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任务:组织群众运动,抓好革命理论,襄赞中央决策。
极左理论:「阶级斗争为纲,其它都是目」(毛主席语录)。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正面「三七开」)。
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结论:极右的反革命集团。
左派群众:
1。原红兵小将,近一千万人,这时正上山下乡,面临遣散;
2。党政系统中的激进分子,和风派,有限人数不详;
3。解放军系统中若干亲左指战员和战士,有限人数不详;
4。衣工会系统,激进工人和民兵(上海区万余武装民兵为主力)。
革命策略:
1。组织群众运动,揪斗反修分子,影响中央决策;
2。组织高级作家、权威教授,撰写学术论文,提高革命理论;
3。说服、招抚、强制、镇压党内右派敌对分子,增强左派势力。
夺权高潮:「十全大会」(一九七三、八),四人全入政治局;王、张两人为常委,张兼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最高目标:夺取中央领导权,接班主政,继缋革命,实现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
(二)务实派:
最高领导:周恩来总理
实际权力:
1。国务总理,全国总管家,主持党政军财文教外交,日常宦际工作;
2。军委和国防部门中,一切日常军政、军令的实际管理权;
3。党政军特财文教外交,各级体制中的崇高威望与人际关系;
4。「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灵活运用。
主要骨干:叶剑英、陈云、邓小平、李先念、李富春、朱德、万里、王震等无数元帅级、大将级的,中央地方文武高干。
主要任务:管理日常国政,策划将来发展,应付「最高指示」,抵制四人帮侵权。
政治理论:摒弃极左哲学,结束文革,恢复正常,全面整顿军政偏差,发展四化。
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全盘否定,及早结束。对「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结论:极左的叛党叛国集团。
群众基础:想过正常生活的全国军民、党员和干部,所形成的「沉默多数」。
政治策略:
1。坚守军政各部门,严防四人帮侵权滋扰;
2。巧妙地杯葛毛主席的极左政策;
3。对四人帮一切的计划,威胁和利诱,抵制到底,绝不妥协。
防守高潮:「四届人大」,同绩组阁;邓升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负责「全面整顿」。
最后目标:消灭四人用,摒弃极左路线,于毛后时代,恢复正常发展。
上列「简表」是笔者不学,经过二十余年对中国大陆政治发展的观察,并参考大陆最近才出现的各种史料和囗述访问,来大胆编制的。本表中所谓「右派」,是左右相对而言;并不是说周恩来一伙是「右派」也。笔者个人认为,不幸做了一个流落海外的史学工作者,已尽其最大的努力,保持客观的立场。深知各界读者,还会有很多不同意见的。笔者如发现更有强力证据的说法,自会从善如流,修改小我的管见,以挖掘历史的真相的。本表就算是个史学草稿吧。
邓小平全垒打,四人帮不自知
在上表所包含约五年(一九七一年九月至一九七六年九月)时光里,不用说,邓小平是个突出的领导人物了。老周要特别保护他,老毛要千方百计的招抚(也可说是收买)他;四人帮要不择手段的杀掉他。老邓这个小矮子,为何如此重要昵?
原来,中共自一九二一年建党以迄此时,已五十余年矣。它建党开国的元勋,像朱、毛、周、刘,乃至陈云、叶剑英,下至小黄门汪东兴等人,在党内党外,都是身经百难,磨练出来的铁人。毛主席说:「我活着,解放军跟我走;我死后,解放军跟老帅走。」这种人际关系岂是一朝一夕之功?蓝苹姑娘,只是在共产党大势已定之后,才一朝选在君王侧的美人贵妃,窜升为皇后。她没有吕后、武后、西后那种深厚的历史背景;而十年文革期间,她恃宠骄纵,揽位夺权,为党内党外所侧目,早已变成过街老鼠。人民中国如果也发生一次「安史之乱」,没个「六军不发」才怪呢?关于这一情势,嘴大心粗的江婆娘,没此见识,而毛公则洞若观火也。
再者,四人帮这一伙又有什么治国安邦的主观条件呢?这窝小党棍,纵使夺权到手,又能干些什么呢?统军?主政(让张春桥代周为总理,他干不了也)?办党?理财?办外交?办教育?搞文化?……这四位宝贝,一无所长,一样也干不了也。他们自己虽然眼大于腹,无自知之明,而毛公也深知之也。
所以在毛氏的心目中,他如不传妻,他一死便人亡政息,共产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都会随风而逝。并且有斯大林之前例在,他的遗体说不定还要遭政敌鞭尸一番呢。但是他也知道,要传妻,那就非有元勋故旧,文武重臣萧何、曹参、周勃等保驾不可。毛公是「太史公书」最忠宦的读者,对于这一情况,全党之内没一个比他老人家更清楚也。但要找个对「吕后、武后、西后」的保驾之臣,谈何容易?
他知道他如先周而死,那个老狐狸周葛亮──「狡猾的中国知识分子」周恩来(据国内盛传,这是周死后,毛对周的评语),断不会去保江青之驾的。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周恩来和邓小平是两种不同身分的人物。周是他底「革命伙伴」、「企业股东」、「百年老店的副总经理」、「老同志、老干部的头头」。毛对周不能呼之即来,挥之即去;更不能颐指气使。同纵有意对娘娘保驾,周的伙伴和部下,像邓颖超、陈云、彭真、王震等人,如果反对,他也不会降志辱身的。总之,周不是一个人,他也是个帮主和党魁,情况至为复杂。
邓小平就不同了,在毛的眼光中,小平只是个「伙计」,可以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加以邓也是个直来直去之人,心际单纯,不像周公老狐狸,高深莫测。小平如答应保驾,他会保驾到底的,不会囗是心非。加以他起小平于死囚之中,位之宰辅。他对小平有再生之德、知遇之恩,小平如知恩感德,应不负所望也。再者,小平是个全垒打之才,文武一把抓的本领,也不在周公之下。他这点早为毛所赏识,并曾为赫鲁晓夫密言之。今次不次之迁,邓小平如感恩图报,接受托孤,与四人帮合作,扶持阿斗做个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则人民共和国就前途似锦了。毛公百年后,无鞭尸之危,方可瞑目而死矣。
至于周恩来,毛对他早就不怀好意了。但是邓是周手下第一号大将,邓如接受招抚,同也就为患不大了。不幸的是,小平在十大之后,遵循毛主席公开交代的「全面整顿」的指示,对党政军财、文教、外交各部门中,有失常规的现象,就大刀阔斧的「整顿」起来了。整得全国朝野,彩声一片,但是一个人的长处,往往也是他底短处。直来直去的个性,使邓某在整党时,也严肃的批评了四人帮的「派性」;四人反唇相稽,说他所搞的是比「修正主义」更为反革命的「经验主义」;是「水浒传」里面的宋江,面对资本主义的「投降派」。这一来,中央政治局里面,就每会必吵了。此时毛公病重,已目不能视,囗不能言,耳不能听,南下长沙养病,平时也不能够参加中央会议,先是由王海容、唐闻生两姑娘为之传语;后又代之以侄儿毛远新,他们各有所偏,问题复杂,邓、江窝里斗,就雪上加霜了。(详见下节)
邓小平的「四届人大」
语云,清官难断家务事,革命原不是请客,毛主席初未因两派不和而气羸也。一九七五年一月,党中央为调整政府机构与人事安排,召集了「四届人大」。毛主席站稳了他自己的脚跟,掌握了他自己的原则,再次利用「四届人大」的机会,试图促成两派团结合作。毛主席不特严拒了张春桥组阁的要求,还指定出周恩来续任总理,安抚邓小平,乃把他再次升迁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解放军总参谋长」,可说是党政军一把抓,位极人臣了。所以我们对文革末期的三次大会,大致可以说:一九六九年的「九大」是林彪之曾;一九七三年的「十大」是四人帮之会;一九七五年的「四届人大」,则是邓小平之会了。
为着安抚四人帮,毛也擢升张春桥,与邓小平同任副总理,并让张某也有机会插手军事。春桥也就破格兼任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穿上了军衣,「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毛主席在他老人家生命的最后一年,为着调和他底下这左右两派的不和,温言抚慰,舌敝唇焦,真不替两面磕头。也是很可怜见的啊。
春桥抓「理论」,小平搞「整顿」
再者,为着「安定团结」,毛公又煞费苦心的,于一九七五年七月四日,推出一套所谓「三项指示」,好让两派各尽所能,互不越权,而分工合作。这三项指示,是:(一)斗学习理论,反修防修;(二)安定团结;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参阅上引「全鉴」,页四八三六;及「邓小平选集,1975-1982」,页十二】。毛并指定张春桥、姚文元,致力于学习理论。像一位教授教导他底助理和研究生一样,毛要他二人去熟读马列经典,并将书中有关反修防修,阻止资产阶级复活的条文,损出个选集来,以为实行政策之参考。他二人三更灯火五更鸡,就认真的挖掘了三十三条,辑为专书,即以「三十三条」名其书,由党中央发交全国干部作学习理论的课本。「伟大的导师」交代了,何人敢违?学习的结果呢,两派也就以「三项指示为纲」,各取所需的向主席大打其小报告来了。天下本无事,这一来反而变成庸人自扰,治丝愈棼了。
笔者读史书至此,真不胜感叹。因为这就是百分之百的所谓「教条主义」的现身说法。宋朝有位政治家叫赵普(九二二─九九二),当小吏出身,读书无多,却是个有名的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好宰相。赵宰相搞的虽然也是教条主义,但是他背后却有个历时一二○○余年才编成的政治大蓝图,可以按图索骥。毛泽东治国于「转型期」中,搞激进的共产主义,不但中国无此经验,全世界也没有先例,「三十三条」有屁用?毛公搞教条主义就祸国殃民了。
在此学习中途,邓小平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就雷厉风行,大搞其「全面整顿」了。久旱逢甘霖,全国面貌,竟为之焕然一新。举小例以明之,文革搞了九年,武斗文斗的结果,全国铁路系统早就瘫痪了。乘客对班车时间表,是向不信任的。可是现在邓副主席要「全面整顿」了,他伙同新任铁道部长万里,来大力督察。果然,不多久全国主要的几条干线,就按时开车了。这一来每天上路的几百万旅客,同声鼓掌。只此一桩,就足够使小平名满天下了。他项成就,就不必多举了。【参见张化着「邓小平在一九七五年」,载上引邱石编「共和国重大事件和决策内幕」卷下,页八三九─八七四。】
但是小平这样干起来,有什么「理论」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