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达什人采用的大致是一夫一妻制,但也不排除一夫多妻制。这对男子来说是一举多得的美事,当一个妻子正行经时,他还有另一个妻子为他做饭,而且他也无须为怀孕期的禁忌所烦恼,阿拉达什男人不会靠女人的勤勉而发家致富,不过,有两个妻子的男子日子会过得更自在此。
威尔逊就是这样生活在这个温和的又积习深重的部落里,慢慢地他孤寂的心灵又寻找到了着陆点。自从惨失露丝和朋友之后,他的心就极不平静,但自从真正地接触到这些温和善良但又愚昧落后的山地人时,威尔逊从内心深处便萌发了一种要开启他们,教化他们的念头。通过和山地人交流,向他们讲述外面的世界是如何的不同,教会他们更多的实际的生存本领,帮助他们破除了某些粗俗而又愚昧的习俗。尽管在山地人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威尔逊做得很吃力,但他却很努力,很认真,因此,他博得了山地人一些妇女的青睐。很多时候,威尔逊分明感受到这些山地人妇女热辣辣的目光有些不对劲,甚至那些妇女总是老爱围着他转,故意扭动着腰肢向他抛来直截了当的爱慕之意。
正是由于威尔逊的善良、正直,赢得山地人的信任与尊敬,也正是他的智慧与卓越,征服了所有的山地人,他们打心里地崇拜他。为此,所有的山地人都愿意为他而献身,这自然也包括那些经常私下交头接耳的阿拉达什妇女,其实阿拉达什妇女除了服饰简陋,肤色黝黑以外,不乏有颇具魅力,姿色绝佳的妇女,尤其是那些尚未出嫁的少女。这不,威尔逊首先就碰上了这样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威尔逊经常给山地人教授养猪的技术,这里养的猪没有那么膘肥体壮,看上去都是皮包骨头,瘦骨嶙峋,也不容易饲养,经常病死。当猪死后,饲养它的女主人就会遭受责备,说她偷吃了喂猪的山芋。威尔逊就传授给山地妇女养猪的先进技术,并且教会她们简单的诊治方法。很快在威尔逊的指点下,以前的那种现象就改观了。这一天,威尔逊来到塔姆巴兰家给猪治病,很快,病倒的猪又开始吃食了,塔姆巴兰一家喜出望外,塔姆巴兰抓住威尔逊的手,先是给他吹响了优美动听的笛音,然后解开自己少得可怜的草裙,竟然要将自己奉献给威尔逊,而塔姆巴兰一家也正热切地期盼着她那样。尽管威尔逊是文明的,尽管他不是嫌弃黑皮肤的山地人,可是他却不敢贸然接受塔姆巴兰的献身,尽管塔姆巴兰长得丰腴迷人,威尔逊也只是热烈地吻了塔姆巴兰。
然而,此事刚一过去,寨子里的女人们纷纷来到威尔逊居住的小屋里,有的则比较含蓄地望着威尔逊,表示出爱慕之意,有的则直接脱光衣服,偎在威尔逊的身上。尤其是少女特莫斯,可以说是阿拉达什山地人周围几个寨子里的绝色美少女,不仅身材娉婷,丰姿绰绰,更有一副清脆甜美的嗓子,一张微胖的清纯可爱脸庞。她经常来到威尔逊身边陪着威尔逊,为他唱歌,跳舞。此时已是50多岁的威尔逊望着充满青春活力的特莫斯,不禁想起自己的妻子和心爱的女友露丝,威尔逊顿时又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捧起特莫斯娇嫩的脸蛋忘情地吻着,特莫斯发出长长的欢快的呻吟,而旁边则围满着羡慕威尔逊的男男女女。当特莫斯要求要嫁给威尔逊时,威尔逊却感到为难了。
与此同时,其他那些妇女们也来依偎在威尔逊的身旁,威尔逊看到这种热烈的场面,毅然决定了要离开这群善良而热情的人们。
然而阿拉达什人却真的舍不得他们心中的〃神〃走。因而当威尔逊要离开时,他们呈现出严峻的表情,近乎于哭丧的面孔,一个个望着威尔逊稳健的身影而不由自主地纷纷跪倒在地。其实,在这个小山寨生活了一年多时间的威尔逊也真有些舍不得离开这些可爱的山地人。然而,威尔逊自然有自己更为远大的梦想。就连西斯科也不大明白威尔逊前前后后的举动,〃我亲爱的朋友,你又要去哪里呢?〃西斯科问道。
渴望平静的生活 阿拉达什人含着热泪跪送威尔逊和西斯科离开山寨,为他们准备了丰富的食物和补给,山地人玛葛纳拉、马吉执意要陪同威尔逊走完他的旅程,威尔逊也没多加推托,于是便伙同西斯科又上路了。按威尔逊的安排和意愿,他们继续北上,抵达北美洲北部地区,然后从北美洲返回英国。可是此时的西斯科却真的有些不高兴了,无奈,只得追随威尔逊往北走。
行程两月,还未走出墨西哥。这一日在墨西哥与美国的交界处,威尔逊一行人碰到一处蔚为壮观的奇景:大翅膀的丛斑蝶正在大迁移。从墨西哥的马德雷山脉,一直到美国北部新英格兰州,以及美国中西部苏必略湖滨,长达2千里,都可见到大批量的丛斑蝶,这些翩翩起舞的丛斑蝶仿佛沿途为威尔逊等舞之蹈之,威尔逊一行人就跟随这群丛斑蝶往北走去,这成群结队的丛斑蝶很善于滑翔,异常矫捷,在短短的3、4个星期内便飞行了2千里的旅程。而且这群队伍中途还不休息。然而,丛斑蝶寿命极短,很少能够活着飞回原地,须由后代飞完余下的归程,这倒给沿途细心考察醉心观赏的威尔逊以很大的启示,想到自己这10多年历经艰险的航程,不免感慨万千。
威尔逊一行人追随着这群翩翩起舞的〃仙子〃,已经完全忘却了昔日的艰险与苦难。在每株高大杉树的枝叶上都栖满着蝴蝶,走在丛林中,感受着适人的气候,清爽的空气以及沿途的奇花异草,4人不禁心旷神怡。 在墨西哥和美国交界处,威尔逊一行意外地碰上了瓦衣卡的印第安人举行一年一度纪念死者的祭祀,令威尔逊不得其解的是这些穿戴奇特、面目神情怪异的瓦衣卡人那种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举动,威尔逊等人伏在树丛背后,望着一群群瓦衣卡人用长长的管子把一种粉互相吹进对方鼻孔里。大约3分钟后,这群人就变得异常兴奋起来,并且陷入一种迷幻的境界,甚至处于一种癫狂的状态,如同梦魔一般。这群人目光散乱,围在一起,或独自蹲在地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面上呈现出一种极大的满足。如同吸食毒品一般,这群人显得轻飘疯狂,而且这种活动持续了4天时间。
威尔逊决意要弄个明白,在第4天里,威尔逊用自己已掌握的一些印第安人语言与瓦衣卡人攀谈起来,方知这群人正从事一年一度的祭祀活动。当问及他们吸食的是什么东西时,瓦衣卡人非常神秘地告诉威尔逊,这是一种唤回死者灵魂的灵丹妙药,最终威尔逊认定这是一种致幻药,当问道瓦衣卡人吸进〃灵丹〃之后的感受时,瓦衣卡人毫不吝惜地将管子对准了威尔逊等4人,很快这4人抑制不住自己的手脚,神志完全处于一种激情澎湃的感受之中,威尔逊看到了高山、海洋,眼前出现了蟒蛇与美洲虎的幻影;西斯科眼前也出现异常奇幻的景象:宫殿巍峨,珠宝闪烁;同行的山地人玛葛纳拉,眼前一直闪动着各种珍禽异兽在绚丽多彩的风景区里斗绝比美。他们这种沉迷于种种幻觉之中并处于一种疯狂的状态,竟然持续了好几个时辰,威尔逊等4人也就狂舞了几个时辰。待4人醒来之后,顿时有一种精疲力竭的感受。如此看来,持续4天的祭祀死者活动,消耗了这群印第安人大量的精力,也使他们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满足。
威尔逊很想弄清楚搞明白这种能改变人的神志,激发激情与幻觉的迷幻药物到底是什么制成的,然而瓦衣卡人却一直守口如瓶,终于有一天,在威尔逊的百般讨教下,中年瓦衣卡人拉努登在丛林中抓起一株蘑菇,让威尔逊吃了下去,很快威尔逊的神志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出现了短暂的幻觉,于是威尔逊便摘了一些这种致幻蘑菇带在身上,他想找个适当的时候认真研究这种奇妙的蘑菇产生迷幻性质的原因。
西斯科自从吸食了一次这种致幻药粉之后,在他逐渐冷却的心底又泛起了对珠宝的奢望,之后,他费尽周折又向瓦衣卡人讨了些药粉,常常一个人依在一棵大树下,进入那种奇妙的境界:黄金、钻石、玛墙、夜光珠、英镑……终于西斯科抵制不住这种强大的诱惑,他悄悄地离开威尔逊,顽固地执著地要去寻找已久已神往的珍宝。
一年之后,在加拿大的诺瓦斯科复省的一个叫做橡树岛的荒凉岛屿,出现了西斯科雄姿勃勃的身影,他听说并多方论证这岛上确实埋藏着大批金银财宝。西斯科找了4个当地人,秘密地来到这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他们穿过密密的橡树丛,四处寻找,注意到了一株奇特的大树,这棵树距离地面3米高的一根粗树枝被锯断了,残存树枝的上半部,被划出几道深深的刀痕。西斯科没有放过这些蛛丝马迹,他推断这就是曾经埋过东西的标志,于是他带领那4人测量了下陷的部位,划出一个圆形结构,直径约4米的图标范围。这一发现,使西斯科异常兴奋。
于是在他的指示下,4个当地人挥舞着铁锹,开始了掘宝工作。挖了整整的一天,3米深的地层中显露出了一层橡树木板,这让西斯科大喜过望,吩咐4人加紧施工。又挖去3米左右的泥土之后,看到的依然是一层木板,这让西斯科更加振奋,他深信胜利在望,在下面一定埋藏着数不尽的金银财宝。就这样,西斯科指挥雇工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星期,挖了9米深的地层,结果只发现第三层木板。尔后这一年冬天降临,阻碍了他们继续挖掘,于是乎,西斯科马不停蹄地多方筹备,很快组织到了一个觅宝队,动用了大量人力和机械,不停地苦干,这中间每隔3米都有一层木板,可是直到挖到27米深时,才发现只有一大块石头,上面刻着稀奇古怪的象形文字,没有人能看得懂。这令西斯科大失所望。
愈是得不到财宝,西斯科愈是求财心急,很快又组成了一个觅宝队,采用钻机往下钻,不停地往下挖,西斯科站在地面上,听着井下隆隆的开钻声,急得抓耳挠腮,还急白了一头卷发。
西斯科决定继续挖掘下去,直到找到财宝为止。
就在这个即将获得〃重宝〃的时候,西斯科给威尔逊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长信,宣称他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希望威尔逊前来助阵,生死朋友应共享天下财宝。
然而此时的威尔逊正穿行在北美大陆上。自从西斯科离开之后,威尔逊做着整理有关食人部落资料的工作,当威尔逊带着玛葛纳拉、马吉穿行在水分充足,土地肥沃的密西西比河下游时,两岸白杨重柳,让威尔逊惬意万分。收到老朋友西斯科的来信时,他静静地将激情盎然的信件放进了汹涌澎湃的江水之中。就在岸边宿营的夜晚,威尔逊站在江边望着远方陷入了一阵深思,差点儿被卷进激流。
在走完了密西西比河之后,威尔逊遣返了山地人玛葛纳拉、马吉,然后独自一人住在美国西部乡下。此时他已不准备再往前走了,也不准备再浪费时间回到英国。威尔逊要在这处安静的乡间,将这前后14年的惊险离奇,所见所闻全部记载下来,聊以表达对死难的朋友的一种深切悼念。
后记 就在威尔逊笔疾书,整理资料,撰写前后14年的历程时,却不幸身染重疾,但他依然笔耕不止,到他不幸离开人世时,他的部分手稿也比较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