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近代中期军事史-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步兵组成。他们被调至阵前,以手投掷“手榴弹”,其速度以及由其密度造 

成的火力,要强于炮火的实施。仅此役,法军就用了两万多枚手榴弹。此后, 

投弹兵便成为法军中的一个正式兵种,范邦亦被称为“投弹兵之父”。 

    3年之后,还是这座要塞,那位柯胡恩将军率荷军再次来攻,试图夺回。 

只是此时范邦已不在此了。但荷军还是攻了60天时间,才迫使法国守军投 

降。结果是荷兰军伤亡 1。8万人,而以范邦之法防御的法军则只损失8000 

人。 

     范邦的攻城战还有一个奇离的特点,就是每逢攻坚,都携带着庞大的“参 

观团”。此次在攻打纳慕尔要塞时也不例外。该参观团的“团长”就是路易 

十四。自从范邦于1673年攻下了马斯垂克要塞之后,每逢范邦攻城作战,路 

易十四都要亲自督师,而且要带着一大批宫廷人士,包括:贵族及其眷属、 

一大批仆从、女裁缝师、理发师,及主办膳食的各色人等,均到军中观战。 

他们在军队的营地旁,另建一营地,过着奢侈的生活。女宾们花枝招展,彩 

色帐蓬,大臣和贵族的天鹅绒、丝绸锦缎,把战场的一角变成了特殊的集市。 

当攻城开始时,那支特殊的观赏团就在选定的高地上大饱眼福。看着范邦元 

帅督统着他的士兵在泥土之中,象蜘蛛吐丝织网一样,于要塞四周构筑着平 

行壕及曲曲弯弯的通道。每天都有驰马来报告战况,“集市”的人们还就即 

将到来的战果打赌,闹得营地异常兴奋。最后,当守军放下武器时,他们还 

要前去参观战俘行列。真可谓奇异的盛况。 

    在海战方面,由于荷兰政府的领袖威廉及其妻玛丽在1688年成为英国国 

王,所以,英国亦被卷入此次同盟对法大战,于是海上战事亦不平静。路易 

十四时代的欧洲海上强国及对海军军事的作用,仍首推英国,而同时可与之 

相匹的还有荷兰与法国。路易十四的注意力主要在陆军,但在初期由于卢瓦 

斯、柯尔柏等人的经营,法国的海军也颇具规模。 

     1690年7月10日,在英国南方的卑赤峡发生海战。此役法国舰队占有 

数量优势,英荷联合舰队战败。但路易十四并未利用这次胜利,扩大战果, 

控制英吉利海峡。而英荷两国则加紧造舰。1692年5月29日,在法国诺曼 

底东海岸,发生拉何格海战,法舰只有44艘及38艘纵火船,共3240门炮; 

而英荷联合舰队有军舰99艘,炮6736门。结果法军战败,损15艘军舰。从 

此后,法国海权迅速衰落,至拿破伦时代后期,彻底丧失。 


… Page 21…

     ④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无子而 

又多病,非永年之王,已为众所周知。其王位及庞大家产的继承问题则早为 

世人瞩目。对此,路易十四认为有比35年前更充足的理由、继承更多的利益。 

于是在1700年3月13日,说服了查理二世立了遗嘱:将其王位传给其外甥 

——路易十四的孙子安茹公爵腓力;同时路易十四还收买了西班牙的大贵族 

及主教等实力派。1700年11月1日,查理二世去世,路易十四立即派人护 

送年方7岁的安茹公爵去西班牙继承王位,成为腓力五世(1700—1746年)。 

法国势力突然扩张,使路易十四足以控制地中海及美洲的商业,破坏了“奥 

格斯堡同盟战争”后形成的均势,引起了欧洲的再次恐慌。率先作出反应的 

是西班牙王位的另外一个“合法”继承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而英、荷两 

国则要维持欧洲均势、保障海上利益,因此不准备让任何一个欧洲强国据有 

西班牙。于是以英奥为首,联合荷兰、葡萄牙、勃兰登堡以及许多日耳曼小 

诸侯国及意大利的一些小国组成了又一个反法同盟。法国则同西班牙、巴伐 

利亚、科伦等几个日耳曼小诸侯国结盟,不象前几次那么孤单。于是爆发了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战争爆发时,法国的陆军仍很庞大,包括预备役在内,可组成40万人的 

战斗部队,堪称欧洲第一。然而其素质则比以前差多了。路易十四长年征战, 

财政拮据,为筹战费,他竟不惜卖官鬻爵,尤其是在军队里。加之在卢瓦斯 

去世之后,后任的军政大臣也忽略了军队的训练及装备。而法国的敌人,不 

但在海上占有不可否认的优势,即使在陆上,由于吸取了前几次战争的教训, 

重视军队质量,训练与装备精良,也足以与法军较短长了。 

     在军事将才上,更显出双方的盛衰了。联盟作战最关键的一环,是如何 

组织盟军协同作战,以往联盟战争的战斗力,多瓦解于协调不利之上。而这 

次战争中,反法联盟中涌现出了两位既善于谐调、又精干用兵的杰出将领: 

马尔波罗伯爵约翰·邱吉尔(通称马尔波罗)和欧根亲王。 

     马尔波罗1650年生于英格兰南部,17岁从军,历经多次海战与陆战。 

170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后,英王任命他为驻荷兰大使兼英荷联军总 

司令。他头脑冷静、聪明机智,判断准确,无论野战或攻城,不打无准备之 

仗。在这次战争中,指挥过大小10次战斗,战无不胜。当时流行的战术思想 

是“防御为最好的战争形式”。而他却尽量诱使敌人放弃防御,接受决战。 

他以事实证明“有活力的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御”。其杰出的思想与军事才能, 

使他深受同时代及后人的推崇。与马尔波罗合作最融洽的联盟军中的将领是 

另一位杰出将才:欧根。1661年欧根出生于法国,但他又是出身于神圣罗马 

帝国的亲王,是萨伏衣公爵的近亲。年轻时在奥地利军中服役,指挥过 30 

次战斗,不仅能征善战,而且长于与人合作,任何将领可与之谐同,任何军 

队也都能服从他的指挥。 

     而法国此时军事人才方面则呈衰势。路易十四早年能征善战的良将只剩 

范邦一人,而且还因与路易十四意见不合而不被重用。在这次战争中,那些 

平庸之将一开始就使法国的阵营陷于不利,也决定了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军事 

颓势的到来。不过在这次战争中仍有2位法国将领表现不凡。一个是韦拉斯 

元帅,另一位是柏威克公爵。韦拉斯是参加过上次战争的法国骑兵将军。在 

1702年10月的福来德林根战役(即“第一次莱茵河作战”)中,使法军转 

败为胜,因而被提升为元帅。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战将,惯于士兵的粗茶淡 

饭,与士兵同甘共苦,大言无忌,当然也就有些自命不凡。在这次王位继承 


… Page 22…

战争中,只有他还能够一再与马尔波罗较量短长,而且最后挽救法国不被彻 

底击溃的也是他。另一位法将柏威克,则是英国人,是英王詹姆士二世与马 

尔波罗妹妹的私生子。他惯用的战法酷似都伦:尽量避免决战,而依靠复杂 

的机动作战,以欺骗和消耗敌人,再伺机歼灭。他在这次战争中立过两次大 

功,对战局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此次大战首先由法国发起战端,于1701年3月进占西属尼德兰的一些要 

塞。神圣罗马帝国立即派欧根亲王集结了一支奥地利军队应战。欧根采用了 

机动战术:即避开占据了隘路的法国守军,而避实就虚,不走大路、反取山 

径直趋意大利北部,威胁法军后路。法军担心被切断后路,于是撤退。欧根 

以较小的兵力,凭机动战术和智慧迫敌退兵,首战告捷。法军不得不易将再 

战,但仍以惨重伤亡代价结束初期阶段。 

     反法同盟军的主要作战是在多瑙河上游及莱茵河流域,阻止法军东犯维 

也纳。这些战斗中,双方互有胜负。其中1704年7月2日“舒伦堡山之战”, 

一支新兵种部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掷弹兵。此山有防御阵地,由法国的 

盟军巴伐利亚军队驻守,有1。2万人。同盟军7万人,由马尔波罗统帅前来 

夺取,不顾伤亡损失地强攻。进攻一方的最后冲锋是由英国几个营的掷弹兵 

担任主角,该兵种是在上次大战中从法军那里学来的,并成为正规的步兵编 

制,主要用来突击敌人阵地。英军十分重视这个新兵种:掷弹兵有特殊的待 

遇和特权,配有统一的新式华丽的制服,戴着圆筒形高帽子。最后,敌阵终 

于被攻破,巴伐利亚守军只有3000人突围;攻方也伤亡约6000人。 

     又经过一系列的机动用兵,1704年8月12日,马尔波罗与欧根同法国 

与巴伐利亚的军队在布兰亨进行一次会战,取得了在南日耳曼地区的作战优 

势,迫使巴伐利亚脱离与法国的同盟。在度过较为平静的一年的欧洲,又因 

一场惨烈的战斗而发觉自己仍在战争岁月。1706年5月23日,马尔波罗率6 

万人阻击由络勒洛率领的同等数量的法军,双方激战于拉美里斯。此役,马 

尔波罗不仅运用其典型的机动战术,而且还大胆地运用了当时欧洲大陆很少 

用的追击战术。当法军在敌方由于机动而成局部优势发生动摇时,马尔波罗 

乘势猛攻,致使法军大溃退。这时,马尔波罗指挥军队,穷追不舍,不遗余 

力。是役法军死伤8000人,被俘7000人;而同盟国方面只有1066人战死, 

633人负伤。马尔波罗乘胜攻取西属尼德兰许多要地 (安特卫普、敦刻尔克 

等)。 

     至1709年初,法军已退守本土,海战皆败,失去海外商业利益,经济濒 

于崩溃。于是路易十四不得已竟寻求“卑躬屈膝”的和平。可是反法同盟此 

时却不肯作罢。只是没想到这竟激起法国和西班牙的民族热情,使他们由抱 

怨战争转而全力支持路易十四继续为“尊严”而战。于是反法同盟将面临的 

是“人民战争”,而不再仅仅是“王朝战争”了。 

     就在这时,法国时年50岁的韦拉斯元帅代替那些虽高贵而又得宠的庸将 

们开始统帅11。2万法军防守法国北部。他所带之兵多是新兵,未经训练,装 

备也很差,但多有现成的阵地设施防守。与之对阵的也是同盟军的精锐—— 

马尔波罗和欧根统帅的11万人,目的是要与法军决战并歼之。 

     1709年9月,韦拉斯来到马尔普拉凯,威胁马尔波罗的后勤线。盟军正 

渴望决战,于是立即接受挑战。然而同盟军方面完全错误地理解了新任法将 

韦拉斯的能力和新情况下组成的法国军队的战斗力。18世纪初,集体爱国思 

想及其力量还是不可思议的事。9月11日,战斗打响。韦拉斯并未象前几任 


… Page 23…

法将那样任凭马尔波罗诱引而陷于圈套,而是一开始就打乱了盟军的作战计 

划。法军的新兵,更出人意料地凶狠顽强,一再击退敌兵。韦拉斯身先士卒, 

指挥作战,终于身负重伤,但仍坐在椅子上指挥,直至倒地不省人事。同盟 

军碰上了自从王位继承战争开始以来从未遇到过的难题,欧根头部负伤,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