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 2006- 第10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长头发”是家广告公司的策划总监。这回,我真正大开眼界了。原来除了我们常见的在T台上晃来晃去的所谓“身模”外,模特家族势力还大得很:手模、脚模、腿模、乳模、牙模……可以这么说,凡是身上某个部位生得超凡脱俗的,就有可能将之重点开发成“局部模特”。 

  “长头发”给我上完一堂丰富的专业知识课后,说:这位小姐,我敢打包票,她将来成为最完美的‘臀模’。“长头发”指挥杨桃立正,挺胸收腹,又要她转身走几步。我不能不感叹广告人的眼睛真是贼了!杨桃的臀,滚圆、上翘、结实。站着不动时,杨桃穿着我妻子送给他的旧牛仔裤的臀像个秀美的巨型苹果的静物速写;行走时,更像个巨型苹果在摇摆不定了。用四个字来形容吧:好看极啦。我想起争先恐后号称自己的臀部乃“港台首臀”的莫文蔚和小S了,她们俩的臀若是和杨桃的臀拿到一起,一字摆开PK一番,铁定是小巫见大巫,老老实实甘拜下风了! 

  杨桃听任“长头发”摆布,后来她终于听明白事情原委了,立刻羞红了脸,声音贼大地吼出一句好粗俗的话:“什么,要用我的屁股?屁股都能派上大用场?” 

  尽管好多事情杨桃实在想不透彻,越琢磨越糊涂,不过当天她在我的鼓励下,既兴奋又紧张地乖乖跟“长头发”走了。看在薪酬多的分上,杨桃没理由拒绝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长头发”信誓旦旦向我保证,他们公司先会与杨桃签约,然后进行短期培训,接下来就是由公司出面与服装设计公司,与各大商场精心合作,将杨桃美妙绝伦的“臀”隆重推出。 

  不清楚杨桃后来与哪些服装公司、哪些商场合作过,我清楚的是,杨桃在广告公司的包装下,很快将姓名改为“杨桃红”了。而且,杨桃果真飞快地“红”了起来,不到一年,她将湖南老家的父母接来深圳同住,弟弟也转来深圳读初中——杨桃不“红”的话,她肯定没钞票将父母和弟弟折腾到花销惊人的深圳生活与学习。 

  今年的端午,杨桃带着父母和弟弟到我家过节。业已举止文雅,言语更文雅了的杨桃对我说:“六叔,我幸亏走出山村远赴深圳求发展,更亏得您当初鼓励我去广告公司工作,否则,我根本不知道,更想不到自己身上原来还有能够派得上大用场,能开发利用的地方……” 

  我说我也没想到。 

  我依稀记起曾读过的一则与杨桃的故事可谓“亲近“的报道了,一个江西女孩在深圳工厂流水线打工,一个偶然的机会被星探发现,从些踏入模特圈。女孩并不漂亮,可她的背部线条巧夺天工她柔和纤美的背由此屡屡成为美容产品的特殊“代言人”。 

  一个是臀,一个是背,都在身后,再美,摸得着,可是自已看不见,往往容易忽略。世上拥有美丽的“背景”的女孩一定多得离谱,这些人中肯定有不少人也和杨桃一样因为或这或那的原因成了一时的失浇落者,眼前的条条大道全堵塞了,她们看不到出路了。这些失落的人,未必会和杨桃及那个江西女孩一样,与一个天上掉下的馅饼迎面相逢。不过,我期待着她们能读到此文,如果你觉得前途渺茫,请反手一抓,就牢牢握在手中。 

  端午那天,杨桃吃完午饭就走了。茶几上,摆着她送的台湾水果,还有一堆杂志和广告彩页。我信手拿起一本杂志,在中页的绚丽广告上,看到一个似曾相识的臀,被中式旗袍紧紧裹着,好美,我知道,那是杨桃在尽情展示她美丽的身后。(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5期P56 
 

   
   

一堂特殊的课 
弗兰克·麦克柯特 周永静 译

  我在纽约的拉尔夫·麦克基职业学校负责教授创意写作课程。一天,我收到了学生麦基的母亲写来的假条,解释了麦基前天没来上课的原因:

  “亲爱的麦克柯特先生,麦基80岁的奶奶,因为喝了太多的咖啡,不小心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而我又要到渡口总站上班。不得已,只好让麦基呆在家里,以便照顾奶奶和他年幼的妹妹。请原谅麦基的缺席,今后他一定加努力学习。附言:他的奶奶已经没事了。”

  我微微地一笑,收下了,什么也没说。其实,我是看着麦基偷偷地写这张所谓的“母亲的请假条。当时,他用左手挡着,生怕别人看见。在教书的这3年里,我所收到的大多数“家长写来的请假条”,其实都是出自于学生之手。我猜,从他们学会写作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模仿父母写“假条”,如果我一个一个地进行调查,那我一整天都得忙这事了。

  这些请假条简直可以编成《全美借口文选》

  我把麦基的“假条”丢进抽展里,里面已经有厚厚一沓的类似作品。这时,一个奇怪的念头冒了出来:为什么不以此为上课的内容呢?我可以把这些“假条”读出来,让学生们评价评价。

  如果是平时,无论让他们写什么题目的作文,他们总是叫苦连天,生搬硬凑才能凑齐那区区200字。但是如果让他们写张请条,他们的思维竟然灵活起来,这些“假条”甚至可以编成一部《全美借口文选》。这些从他们头脑里进出的千奇百怪的想法,大多数是我从来没见过的。

  下面这些就是美国高中生充满想象力的作品:

  炉子着火了,沿着墙纸烧了起来,消防队员把我们拦在屋外,我们家整整一个晚上不能进去。

  阿诺德下火车的时候,车门他的书包夹住了,虽然他不断朝列车长叫喊,列车长却无动于衷,还口出恶言,就这样,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列车开走了。

  姐姐的小狗把他的作业本给咬了个粉碎。

  我们被房东赶了出来,当我的儿子拼命地朝房东嚷嚷“把作业本还给我”时,房东竟然恶狠狠地警告我们,要叫警察把我们都抓起来。

  由此可见,孩子们在编造借口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真正的请假条通常是最枯燥的,大部分就像这样:“彼德之所以迟到,是因为闹钟没有响。”

  课堂上让他们学习编写请假条

  课堂上,我把打印出来的“假条”分发给孩子们。他们专心一致志地读了起来,整个教室静悄悄的。突然,有人举手,“麦克柯特老师,这些是谁写的?”一个男孩问。

  “你们啊!”我说,“我只是把名字去掉了而已。这些假条原本应该是家长写的,可事实却不是这样。不过,我倒是知道这些大作家的真正身份,对吧,麦基?”

  “那我们现在该做些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写假条,编织请假的理由,记住,这是第一堂课,你们需要学习怎么写假条。怎么样,感到很幸运吧!你们竟然有一个像我这样开明的老师,把练习写假条作为一个有用的课程。”

  每个孩子都笑了起来,而我则继续我的话题:“你们可不能满足于那种闹钟失灵的故事,那已经过时了,你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总有一天,你们的孩子也会缺课或干些恶作剧,这时,你们总要为他们写张假条,给老师一个像样点的理由。现在我们就来预演一下,假设你有一个15岁的孩子,这次英语考试考砸了,你要为他想个借口。好的,开始吧!”

  就这样,学生们开始了他们的“借口狂想曲”,编造各式各样的借口,从“卡车撞进了房子”到“在学校食堂里吃了变质的食物”等等,每个孩子都跃跃欲试,气氛一下子活跃了,他们大声喊着:“还有,还有,我又想到一个!”

  为了控制住场面,我只能说:“我要你们拿起笔,写下来——”我顿了顿,“题目是,《亚当给上帝的借口》和《夏娃给上帝的借口》。”孩子们纷纷低下头,用笔在纸上哗哗哗地写起来。

  不久,下课铃声响起,却没有一个人冲出教室。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他们这么专心于写作文,要是平时,他们早就迫不及待地冲到食堂里和朋友们吃午饭了。“哟,好了,莱尼,你们可以明天再交。”

  校长突然来访证明了一点

  第二天,所有人都准时交上作业。孩子们的借口不仅仅是为亚当和夏娃写的,有的还是为上帝和撒旦。之后,孩子们开始热烈讨论起亚当和夏娃的罪恶。没有人会责备上帝,虽然有人会有这个想法。“他应该对他们更宽容,毕竟,亚当和夏娃是人类的始祖。”有一个孩子说道。

  我开始问他们,历史上有谁曾经制造出漂亮的借口。我在黑板上写下了些提示:希特勒的女朋友爱娃·布劳恩、朱利叶斯和埃塞尔·罗森伯格(他俩犯了叛国罪)、犹大(出卖耶稣的叛徒)、匈奴帝国国王阿提拉(最成功入侵罗马帝国的野蛮入侵者)、李·哈维·奥斯瓦尔德(刺杀了肯尼迪总统儿)。

  “嘿,麦克柯特老师,你会把老师们的名字也写上去吗?”一个学生大声地问。

  这时我突然听见有人悄悄地说:“麦克柯特老师,校长在门口。”

  当校长和学校理事们走进教室时,我的心脏差点蹦了出来——没有人通知我校长会来视察。他们一直走到孩子们的身边,看着那些试卷,一位理事拿起;来一页一页地翻,还递给校长看。

  理事皱起了眉头,校长撅起嘴唇。在把他们送出教室时,校长低声对我说,理事要见我。

  “我的天啊,我完蛋了!”我心里想,他们一定是要找我算账。我走进校长办公室,他端正地坐在座位上,“请进!”’一位理事礼貌地对我说,“我只是想和你谈谈那堂课,你究竟做了什么?他们表现得实在是棒极了,学生们的写作水平可以和大学生媲美了。”

  他转身对校长说:“孩子们为犹大辩护,这实在是一个极其高明的点子。我真想和你握握手。”那位理事转向我,“你的教学档案里将会有一封表扬信,以证明你那极富激情和充满想象力的教学能力。谢谢你。”

  天啊!这是从一个地位无比重要的人的嘴里说出的高度评价。我激动极了,走在学校的走廊时,我心里想,我是不是该舞一曲,或者是飞起来?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我竟然高兴得唱起歌来。

  孩子们都笑了,他们说,“嘿,老师,学校本来就该这样,而不是充满各种各样的借口。”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5期P26 
 

   

两个人的天堂 
蔡成

  何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作为实习记者,何必曾经接触过的新闻和图片,似乎全在述说着一个同样的主题:广东富得流油。可眼前这幢低矮的土砖瓦屋,破旧的门窗,空荡荡的家,却在无言地讲述着另外的故事。

  何必脚下踏着的土地属于阳西县,是广东省阳江市所辖。

  何必在昏暗的屋子里走了几个来回,看着眼前的一切:一辆破损待修的人力三轮车蹲在屋角,破铜烂铁和废纸张残器具随处可见,一个小女孩低头忙着将各种各样的垃圾分门别类捡好,码整齐,墙壁上贴满奖状。正是墙壁上挤挤密密的奖状引起了何必的注意。每一张奖状,无一例外,全写着两个名字:程思爱、程思晴。似乎,每次表彰都是两个人同时获得。但注意一看,就能发现,并非如此。一张张奖状上,最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