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 第16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于是太子据几而起,日:“涣乎若一听圣人辩士之言,涊然汗出,霍然病已。”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便从《昭明文选》里读过《七发》。在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他“忽有所感,翻起来一看,如见故人。聊效野人献曝之诚,赠之以同志”,其所感所赠,便是写了一篇《关于枚乘(七发)》的作品评论。他先是把《七发》印发给与会者阅读,接着又在大会上讲解,然后又印发了《关于枚来(七发)》。看来,很是认真地对待枚乘这篇一般干部很难读懂的大赋,使它发挥切实的“古为今用”的效应。其用意自与庐山会议后期的主题有关。
  关于枚乘和《七发》,毛泽东在这篇文章中写道:“此篇早已印发,可以一读。这是骚体流裔,而又有所创发。”此文前段是序言,下分七段,说些不务正业而又新奇可喜之事,是作者主题之反面。文好,广陵观潮一段,达到了高峰。第九段是结论,归到要言妙道。于是太子高兴起来,‘涊然汗出,霍然病已’。”“枚乘,苏北淮阴人,汉文帝时为吴王刘濞的文学侍从之臣。他写此文,是为给吴国贵族们看的,后来‘七体’繁兴,没有一篇好的,昭明文选所收曹植‘七启’、张协‘七命’,作招隐之词,跟屈、宋、贾、枚唱反调,索然无味了。” 
4。有所领会,心中喜悦(读屈原《离骚》)
  [原文]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脩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茞。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驷玉虬以乘鷖兮,溘埃风余上征。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羡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摘自屈原《离骚》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我今晚又读了一遍《离骚》,有所领会,心中喜悦。
  ——毛译东1958年1月12日致江青信
  学楚辞,先学离骚,再学老子。
  ——摘自毛泽东1958年1月16日在南宁会议上的讲话提纲
  屈原如果继续做官,他的文章就没有了。正是因为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有可能接近社会生活,才有可能产生像《离骚》这样好的文学作品。
  ——摘自毛泽东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见《党的文献》1994年第5期)
  [解析]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宗室贵族。学识渊博,明于治乱,长于辞令。任楚怀王左徒,颇受信任,对内与怀王商议国事,制定政策,发布号令;对外则接待宾客,应对诸侯。欲辅佐怀王改革楚国政治,富国强兵,遭旧贵族集团强烈反对,因上官大夫谗毁而被怀王贬黜。后被长期流放于江南地区。在流放中,他始终不忘国事,但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眼见楚国日趋危亡,抑郁悲愤,写下了许多著名诗篇,终投汩罗江而死。
  《离骚》是屈原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长的抒情诗。全诗370多句,2400多字。基本内容是表现诗人对以“举贤授能”,“修明法度”为内容的“美政”理想的热烈追求和不懈斗争。全书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已往历史的回溯,叙述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抱负以及辅佐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和受馋被疏的遭遇,表明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和“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后半部分是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从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中肯定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而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结果欲见天帝而不得,欲求美女而无获,决定听从灵氛劝告,去国远游,但在乘龙西游之中看见楚国故土,终不忍离去,决心以死来殉自己的理想。前半部分重在叙写现实,后半部分重在驰骋想象。全诗无情地揭露斥责了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充分表现了诗人追求理想、热爱国家、疾恶如仇的伟大精神和修身洁行、坚贞不屈的高尚人格。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喜读《离骚》,且评价很高。1913年在湖南第四师范读书时,他将自己的听课和读书笔记装订成册,题为《讲堂录》。全册42页,前面十几页都是手抄屈原两部代表作——《离骚》和《九歌》的全文。在《离骚》正文的上面,又写有自己对各节内容的概括。
  1915年5月,毛泽东写《征友启事》结识了罗章龙。他们第一次会见,谈了足约二三小时,内容涉及很广。包括国内外政治、经济以至宇宙人生等等,而对于治学方针与方法,新旧文学与史学的评价等,谈论得更多。谈到音韵改革问题,主张以曲韵代诗韵,以新的文学艺术代替“高文典册”与宫廷文学。在旧文学著作中,他们对于《离骚》很感兴趣,主张对《离骚》赋予新评价。归后,罗章龙还写诗以记交谈之事,题为《定王台晤二十八画生》。诗曰:“白日东城路,嫏嬛丽且清;风尘交北海,空谷见庄生。策喜长沙傅,骚怀楚屈平;风流共欣赏,同证此时情。”“策喜”一句,指贾谊的《治安策》,“骚怀”一句,便是说的屈原的《离骚》。
  1958年1月南宁会议期间,毛泽东批示印发《离骚》给与会者。在1月16日的讲话提纲,说学楚辞,先学离骚。在1月21日的结论提纲中,又用《离骚》中的词句来说明文件写作中的“概念”和“判断”的问题。
  在一本明代陈第撰的《屈宋古音义》中,毛泽东用红蓝两色铅笔,对《离骚》中的一些段落作了密密的圈画。如:“汩余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朝军肌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忽驰鹜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赛朝谇而夕替。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娥眉兮,谣诼谓余之善淫。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以上每句末都有圈断。
  毛泽东喜读《离骚》,首先是看重它的思想价值。1958年8月,他在审阅和修改陆定一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篇文章时,加写了一段“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话,其中便把屈原的思想概括为“批判君恶”。
  司马迁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这是把屈原的作品价值同他的人生这际和人格光辉联在一起评价的。毛泽东很同意这一点,认为自古以来的好诗,都是如司马迁说的那样,处于逆境的人的”发愤之所为作也”。故他说,《离骚》正是由屈原被开除“官籍”,“下放劳动”才写出来的,从而反映了社会生活。
  屈原的崇高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操。更是毛泽东所深深敬佩的。1954年10月26日,在会见访华即将回国的印度总理尼赫鲁时,毛泽东引用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分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的诗句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接着又向客人介绍说:屈原是中国一个伟大的诗人,他在1700多年前写了许多爱国的诗,政府对他不满,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没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儿千年来,中国人民就把他死的这天作为节日,就是旧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人们在这天吃棕子,并把它投到河里喂鱼,让鱼吃饱了不再去伤害屈原。
  从文学创作角度看,屈原那浪漫主义的艺术想象和创作方法,他的作品所展示的龙凤图腾、美人香草、百亩芝兰、菱荷芙蓉、望舒飞廉、巫咸夕降,湘君山鬼、流沙毒水等既鲜明又深层的扑朔迷离的缤纷世界,吻合毛泽东的审美趣旨和对艺术风格的追求。值得注意的是,在1958年前后,毛泽东读《离骚》等《楚辞》中的作品最勤,并说读后“有所领会”,还推荐给其他领导干部阅读,是颇耐人寻味的。这自然与他个人的欣赏趣味有关,但也未必没有其他深意。因为那是最富于幻想的火热的“大跃进”的年代,他所“领会”的,恐怕不只是文学欣赏方面的问题。 
5。有阶级斗争的意义(读宋玉《风赋》)
  [原文]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王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然后倘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帷,经于洞房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余。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摘自宋玉《风赋》
  [毛泽东读书的笔记和谈话]
  宋玉写一篇《风赋》,有阶级斗争的意义。说有两种风,一种是贵族之风,一种是贫民之风。“《风赋》何曾让景差”,宋玉、景差和屈原一样都是楚国人。宋玉的这篇《风赋》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萍之末”这篇《风赋》在《昭明文选》,我前天翻了一下,你们再看看。
  ──摘自毛泽东1958年5月23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解析]
  宋玉,战国末期楚国人,稍后于屈原的辞赋家。其生平后人知道得很少,在楚怀王,楚襄王时担任过文学侍从一类的官职。在创作上颇受屈原的影响,后世所传宋玉的作品有13篇,主要有《九辩》及《昭明文选》所收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
  楚辞作家中,屈原以下,便是宋玉,故文学史上常常是屈宋连称。毛泽东好《楚辞》,重屈原,自然兼及宋玉。除上面所举的相传为宋玉作品的代表作外,毛泽东还读过相传为宋玉的其他作品,如收入《古文苑》的《大言赋》,他是读过的,并且还较喜欢。中央档案馆编选,文物出版社和档案出版社1984年联合出版的《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头两幅便是《大言赋》里的句子:“方地为舆,国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处。”两幅笔体差异明显,显是在不同时期书写的。
  《风赋》是一篇以风为描写、议论对象的小赋,全篇用一问一答的对话方式,着意铺叙风的一般的发生过程,和雄风雌风的区分。把风分为大王雄风与庶人雌风两种,确实反映了作者的社会立场和思想倾向,从而使自然界的描写对象具有了社会内涵。毛泽东从中看出阶级对立的关系和阶级斗争的意义,也算是符合他的一贯思想的一种引申吧!毛泽东还说,宋玉说的“风起于青萍之末,那时最不容易辨别”,意思是提醒人们注意一些处于初始状态还不太显眼的事情,提高识别社会风向的能力。 
6。攻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