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形包围 戴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c形包围 戴旭-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恐,难道玉石俱焚的核弹就能让恐怖分子灰飞烟灭,让恐怖主义烟消云散? 


    果然,看破美国用意的基地组织毫不理会美国的虚张声势,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展开了新 
一波的血腥袭击计划。就在〃911〃四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巴基斯坦的美国快餐店发生了连 
环炸。美国《世界网络日报》,根据美国国会反恐怖和非传统做战特种部队前负责人约瑟夫波 
丹斯基,提交美国政府官员的一份秘密报告称,〃基地〃密谋在 10 月份对美国、意大利、荷 
兰和俄罗斯同时发起所谓的〃大斋月袭击〃恐怖行动。报道称,两周前,情报机构截获并破译 
了〃基地〃首脑之间的秘密通讯内容,在一封扎卡维写给拉丹的信中,扎卡维道:〃我想下一 
步草拟好的袭击计划已经送到了你的手中,或者仍在前往你那儿的路上。真主保佑,让我们 
祈祷奥萨玛特遣敢死队能够完成它们的目标……我们等待你关于下一步计划的命令。〃报道 
称,为了发动〃大斋月袭击〃计划,〃基地〃分别在拉美、巴尔干半岛和车臣境内成立了三个前 
线指挥部。针对欧洲的袭击目标是由〃基地〃组织成员在巴尔干半岛酝酿的,针对俄罗斯的袭 
击则是车臣境内的恐怖分子策划的,而袭击美国的前线指挥部设在了拉丁美洲一个三国交界 
的三不管地带。 


    美国早就知道它自己的强大,但它现在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脆弱。美国情报官员最大的 
担忧是,〃基地〃组织可能会丧心病狂,使用从黑市获得的核武器袭击美国。美国情报官员相 
信,〃基地〃已经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获得了至少 40 枚核武器,包括核手提箱、核地雷、核 
导弹弹头等。另据美国《华盛顿邮报》9 日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州北部城市一名 24 岁的大 
学生在沙特*求学期间,竟然秘密加入了〃基地〃组织,并且密谋回国后就雇神枪狙击手干掉 
小布什,或干脆用〃自杀炸弹〃将小布什炸成碎片。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 8 日说,〃基地〃恐 
怖网络遍布全球各地,以色列也难防〃基地〃恐怖网络的渗透。孟加拉警方 8 日突击了已被取 
缔的极端组织〃圣战大会〃在首都的两个秘密据点。据路透社报道,其中一个据点是一家工厂。 
警方称,他们从该厂中搜出大约 200 枚炸弹、一些炸弹制造材料、数件武器、面具和宣扬* 
圣战的文件。 


    基地组织同时还在悄无声息地建立着世界性的网络帝国,通过正风靡世界的信息技术培 
养着前赴后继的队伍。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格外关注美国军队的信息化能力和〃转型〃,以此作 
为自己军队新军事变革的样板,但大家都忽略了基地组织对美国的恐怖袭击所包含的全球破 
袭战的军事战略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总有一天会意识到美国〃养虎遗患〃的危害—— 
美国的军事霸权正在〃哺育〃着这一世界文明的畸形怪胎疯狂成长。现在基地组织已经掌握了 
信息网络技术,一旦他们真的掌握了核武器或破坏性更大的基因武器,我们现有的一切关于 
安全的观念,将全面颠覆。 


    美国宁肯搬走五角大楼附近庞大的机构,也不想搬动最应该搬也最容易搬的恃强凌弱的 
霸权政策。美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所向披靡的军事胜利的势头,在朝鲜和伊朗面前嘎然 
而止。在这里,美国失效的不是武器和技术,而是战略。这是美国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第 
四次世界大战的叫嚣让人匪夷所思,看看伊拉克的今天,那种所谓的第四次世界大战的结局 
也是可以预期的。欧洲著名的防御及反恐问题专家、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弗郎索瓦埃斯堡 
就严厉批评伍尔西等人关于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提法;而试图以核武器来对付恐怖分子的想法 
更是疯狂的,俄罗斯就认为美国此举只能鼓励更多的国家拥有核武器——伊朗日前已经公开 
宣布要与兄弟的*国家分享核技术了。要么是美国根本就不想真心反恐,要么美国就是一如 
既往地另有所图,美国以如此不切实际的方式,沿着既有的错误道路变本加厉地走下去,世 
界除了看到一轮又一轮恐怖风暴的来临,还会再有其他的预期吗?这是一种恶性的互动。美 

国会得到它秘而不宣的战略收益,基地组织也会继续从美国的霸权行动中受益,只是美国及 
其盟国的平民,以及世界大多数无辜的国家还要继续付出沉重的代价。 


C 形包围 第三章、冷观〃反恐〃 第二节、论伊拉克战争之持久战(2) 


    导读: 


    伊拉克战争爆发的时候,作者是中国空军某指挥学院战略科研部〃伊拉克研究小组组长 
〃,此战后,作者连写三文,其中与刘亚洲将军关于伊拉克战争的对话,脍炙人口。这是战 
后两周年,作者就伊拉克战争所写的又一篇文章。此文中作者毫不含糊地断言〃美国正在失 
败并且已经失败了〃。到 2009 年美国公布宣布从伊拉克撤军,结果已经被作者言中。 


    作者写军事评论文章,一是分析独到,二是总有预测,而且预测基本上都是准的。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两周年时,美国自认为尚未摆脱困局,而世界公认的是:美国陷入 
了伊拉克游击战的泥潭。这些看法都没有准确地反映出这场战争的真相。其实,2003 年的 
战争只不过是美国和萨达姆的战争,2005 年的战争才是真正的美国和伊拉克的战争。在新 
伊拉克战争中,我认为美国正在失败并且事实上已经失败了…… 


    一、2003 年〃结束〃的是战争第一阶段——美国与萨达姆的战争 


    在那片产生了《一千零一夜》等古老神话的地方,2003 年的春天诞生了一个最新的军 
事神话:区区十余万的美国及其仆从军在不到 20 天的时间,就事实上占领了一个世界中等 
强国。 


    但是,当美国总统大喜过望地当即宣称战争已经结束时,这个〃最新的军事神话〃不幸成 
了真正的神话:2005 年 3 月 20 日——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整整两周年这一天,在伊拉克城 
市基尔库克附近,一队美军巡逻士兵遭到炸弹袭击,1 死 3 伤。路透社立即报上最新统计称: 
迄今已经有至少 1514 名美军官兵在伊拉克丧生。这是一个极具象征性和讽刺性的事件,因 
为再过一个月,就是美国总统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两周年的日子。我不知道这位正在奔向上 
帝的美国军人以及此前他的 1500 多名同伴们,是否相信他们统帅关于伊拉克战争已经结束 
的宣布。 


    我以为,并非职业军人出身的小布什一定搞错了。当他 2003 年 5 月 1 日宣布伊拉克战 
争结束时,结束了的只不过是伊拉克战争的第一阶段。当时,美军的伤亡是 300 多人;而〃 
战争结束〃至今,美军的伤亡已超过那个数字 5 倍。 


    在纪念伊拉克战争 2 周年时,布什说:伊战是〃自由史上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但是,这是一块什么样的〃里程碑〃呢?除了一千五百多名战死的军人,美国的伤残军人已超 
过 1 万。战争经费已突破 3000 亿美元,而且还在没有尽头地增加着。伊拉克已成黑洞。布 
鲁金斯学会的外交政策分析家迈克尔奥汉隆说:〃美国人需要对这类里程碑式事件加以注 
意,因为这是对军人的牺牲表示敬意以及重估战略的一种方法。〃 


    美国的下一块〃里程碑〃在哪里? 

    二、真正的伊拉克战争刚刚开始并进入战略相持 


    现在小布什总统应该知道,从古至今,战争的开始可以是单方面宣布的,但战争的结束 
从来都不是单方面说了算的。 


    全世界都承认美国第一阶段军事闪电战的〃辉煌〃战果,并将此作为新世纪的军事教科 
书。美国信息化的军事体系,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式武器,当其以饿虎扑羊般的战争结果同时 
展现出来的时候,的确让世界发出了一阵又一阵惊呼。 


    但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初期阶段的军事胜利,除了战场上的主动权之外,说明不了太多 
的东西。它甚至没有超出 60 多年前一位中国战争大师对一场战争的一般性观察:入侵者的 
战略,必将是实施闪电战。如果我们能坚持三年或更多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坚持下去就很难 
了。说这话的人是毛泽东,毛泽东说的是日本军。那时是 1937 年,日本已占领大半个中国, 
并雄心勃勃地准备三个月灭亡中国。一片悲观的亡国论声调中,毛泽东说,中国的全面抗日 
战争,刚刚开始。 


C 形包围 第三章、冷观〃反恐〃 第二节、论伊拉克战争之持久战(3) 


    今日的伊拉克情势,和当年中国抗战初期的情形,何其相似乃尔——当时的日本军也攻 
下了中国的首都,也成立了傀儡政府,日本也一厢情愿地宣布了胜利。但是,日本胜利了吗? 
虽然类比这两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战争未必贴切合适,但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任何相似 
的战争都必然内含着一样的规律。看待今天的伊拉克战争,我发现无论是从政治或军事战略 
的角度,都完全用得着毛泽东当年《论持久战》的观点。 


    美国在 20 多天的初期进攻战中,击溃和消灭了 40 多万的伊拉克正规军。但是,在两年 
的占领时间里,却〃培养〃出了 20 多万的新敌人,仅仅是出现在全球媒体中的伊拉克抵抗组 
织就有:〃穆罕默德军〃;〃统一圣战组织〃;〃纳塞尔军〃;〃*辅助者〃……多如牛毛的反美武装 
除了制造了数不胜数的爆炸事件之外,还在纳杰夫、费卢杰、摩苏尔连续进行了相当规模的 
城市阵地战,这是萨达姆的正规军所没有过的军事表现。 


    一些西方军事专家在分析了一系列巧妙的伏击和爆炸事件后惊呼,针对美国的〃典型的 
游击战〃已经开始。 


    反美武装由于在伊拉克战争第一阶段基本处于孕育或蛰伏期,几乎没有受到美国强大军 
事力量的重创,这使其有足够的锐气和实力在萨达姆的正规军倒下之后,紧接着与美军展开 
第二阶段的较量。对美军而言,由于第一阶段的胜利来得如此迅速,以至于不得不以主要的 
精力忙于迅速恢复秩序和清除前政权残余势力。反美武装正好〃趁火打劫〃〃浑水摸鱼〃,在这 
一阶段不仅连续实施了绑架人质、打击重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国际机构驻伊拉克目标——以 
制造声势;还策划了如对美国国防部长沃尔福威茨那样的袭击事件。就军事行动的有效性和 
政治影响力而言,可以说反美武装旗开得胜。美国在和萨达姆的对阵中毫无疑问大获全胜, 
但和反美武装的交手中,却一再失手。这一攻防态势的转换,成为我认定今日伊拉克战争进 
入战略相持阶段的主要依据。 

    但是,伊拉克的战略相持,既不同于中国当年抗日战争,也不同于越南战争时的战略相 
持。伊拉克国小,人少,全部国土沦陷,没有战略后方做依托,没有足以消耗掉强大无比的 
美国实力的综合资源,故不管战略相持阶段进行多久,伊拉克反美武装都不会迎来如中国 
1945 年那样的战略反攻阶段。由于没有大国长期不间断的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