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还是下跌非常重要,如果你认为现在实际是下降的过程,投资者应该怎么做?要赶紧从股市退出,有反弹也不要理它,别贪图它那短期的小利益。长期的升势就是牛市,长期的跌势就是熊市。牛市作多,熊市作空千万不能逆市操作。
股市周期的运行不是直线向上的,而是像波浪一样,上涨像涨潮,下跌像退潮,所以股市运行上升是五浪,下跌是三浪。但是A、C浪是下跌浪,B浪是反弹浪,这是它的经典理论。但中国股市正好跟它相反,上升往往是三浪,下跌遥遥无期。因此这种理论可以用,但不能照搬。
我国经济周期运行的总体特征,从1955年到现在,整个运行了七个周期,笔者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计划时期,1955年到改革开放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第三个阶段就是90年代,我们把它叫做深化改革时期,把整个经济几十年划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来进行研究。三个阶段中,经济周期运行,有完全不同的特点。在计划时期,经济周期运行的特点是每个经济周期的时间不太长,但是振幅非常大,大起大落。
第四篇 股市看得见的手(2)
第二个阶段,改革初期跟计划时期,每个周期的时间不太长,三四年,有的甚至一两年,但是振幅很小,这是周期的特点。计划时期为什么大起大落,而且周期时间缩短?笔者考虑可能跟刚一开始搞的经济建设缺乏经济分寸,较枉过正,总是下猛药,而且计划时期政策对经济影响非常大,立竿见影,所以出现了大幅波动,经济政策跟当时的政治也密切相关,不断的大幅波动,看着曲线很单调,实际上里面都是有故事的。简单地讲讲,比如说1955年~1956年为什么经济拉开的幅度不小?跟政策有关,而且跟当时的政治背景有关,1956年政治有什么大事?党的八大提出要把中国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但是好景不长,1957年大幅滑坡,出现反右运动,影响了中国经济,跟当时政治背景有关,我的理解是这样,因为1956年要搞经济建设,就要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而当时掌权的人是“骑马打天下”,是外行领导内行,大家调动积极性才能把经济建设调动起来,怎么调动积极性呢?毛主席推出四大,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抓住积极性,可是四大刚一放开,有些知识分子就胡乱讲话了,中央领导就吓了一跳,非常紧张。马上一个大棍子就打下来,出现了右派。当时清华、北大的学生有很多都被打成了右派。能不影响经济吗?但是为什么1958年突然大幅暴涨?大跃进,三面红旗。经济受到影响,紧接着三年自然灾害,实际上那三年的过来人,觉得比现在还风调雨顺,哪有什么自然灾害。农村的树皮都被啃光了。这都是很多政策带来的。当时中国的经济受到严重的影响,最低跌到负30%,别看是这么简单的一个数据,全国有多少人饿死了,说它是情感线,里面有大量的故事,有大量的悲欢离合。紧接着连续发生三年的恢复时期,过了两天好日子,又出现*,*以后,暴涨了一块,抓革命促生产,前面统一号召,闹革命,把车间大门都锁上了,要两手抓,一手抓革命一手促生产。这些数据可能是有些水分的,但是没法深入研究了,这是计划时期的一个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小幅波动,振幅不大,好像进入了一个股市的调整期,横盘振荡。为什么周期很短、振幅也很小,这跟改革初期主要的手段和步骤有关,改革开放第一步是什么?是权力下放、政企分开。中央掌握的权力,一步是下放到地方政府,一步是下放到企业,给它一定的权力。1984年10月,*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的文件,提出了两权分离的理论。改革初期就是按照两权分离的思路在进行改革,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可以适当分配。那么这个经营权放回多少合适呢?到现在这是个无头案,难以回答,为什么?因为两权可以适当分离,什么叫适当?就是企业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经营的,这些大方向是对的,那什么叫相对分离呢?到现在谁也说不清,相对、适当这些概念都是模糊概念。中央领导说不清楚、老百姓也说不清楚、厂长也说不清楚。出现20世纪80年代改革初期的怪圈,一放权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一死就放,中央和地方围绕下放经营权做文章,放多了下边乱了,改革不了还要放,有人叫泥潭,在泥潭里打转。改革初期发生这个情况,就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当时的政策。政府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这种经济运行机制,实际上受害的就是市场化,政策一放松,经济就过热,过热第二年政策马上收紧,由于政策的波动,导致了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小幅波动的特征。
深化改革时期是1990年以后,这可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运行时间最长的周期,这个周期有什么特点呢?上升的时间很短,有点像中国股市,中国股市上升三浪,下跌五浪,下跌的时间很短,经济也一样,上升的时间很短,只有两年,1991年、1992年,1990年的时候中国的GDP是。1988年,中央在北戴河会议上提出价格改革的闯关,长痛不如短痛,这个消息刚一见报,老百姓用实际行动做了回答,出现了抢购风潮,老百姓认为价格改革就是涨价,改革会就是涨价会,所以消息刚一见报就出现抢购风潮。全国物价全部上升,引发了中国改革以后第一轮的严重通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当时政策全面收紧,提出治理整顿三年,在这三年中,GDP受到影响,压到了,由于经济太低迷了,1991年~1992年迅速回升,还要强调发展,所以政策全面改变。1990年是,1991年是,这是1993年统计的,到了1992年全年一计算,一下拉升到,当时的经济状况上升非常迅速,有点像计划经济的特征。
从1993年开始,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周期就出现逐步滑坡,连续滑到1999年,平均每年滑一个百分点。滑到1999年GDP实现了。整个GDP砍掉了一半,到了2000年拉回到8%。2001年、2002年一直是七上八下,在7%…8%之间横盘振荡,2003年开始逐渐拉升,结果引发了2004年的投资过热;投资过热出现后,宏观调控就开始紧缩银根;银根紧缩后,各类机构就无法从银行贷款或融资难;于是股市就只有下跌;2007年下半年的投资过热;中央开始宏观调控;紧缩银根;央行不停地提高存款准备金;结果是2008年股市、楼市大跌。
我国政策周期运行的总体特征。
第一个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计划时期我们客观地说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尤其是计划经济从1955年开始,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政策的力度非常大,历史资料有一个规律,感觉到有一个指标非常的重要,基本建设每年的增长率,或者是固定资产的增长率,外延不太一样,但是图形基本一样,我们发现了这个指标对经济影响非常大,但是在计划时期这个指标就直接体现着中央的政策力度,为什么呢?计划时期中央宏观调控是什么呢?货币政策是弱化的,因为当时的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它不是真正的银行,是出纳结算中心,当时计划时期主要是财政政策,直接体现着宏观政策的力度,直接发挥着影响。经济基础建设投资迅速的扩张,整个当年的社会经济就好像吹进气的气球,整个热气腾腾。积压的水泥、积压工地、全面铺开,整个市场好像也非常的繁荣。经济过热的第二年,这个指标就迅速地回落,而且只要增长率回落,第二年的经济就好像泄了气的气球,繁荣景象马上就看不到了。不仅如此,全国各地扔了一大堆胡子工程等等。我们研究的重点在计划时期,用这个指标来替代政策的力度,政策指标大起大落,实际上跟当时的政策密切相关。
第四篇 股市看得见的手(3)
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至1992年。
改革初期也一样,为什么小幅波动呢?是因为与政策有关的宏观调控的重点发生了改变,拨改贷,逐步终止拨款。到了深化改革时期银行大权独揽,当时全国大范围的调查,找到了1000个大企业老总,问那些老总,你们没钱了找谁?异口同声说找银行,企业找财政,财政没钱了,银行权力越来越大了,所以整个宏观调控的中心,都挤在了银行,在改革时期特别是深化改革时期,整个国家的宏观调控重点发生了转移,所以在改革时期特别是深化改革时期,动用了货币手段,通过货币政策调节,所以银行权力不断地扩张,有很长一段时期,银行自我感觉很不错,实际上它没有想到权力不断扩大的同时,背上了很多不应该背的包袱,承担了很多不应当承担的责任,比如说它承担了财政部的一些责任,企业的包袱不应该它背,它却背上了,随着企业放款放了几年,很大的金融风险就是不良资产,放款给企业就收不回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银行风险,而且这个风险逐渐显现,逼到最后不行了,就分开上市,整体上市。实际上不仅如此,这种宏观调控模式,导致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短期行为。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人眼光都是很短浅的,不只包括股民,老板也是,为什么会出现普遍的短期行为呢?其中的一个深层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它给企业放贷,它主要在货币市场运作,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发达,它给企业贷款很多都是短期性的贷款,长不过三两年,企业拿到贷款以后,为了在短期能还本、能付息,怎么办呢?在投资项目的选择上,只能是什么东西在市场上赚钱,赶紧上马赶紧赚钱。所以这种状况决定了企业投资行为的短期化。
第三个阶段是1992年至2002年。在1992年小平讲话的春天,中央决定搞市场经济。因此,20世纪90年代初期政策是逐渐放松,利率是不断下调的。到1993年后政策才不断收紧,1996经济年软着陆成功后,货币政策才又显现出逐渐趋松的信号;从1996年后政策就是以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为主,政府加大投资力度,一直是加油门。因此,从1992年到2001年中国股市总体上一直是上涨趋势。但是由于民间投资没有调动起来,没有跟进,再加上1997年东南亚经注危机对整个亚洲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并没有快速启动,直到2003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亚洲经济也从1997年的金融风暴中开始复苏时,中国经济才开始快速增长,结果又出现了局部投资过热的现象。总的来讲第三阶段中国的经济政策是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从2003年至2013年可以说是第四阶段(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向真正的市场经济过渡,中国经济可以形成每10年是一个大的运行周期规律)。对于未来1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应该是可以预期的。政策周期的运行将会越来越向市场化的调控过渡,其规律性和透明性将会越来越明显。
我国股市运行了18年,上交所成立那天,交易点为100点,开始起步,最低点是95点。第一浪是1992年开始暴涨,涨到1400点,一开始中国股市过分暴涨。又从1400多点,跌到384点,第一浪暴涨,第二浪暴跌,跌的非常深,觉得熊市都来了。第三浪是1993年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