭力,使天下义安,不负盛意也 。”说着,便将自己
的住址说明,又谈了一会,方才分别。
启归到蒲坂,便将经过情形告诉了伯禹。伯禹道 :“既然
草野中有如此贤才,当然荐举,汝可先和他们去说明 。”启答
应了,便来访杜业,凑巧季宁、轻玉二人也同在一起,另外还
有一个人,姓然,名湛,是轻玉去结识来的。此人善于词令,
长于交际,亦是一个人才。当下启到了之后,先和众人泛泛谈
了一会,颇觉得都是气谊相投,便将他父亲答应荐举他们的话
说了一遍,并且邀他们同到蒲坂去。哪知季宁说道 :“我们能
够藉此出山,发展我们的抱负,固然很好。但是此刻还有点不
便,请再稍迟几年吧 !”启听了,觉得出于意外,便问为什么
原故。大家都笑而不言,启颇觉失望,但是亦不好再问。自此
以后,启与杜业请人常常通信,常常往来,非常之莫逆。
且说杜业、季宁这班人,都是讥嘲巢、许,抗志功名的人,
为什么启要荐举他们,他们倒反推避起来呢?这其间有一种理
由,原来那日杜业别了启之后,便去找到手宁、轻玉等,告诉
他们有这么一回事。他们初听,都以为甚好,后来轻玉说道:
“据我的意思,不如且慢。”大家问他为什么原故,轻王道:
“现在天子退闲,夏伯摄政。照从前的往事以及夏伯的功绩看
起来,这个天下当然是夏伯的,帝子义钧一定争他不过。但是
夏伯摄政之后,统一天下的志向太大,手段太辣,恐怕到那时,
四方诸侯未必一定的肯归附他。就使归附他,亦不过一时胁于
大势,未见得能够持久。所以我想,我们彻底的为夏伯设法,
为公子启帮忙,还是慢点去辅佐他好。且在下面为他们努力宣
传,做一番下层工作,与他们较为有点利益。如若一径在他手
下任职,到那时反有些拘束顾忌,且限于一隅,不能到处普遍
了 。”
… Page 196…
上古秘史 ·1508·
大家听了,都以为然。这就是他们不肯立刻就受荐举的原
因。后来这些人果然到处演讲伯禹的功绩如何伟大,德行如何
之美茂,并且亦代启宣传,说启如何如何的才德。那杜业的才
学口辩都是很好的。本来夏禹治水,拯济人民,人民早已心服,
再加以杜业请人这样到处一说,那九州人民自然格外倾心,不
但倾心于禹,并且连带的倾心于启,这种暗中运动,禹和启都
是不知道的,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