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古代后期哲学思想史-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过程中精神不断丧失。 

       精神不断丧失,而变化的物质和感性却不断增加。物质和感性是理性和 

  纯粹精神的缺乏,当然就是一种对善的缺乏,所以叫作恶。它给人带来邪恶 

  和卑俗,是束缚人的锁链。因此,人生的目的便是要“赶快脱离这个世界上 

                                                             ② 

  的事事物物”,挣脱“把我们缚在这些事物上的锁链”,回到“太一”那里 

  去。而灵魂本身既来源于“太一”,也自然地对“太一”有一种“爱”,渴 

  望回到“太一”。复归走了同流溢完全相反的道路,是从物质到灵魂再到心 

  智,最后到“太一”的一个反过程。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净化灵魂,清 

  除一切肉体欲望,从肉体中超脱出来;清修静观,苦思默想,达到断思绝虑, 

  忘形“出神”。普罗提诺将对“太一”的反顾看作是一个认识过程,认识“太 

  一”是认识的最高境界,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基本方法是“出神”或直觉, 

  出神的最高状态就是与“太一”融合为一,和神合为一体,这时一切矛盾和 

  区别就会一齐消失。但这样的神秘境界是不易达到的,而且是短暂的。据他 

  的学生波菲利说,他在普罗提诺门下6年,普罗提诺曾有4次达到这种境界。 

       普罗提诺的哲学是唯心主义的哲学,这在他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表现得 

  十分明显。他认为在物质自然界之外有所谓灵魂、“心智”、“太一”存在, 

  这样他就把物质的自然界当成了第二性的派生的东西。在认识论上,他把人 

  类认识的一个环节——直觉即他所谓的“出神”绝对化,排斥了任何感性因 

  素和理性判断成分,致使他陷入了直觉主义、反理性主义和神秘主义。普罗 

  提诺的“太一”流溢说和“出神”的认识论都是为了证明上帝的存在的,这 

  就使他的唯心主义哲学带上了浓厚的神学性质,也使新柏拉图主义成为古希 

  腊罗马哲学向基督教神学过渡的中间环节。 

       普罗提诺哲学是罗马帝国没落时代奴隶主阶级没落悲观情绪的反映,人 

  们普遍对现实世界悲观失望,而寄希望于超然的世界,社会上宗教广为流行, 

  所以普罗提诺哲学染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反过来,它也对正在形成的基督教 

  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① 普罗提诺: 《九章集》,《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第217 页。 

② 同上书,第218 页。 


… Page 26…

     除了普罗提诺为代表的亚历山大里亚——罗马学派之外,新柏拉图主义 

还有好些派别,较著名的有以波菲利的学生扬布里克(公元250—325年)为 

代表的叙利亚学派;以普鲁塔克 (公元350—433年)和普鲁克鲁斯 (公元 

411—485年)为代表的雅典学园派,他们在柏拉图学园中复兴柏拉图主义; 

还有以博学多才的女学者希帕蒂亚为代表的亚历山大里亚学派等。新柏拉图 

主义前后延续数百年,直到公元529年东罗马皇帝尤士丁尼封闭雅典的柏拉 

图学园,该学派在组织上才宣告结束。新柏拉图主义是古罗马哲学史上最后 

一个较有影响的派别,接踵而来的已经是中世纪哲学的发展时期了。 

     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发展到新柏拉图主义,已走向了神秘主义,思想王国 

的理念世界代之以信仰王国的神灵世界,神意和启示代替了追寻和探索;自 

我灵魂拯救代替了个人对社会国家的从属。它表明了以崇尚理性和思辨、以 

逻辑思维去把握自然、社会、人生的古希腊哲学精神的终结,它的出现顶示 

着另一种哲学形态,即信仰主义、即非思想的思想,或潜思想的思想的一种 

预兆。它为基督教提供了重铸教义的武器,合乎逻辑地为基督教哲学所取代。 


… Page 27…

                           三、早期基督教哲学 



     基督教是一种信仰上帝 (即“天主”)和救世主(上帝之子)的宗教。 

 “救世主”按古希腊语的译法,叫做“基督”,基督教之名由此而来。基督 

教的产生,是公元后的罗马帝国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一件大事。 

     按照基督教会的说法,基督教是在公元1世纪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公元 

前29年——公元14年在位)和提庇留 (公元14年——37年)统治时期, 

在巴勒斯坦产生的,最先出现于犹太下层人民中间。其起因则是由于罗马帝 

国野蛮的对外扩张和对被征服者及广大下层人民的残酷剥削和掠夺。罗马帝 

国是在不断的对外扩张中建立起来的,它以血腥的征伐和压迫摧残各个被征 

服的民族,以贪得无厌、日益繁苛的赋税对被统治者进行最大限度的压榨, 

以难以形容的残酷手段镇压奴隶和被压迫民族的反抗。但即使是在如此高压 

之下,下层人民争取独立求取生存的斗争也从未中断过。虽然每一次都惨遭 

镇压而失败,他们在精神和肉体上都受到残酷的摧残,但这仍没有使他们放 

弃自己美好的愿望。而现实的生活除带来无尽的苦难之外,广大下层民众看 

不出它还有什么意义,也看不到出路。恩格斯研究早期基督教的历史时指出: 

被奴役、受压迫、沦为赤贫的人们的出路在哪里?他们怎样才能得救?所有 

这些彼此利益在各不相同,甚至互相冲突的不同的人群的共同出路在哪里? 

可是为了使所有这些人都卷入一个统一的伟大革命运动,必须找到这样一条 

出路。这样的出路找到了,但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在当时情况下,出路只能 

是在宗教领域内。基督教适应了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一条幻想在“天国” 

解脱人间苦难的出路。 

     基督教最先产生于犹太下层之间,有其独特的历史根源,并非偶然。历 

史上,犹太人历经磨难,屡遭亡国之痛,是世界史上极为罕见的。公元前63 

年,罗马攻占了耶路撒冷,屠杀了12000名犹太人,从此罗马人控制了巴勒 

斯坦,后来把它变成了罗马的附属国。公元6年,奥古斯都正式吞并了巴勒 

斯坦,犹太国再次灭亡。在罗马统治下,犹太人从未停止过反抗斗争,起义 

的火焰从未熄灭。但每一次都惨遭镇压。犹太人或遭屠戮,或背井离乡散居 

异地。他们对亡国之痛、压迫之苦感受最深,对罗马的统治仇恨最烈。犹太 

人在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的这种处境和感受,反映在宗教意识上,便促成 

了新宗教的产生。诚如恩格斯所言: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 

物质上的解放感到绝望,就去追寻精神上的解放来代替,就去追寻思想上的 

安慰,以摆脱完全的绝望处境。 

     犹太人一直信奉犹太教,在反抗罗马统治的一系列斗争中,犹太人由于 

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分裂为许多教派。原始基督教就是从犹太下层教派 

中分化出来的一个小派,该派认为救世主就是耶稣,并提出了自己的宗教主 

张和反抗罗马的政治纲领,逐步发展成为独立的宗教。因此,它是公元1世 

纪初至60年代犹太群众反抗罗马斗争的产物,并不能归于某个传奇的人物。 

与其说耶稣创立了基督教,毋宁说是基督教创造了耶稣。基督教的产生的根 

源除了罗马帝国一贯的统治政策及宗教背景外,罗马的哲学特点也与它的产 

生密不可分。 

     罗马帝国时期哲学思想的没落,为基督教的产生提供了恰当的氛围、充 

足的养料。当时,罗马的哲学已丧失了其生机勃勃的活力,怀疑主义复活, 

且变本加厉。斯多亚派在哲学界占了主导地位,它所宣扬的服从命运顺应自 


… Page 28…

然的宿命论,恬淡寡欲的禁欲主义以及人人皆兄弟的说教,影响深广。而以 

斐洛为代表的神秘主义哲学则开始着手哲学与宗教的结合了,这种背景大大 

促进了基督教的产生。因此恩格斯非常同意青年黑格尔派神学家鲍威尔的研 

究成果,认为斐洛是“基督教的真正父亲”,斯多亚派的塞涅卡是基督教的 

叔父。思想领域里的这种倾向与基督教追求的目标是如此一致,可以说基督 

教的产生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罗马的哲学孕育了基督教,反过来,基督教 

一俟产生便直接影响了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以至于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成了欧洲哲学思想的主流。 

     原始基督教与犹太教分离后,在地中海沿岸,特别是在小亚细亚、埃及 

一带流传甚广。其信徒最初以犹太人居多,也还有非犹太人,有自由人,也 

有奴隶及被释放的奴隶,主要是下层民众,它之所以能比包括犹太教在内的 

各民族宗教更具有吸引力,乃是因为它打破了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了一 

种普世性的信仰。基督教打破犹太教排除非犹太教民族的局限,宣扬信徒不 

分民族,只要信仰基督救赎,就必将得到拯救与上帝的赐福,改变现状,而 

无需献祭,也无需繁琐的仪式,主要是精神崇拜,对社会下层特别具有吸引 

力,为其广泛流传打下了基础。然而,对下层人民最富有吸引力的、最能拔 

动心弦的,还在于原始基督教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在原始基督教的文献里可以看到,原始基督教对罗马统治者有一定的反 

抗意识,盼望救世主的来临,以惩罚罗马统治者那样的恶人。同时它憎恶奴 

隶制度,憧憬和向往理想的生活,有一定的进步性,但是早期基督教仅仅是 

被压迫群众的消极运动,它对罗马统治者和富人权贵的仇恨仅仅停留在语言 

上,行动上却是坐等救世主的降临。尽管如此,早期基督教仍被视为被统治 

民族进行反抗的邪说,一再遭到罗马统治者的镇压。但是基督教作为具有广 

泛的群众基础和有影响的群众运动,不仅没有被镇压下去,相反更为迅速地 

发展起来。从1世纪到2世纪,基督教由东向西,自下而上,从农村到城市, 

步步壮大,教徒的成份越来越复杂,教会的派系越来越多,内部斗争也尖锐 

起来,各地教会都有大批精神空虚的有产者和奴隶主等统治者中的上层分子 

加入,他们凭借其经济势力和文化素养逐渐篡夺了权力。在教义上,它一改 

对罗马当局所采取的敌视态度,大力向群众灌输逆来顺受、驯良服从的宿命 

论的伦理道德,要教徒放弃反抗罗马帝国的斗争,服从罗马帝国的统治。伴 

随着早期基督教的这一演变,使罗马帝国也相应地从迫害镇压转变为扶植、 

控制和利用。虽然中间几经摇摆,但最终还是于公元313年由皇帝君士坦丁 

正式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 

     基督教由一个饱受“迫害”的宗教,逐渐为罗马帝国统治集团的某些人 

注意、信仰。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在于罗马帝国的衰落,使罗马帝国所信 

奉诸神不再象过去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