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皮也说:“我们很傻,没有意识到萨达姆是愚蠢的。”总而言之,他们都认
为首先是萨达姆犯了错误,才导致美国政府也犯了错误,这种错误是无法避免的。
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在情报判断上,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判
断对手的行为取向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后果非常严重的分析障碍,它影响情报人员
正确地判断敌人的意图,甚至于使之对明显的战争征兆视而不见。这种观念认为,
人是理性的动物,决策者的任何决策都是受理性控制的,如果某种行为所得超过所
失,那么决策者就会放弃这种行为。但是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各个民族的价值观并
不完全相同,其行为取向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某种行动在一个民族看来可能是非理
性的,但在其他民族看来却是绝对理性的。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其他人的行动,
注定会犯错误。海湾危机也是如此。当时鲍威尔等人都认为萨达姆是一个理智的人
物,他一定已从两伊战争认识到一场现代战争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因此,即使在情
报界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说明伊拉克即将使用武力,他们仍然固执己见。众
所周知,入侵科威特确实不是一个高明的决定,在一个文明社会里,攻城掠地、恃
强凌弱已经没有多少市场,但这毕竟可以使萨达姆除去燃眉之急。况且,由于美国
政府传递的信息含糊不清,萨达姆还产生了_种侥幸心理,也许他的吞并行为会得
到国际社会的默认。而美国政府却根据自己的价值取向,错误地判断了萨达姆的动
机,因而使伊拉克的行动一段时间内达成了进攻的突然性。我们并不能用后来事态
的发展来否定当时萨达姆在作出这一不高明决策时所达成的突然性,更不能以之来
为布什政府的失策辩护。布什低估了萨达姆的冒险精神,使一个小国遭受了灭顶之
灾,也使美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处于被动境地,难道这不是布什忽视情报机构的警
告所产生的后果吗?富勒此言只能说明他对历史的无知。早在50年前,美国情报
界和决策者就因为用美国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日本的行为取向,结果,美国太平洋
舰队遭到了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50年后,美国人还是不能吸取教训。
“我们不希望伊拉克赢得这场战争,但我们也
不希望它输。我们知道他(萨达姆)是一个畜生
(S·O·B),但他是我们豢养的畜生。”一位
美国官员这样陈述美国与伊拉克接近的目的。其结果,
养肥了萨达姆,害苦了科威特,美国在中东为自己
培养了一个敌人。
萨达姆对美国表现出的敌意,早在事变前已经暴露得清清楚楚,可是布什政府
为何一直执迷不悟呢?原来,布什政府错误估计了萨达姆的意图,认为萨达姆是一
个可以受美国影响的人物,是中东地区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把维持中东稳定的希
望寄托在萨达姆身上,将伊拉克看成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依靠力量。正是这种错误
的意图分析,使得布什政府在关键问题上一错再错。
其实,伊拉克从来就不是一个亲西方的国家。伊拉克历来属于反对以色列的强
硬派,基于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怎么可能想象伊拉克会站在美国一边,或者成为
“能被美国影响的”“温和派”呢?1978年,当时的埃及总统萨达特刮起一股
外交旋风, 率先承认了以色列, 伊拉克甚至带头同利比亚等国一起,成立了一个
“坚定与抵抗阵线”,将埃及开除出阿拉伯阵营。这样的国家,美国是不会将其列
为盟友范围的。实际上,美国在中东的战略支柱一直是以色列和伊朗。为此,美国
武装了以色列,支持它与阿拉伯国家对抗,然后,又扶植伊朗的巴列维政权,将其
视为美国在中东的另一根战略支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1979年元旦,被中
央情报局视为固若金汤的巴列维政权突然垮台,宗教领袖阿亚图拉霍梅尼在狂热的
伊斯兰什叶派教徒的拥戴下上台执政。伊朗政局的急剧变化让中央情报局的分析家
大跌眼镜。接下来伊朗局势的变化更让中央情报局吃尽了苦头。霍梅尼奉行的外交
政策是:“不要东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兰。”美国与伊朗的军事合作项目被取
消,美国人被迫退出伊朗。更有甚者,激进的伊朗学生还冲进美国大使馆,扣留了
美国大使馆内的全部人员,酿成古今第一起大规模的使馆人质事件。为了援救人质,
卡特政府费尽心机,最后出动中央情报局特别行动部队,准备用武力将人质救出。
不料抢救人员在沙漠上机毁人亡。华盛顿与德黑兰这次算是彻底翻脸了。美国不得
不另外寻找战略伙伴,以遏制伊朗。这次,华盛顿看中的是伊拉克。伊拉克与伊朗
虽然都“姓”伊,但此伊非彼伊也。伊拉克是伊斯兰国家,居民是阿拉伯人。伊朗
虽然也是伊斯兰国家,但居民却是波斯人。阿拉伯人与波斯人,在历史上就是死对
头,几千年的恩恩怨怨延续下来,两国关系素来不睦。伊朗还利用伊拉克的库尔德
人,与巴格达为难。1975年,伊朗支持的伊拉克库尔德游击队,曾经重创伊拉
克政府军,伊拉克军民的伤亡人数高达六万人,伊拉克的石油生产也受到严重威胁。
1975年3月,伊拉克的军事形势十分危急。伊拉克的重炮兵部队的军需品消耗
殆尽,空军只乘下王枚炸弹c迫不得已,萨达姆不得不暂时与伊朗人握手言和,在
阿拉伯河的主权问题上让了一步,满足了伊朗的要求。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萨达
姆的权宜之计。两伊发生冲突,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果然,萨达姆在收买了伊朗后,
终于腾出手来,对付库尔德人。失去伊朗支持的库尔德游击队哪里是伊拉克政府军
的对手。几个回合下来,库尔德人元气大伤。萨达姆终于平定了国内局势,缓过劲
来,对付伊朗。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向伊朗发动了突然袭击。伊拉克的
空军对着伊朗境内重要的军事目标狂轰滥炸,从而酿成战后海湾地区规模最大的一
场武装冲突。而此时的华盛顿还没有看到鹅蚌相争的好处,将伊拉克列为苏联在中
东地区最可靠的盟友之一。但这段时间并不很长。很快,美国和伊拉克双方都意识
到,他们存在共同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伊朗的宗教政权。结果,巴格达向以美国
为首的西方国家摇动了橄榄枝,有意识地靠近了西方,而美国为了遏制伊朗,也利
用了伊拉克。里根政府中的一位官员乔弗里·凯普曾直陈美伊接近的目的:“我们
不希望伊拉克赢得这场战争,但我们也不希望它输。我们真的不天真。我们知道他
(萨达姆)是一个畜生(S·O·B),但他是我们豢养的畜生。”1982年,
美国国务院将伊拉克从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中除去,以便向伊拉克提供经济援助。
这并不是说美国政府没有意识到伊拉克仍然从事恐怖主义活动,只是为了不让伊拉
克输掉这场战争,美国必须这样做。
物换星移。八年时间过去了,两伊战争结束了,伊朗的伊斯兰革命被遏制住了,
美国人甚觉欣慰。可是,美国的情报专家却发现,波斯湾地区又出现了一个军事巨
人。这就是萨达姆·侯赛因领导下的伊拉克。经过八年战争的磨炼,伊拉克的军事
机器在近东已经首屈一指。它的军队已经从1980年的10个师扩充到55个师,
近100万军队。它拥有500架飞机,而坦克数目竟然高达5500辆,超过美
国和西德两个国家的坦克数目总和。更重要的是,伊拉克的强人萨达姆在战胜伊朗
后,讲话的口气越来越强硬,他时不时把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拿出来敲打一番,并
以阿拉伯世界的发言人自居。对此,美国已经感到越来越难以忍受了。政府内部对
萨达姆的评论也出现了分歧。有人认为萨达姆是维持中东和平的重要力量,但也有
人认为萨达姆是一个独裁者,应该予以推翻。1990年2月12日下午,萨达姆
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副国务卿约翰·凯利。交谈中,凯利对萨达姆说:“你们是本地
区的一支温和力量,美国希望发展与伊拉克的关系。”这使得萨达姆颇为自得。几
个小时后,他把凯利对他的评价通报他的阿拉伯兄弟。可是,三天之后,美国之音
却播出了一篇“反映美国政府观点的评论”,评论中称萨达姆,侯赛因是世界上最
横行霸道的独裁者,号召人民起来推翻他的统治。这个评论让萨达姆怒不可遏。他
认为,美国政府正在玩弄两面派的把戏,对此,他决不能容忍。尽管美国政府后来
正式通过大使馆向萨达姆道歉,并说这不是美国政府的观点,但萨达姆怎么会相信
呢?萨达姆从中看出了美国中东政策的矛盾。
美国的中东战略急需调整,可是美国政府目前还无暇顾及中东地区。布什政府
要干的事太多了,而最重要的莫过于苏联和东欧地区。苏联在搞公开性,忙于与西
方缓和,东欧则逐步摆脱了苏联的控制,民主化浪潮席卷了整个东欧地区,共产党
政权纷纷落马。情况变化如此之快,布什政府也是始料未及,忙得个手忙脚乱。在
这个时候,布什政府要赶快消化东欧民主化浪潮带来的成果,而对世界其他地区的
事务,只好暂且搁置。中东地区虽然矛盾百出,但一时半刻,似乎还不会有什么问
题,美国要竭力稳住中东局势,它不希望中东地区爆发新的战争,以致分散它对欧
洲事务的注意力,破坏国际缓和气氛和中东地区的战略平衡。布什总统曾私下表示:
“我不希望任何人去攻击他人或被人攻击。”对萨达姆表现出的咄咄逼人的攻势,
布什宁愿委曲求全,维持与伊拉克的良好关系,确保海湾地区的稳定。正是因为布
什政府错误地估计了萨达姆的意图,在萨达姆一再表现出激烈的反美情绪后,美国
政府仍然能忍气吞声。对萨达姆陈兵伊科边界的举动,美国政府也不太介意。真是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1990年4月2日,萨达姆对一批伊拉克陆军军官讲话。讲话时,他劲头十
足地吹嘘伊拉克的化学武器能力,并威胁以色列:“如果以色列不择手段地攻击伊
拉克,我们将让烈火吞噬掉它的一半国土……对那些用原子弹威胁我们的人,我们
要用化学武器将其灭绝。”这篇讲话立即通过电波传遍整个阿拉伯世界。中央情报
局注意到,他的讲话立即在中东引起强烈反响,因为萨达姆在讲话中提到了以色列,
确实拨动了阿拉伯人的心弦。自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以来,阿拉伯国家为了
与以色列争夺巴勒斯坦,已经打了四次战争,可战争的结局竟然是4:0。虽然第
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通过突然袭击,占了先手,但以色列终究还是缓过气
来,并在后来的战事中挽回了败局。阿拉伯国家在军事上还是失败了。四次中东战
争,埃及都是当仁不让的阿拉伯国家领袖,可是,纳赛尔死后,他的继承人萨达特
背弃了他的事业,与以色列握手言和。尽管萨达特已经死了十余年,但阿拉伯人对
他的举动还是耿耿于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