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川端康成和他的小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川端康成和他的小说-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禁潸然泪下。从此,舞女飘飘衣袂和她清丽的面容,就永远地占据了“我”的心灵……

  初萌的恋情

  ——情调和心理

  《伊豆的舞女》象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又如一篇凄婉动人的散文,整个作品贯穿着一种真情,情随景深,景随行移,而真情愈加执著。

  小说的核心,是写“我”与舞女间的那种淡淡的、朦胧的而又沁人心脾的少年恋情。这种恋情是人生之初的一座里程碑。伊豆的舞女给“我”的爱是一泓涤荡我的心灵的清泉。

  舞女是一个美丽、纯洁、情窦初开的少女。她是洁白无瑕的处女美的象征。实际上,她表现出来的纤细而微妙的感情,自然幽雅而又深长的生命之韵,更是日本古典美的象征。潜藏在舞女内心底里的丰富情趣,由个人儿女私情的纤秾张驰反而寓意出无边的开阔和无垠的雅致。

  在处理舞女这个人物形象上,作者是颇费了心机的:正面描写与衬托描写糅合得如此天衣无缝,水乳交融。

  这是作者所要追求的日本风格美的极致:要使人觉得一朵花比一百朵花更美。所以,舞女就像日本茶道里的插花。盛开的花是不能用作插花的。只有那花小色洁,只有一个蓓蕾的山茶花,而且是没有杂色的洁白,才是最清高,也最有色彩的。

  在日本文化里,“古人均由插花而悟道”,由悟道再返回人间领悟人生。这种禅宗的影响,由此也唤醒了日本人的美的心灵:注重幽玄、风韵和妖艳,增加了幻觉。这些特点,与川端康成的 《伊豆的舞女》是有相同之处的。

  作品出色地表现出这个带有稚气的少女的最初的感情萌动:她那不时飞红的脸,羞怯万分的神态,慌慌张张的动作,都表现出情感的纯真与迷乱。同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她心灵的洁白无瑕。因为一个风尘女子决不会因为和一个男性打声招呼就会羞怯万分的。作为一个处于社会最下层的女性,伊豆的舞女熏子其实是受人歧视的。被人轻薄地戏弄,不可能不在她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一道令人黯然伤神的阴影。所以,当一个温文尔雅的年青人向她示爱时,她的羞怯、躲避是完全自然的。而当她逐渐信任了对方,爱情也就在心中生根发芽。但是,由于传统的民族性格中的含蓄性,她又不可能像西方女子那样火山喷发般地表述炽热的情感。

  川端康成一向认为:“女人比男人美……是永恒的基本主题”。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无一例外地具有了东方女性美的特色:柔媚、秀丽、端正、凝重。只要翻开他的作品,一个个美丽的女性形象,便流光溢彩地浮现在读者的心海中。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位纯洁少女,就是伊豆的这位舞女——熏子。“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上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又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严肃的鹅蛋形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这就是伊豆的舞女,她象闪电一样击中了“我”文弱而敏感的少年心。

  描写爱情,无法回避爱情心理众多文学大师的创作无不证明了这一点。例如,司汤达的 《红与黑》可说是一部“爱情心理学”;托尔斯泰用他那高超的“心灵辩证法”,深刻细致地展示了安娜·卡列尼娜那丰富深邃的内心情感。

  重视心理描写,是新感受派的共同特征。作为新感觉派中坚人物的川端康成当然也不能例外。他善于把创作焦点投射于女性心态,探索女性灵魂奥秘,并把这种探索与日本民族特色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刻画的人物心理,与其“形动于衷而不显于外”的民族心理特征是完全吻合的,以静写动,以虚写实,是他一贯的表现手法。他笔下的主人公,往往就是这类手法创造出的典型:内心活动如波涛汹涌,外在表情却风平浪静。

  在《伊豆的舞女》中,当“我”主动要求和艺人们结伴而行时,“姑娘们一齐望着我”,作为社会最底层的舞女,感受到的是世态炎凉,遭受到的是人们的污辱,欺压,居然有一位英俊洒脱的小伙能置世俗偏见于不顾,对她们表现了极大的尊重,她们怎能不感激,怎能不对他注目而视?

  但是,这冲感激之情,并非溢于言表,相反,姑娘们,包括阿熏,都显得是那样漫不经心,“脸上丝毫没有露出感到意外的表情,羞答答地默不作声。”

  在客栈,阿熏对“我”这位学生表现了极大的关怀。这种关怀是因为她感应到了“我”对她的特殊感情——爱,而作出的回应。只见“舞女从楼下递上茶来,在我面前坐下,她就羞得满脸通红,手直哆嗦,茶碗险些从茶盘上掉下来。她怕茶碗跌落,就顺势往草席上一放,结果还是把茶水弄泼了。”

  在这里,川端康成用舞女在特定情势中的特定神态、行为,来展示人的内在心灵,栩栩如生。特别是小说的最后,当“我”告别艺人,快到码头时,眼中出现了舞女蹲在海边的身影。“我”走近她的身边,她仍然一动不动,默默地低着头,只是“一言不发,两眼紧盯着水渠入海的地方,不等我把话说完,就不住地点头。紧抿着嘴角,定眼注视着一边。”

  这种笔法,类似于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提出的冰川理论:冰山的八分之一露在水面,八分之七是在水下。作家所要做到的就是通过描写那可见的冰山八分之一,来反映冰山的全部形貌和特质。

  其实,阿薰凭直觉已感到了离别即将到来。分手以后,爱人天各一方,相见遥遥无期,饱尝了世间冷暖炎凉的阿薰,此刻欲哭无泪,欲笑不能,只好凭藉旁视的目光,转移心中的哀愁,依恋和痛苦。对于一对虽然相爱,却相知未深,无法依托的恋人,此时,还有什么能更好地表达爱恨聚散的情愫?

  直到船走出很远以后,舞女“才挥动起一个白色的东西”。整个道别场面,舞女始终没说一句话,但胜似千言万语。那离别的惆怅,失意的哀愁,已经表达无遗,起到了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震撼效果。

  事实上,作者着力刻画的“清纯天真的舞女,是把她当作圣洁处女而加以崇拜的。作为一种日本文化的象征和日本民族美的化身,阿熏的美好形象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一旦被侵犯,其美也就丧失。

  心灵深处的偶像

  ——女性美和爱的观念

  川端康成由于受童年孤僻性格的影响,在他以后的文学生涯中,显露出对女性柔美和母亲光芒的崇拜,并在文学创作中多有反映。甚至可以说,他的作品有相当部分是在对女性的膜拜和对这种膜拜的自觉不自觉的抗拒的相互纠缠中写出来的。而《伊豆的舞女》作为成名作,则是他敏感多情的年青心灵所受到的初恋煎熬,历经多年而形成的一块美丽的水晶!

  这位内心多情、外表淡漠的大作家在见到一位美丽的女性时,留下如此精绝深情的笔墨:“尔后我又一次为女性不可思议的人工美所牵萦,……我看到她,大吃了一惊,还以为她是装饰的风俗画中的远偶呢。她不是东京的雏妓,也不是京都的舞娘,不是江户商业区的俏皮姑娘,也不是风俗画中的女子;不是歌舞伎的男扮女角,更不是净琉璃的木偶。她好象是多少都兼而有之。这是曼鱼的很有生气的创作,充满了江户时代的情趣。当今世界上,恐怕再也没有第二个这样的姑娘了,曼鱼是怎样精心尽力才创作出这样的姑娘啊?!这简直是艳美极了!”

  对于平常而遇的少女,川端康成已是赞美之至对于女神一样开启了自己爱情之门的阿薰,则更是十倍百倍地赞美。川端康成犹如向神明敬献了供奉,内心的渴望和紧张也就得到了暂时的抚慰与缓解。

  有时候,“我”——或多或少映出作家本人的影子,对于女性形体美也难免会受其中肉欲成分的诱惑。比如,“我”在茶馆老婆子的挑逗下曾有一些邪念,但他内心的斗争很快否定了这种想法。由于爱,他迫切地想得到舞女,然而他不能对她使用暴力,这便构成了他内心的极度矛盾,川端康成极为准确地描述了他这一心态。而当他亲眼看到一尊美丽的女神胴体时,宛如暗夜中看到了耀眼的光明:

  一个裸体女子突然从昏暗的浴场里跑了出来,站在更衣处伸展

  出去的地方,做出一副要向河岸下方跳去的姿势,她赤条条的一丝

  不挂,站在那里宛如一枝梧桐。我看到这副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

  荡涤着我的心。我深深地吁了一口气,噗吱一声笑了。她还是个孩

  子呐。

  在这样一位圣洁的女子面前,人的一切情感都被净化了。伊豆的舞女这个纯洁的形象,已经被日本人尊奉为永恒的旅情偶像。

  阿薰充分体现了川端康成的美的理想,也体现了他的人格追求。她宛如一尊高贵的脱俗的雕塑,美在肉体,美在心灵,凌然在空,不可侵犯。川端康成对陷入贫困、不幸、遭人歧视的悲惨境遇的舞女的深切同情和赞美,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自身作为一个孤儿的一种哀怜。

  《伊豆的舞女》拍成电影后,风行一时。看了这部电影,川端康成仿佛又回到了情游伊豆的时光,写道:“在我的记忆中印象最鲜明的是,那涂抹在她的睡睑外眼角边上的古色胭脂红……”有人张罗着在伊豆附近的汤野温泉建立《伊豆的舞女》文学纪念碑,使川端康成很吃惊。因为他不希望大家去找小说中的模特。在他心目中,阿熏永远是迷朦的,幻觉的神仙似的影像。如果在现实中能找到,势必会破坏这种幻觉之美的力量。川端康成自己说:“小说中的舞女,当时是十四岁时,按周岁算是十二、三岁,其后将近五十年杳无音讯,生死未卜。说去向不明,或许更符合颠沛流离、漂泊无着的巡回艺人的身份。这种说法,未免太残酷了。”

  阿薰这朵出污泥而不染的素色莲花,在“我”的心目中,是永不凋谢的神性之花。她是那样纯洁、天真,可以说是远远脱离了尘世与社会的污浊,无论是她淋浴时高兴地裸奔,还是听书时的认真劲儿:“脸几乎要挨到我肩上,两眼闪闪发光,盯着我的前额,眼皮一眨也不眨……”都在作者和读者心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舞女的纯真和舞女与“我”的膝胧爱情,通过对“我”的思想转向的描写得到了突出显现。“我”一开始对舞女尚有一些非分之想,但通过和舞女的接触,发现了她对我怀着羞怯而朦胧的爱情。这纤尘不染的爱情之泉,一下子冲去了“我”心灵上的那些污浊。最后告别时,她才偷偷跑来送我——结尾处的感人场面,使“我”对舞女的感情变得更深沉,更刻骨铭心了。

  爱和生命是文学的两大永恒主题。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可以说是这一准则下的典范之作。他从丑恶灰暗的现实生活中,剔出最纯洁最美好的部分,将它精心地化为艺术呈现给人类。

  据作者自己说,这篇作品是以他1918年 (十九岁)在高等学校读书时,一次去伊豆半岛旅行的体验为基础写成的。当时,那些巡回艺人一个个蓬头垢面、肮脏不堪。但在《伊豆的舞女》中,经过他的艺术处理,艺人们却是美丽的、富于生活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