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会消失掉。
判若两人
一个孩子在外婆家和奶奶家判若两人。
每次在外婆家,外婆都对他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小孩子真是难得,小小年纪就懂礼貌,还知道吃东西的时候要分一份给外婆!”
可到奶奶家却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进门奶奶就开始数落:“像你这么调皮的孩子真是天下难找,要多捣蛋有多捣蛋,还整天搞恶作剧。”
再看看孩子,帽子歪戴着,鼻涕也不擦,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
什么原因?
外婆总夸他,于是,越夸越好,在外婆家,他就是好孩子;奶奶老是训斥他,越骂越糟,在奶奶家,他就是坏孩子。
教育哲理:未成年的小孩子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取决于周围人的评价,特别是父母的评价,哪怕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终生的影响。
快乐重来
下课的铃声刚响过,孩子们就兴高采烈地在阳光下玩起了游戏。只有可怜的戴维闷闷不乐地从教室里最后一个走出来,脸上没有一点笑容,显然他遇到了烦心事。
小鸟在树上唱歌,阳光尽情地撒在地上,但是戴维并没有注意到,他满脑子都是别人对他穿着破旧的嘲笑,不知不觉,眼泪就流了下来。
可怜的戴维失去了父亲的照顾,母亲为了能让他上得起学,已经没日没夜的劳作了,但
也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温饱,至于穿什么样的衣服就无法顾及了。
他一直在树林里闲逛, 直到天黑才走上了回家的路。那条路是那么长(因为他走得很慢),当他累了的时候,就在一块大青石上躺了下来。
老师恰好从这里经过,看到天已经黑了,而戴维还在这里不回家,就温和地问道: “戴维,你遇到麻烦了吗,能不能告诉老师?”
戴维的眼泪不争气得流了下来,然后他把自己遇到的麻烦全都告诉了老师。
听完他的叙述,老师说:“我想,有一个计划可以让你重新快乐起来。”
“哦,什么计划呢?”他坐了起来,泪水从他脸上滑了下来,掉在地上的紫罗兰上。
“我们可以把这片树林里的花收集到一起拿到城里去卖,这样我们就能赚钱了!你看,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野花,城里人没有这样宝贵的财富,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去做呢?”
从此,戴维就和老师一起采集野花,然后拿到城里去卖,他们的花既新鲜又好看,很受大家的欢迎,一个月下来他们就赚了很多钱,这下戴维可以穿上新衣服了,另外还可以给妈妈一些。
阳光更明媚了,小鸟的歌声更好听了,戴维也重新快乐了起来。
教育哲理:当孩子遇到麻烦时,我们应该努力帮他解决问题,只有这样,他才能够重新找回快乐。
失败的原因
小塞德兹不到7岁就完成了小学教育,这当然是值得骄傲的事。然而,他在学校的经历并非人们想像的那样尽善尽美,这其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在一次由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中,小塞德兹得了倒数第一名。
那一次的比赛,是同年级中的比赛,也就是说一年级的孩子们就仅限于一年级,比赛在不同的班之间进行。二、三、四、五年级也是相同的比赛办法。这样一来,小塞德兹首先就在年龄上吃了亏。小塞德兹报名参加了50米短跑,他当然不是别人的对手。
事后; 小塞德兹难过极了。他把这件事看得很重很重。
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儿子仍然闷闷不乐。见他这样,父亲塞德兹认为有必要帮助他摆脱那种失意情绪。
“儿子,你还在为那件事难过吗?”塞德兹问他。
“我真是太笨了,竟然得了倒数第一名,太丢脸了。”儿子难过地说。
“是啊!得最后一名是不怎么光彩,可是你想到过其中的原因没有?”塞德兹问。
“是什么原因呢?”儿子问。
“因为年龄。你想想看,你的对手都是比你大的孩子,这个很正常……”
“可是我不能因为年龄小就比他们差呀。”儿子不服气地说,“虽然我比他们小,可我的功课比他们都好,只有体育一样不行,这多丢脸呀。”
“不,你这样说并不正确。智力是能通过教育和勤奋得到发展的,但年龄却是任何人也不能改变的。他们跑得比你快完全是因为他们年龄大,个子高。他们的腿都比你的长许多,如果跑得还没有你快,那不是太糟糕了吗?”塞德兹说。
“这也有道理,可是我毕竟是最后一名。同学们都在嘲笑我。”儿子还是很难过。
塞德兹知道儿子的性格,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极其严格而从不服输的人。正因为如此,他固执得往往去钻牛角尖。于是塞德兹进一步对他进行开导:“虽然你现在是最后一名,我想这并不能表明你的体育不行,因为这完全是年龄造成的。我敢肯定,等你长到十一二岁时一定会比那些孩子跑得快。”
“真的吗?”儿子问。
“当然是真的。因为那天我问过你们的体育老师。他说你的失败完全是因为那场比赛对你不公平;他还说你的体育成绩在同龄的孩子中是最好的。他还专门给我看了成绩单,年龄与你相仿的同学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比你差。”
小塞德兹似乎在眨眼间得到了一个真理,顿时从失意之中走了出来。
教育哲理:在一个孩子渐渐长大的过程中,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在身体方面慢慢长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变化。当他们失意的时候,父亲应该耐心劝导,帮他们摆脱失意的困扰。
小男孩搬书
父亲正在仓库里的搬藏书,小男孩见了,赶忙过去帮忙。他觉得能够帮父亲做这件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虽然他没有帮上什么大忙,有时还起负作用,使工作进行得更缓慢。但这男孩的父亲是有远见的,他知道让儿子参与工作的意义,远比搬一大叠书的效率重要得多。
不过,在这些的藏书当中,有几本书又厚又重。对小男孩而言,要把这些书搬到仓库外面去,是件十分困难的事。有一回,他不小心摔了一跤,手上的书都散落在地上。看着眼前的这一切,他难过得哭了起来,觉得自己笨手笨脚,什么事都不能做好。
父亲看在眼里,一言不发,他捡起掉在地上的书,将它们放回小男孩的手中,用一种鼓励的眼神看着他。儿子得到了鼓励,他擦干了眼泪,继续帮父亲搬书。
教育哲理:孩子在做事的过程中需要得到鼓励,这样才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小明的绝招
小明家兄弟姐妹四个。姐姐是独女,哥哥长子,弟弟最小。他觉得他们的称谓含金量都很高,惟独他排行老二,为次子,好像是次要的儿子,不被父母重视。
有时父母开玩笑说他是马路上捡来的,他还将信将疑。马路上哪位年长的妇女多看他一眼,他马上浮想联翻,她会不会是我妈妈?
长期得不到关注,会形成“赏识饥饿”。为了得到赏识小明想尽了办法,但往往并不奏效,最后他使出了绝招。
数九寒冬的一个夜晚,他独自来到院子里,悄悄解开棉衣,让寒风吹了几小时,第二天只要一发烧,温度计超过38度,关注就会立刻来到身边。父母工作再忙,生活条件再艰苦,也会下一碗鸡蛋挂面,拿出几块苏打饼干,母亲坐在他的床边,摸着他的额头,问寒问暖。那个感觉,发再高的烧,他也认了。
教育哲理:父母给孩子许多身体上的照顾的同时,也不要忘了赏识自己的孩子,因为一句由衷的赞美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信心与快乐。
母亲的鼓励
崔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母亲并没有责备他,而是经常鼓励他。
一天,她把崔健叫到跟前,问道:“在学校里的情况如何?”
“数学得了零分。”他低着头说。
母亲停顿了一会儿,坚决地说:“你的老师不了解你,将来有一天他们会后悔的。你的名字将要用金字刻在他们那个鬼学校的墙上的,这一天会来到的。明天我就去学校,把这些话告诉他们。我还要给他们读读你最近写的几首诗。你将来会成为达农佐尔,成为维克多·雨果。他们根本不了解你!”说完,她满怀希望地注视着儿子,然后出去干活了。
母亲干完活儿回来后,坐在椅子上,点上烟,两腿交叉着,脸上挂着会意的微笑望着崔键。然后她的目光越过崔健的肩膀,望向远方,憧憬着某种神秘美好的前景,而这个前景她只在充满美的奇妙世界里才能看到。
“你会成为一名法国大使。”她深信不疑地声明。崔键一点也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行啊。”崔健漫不经心地说。
“你还会有小汽车。”母亲常常空着肚子,在结冰的气温下步行回家。
“但是目前还要忍耐。”她说。
教育哲理:在孩子的幼年时期,面对着大千世界,常常会感到束手无策。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给他们更多的信心,去迎接挑战,克服困难。
父亲算的帐
高考前的第一次模拟考试,女儿的成绩不理想,她愁眉苦脸地对父亲说,老师让她根据自己成绩在班里的排名计算一下自己在全校的排名,在全区的排名,在全市的排名,孩子说这样一算,她可能上专科都悬。父亲马上说:“我的女儿百里挑一。”女儿疑惑不解。
父亲于是算了一笔账:初中毕业时全市近14万人参加中考,只有3万多人能上高中,能上市重点中学的只有几千人,我女儿的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保持在班级人数前三分之一内,这样算下来不是百里挑一吗?经父亲这么一算,孩子的眼睛顿时就亮了,脸上也绽开了笑容,扑上来搂着父亲:“爸爸,你的账跟老师的账不一样。”
教育哲理:每一个人都是有个性的,人没有绝对相同的。因此“人与人相比”毫无意义可言。对孩子的缺点,不去谈论或指责,这是上策。懂得孩子心理的父母就会用积极态度进行比较。
亚达的心事
今天亚达的学校发成绩单。她回家后高兴地走到妈妈跟前,将成绩单递给他,笑着说道:“妈妈,这是我的考试成绩。”
妈妈转过头去,看了看上面的成绩,有两个B,四五个C和数个D,认为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很平淡地说:“哦,我已经知道了,你把成绩单放在桌子上吧,等爸爸回来给他看。”说完就回头继续做她的事,
亚达很不开心,一声不响地回到自己的房间。当天晚上吃饭时没有理妈妈,妈妈感到很奇怪,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这样,亚达持续两个星期没有和妈妈说话了,就连做作业也开小差。这下妈妈可着急了。有一天妈妈终于忍不住问亚达:“亚达,在这两个星期里,你为什么一直不理妈妈啊,是不是有什么事令你不开心?”
亚达看了看妈妈,低声说:“你不关心我的成绩,我努力了你也不知道,我再努力不也是白费吗?反正你一点都不在意我的成绩啦!”
这一句话可把妈妈急坏了,心想,“我怎么会不在意他的成绩呢?”细问才知道,原来亚达很介意交成绩单时妈妈冷淡的反应,因为他认为自己最近已经很努力了,这次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非常高兴,原以为妈妈会称赞他一番,谁知妈妈反应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