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身上。在鼓噪“罗斯福阴谋论”时,他们最为起劲,不断为“修正学派”摇旗呐
喊。这里面最有名的当数两个人,一个是编撰《大东亚战争全史》的服部卓四郎,
他编写这段历史的目的就是证明太平洋战争是迫不得已的,美国才是这场战争的真
正罪魁祸首。另一个人名实松让,太平洋战争前后任日本驻美国海军武官助理人偷
袭珍珠港前的365夜》的作者。他在书中对山本五十六的偷袭计划和日本军队创
造的奇迹津津乐道,却又倒打一耙,说山本五十六的计划早已被美国人掌握,日本
是上了美国的当。在他看来,似乎是先有美国政府的阴谋,然后才有山本五十六的
偷袭设想。实松让这本书的影响很大,仅中文译本就印了十几万册。
总体而言,中国学者爱读外国学者的作品,喜欢从外国学者的著作中汲取营养,
这对促进我国的学术研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无庸讳言,有些学者存在一种崇
洋思想。外国的月亮比起中国的,要圆一些,外国学者的观点,比起中国学者的传
统观点,似乎也更新奇一些。他们宁愿全盘吸收外国学者的观点,而不考虑其是否
客观,是否公正。在珍珠港事件的起因研究上,就存在这种倾向。日本人发动了太
平洋战争,但战争责任却在战争的受害者身上。那么,根据这个逻辑,中日战争也
是中国军队首先挑起来的,日本“进驻”中国,是为了“保护侨民”。难道我们也
应该承认日本人的观点,为日本“平反”?如是,我们如何对得起惨死在侵略者铁
蹄下的3000万冤魂?就珍珠港事件而言,这件事的起因并不复杂,准正谁邪也
是一清二楚,只要抱着客观、求实的态度,这个问题马上可以得到解决。我们不妨
问一声:罗斯福是否真的知情?美国情报机构在战前掌握了日本的偷袭计划吗?这
是“罗斯福阴谋论”是否能够成立的焦点。如果美国政府真的在战前就掌握了日本
政府偷袭珍珠港的计划,那么毫无疑问,是罗斯福蓄意制造了珍珠港事件;反之,
如果美国政府当时并未掌握日本的偷袭计划,那么,罗斯福的阴谋也就无从谈起。
事实证明,美国虽然通过“魔术”破译了日本的外交电报,但对日本军方的电报,
美国并不能阅读,当然也无从知晓日本进攻珍珠港的意图了。
珍珠港事件后,肖特与金梅尔都被撤职,斯塔克也被解除海军作战部长的职务。
但斯塔克并未像前两者那样,产生替罪羊的念头。在他告别人世前,有人问斯塔克,
当年是否与马歇尔一道,同总统密商过引诱日军来进攻美国。斯塔克说:“我认为
这种问题是对我们的莫大侮辱,那种说法不对,因为我们既然都是优秀军人,我们
就得服从任何命令。我同罗斯福总统吵过两次。我同他在50艘驱逐舰问题上搞得
很僵。海军有句老话:有话尽管说,命令要执行,还得乖乖地应一声‘是,是,长
官!’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是,你的确有过断然拒绝和不愿照着干的时候——我
就确曾有过,特别是执行命令就要牺牲我们的部队,把它们搞垮的时候。要说我们
会听凭总统一意孤行,那纯粹是胡说八道。要说的就是这些。”
那么,总统究竟有没有不让他或马歇尔给夏威夷的陆海军指挥官发警告呢?斯
塔克虽然已经濒临死亡,但其神志清楚。他肯定地说:“不是这样,恰恰相反。你
可能很想知道,11月25日我写好战争警告电报并下令发出时,我甚至没有报告
总统,这表明我们真的是多么无拘无束。我的确曾同海军部长诺克斯非常仔细地推
敲了一遍电文,我自己又非常认真地琢磨了一遍。不过,发那份电报完全是我个人
的主意。我后来才给总统挂电话。因为我考虑:‘对了,最好还是把我发战争警告
的事情报告总统。’我把电报读给总统听.他说:‘贝蒂,我同意。”’
在解释美国为什么没有能避开日本的偷袭时,有一位美国学者曾提出:“在资
爹骂娘声中,让我们不要忘记,不论华盛顿和珍珠港的高级领导作了或者没有作什
么,反正是曾经有过这些可以避免灾难的机会。坐失这些良机,并不是由于品性邪
恶或者是无能,而是由于人毕竟是人。”把美国的失败提到人性的高度,认为这一
切都是由于人性的弱点而造成的,这在西方学术界颇为风行。比之于“罗斯福阴谋
论”,这种观点当然让斯塔克们大为宽慰,但其必然结论却是突然袭击不可避免,
这样,金梅尔和肖特等一班玩忽职守者也没有了罪责。美国人就是这样,常常从一
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事实是,如果珍珠港的守军有足够的情报意识,这失去的
四次机会,每一次都足以引起人们的警觉,使珍珠港免遭突然袭击,每一次机会都
足以让“罗斯福阴谋”破产,如果真有这种阴谋存在的话。遗憾的是,每一次机会
都静悄悄地从金梅尔和肖特手中滑走,他们身上的罪责注定是无法洗清了。
珍珠港事件已经过去五十多年了,对美国人留下的教洲是永恒的。美国人从中
认识到了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为建立一个综合性的情报机构,进一步改进美国
的情报工作作好了心理准备。
大失误——20世纪重大情报战之谜
第三章 用谎言保卫真理
——盟军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
希特勒在预备着盟军的“入侵”,可是,在确定
盟军的登陆地点上,希特勒却伤透了脑筋。
1944年 6月 6日, 由 6000艘军舰组成的盟国海、空军在法国诺曼
底地区登陆,从而揭开了重返欧洲大陆的序幕。
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登陆行动,既在德国人意料之中,也在他们的意
料之外。自从德军横扫整个西欧,将英国人逐出大陆以后,希特勒就在等待着这次
登陆。当时,英国人从敦刻尔克撤退才六个月,希特勒就想到,美国人很可能会在
欧洲登陆。不过,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说那不过是幻觉,因为美国当时还
没有参战,尽管罗斯福对德国的态度很是强硬,但是,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将
会阻止他卷入这场看来与美国无关的战争。“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盟军“入侵”
的幽灵才在他心头重新泛起。现在,英国和苏联已经在同一条船上了,苏联如果真
被德国打败,那么,英国的灭亡也就指日可待了。不过,他满怀信心地说:“任何
登陆都将被打败。”
德军情报部门也一直在监视着英吉利海峡对岸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看来,既然
德国不能征服英国,那么,英国人重新登上欧洲大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尽管整
个西欧已经没有战事,但是,德国陆军情报机构的两大杰出部门之一的西线外军处
却仍然存在,而它的直接领导人外军处处长就是那个身材魁梧的乌尔利希·利斯。
利斯虽然出身炮兵,但对国外情况有相当了解。他懂得三门外语,除了英语和法语
相当熟练外,他还懂意大利语,这在当时的德国情报界是不多见的。利斯在战争初
期颇受希特勒的信任,只是德军在西线打得太顺手了,利斯和他的西线外军处几乎
无事可干,于是,他只得一遍一遍地整理着有关英国军队的编制情况,直到把它全
部搞透为止。
1942年3月1日,利斯又站在地图前,向秘书口授着一份机密文件。这份
文件他将大部分寄给自己的同行——德国情报界的其他成员,但是,有三份将直接
提供给德国最高统帅部,包括他的直接上司、驻守在法国西部、负责防守法国海岸
的B集团军群统帅龙德施泰特。
利斯审视着地图,说:“1942年英美可能对欧洲和非洲展开的作战活动是
最主要的作战活动,而不是只起辅助作用。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经在国会宣称,‘必
须而且准备在适当的时候采取强有力的进攻行动’,这意味着同盟国将在欧洲、非
洲和中东采取什么行动。我认为,根据同盟国的战略,摧毁德国可能先于摧毁日本。
因此,海军应重点调查同盟国的运输问题。”利斯的话处处闪烁着真知灼见。当时
他并不知道,盟军已经作出了“欧洲第一,亚洲和太平洋第二”的战略部署,作出
这种判断,只能说明利斯确实具有先见之明,而且,他提出的建议也是恰到好处。
试想,运输是制约盟军登陆的一个真正的关键因素,大量的兵力需要从美洲运到欧
洲,如果没有船,那登陆从何谈起?反过来说,如果利斯要了解盟军登台间意回、
登陆的时间乃至突破方向,只要看看盟军的运输问题解决了没有,就可以了解个大
概。
“总的说来,英美部队在1942年大概只是进行或多或少是全面的单独作战,
为1943年对欧洲发动重大攻势作准备。”利斯说这番话的时候,停顿了一下。
他不知道盟军将从何时开始进攻,也不知道哪里将是盟军的突破点,他不能把这些
不确定的因素写在他的情报估计上。不过,他认为,盟军不大可能从丹麦或德国海
岸登陆,从荷兰和比利时海岸登陆也是不大可能的。如果没有完全的制空权,盟军
向法国海岸发动攻击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而如果仅向比斯开湾发动冲击,那只会产
生“微小的作战效果”。
利斯的目光继续南移,终于绕过欧洲大陆的西南角,进入地中海地区。他说:
“只要法国继续保持它的北非帝国,英国在意大利登陆的可能性就很小。而盟军从
中东向巴尔干和高加索发动的进攻,即使发生,也只有在1942年的下半年才有。”
说到这里,利斯终于松了一口气。他得出结论:“日本参战,牵制了英美的海军力
量,使得它们不大可能在1942年对已有防备的欧洲海岸发起重大进攻。” 利斯的报告得到了希特勒的首肯,这并不是说他对利斯的先见之明表示嘉许,
实在是因为他本人也有这种想法。利斯的分析从一个角度证明了他的先入之见,从
而显出元首确实要高人一筹。因此,对1942年盟军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前景,
希特勒想都没有想过。美国佬现在陷在太平洋,英国人被迫困守英伦三岛,要不是
他作出了东进苏联的决策,说不定现在英伦三岛上空已经飘扬着德意志的旗帜。没
有实力,盟军拿什么在欧洲登陆?
德军情报部门也一直在监视着英吉利海峡对岸的一举一动。在他们看来,既然
德国不能征服英国,那么,英国人重新登上欧洲大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尽管整
个西欧已经没有战事,但是,德国陆军情报机构的两大杰出部门之一的西线外军处
却仍然存在,而它的直接领导人外军处处长就是那个身材魁梧的乌尔利希·利斯。
利斯虽然出身炮兵,但对国外情况有相当了解。他懂得三门外语,除了英语和法语
相当熟练外,他还懂意大利语,这在当时的德国情报界是不多见的。利斯在战争初
期颇受希特勒的信任,只是德军在西线打得太顺手了,利斯和他的西线外军处几乎
无事可干,于是,他只得一遍一遍地整理着有关英国军队的编制情况,直到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