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金融风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经管]金融风暴- 第4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制定规范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法律文件。这个文件是适应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融资的迫切需要而制定的。
  我国的国债市场远比企业债券市场要大得多。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1996年国家财政预算草案〃,1996年计划发行国债1952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8。42%,占同年财政收入与支出的46。69%和40。7%。从1990年到1996年我国国债的发行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财政收入与支出。
  尽管财政对国债的依存度在日益提高,但是我国国债余额占GNP的比重却很低,1995年低这一比重为5。9%,1996年度国债发行额占7月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比率也仅为5。41%,也就是说财政的债务负担与国民经济的应债能力不相称。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重建财政工作,提高国家财政汲取国民收入能力的迫切性。
  1995年国债发行第一次引用带有招标拍卖形式的市场发行机制,国债招标发行机制是一种市场机制。这种市场机制的运用有利于金融资产利率的形成。金融资产利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无疑会推动我国利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国债收益率的形成对我国基准利率的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社会资金的供求关系与国家货币政策的协调的共同点就是市场。因此国债收益率的市场形成机制有利于我国货币市场的形成,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
  目前国债市场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级市场交易中存在的大量的债券回购交易积欠问题。国债卖空存在的这些问题已成为困扰金融市场的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系列国债市场交易问题,财政部等有关部门于1996年成立了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负责主持营运全国国债托管结算系统。1997年6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出通知,要求停止所有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和各证券交易中心的证券回购及现券交易。此后国家规定所有的国债回购业务和现券交易都交由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管理。这是规范我国国债市场的关键措施。
  我国资本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股票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已经发展壮大起来了。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长,投资人数稳定上升,上市股票市价总值不断扩大,沪深两市的成交量激剧增长。去年底和今年4、5月份股市的大幅攀升,说明股市的交投十分活跃。毕竟我国股市是一个年轻的市场,证券交易的监管不完善,理性投资者不够成熟。因而从一开始中国股市就呈现出年轻股市场的风险性质。
  因此改进交易制度和完善基础设施成为证券市场建设的一项不可松懈的任务。今年5月份国家将股票交易印花税从3‰上调到5‰,对抑制股市投机起了一定作用。今年3月上海证券市场推出新的指定交易制度,投资者在与自己选定的一家证券经营机构订立指定交易协议后,可以指定该机构为自己买卖证券的唯一交易代理人,指定证券经营机构为投资者委托、交易、结算、查询及其他市场服务。投资者选择指定交易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自己的股票帐户被盗用。4月份,上海证券交易所又推出完善查询制度和中央存管制度等六项措施,进一步步强了上海证券托管清算体系的服务功能。
  深圳证券交易所从5月份起,实行股份集中管理与清算制度正式运转,使深圳市场自1995年8月以来推出的改进证券登记结算制度的一系列相关措施全部按期实施。深圳市场对股份登记结算制度进行的改革,主要是在原有的〃两级托管〃基础上对股份实行集中管理。与上海的中央登记清算制度不同,深圳登记结算公司为证券商二级托管服务,证券商为投资者一级托管服务。
  除此之外,沪深两市证券交易市场的技术设施不断有改善,信息统计和信息发布制度更加客观规范,实时监督系统初步建立起来,监管水平有所提高。两家证券交易所先后建立了独立的市场监查部门,开发电子化的证券交易实时监控系统。电子实时监控系统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对证券交易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证券交易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实时交易系统为跟踪、分析和调查违规交易了重要技术保障。
  我国证券交易要继续在上述各方面做出努力。特别是在市场监管方面更是不可手软,一经发现市场违规行为坚决查处,决不姑息方能规范市场交易。
  多层次多结构的金融市场体系是现代经济的必须。国家的货币政策、产业政策以及金融政策都要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来实现。由于各金融市场的功能、运作方式、对各货币政策的各种工具的吸收能力和程度不同,国家金融当局需要多层次多结构的金融市场来市场供求关系。
  正是由于多种金融市场的存在,经济生活中的金融风险才能够有效地分散。不把鸡蛋放在一个蓝子里是防范风险的最好方法。建立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正是基于要把鸡蛋分散地放在不同的几个蓝子里的想法。现代金融生活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合理的宏观经济结构是控制金融风险的基础
  泰国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宏观经济结构失衡。在大力推动国内企业吸引外资的时候,泰国政府忽视了保证吸引外资的质量和外资的结构问题。泰国与东盟其他国家一样,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够先行一步。但是因为国内资金太缺乏,国家管理层驾驭宏观经济的能力不够成熟,这些基本问题在与经济发展严重不适应之前,没有引起泰国政府的重视。1996年…1997年泰国政府为了解决这些非解决不可的问题,正计划从周边国家和我国云南省进口能源。1996年6月末泰国总理班汉访问老挝柬埔寨时签订了进口水利水电的备忘录。该备忘录计划至2006年将分别从上述两国进口300万千瓦和40万千瓦的电力。
  除基础工业的建设与本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之外,泰国及东盟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结构还存在如下严重失衡:房地产和股市等泡沫经济成份过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太大,且低技术水平的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由于国内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旺盛,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严重困扰经济发展和金融形势稳定。
  泰国从1994年就出现了经常项目的贸易赤字,以后几年没有改善,1995年泰国经常项目逆差为141。09亿美元,1996年为180。13亿美元,分别占同年GDP的9。7%和8。8%。一般来说,正常的比例是5…6%,超过8%则是处于危险线上。泰国连续两年超过8%的警戒线。与此同时,泰国尚有大量短期外债,不但有沉重的利息支出负担,而且面临着偿还外债的责任。因此泰国的金融形势在危机爆发前是相当严峻的。
  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是导致泰国经常项目赤字的主要因素。1994年以前,泰国出口的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为泰国赢得大量外汇。1994年以后,泰国周边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迅速崛起,对泰国的产品在市场构成了威胁,夺去了大部分市场份额。面对这一形势,没有引起泰国产业界的重视,没有因此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泰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也出现严重失误。为了加快本国经济的发展,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泰国需要外资来弥补国内资金的不足。国际金融市场与外国政府的资金能够满足泰国加快国内经济的发展。泰国十几年来大力引进外资金,外债负担大大增加。1995年泰国外债余额为659。1亿美元,1996年为700。74亿美元,而这两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41242亿泰铢和46334亿泰铢,分别按同年的汇率计算,外债分别占同年的国内生产总值的39。8%和38。3%,而且近80%的外债是短期的。外商直接投资的80%投向了房地产和证券等泡沫产业中,这些泡沫产业为泰国的经济带来了虚假的经济繁荣。利用外资的政策失误为泰国金融危机埋下了深层次的结构矛盾。这一矛盾在泰国的连续三年的外贸赤字特别是经常项目的赤字的打击下,终于无法被掩盖了。
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我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密切联系,向我们提出了金融风险管理的新课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也面临着吸引外资为本国经济服务的任务。据世界银行今年的报告统计,我国已连续二年是世界第二大利用外资大国,是发展中国家的第一大利用外资大国。我国也是1996年世界银行的最大贷款国。截止去年底,我国共向世界银行贷款280亿美元,用于184个工程项目。
  与些同时,外国的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等已在我国开展了业务。我国金融当局已在上海浦东允许外资银行开展人民币业务。我国国有商业独资银行也开展了离岸金融业务,一些金融机构利用香港、经济特区及上海浦东的政策优势与外国银行同行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关系。我国的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增加了国际金融市场对我国金融市场的联系。
  因此,我国金融市场已不再是1979年以前的与世隔绝的孤立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与我国金融市场联系已达到一天也不能中断的程度。香港回归祖国后,她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将继续得到加强和发展。香港与祖国大陆的经济贸易金融联系也是一个国家之内两个相对独立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综上所述,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将前所未有地增加,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我们缺乏了解的全新的世界。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银行以及管理人员对这一全新的领域的风险估计不够,缺乏必要的运作经险和制度准备。这就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尽管我国有前所未有的外汇储备,高速持续增长的经济,但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系列货币危机再次我国的金融界同行发出了警告:金融风险时刻不能忘记。
银行与企业的关系:提高银行资产质量的关键
  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占我国整个银行资产的90%左右,而其中的大部分资产又是投向国有企业。我国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平均为近80%,而对银行的负债对占其中的70%以上。因此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几乎全系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扶持。
  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经济蓬勃发展,个体所有制经济、集体所有制经济及各种所有制的混合体…股份制经济等与国有经济形成了并驾齐驱的新形势。由于历史的和体制上的等各种因素,国有企业不但承担了经济改革的大部分成本,而且在转变经营机制上也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这导致了相当部分国有企业的效益滑坡,经营生产难于为继。这部分国有企业与国有独资银行之间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构成了银行企业之间的主要关系。
  相当部分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清晰,责权不明确,政企不分开,管理不科学,不但影响了国有资产的增值,而且每年还有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更加值得关注的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虚置和疏漏,国有企业的资产正在被经营者和管理者大量地鲸吞。这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国有企业的改革难度。
  因为国有企业经营不理想,银行的资产质量就大打折扣。据保守估计,在银行对企业的70%的总债权当中,其中至少有10%…15%的坏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