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国家电影部(NFB即,National Film Board),50年代以后,这方面的工 

作一直在继续。 

     加拿大被称为“枫叶国度”,其国旗图案为两头红色,中间1/3为白色, 

白底上衬有一片鲜红的枫叶。加拿大的枫树有100多种,从东部的新斯科舍 

省到西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处分布着不同种类的枫林。每到秋天,漫 

野遍山的红枫,如彤云飘逸,若晚霞夕照,使加拿大的生活更具色彩。而且, 

每年3—4月,白雪尚未消融之时,一年一度的枫糖节便开始了。加拿大的糖 

枫树,主要是北美黑枫和糖枫,其树汁含糖量高达 3。5%,能熬制枫糖浆。 

枫糖浆像香甜蜜汁,清香可口,甜度适中,是营养佳品,早在300年前,是 


… Page 59…

印第安人发现了糖枫树的秘密,开始用它作为人类的食品。节日期间,盛产 

枫糖的农场均要披上节日的盛装,欢庆丰收季节的到来。农场大门高挂红灯, 

扎着五颜六色的彩旗,游人一进大门就能品尝一杯清香可口的枫糖浆,接着 

可以乘坐马拉雪橇或在小道上信步,参观枫林;还可以进入工厂参观枫糖的 

制作过程。枫糖加工厂前面有一块空地,空地上一般都有两三条长凳,长凳 

上放着铝槽,铝槽里盛满了晶莹的白雪,当农场工人将刚出炉的枫糖浆提到 

铝槽面前的时候,游人一下子欢腾起来。他们拿起铝槽上事先准备好的竹签, 

沾上热气腾腾的枫糖浆,然后在白雪中一滚,就变成了加拿大人称作的“太 

妃糖”。这种糖外冷内热,吃起来清凉可口,然后,伴随着苏格兰风笛的美 

妙乐曲,人们会跳着传统的四方舞,欢乐气氛一直持续到晚上。 

     加拿大地处北美洲北部的高纬度地带,冬季寒冷而漫长,是冰雪的世界, 

所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与冰雪紧密相联。 

     首都渥太华一年之中约有一半的时间为白色的银装所披盖,从11月延续 

到次年的3月左右。由于人们经常同雪打交道,所以人们经常利用雪来制造 

各种艺术品。这就出现了每年冬季,渥太华人定期在联邦广场上举行场面盛 

大的艺术节。节日期间,到处点缀着各种用雪塑造的艺术珍品,表现了加拿 

大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雪的深刻理解。此外,加拿大人的冰上运动十分 

盛行。渥太华有一条利用天然河道而修建的溜冰场,可谓世界之最,全长达 

78公里。冰球被誉为加拿大的“国球”,冰球运动在加拿大人中间有着广泛 

的群众基础,加拿大素有“冰球之乡”的称誉。 

     世界上诸多的国家都有狂欢节,而加拿大的冬季狂欢节可谓首屈一指, 

这一节日每年从二月份的第一个周末起,为期十天,主要是在魁北克,规模 

盛大,内容丰富,市民每年都要推选一位“魁北克冬季狂欢节之王”,作为 

该市狂欢节期间的临时“统治者”,他身穿白色衣服,头戴白帽,手戴白手 

套,被打扮成一个活的“雪人”,向参加狂欢节的人含笑挥手,表示欢迎。 

在狂欢节之前,一些美术家便把整个城市装扮得漂漂亮亮了,还用雪块筑成 

一座五层楼高的“雪的城堡”。城堡外形非常逼真,有城墙,城楼和可以通 

过行人的门洞。节日间的活动有:在破冰后的圣劳伦斯河中举行划船比赛, 

这个比赛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初,居住在河中岛上的人是为了考验大家 

的划船技术而举行这种比赛的,因为他们在冬季必须划船到岸边去运输生活 

用品。另一项比赛则异常惊险,比赛者俯卧在充满了气的内胎上,从城郊的 

一个滑雪场的高坡上往下滑行,为了使滑行的速度快,还要在内胎的底部打 

上蜡,因为滑行时难以掌握方向,所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每年狂欢节还有 

冰雕比赛。参加狂欢节的人还可以尝试一下大型雪滑梯的滋味。滑梯用木做 

成,长为95米,两侧有档板,上面覆盖着雪,再浇上水,使之结冰,表面光 

滑。前后一排四个人坐在一个滑车上,可以三个滑车一并同时下滑,全程只 

需一分钟。此外,还有狗拉雪橇赛以及越野滑雪等与冰雪冬季有关的活动。 

     除了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现代生活习俗之外,一部分土著居民仍保留 

了自己的艺术生活。哈恩人的音乐舞蹈,奇尔科廷人的艺术和音乐是其中颇 

具特色的代表。 

     哈恩人居住在育空河流域,大约在北纬64度~65度之间的美加两国交 

界处。在哈恩人中,原始的造型艺术和绘画艺术仅限于用在一些装饰上。妇 

女用染色的羽毛来装饰服装,并用几何图案来编织篮子,哈恩人用红赭石与 

动物油脂混合在一起来画画,或者用泥来画一般的木器。他们的歌曲分为四 


… Page 60…

种:爱情、打仗、饮酒歌和萨满歌,歌唱的伴奏乐器是铃鼓。 

     奇尔科廷人主要居住在奇尔科廷河流域,他们的文化受到平原文化的强 

烈影响。造型艺术和雕刻艺术有了一定的发展。树干上的人头像雕刻,是他 

们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他们的篮子上有人和动物的几何图案。唱歌和 

跳舞通常围绕着一只鼓来进行。他们的鼓不是圆形,而是长方形的,有0。6 

米长,0。36米宽,0。24米高。此外还有用树皮做的哨子,田鸟骨做的长笛或 

用草茎做的笛子。这种较原始的乐器所发出的吱喳声,正是萨满教所需要的, 

他们的舞蹈动作雅致,没有象非洲舞蹈的急速动作和胯部运动,与亚洲某些 

后进民族的舞蹈有相似之处。舞蹈者模仿动物表演。大部分舞蹈只有独唱伴 

奏,合唱伴奏有时也会出现。 

     加拿大另一个奇特的民族叫因纽特人,他们生活在加拿大境内的寒冷地 

区,生活方式原始,习俗奇特。因纽特人以渔猎为生,每个人都是捕鱼能手。 

他们的生活规律是:冬天捕兽,春秋打雁,夏天打野鸭和捕鱼,其间从事一 

些石骨雕刻和手工制品的活动,长期的渔猎生活训练了他们的千里眼和机敏 

的动作,任何猎物一旦被他们选中便难以逃脱。他们往往是从容不迫地悄悄 

接近猎物,猎物越大,他们越是满不在乎。每年1月到3月中旬,海岸因纽 

特人就开始进行捕鲸的准备工作,如修补大皮船,储备粮食等。4月起,捕 

鲸的人们便各自编成7到9人的捕鲸小组,带着野营装备,乘坐大型皮船出 

海。到了海上,他们便在坚固的冰层边缘搭起帐篷,等待鲸鱼的出现。捕鲸 

者常常选择宽窄适度的水路,这样不致因水路过宽而难于捕捉,也不致因水 

路过窄鲸鱼游不过去。当鲸鱼游过喷水时,他们便立刻测定其再次浮起喷水 

的位置。至鲸鱼第二次浮出水面,捕鲸组的首领便迅速将鱼叉抛向鲸鱼,刺 

进它的心脏。5月一过,捕鲸季节便告结束。6月中旬,他们会在希望角举行 

鲸鱼祭,为庆祝收获,宴请聚居地附近的亲友。 

     猎取麋鹿需全家合作,最有效的办法是一部分人先埋伏在溪谷地带,另 

一部分人则绕到鹿群后方,鸣炮惊吓他们,使其沿溪谷奔跑,其他埋伏者趁 

机在侧面狙击。 

     因纽特人获取猎物后,当场将之解体,根据肉、内脏、皮毛等部位不同 

加以分割。肢解猎物时,猎人们欢快地发出“嘻嘻”的笑声,同时用手抓食 

生肉。他们还爱吃刚宰杀的猎物鲜肉,海象的肠子,麋鹿角内的髓质,海豹 

的眼睛都是最引人的部位,击中猎物的射手可优先享用。因纽特人的分享制 

具有悠久的传统,每家捕获的东西全部由主妇掌管。她除留下一部分自用外, 

其他的主动分给同族人共享。人们串门,不用敲门,闯进去见东西便可随便 

吃,这并不认为是不礼貌的事,而是理所当然。而且如果谁家有美味佳肴, 

主人还会发出通知,邀请人们来享用。孩子们更是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几天 

不回家,家人也不必担心。 


… Page 61…

           五、澳大利亚——享乐的现代生活与古老土著风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英国宣布参战后,澳大利亚作为英联 

邦的成员与新西兰联合组成了“澳新军团”一同赴欧洲前线。在1919年的巴 

黎和会上,作为战胜国的澳大利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得利较多的国 

家之一。 

     由于澳大利亚远离无产阶级革命中心,同欧美资本主义市场的联系也并 

不怎么密切,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既没有爆发无产阶级夺权斗争, 

也没有卷入20年代初期的普遍经济危机,战争结束不久,全国的工作重心就 

转移到国内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方面。 

     移民成为这一时期受人关注的问题,在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可以说是人口。1921年,全国人口仅550万,这样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仅 

靠自然增殖根本不可能满足大量开发国土的需要,最快捷的方式自然是迁入 

大量的移民。在英澳政府的鼓励下,从20年代初起出现了英国向澳大利亚移 

民的新浪潮,新的移民主要定居在西澳大利亚和维多利亚州的内地农村,种 

植小麦和水果,办奶牛场等。 

     历史上,澳大利亚曾是大英帝国的“海外监狱”,最初的移民是被英国 

政府流放的大批罪犯;接着为了使这片广大的流放地长期维持下去,又从英 

国吸收了大量的自由移民;又一次移民浪潮的掀起是在19世纪50年代,维 

多利亚金矿的发现,迅速地传遍了世界各地,淘金热,移民潮对澳大利亚政 

治、历史、文化、生活等方面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由于澳大利亚正统文化的历史太短,因此大众文化在社会中拥有重要的 

地位。牛奶、赛马会、澳新军团纪念日的庆祝活动,丛林野餐、海滩、扑克 

赌赙这一切生活习俗要比音乐会、诗歌朗诵会和戏剧更能体现澳大利亚人的 

性格及其生活方式。同时形态各异的移民文化也丰富了澳大利亚的大众文 

化,具有各国民族特色的各种建筑、音乐、服饰都使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 

丰富多彩的景象,这一点在澳大利亚的饮食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澳大利亚 

自身本没有一种独特的饮食习俗,长期以来仅以英国的传统饮食习俗为主 

导。随着移民文化的涌入,澳大利亚的饮食样式日益繁盛起来,澳大利亚人 

的日常饮食中融入了中国、意大利、黎巴嫩、阿拉伯、泰国、越南、日本、 

印度等各色菜肴的风味,深受人们的欢迎。不能否认的是,澳大利亚文化之 

所以能够达到繁荣和发达的程度,各国各民族移民在近200年中起了相当大 

的促进作用。 

     1931年12月,英国议会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正式对自治领作出让 

步,据此,澳大利亚在法律上正式获得了内政和外交的自主权,并逐渐成为 

一个真正的主权国家。 

     总的来说,现代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