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论辩技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演讲论辩技巧- 第1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巧妙地开口转入正题:“你今天找我,我明白你的意思,那么现在我就说说
吧。”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汇报者自然就能较好地完成汇报任务。

中心明确,重点突出。这是汇报中的关键问题。对此,训练有素的人
是容易把握住的,经验欠缺或者不善于表达的人,往往处理得不尽人意。汇
报可能仅一个问题,也可能是几个问题,但不管怎样,务必明确中心,整个
讲话必须围绕中心展开和发挥。那种无边无际天南海北式的讲话,不仅是无
端空耗别人的时间,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同时,
汇报还必须突出重点,没有主次,不分巨细,面面俱到,亦同样不能收到满
意的效果。

结构完整,材料翔实。确定了中心和重点是不够的,尚需把整个思想
照一定的内在联系组织起来,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一般讲,开头应对
你汇报的问题先作概括性的说明和解释,让对方有一个总的印象,以便听取
和分析你下边要讲的话;中间部分无疑是最主要的,应安排好层次,先说什
么,后谈什么,都要做到胸中有数;讲完之后,应再次简要总结你汇报的基
本观点,给人以首尾连贯的感觉。在阐述观点时,切忌空发议论,而应该选
择真实典型的事例来作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

用语准确,句子简练。口头表达的语言不象书面文章那样考究,但原


则上应做到准确、简练。如果用词不当,词序不妥,语法结构残缺甚至混乱,
就决不能清楚明白地表达思想感情。语言要自然朴实,力求言简意赅。如果
不顾实际,随意堆砌粉饰,就会拖泥带水、烦冗啰嗦,使人听了不悦,而且
也有碍于思想内容的表达。语言简洁尤其要求尽可能避免令人头痛的“口头
禅”。笔者曾以记录员的身份参加旁听过一个小型工作汇报会,有位同志的
十分钟发言,“嗯、吧、这个这个、啊”等习惯语竟重复出现了一百多次。
这简直是不可容忍的“公言”!

语速适中,音量适度。要使听者听清并且领悟你汇报的意思,汇报时,
说话的速度不能太快。在一些次要问题上可以讲快些,但在重要问题上,应
适当放慢速度,在关键的语句上,还可以重复一遍,以便对方有记录的机会。
当然,也不能太慢,太慢易使听者分散注意力,甚至生厌烦感。至于音量,
也应重视。音量过高,难免有装腔作势之嫌;音量过低,容易被人认为胆怯、
惧怕。这两种极端,都会影响汇报的效果。

勤于总结,不断提高。做事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者,总是感到受益不浅,
进步很快。为了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向上级做好口头汇报工作,每当汇报结
束后,都应及时自我总结,想一想是成功还是失败?成功在哪里?失败在何
处?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又会失败?今后如何改进?这样坚持下去,在长
期的实践中,就一定可以总结出一套口头汇报的成功经验。

(万一平)


人际“三角关系”申的语言调停

许多人都注意到:“劝架”是一种值得注意的言语行为与交际技术。首
先,人际交往中常常发生人际纠纷,任何一个人都可能面临自己的亲人、邻
里、同事、朋友。。周围的各种人发生争执、矛盾的局面,因此,劝架是人
们必然面临的一大问题;其次,发生争执的双方由于陷于争执而不能自拔,
客观情况需要或者他们自己也希望有个人能出面调解,再说,人们都愿而且
也应该为人们排忧解难,为世界增添祥和气氛,因此,劝架是人们理应承担
的一种责任。基于上述两点,了解掌握劝架的方法技巧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人劝架常常采用三种不正确的方法。产生的效果也主要有三种:一
是袒护一方即支持争执双方中的一方,批评另一方,例如售货员与顾客争吵,
柜台主任为售货员帮腔,指责顾客的不是,甚至取代售货员和顾客吵起来,
这种方法的后果就是功架人也成了吵架人,卷人争执了;二是“平等”’对
待,即对争执的双方各打五十大板,例如科长把发生争执的科员分别找来,
对甲说道:“这事有你的不对”,一二三地说上几点,对乙说道:“你也不
例外。。”,这种方法的后果是落得了双方的怨恨,争执双方都认为劝架人
不公正,专为对方说话,不但不会和争执对方和好,还同时会对劝架人产生
怨恨情绪;三是分而治之,即在甲面前说甲值得同情,在乙面前说乙值得同
情,这种做法的后果是扩大了事态,甲乙两人都坚定了要与对方争个高低的
决心。总之,劝架是一种需要特殊技巧有着独特要求的活动,不能凭自己的
习惯不假思索地行事。

劝架,首先要遵循三大原则:

1。在自身品质上,要做到可信、可亲
劝架,是一种以劝架人的言语去影响、改变吵架的活动。因此,劝架人
的品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劝架的效果。劝架人主要应具备三种品质,即:令
人信服的能力;令人亲近的性情;令人心动的技巧。这三点应同时具备,一
个人如果是个吵架人看不起的人,或是个傲慢的、无同情心的人,或是个不
会说话、无法沟通的人,那么还会有谁希望他去劝架呢?值得注意的是,劝
架人是否具备这些品质,主要是吵架人的感觉。一个人,只要被吵架人认为
是个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可以倾诉心事的人,就具备了劝架的资格;如果
吵架人没有这种看法,那么即使劝架人实际具备这种品质,也无济于事。

2。在人际关系上,要做到公平,中立
劝架,面临着三重人际关系:一是劝架人与吵架人A 的关系,一是劝架
人与吵架人B 的关系;一是吵架人A 与吵架人B 的关系。劝架,就是一种在
这个三角关系中进行并处理这个三角关系的言语活动。所以,劝架的一个关
键就是要处理好人际关泵。劝架中的人际关系处理有个麻烦,就是劝架人处
理自己与吵架人任何一方的关系都要同时兼顾另一方的看法,否则,整个工
作将归于失败,特别是吵架就更为敏感。例如吵架人一方是自己不认识或关
系较远的人,另一方则是自己的孩子、家人、同事、朋友。。,这时,有些
劝架人是支持自己的人,这显然是不公正的;另有些劝架人是责怪、压制自
己的人,许多父母就是打骂自己的孩子,并安慰别家的小孩;许多商店经理
就是批评自己的售货员而一个劲地对顾客陪笑脸。这种做法看似公正、严于
责己,但实质上是不公正的,这不但严重地挫伤了自己人的感情,而且直接
违反了劝架的基本原则。劝架的公正原则在于劝架不为关系的亲疏所左右,


劝架人应保持中立的态度,心中要有个客观的标准,这样才能为两个吵架的
人同时信服。

3。在劝架内容上,要把对方的情绪与观点分开
一方面,劝架人必须说吵架的人对,因为每个吵架人都认为自己是有理
的,你说他无理,他必然对你反感,劝架也随之无效;另一方面,劝架人又
必须说吵架人不对,否则干吗要来劝架呢?要摆脱这种两难境地,就要坚持
一条原则:把劝架人的情绪与观点分开。我们知道,吵架人应对其情绪表示
理解,对其观点却要表示异异或反对。劝架语言有个基本公式:“您生气是
有道理的,但吵架的行为是不适宜的。”高明的劝架人多半会说:“你生气
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是我,我也许会和你一样。你坚持要对他采取报复行动,
我却认为有些不妥。。”情绪与情感紧密相连,观点与其行动互为因果。理
解其情绪就是呼应其感情,会使吵架人觉得劝架人是可亲近、可倾诉心事的;
反驳其观点就是制止其过激行为。前者是劝架的基础,后者是劝架的目的,
两者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红楼梦》中,有一次。宝玉和晴雯拌嘴,袭人出面调停,由于方法不
当,效果却不好。一开始,袭人在那里听见这边吵,忙赶过来,向宝玉道:

“好好儿的,又怎么了?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

袭人这种贬斥别人,抬高自己的说法在晴雯听来显然是不可亲,不服气
的。晴雯当即冷笑道:“姐姐既会说,就该早来呀,省了我们惹他生气。自
古以来,就只有你一个人会伏待,我们原不会伏侍。。”“袭人听了这话,
又是恼、又是愧”,只得“忍了性子”,想让晴雯退出争执,说道:

“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儿,原是我们的不是。”

由说自己的高明到说自己的不是,这本是一种和解的姿态,但“我们”
二字,显然将晴雯归为一边,将作为劝架人的自己和争执人的宝玉归为一边,
这种三角关系的处理自然引起晴雯更尖刻地攻击:“。。不是我说:正明公
道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了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起‘我们,来
了!”袭人的劝架连连失败,这时宝玉发作,袭人又想劝宝玉,不想话又错
了,袭人拉了宝玉的手道:

“她一个糊涂人,你和她分证什么?”

劝说宝玉本无错处,但袭人以贬斥晴雯为由实为大错,且这种贬斥不是
批评晴雯的观点、行为,而是对其整个人进行否定。这种劝架哪里能使晴雯
服气呢?在这一事例中,袭人之所以彻底失败,原因就在于她违反了上述劝
架之原则。

劝架,在行动上还要有计划与有步骤。

一是劝架前,劝架人要清醒地认清自己应该和能够达到什么目标,以便
采取相应的行动。劝架的目标依次有三个:一是促使双方保持克制,制止事
态的进一步扩大,这是劝架的最低目标,任何一次劝架都应该至少把吵架当
场制止住。如果劝架根本没使吵架人有所收敛,甚至造成了新的冲突,这种
劝架就是失败的。

二是使劝架双方达成一项共同认可的协议,以使双方的行动互相制约、


互相协调。例如两兄弟分蛋糕,常为谁占了便宜而发生争执,做父亲的就可
以提出个一人切分,另一个挑选的方案,这种方案对各方都是公正的,又是
同样具有约束力的。

三是使吵架双方互相认错,重归于好。这是劝架的最高目标,它包括了
前两个目标的全部成果。吵架双方能够在情感上重新沟通,那么他们在行为
上的互相配合就是水到渠成的了。

任何一种劝架都应遵循一定的步骤,它们的顺序是,制止争吵;调查询
问;说服劝解;协商和好。

1。制止争吵。劝架的第一步工作就是使争执的双方立即退出争执,主要
方法有两个:一是以自己的权威命令或以自己的言辞说服双方就地闭嘴;二
是将双方分开,带到两个地方(例如把一个劝走)。不少人劝架时一开始当
着双方的面讯问双方:“你为什么要和他吵呢?”这样,被问人常常被诱导
得去极力寻找争执的理由,这反过来更使他认为争执得有理,坚定了他坚持
吵下去的决心,这就给下一步劝架增添了困难。
2。调查询问,分开争执双方后,进一步的争执已暂时不会爆发,这时该
进一步心平气和地分别调查询问双方,调查内容均应是下列三个:争执的起
因、经过;他对对方的意见与看法;他对解决问题的想法与打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