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宜讲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也是一个权宜之计。因此,在他与希特勒于
1939年8月握手的同时,他就在准备未来与希特勒的决战了。
在讲到斯大林的战前准备时,一些学者往往强调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
营建的“东方战线”,认为苏联之所以出兵波兰、发动苏芬战争、通过最后通牌方
式向罗马尼亚索取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吞并波罗的海的立陶宛、爱沙尼亚和
拉脱维亚三国,就是要加强自身的战略地位,“拒敌于国门之外”。实际上这种说
法是没有道理的。现在已经很清楚,所谓“东方战线”,不过是一个借口,旨在掩
盖苏联的强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实际上这些地方大都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所规定的内容,也是希特勒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付出的代价。斯大林之所以这样做,
只不过是为了履行条约义务,把“属于”自己的一切拿到手,不是真正的战争准备。
但是,说苏联在战前毫无准备也是没有根据的。尽管宣传媒介连篇累膜在宣传
德苏“友谊”,但军队的厉兵袜马从未停止,反而加快了步伐。军队在大规模扩编,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苏军共有194万余人,1940年6月,苏
军扩充到360万余人,到1941年6月,苏军已经接近500万人。与军事有
关的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脉博跳动得更快了。从1940年到1941年6月战争
爆发,苏联的物资储备总值从40记卢布增加到70亿卢布。1940年6月26
日,苏维埃最高主席团通过法令,规定实行一周7日工作制,禁止企业、机关的职
工随意旷工。在国家机关中,增设了与巩固国防直接有关的汽车运输人民委员部和
建筑工程人民委员部,改组了经济委员会,在其基础上设立了国防工业、冶金。燃
料和机器制造经济委员会,颁布了新的《普通义务兵役法》,中央军事机关和地方
军事领导机构也据此进行了改组,在各自治共和国。各州和各边疆区建立了军事人
民委员部。 步兵部队于 1941年4月实行战时编制,大量的新式武器开始装备
部队。从1940年起,苏联开始组建机械化军、坦克师和摩托化师,1941年
3月,苏联政府决定建立20个机械化军。
军事领导机构也进行了重大改组。1940年12月底,苏联召开了一次军事
会议,参加者有各军区和集团军司令员、参谋长,各军事院校校长及军事学方面的
权威学者,苏共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结束后,苏军组织了一
次大型对抗演习。演习以德军为假想敌,构想是德军在边境地区发动突然袭击,红
军组织反击。结果,朱可夫指挥的“蓝军”战胜了巴甫洛夫指挥的“红军”。说来
也巧,这次演习从构想到实际效果,与半年后的“巴巴罗萨”行动都有异曲同工之
效。演习结束后,斯大林进行了讲评,朱可夫也因而取代梅列茨科夫,出任苏军总
参谋长。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斯大林对德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前景还是感到很担。
动的。
1941年以后,德军在进境地区的集结已经越来越明显,苏军为此也作了一
些准备。3月至4月间,朱可夫向斯大林报告:根据计算,苏联西部边境地区的部
队不足以抵抗德军的突击,必须从内地军区紧急动员若干个集团军,在5月初调到
边境地区。5月间日,总参谋部下令从内地军区向边境军区调派部队,共计28个
步兵师和4个集团军的指挥机关。到6月,苏联在边境地区已经集结了290万人,
1500架作战飞机,1800辆坦克。如此庞大的兵力,虽然与准备发动突袭的
德军相比尚为逊色,但如果运用得当,绝对是一支突击力量。
希特勒在准备“巴巴罗萨”行动时,一直强调德军在东线的调动只是为了防备
苏联的突然袭击,这在他看来当然只能是一个借口,旨在掩盖德军的真实意图。但
是,又有谁知道,斯大林真有这么一个突然袭击计划,而这么一个绝密计划,在过
去几十年中都作为苏联的最高机密秘而不宣,但在苏军高级将帅的回忆录中,斯大
林想先发制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战前曾任苏联海军人民委员的库兹涅佐夫元帅在回忆录中写道:“我认为,有
一件事是无可置疑的,那就是,斯大林不仅没有排除与希特勒德国交战的可能,相
反,他认为苏德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斯大林按自己确定的期限在各方面备战,希特
勒使他的打算落了空。”库兹涅佐夫当时是中央委员,所说当然不会是无稽之谈。
库兹涅佐夫说,1941年2月7日,本可夫被任命为总参谋长,总参谋部随
即起草广一个极其机密的指令,要求各个军区和舰队首长把德国视为苏联的潜在敌
人。但是,这个指令没有立即下发,而是到5月5日才下发各个军区。指令要求各
个军区作好准备,按照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发起毁灭性的进攻,歼灭敌人,把战场推
向德国。但是,指令没有提到开战日期。实际上,这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当时苏联
还没有做好战争准备,因此,也无法事先规定一个日期。
库兹提佐夫的说法可以从各个方面得到证实。朱可夫的回忆录也可以证明这一
点。朱可夫在回忆录中写道:“1940年的作战计划经过修改后于1941年付
诸实施,其中规定,一但遭到军事威胁时必须:1.使全国武装力量进入高度战备
状态;2.立即在全国实行动员;3.根据动员计划按战时编制扩充军队;4.根
据边境军区和统帅部计划,将完成动员的军队集中和展开在西部边境地区。”朱可
夫还说,作战计划和动员计划规定的措施,只有根据政府的特别决定才能付诸实施。
来可夫提到了边境军区和统帅部的计划,但他在问忆录中对这两个计划语焉不
详。战前曾任基辅特别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的巴格拉米扬元帅说,他曾参与拟订
一份国界掩护计划,在德国征服南斯拉夫后,这份计划又作了重要修改。莫斯科命
令,直接负责国境掩护的部队要大大扩充,这次修订在5月10日前完成了。此外,
从4月下旬开始,苏军明显加紧了向边境地区的增援行动,莫斯科命令,基辅军区
要在6月1日前完成5个快速反坦克炮兵旅和1个空降军的组建工作,4个步兵师
要改建成山地步兵师。5月25日前,来自西伯利亚的步兵第力军也将归军区建制,
5月20日,来自北高加索的步兵34军及其4个步兵师和1个山地步兵师也归基
辅军区节制。巴格拉米扬回忆说,到5月底,一列列的火车开始到达基辅军区,他
的作战处忙得像一个调度所。6月初,北高加索军区的5个师还没有集结完毕,总
参谋部又下令,基辅军区要接受从外贝加尔调来的第16集团军,规定必须在7月
10日前集结完毕。
德军在边境地区集结,身处前线的基辅特别军区的每一个人都看得很清楚,因
此,他们一直要求莫斯科给他们配备纵深打击部队。现在这些部队终于派来了,巴
格拉米扬和基辅军区司令员基尔波诺斯很高兴,但是,他却无权下令军队进入前沿
阵地。基尔波诺斯原来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莫斯科知道后,来电严厉质询:各筑
垒地域部队为什么占领了前沿阵地?这样做很可能会刺激德国人,挑起武装冲突,
因此,总参谋部指示,立即撤销这一指令。自己下达的命令要自己来撤销,基尔波
诺斯大为沮丧。
6月 15日, 莫斯科传来命令:从6月间日起,第二梯队的5个步兵军要全
部开往边界。由于基辅军区对此事早有准备,这个命令执行起来并不费力。而且,
基辅军区还规定,每支部队强行军机动的时间表是二至三昼夜,一部分师要在6月
间日晚出发,其余的师则在第二天晚上出发,他们携带一切战斗必需品,为了隐蔽
起见,各部队都在晚间行动。而且,为了不让德军察觉苏军的行动,军区规定,各
军的集中地域距离边境应有几昼夜的行程。
边境地区的形势越来越紧张。6月19日,第12集团军司令员波涅杰林将军
请示,德军的挑衅越来越频繁,假如德国飞机侵犯苏联边境,高射炮在什么情况下
可以开火。基尔波诺斯答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开火:1.军区军事委员会下达特
别命令;2.宣布动员;3.掩护计划生效,同时又没有特别的禁令。很明显,苏
联边防军当时确实有一个军事计划,只不过这个计划受到了特别严格的控制,即如
果没有莫斯科的指令,这个计划不得生效。但从6月份苏联的行动来看,这个计划
生效的时间也为期不远了。6月间日,朱可夫通知基辅军区,国防人民委员已经命
令建立方面军领率机关,将于6月22目前到达塔尔诺波尔。电报还指示,此事应
严格保密,但可预先通知军区司令部人员。战争的脚步已经越走越近了。
朱可夫上任后,立即与铁木辛哥等人研究边境地区的铁路、公路和通讯情况。
副总参谋长瓦杜丁、华西列夫斯基报告了边境地区的交通情况,结论是,白俄罗斯
和西乌克兰的公路网情况很糟,许多桥梁不能承受中型坦克和火炮的重量,乡间遣
路需要彻底翻建,各边境地区的铁路很难适应大量卸载部队的要求。瓦杜丁说,德
国人通往立陶宛边境的铁路,其通行能力为每昼夜220列火车,回家庄应市决往
东普鲁土的铁路仅能通过84列火车,在白俄罗斯都马克兰等地,苏联的铁路线比
德国少一半。为了能迅速向边海培母供动部队,未可夫决定,立即扩大铁道兵的编
制,铁道兵原新台个旅,来可夫把它增加到13个旅,每个旅都有一个团、两个独
宋官和安全部队。如果苏联奉行的真是防御政策,那么,边境地区田变迁状况越差,
对防御者越是有利,决没有自己动手整修道路,为苏军的机械化部队的快速行军创
造条件之理。
苏军的战略也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苏联历来奉行进攻战由。这是苏联第一
代军事家伏龙艺从国内战争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30年代在苏军十分流行。苏军
认为,只有进攻才能粉碎侵略者。朱可夫在其回忆录中称,这是“正确”的论断。
因此,苏联的军事学院对进攻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其他的战争方法,如遭遇
战、退却或被合围时的战斗,几乎没有研究过。从这也可以看出,要斯大林捆住自
己的手脚,等待德国人发起进攻,这是不可想象的。俗话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
遭殃。斯大林不会等着敌人的炮弹落到头上才宣布战争。这里,《苏德互不侵犯条
约》不会成为障碍,斯大林也不会让条约捆住自己的手脚。1945年8月苏联对
日作战可以从反面证明这一点。《苏日中立条约》要到1946年才到期,如果苏
联真的信守条约,为条约所限,那就不会有出兵中国东北之举了。果如此,第二次
世界大战可能还要拖上一段时间。事实上,斯大林确实想发动一场预防性战争,时
间可能已经很近了。这从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