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全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克格勃全史-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行动大功告成的气氛中度过的。但是这一成绩很快就被一连串的丑闻曝光和苏联对
外情报机构的失败弄得黯然失色。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迅速扩大的网络以及军事侦察
机构的安全,都因苏联密码的落后而受到威胁,除此使其受到威胁的还有苏联驻外
间谍机构负责人在对当地共产党的组织活动中经验不足这一因素。这些负责人工作
十分勤勉,却常常办些外行事。1927年春,发生了一起揭露苏联间谍机构在八个国
家中活动的轰动性丑闻。3 月份先是揭露了在波兰的一个由过去的白军将军、后来
成为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间谍的达尼埃尔·韦特连科的间谍组织;伊斯坦布尔的一家
苏土公司的著名专家,被指责在土耳其——伊拉克边境搞间谍活动;紧接着,瑞士
警察局宣布逮捕了两名苏联间谍;4 月份,在对驻北京的苏联领事馆搜查时,找到
了大量有关苏联间谍活动的文件;之后,法国的安全机构也逮捕了八名苏联间谍网
的成员,该网是由法共政治局委员让·克列梅领导的;5 月份,奥地利外交部中一
些向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提供秘密情报的工作人员被拘捕;与此同时,由于英国特工
机构对“全俄有限合作公司”(“AP KOC”)和苏联贸易代表团住处的突击检查和
搜查,从而揭开了一个据英国内务大臣乌里扬姆·约翰逊一希克斯(此人以好激动、
好夸张而闻名)称是“我曾听说过的最大、最卑劣的间谍组织”。
    北京和伦敦的突击检查以及随后公布的一些材料,对苏联的对外间谍网是一个
沉重的打击。在中国公布的文件中,有大量记录苏联秘密行动(主要是军事侦察)
的卑劣的细节,包括从莫斯科来的一些旨在加剧中国人民和西方国家的冲突而“不
惜采取任何措施,包括抢掠和大屠杀”的指示。文件中还有间谍的名册、要求中共
党员给予帮助的指示,还有对秘密运人中国的武器的详尽描述。尽管英国的警察局
没能查获这样多的极重要的文件。但伦敦公布的材料影响也不小,因为文件中透露
出了一个重要信息:英国专家又解译了苏联外交密码。在对下院的讲话中,首相、
外交大臣和内务大臣都引证了截获的苏联外交电报。
    北京和伦敦的轰动性披露,对克里姆林宫和国家政治保卫局来说损失不可估量,
因为这件事正发生在苏联与中国、英国的关系处在转折的关键时刻。从1922年起,
苏俄的对华政策是建立在与国民党民族主义制度合作的基础上的。1927年4 月,由
于共产党领导的起义使得上海落人国民党总司令蒋介石的手中。“蒋”斯大林说,
“应该像柠檬一样被榨干,然后给扔掉”。但实际上充当了柠檬的却是共产党人。
在上海取得胜利后,蒋开始系统地消灭共产党人,而正是这些人帮助他掌上了大权。
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共产党人以一次次武装起义作为回复。但所有的起义都被残酷
镇压了。
    对苏联间谍的揭露,还带来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苏联同仍然被其视为有影响
的世界大国——英国的关系破裂了。1926年5 月的总罢工,被保守党的多疑分子视
为是俄国的阴谋分子组织的,从此,斯坦利·鲍德温政府便受到要求断绝同苏联的
外交关系的极大压力。1927年,英国政府对苏联军事情报活动展开了声势浩大、毫
不留情的揭露。接着1927年5 月26日,奥斯汀·张伯伦向苏联代办阿尔卡季·罗森
戈列茨通告说,鉴于苏联进行“反英的间谍活动及宣传”,英国政府决定断绝与苏
联的外交关系。对自己的正式声明,张伯伦赋予了一种出人意料的个人性质,他引
证了罗森戈列茨4月1日发出的一封电报,并说:“您在电报里请求向反对英国政府
的政治运动提供物质援助”。在回国途中,罗森戈列茨在华沙做了停留,并和苏联
大使彼得·沃伊科夫在中心火车站小餐厅里进了早餐。在罗森戈列茨的火车开动前
几分钟,一个白色俄国流亡分子一边喊着:“这是为了民族的俄罗斯,而不是为了
共产国际!”一边朝沃伊科夫连开了几枪。苏联政府很快作出反应,声明“这是英
国之手给了沃伊科夫致命一击。”不管多么耸人听闻,反正1938年在战前最后的公
审中,罗森戈列茨竟然承认,说从1926年起他就在为英国情报机构工作。
    苏联情报机构在1927年春的失败造成了严重后果。首先,整个苏联使馆和国家
政治保卫总局的安全体系以及密码体系都不得不做出重大变化。所有苏联使馆和贸
易代表团都收到了紧急通知,要求销毁所有一旦被截获可能造成新的披露的文件、
甚至是在遭受攻击危险最小的德黑兰使馆,其院内由于焚烧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文
件而燃起的火堆惊动了当地的消防队。国家政治保卫总局驻外国情报机构也接到命
令,他们只能保存近一个月的信件,还要同时制定出一个一旦被搜查即迅速销毁文
件的计划。而对与当地的共产党人所进行的间谍合作工作也下达了新指示,主要是
要抹去他们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接触的任何痕迹。
    为了保障外交信件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联络系统的安全。克里姆林宫下达命令,
启用虽然费力费时、但只要使用正确则绝对可靠的“一次性”密码。结果使得西方
的破译员们从1927年到二战开始,几乎未能破译一份重要的苏联的密码通告。为此,
作战处处长A·T·丹尼斯托曾悲伤地写道,英国政府将破译苏联密码之事公诸于众
“无疑是破坏了整个工作”。
    1927年,对苏联间谍人员的揭露,对斯大林的影响也相当大。他从中看到了帝
国主义阴谋的迹象:“毫无疑问,现代的主要问题就是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问题。
这不是某种非现实的、抽象的、局部战争的‘危险’,而是完全现实的、具体的、
整体上的战争,尤其是反苏联的战争的威胁。”
    依斯大林看,反对苏联的“帝国主义联合阵线”的组织者,首推其主要敌人—
—“英国资产阶级及其战斗指挥部——保守党”。“英国帝国主义曾经是、现在是、
将来也仍是人民革命的最凶险的刽子手”。斯大林认为保守党政府制造的阴谋分三
个主要阶段。
    第一步是对北京的苏联使馆进行搜查,目的是“揭露有关苏联进行破坏活动的
‘可怕的’文件,并以此制造群情激愤的氛围”。第二步是对伦敦的“全俄有限公
司”的处所,进行突击检查,并断绝英苏外交关系,目的是“在整个欧洲开始对苏
联的政治封锁”,以作为战争的序曲。第三步是“保守党间谍组织”在华沙刺杀沃
伊科夫的行动,它就像1914年在萨拉热窝发生的、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的刺
杀奥地利皇储弗郎茨。费迪南的事件一样。
    虽然这个“英国阴谋”没有带来任何结果,但之后必然会有其他阴谋接蹱而至。
英国继续资助“在苏联的间谍恐怖主义小组”,并试图挑起白色流亡人员及其他帝
国主义势力的对苏行动。斯大林表示,他反对“那些所谓的工人运动领导人,他们
认为新的战争的威胁是‘凭空想象’的,而用和平的谎言去麻痹工人,并对资产阶
级对新的战争的准备视而不见……”为了对付帝国主义的威胁,必须做好以下几项
工作。首先,需要在经济增长的情况下“加强我国的防御能力”,尤其是加强军事
工业,并提高苏联人民的警惕性。其次,必须向那些内部敌人——恐怖分子、工业
生产中的怠工分子和“其他的废物”进攻,以“巩固我们的后方”。斯大林的“废
物”也暗指共产党内的反对派:“经过这一切之后,我们对我们的反对派还能说些
什么呢?无论是对他们在面临新的战争威胁之时对党的非难,还是对于他们在战争
威胁切实存在的时刻加紧对党所进行的攻击,我们都勿需表白什么。”
    在1927年之前,对斯大林日益增长的权力欲构成唯一威胁的因素来自于布尔什
维克党内部。战争威胁的出现对斯大林是个绝好的时机,因为此时他正在积极巩固
手中的权力;从另一方面讲,斯大林这个人,正如赫鲁晓夫所言,是个“有着病态
的疑心”的人,很显然,他坚信自己的阴谋理论。从某种程度而言,也可以这样来
概括所有的党的领导人,要知道是意识形态本身使得他们相信这一点。布尔什维克
人的信仰的基本公理之一,就是世界资本主义永远不能容忍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帝
国主义国家及其特工机关一定在策划阴谋,以图消灭“工农国家”。正是国家政治
保卫总局,作为“革命的盾牌和宝剑”,担负着揭露帝国主义的阴谋,并将其消灭
于萌芽状态的使命。
    斯大林第一次使用了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来巩固他个人在党内的权力。和肃反委
员会一样,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任务是同反革命作斗争。但是,这时“反革命”的
概念已发生了变化。列宁时期“反革命”即意味着共产党的反对者。而鉴于站在反
对斯大林的最前线的正是共产党人,因而国家政治保卫总局便在党内也使用起过去
用于对付党外敌人的渗透和离间等手段。
    以托洛茨基和季诺维也夫为首的“左翼反对派” 成了最早的牺牲品。1927年9
月,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一名潜入“左翼反对派”中的奸细,发现了一个非法“印
刷所”(事实这个印刷所不过是几台油印机),反对派打算在此印刷自己的纲领。
据一位曾是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工作人员、后来跑到西方的亚历山大·奥尔洛夫讲,
当亚戈达向斯大林讲了印刷所的事之后,斯大林回答说:“真是好极了!现在要把
你们那个间谍升格,说他是弗兰格尔将军的一名军官、你们一定要在报告中指出,
托洛茨基同弗兰格尔的白军分子有联系。”此后,斯大林向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监察
委员会报告说,“左翼反对派”有同白色分子合作的嫌疑。
    1927年11月,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及其近百名拥护者被开除出党。季诺维也
夫愿意悔过,同“托洛茨基主义”划清界线,因而才被恢复党籍。托洛茨基拒绝这
样做,所以,在1928年1 月,他被国家政治保卫总局判决流放到哈萨克斯坦同中国
相接壤的偏远边境地区。在此后近十年间,托洛茨基一直是“猎人”的狩猎对象,
他是克格勃历史上被监视时间最长的目标。1928年,“猎捕妖婆”(“妖婆”指托
洛沃基分子)行动刚开始时,将一个伟大的异教徒强行逐出莫斯科颇具喜剧的色彩
(然而几年之后这种作法恐怕就不足为奇、毫无“喜剧色彩”而言了)。
    l 月17日早晨,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托洛茨基在莫斯科的住所,
当时,托洛茨基还穿着睡衣。托洛茨基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革命前,警察来抓他
时,他不只一次这样干过。隔着门谈判未奏效后,国家政治保卫总局行动小组负责
人便命令破门而人。当托洛茨基认出其中一位年轻的军官是自己在国内战争中的一
个警卫员时,他吃了一惊。看见自己过去的政委穿着睡衣,年轻人失声痛哭起来:
“您枪毙了我吧,托洛茨基同志,枪毙了我吧”,他抹着眼泪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