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 2006- 第1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斯诺克球桌年,有一位英国人堪为丁俊晖的楷模史蒂夫·戴维斯,19岁打出147分满分,20世纪80年代斯诺克世界的统治者,6次世锦赛冠军, 20次排名赛和73个职业赛冠军。在许多同时代选手纷纷退役的时候,他却依旧快乐地抱着宝贝球杆全世界地跋涉。〃你只能红极一时,不能红极一世。但你可以享受打球的过程,只要你的排名比实际年龄低。〃他狡黠地一笑,带着英国人特有的低调幽默感。

  德国人就不苟言笑。网坛巨星鲍罗斯·贝克尔17岁拿下温网冠军,感到〃人们突然对我有了不同的表情,这是非常令人害怕的事情。因为他们的期望很高。如果你下一次拿不到冠军,整个世界都会停止。〃他给自传起的名字来自《浮士德》中的一句名言〃等待片刻,停留一会儿〃,此处的深意是他在经历了逃税案、绯闻、离婚、父亲去世等诸多打击之后由衷感叹:〃你和你内心的魔鬼交谈,你开始思考自己能走多远,但你有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极限。这时,你就处在天堂与炼狱之间。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他近年主持的电视采访节目大受欢迎的原因,经历过人生低潮与苦痛的人,才能给予受访者真正的理解与尊重。贝克尔幸运地在人生的比赛中转败为胜。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24期P10 
 

   
   

半毛钱的故事 
深海里的鱼

  他曾是那所重点高中里面最穷的一位学生,他也曾是那所高中里面最富有的一位学生。

  他不知道他的亲生父母是谁。他甚至很少想这件事。不知为了什么原因,他们把他扔在了乡医院的走廊里那条破旧的长条椅上,然后扬长而去。他甚至不知道,他柔润的小脸有没有被他的母亲亲过。

  那对好心的中年夫妇,因为丈夫发烧,被妻子搀扶着来到医院,然后发现了他。他们是那么惊喜,因为尽管已经五十多岁了,可是他们从来没有过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这世上所有的孩子,包括眼前裹在小小的棉布里面不停地啼哭的这一个。

  他们象抱起这世上最珍贵的宝贝,他们欣喜地看见他多皱的小脸上泪光莹莹,那一刹,他们的心被他的盈盈的泪光所击中,他们感觉这就是他们盼了一辈子的那个孩子。

  他不是那个无人认领的孩子啊,他从出生的第二天,便有了独属于他的幸福。

  然而他们很穷。

  丈夫和妻子都体弱多病,勉强下地干活。他们倾尽所有的爱呵护着他长大。

  尽管在这个家庭里面,他从来没有穿过一件象样的新衣服,可是他不在乎,因为他的父母和他一样,他们的抚爱的目光望住他的时候,让他感觉他的身上便是穿了这世上最华美的衣服。他从来没有吃过一餐很象样的饭,甚至在别人家里面包着整个牛肉丸的水饺的时候,他们的年夜饭里面只是多了几滴油。可是他从来没有为此而难过,他知道,这个家里的每一碗粥,每一块馍都是他的父母用爱心煮就蒸就,他们一起对望着吃的时候,他们满意而细心地咀嚼着每一口食物,他的心里面都是柔软的幸福与疼痛。

  可是,他的父亲(尽管他早就知道了自己的故事,可是他毫不犹豫地叫他作父亲,和原来一模一样。就象他知道,前世或者更早的五百年、更早的一千年,他们一定就是父子了)很快地就不能下地了,他过早地承担了家里的劳动,因为他是家里面的男子汉。

  他的手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骨节奇怪地突出着,当他有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产业,一个一个温柔的女孩子献媚地抚过他粗大的骨节时,他望着面前一双双细嫩而白净的小手,他便忍受不住地要离开。

  那一年,他十六岁。

  他毫不费力地考了县城的这所重点高中。

  因为营养不良,他的个子很矮,他经常穿着不合体的衣服,在这个已经开始出现繁华迹象的县城出没。他不是这个班里面最用功的学生,但他是这个班里面成绩最好的学生。他或者说是这所中学里面有着最凄惨命运的一个,但他不是这个学校里面最忧郁的学生。他经常微笑着,看着一朵朵鲜花一样的女孩子红润而天真的脸颊,他经常很坦然地从食堂的饭口递过掉了好多瓷的饭盆,买回一两粥。他每天就着咸菜,喝一点粥或者吃上一个馒头。

  宿舍里的哥们经常把搜寻一些不穿的衣服,给他,他微笑着拿过来便穿。农忙的时候,他总要回家,宿舍里的人也抽空帮他,去割麦子,去种玉米,去收玉米。。。。。。他毫不介意地让他们进自己破旧的家门,这是他的家,在他的家里面,他不会觉得有丝毫的寒酸和尴尬。尽管他感谢他们的方式最多只是几根冰块,更多的时候,只是几碗白开水,但他不会觉得羞怯,因为这水是他亲自挑来,亲自煮开的,盛水的碗是他亲自洗刷的,一切干干净净。

  但他拒绝了所有的钱财的救助。同学们自发的集资给他,他没有接受。没有人愿意把钱收回去,他就把钱交给班主任,说就做班费吧。

  其实有的时候,他已经吃不上饭了。甚至一个馒头都买不起了。这个时候,他去翻自己的口袋,竟然发现了两截一毛的纸币,这正好够买一个馒头。他小心地将它们拼起来,却发现原来不是一张的。

  他怔怔地看着它们,研究了一会儿。这个时候,教室的门被推开了。正是吃晚饭的时候,空荡荡的教室里面只有他一个人。走进来的是那个细高的女孩子,有着一双大而忧郁的眼睛。她走过来的时候,看了他一眼,她没有问他吃了吗,这样的问候对于他,是不合适的。

  她只是轻轻地笑着走近他,随手拿起两截儿纸币,〃这哪儿是你们男孩子的活儿,看我的吧。〃她从口袋里面取出一张完整的一毛钱递给他,〃哈哈哈,他们在饭厅等你呢,快去吧!等过会儿我粘好了,这张就归我了啊,我的劳动成果啊。〃

  他接过带着女孩子体温的一毛钱,默不作声走出教室。向外走的时候,他的眼泪第一次在这个教室里面,涌出来。他挺直身体,一直走着,从座位到门口就那么短的一段路,他觉得象是走了一辈子。

  女孩子小心地拿过两张半毛钱,她细细地看着,研究着它们曲折的接口,她没打算要把它们接起来,没有一种可能性是属于这两张钱的,除非是把它们沿着直线重新划开,她不知道她应该把剩余的那些放到何处,另外也会有其它的两半,正等着与它们的亲密无间的吻合,她知道撕扯了这些,也等于撕扯了那些。

  他并没去吃饭,他的手伸进口袋里面紧紧地握住,他第一次感觉心底里面的痛开始清晰地上浮,他的手背触着那张钱,他却没有勇气把手掌摊开,去握住它。

  他借了辆车子连夜骑着回了家。一路上,他的眼泪不停地流。她也会流泪吗?那么忧郁的眼神,他感觉自己其实已经想了无数遍了。

  眼泪风干的时候,他回到了家。妈已经点亮昏黄的电灯,坐在灯下给他做一双鞋子。桌子上放着一碗香喷喷的米饭,和一碟点了香油的切得细细的咸菜丝。妈笑着看他,我都感觉到你今天要回来的。这是乡政府刚送来的大米、还有其它东西。他们已经决定每个月救济咱们七十元。

  他仰仰头,转身走出门外,清凉的夜风拂面而过,而今夜是繁星满天。以后无数个繁星的夜晚,他都会在心里面默默地想,我亲爱的半毛钱啊,你现在会在哪里流浪?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24期P12 
 

   
   

不要弄脏别人的衣服 
邓海建

  市里来了一位美国的教育学专家,学校辗转联络邀其过来做场讲演,我和同事开车去接。那天偏偏下起了大雨,这位叫怀特的专家倒也和蔼可亲,上了车不断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和我们开玩笑。

  从市区到县里的一段路正在大修,恰好是中午下班的高峰时间,人流如织,泥水雨水自行车小汽车交织在一起,路面上积水

  一块块的,车轮飞过,多半躲闪不及地会被溅得泥头土脸。尽管路面还不算太坑坑洼洼,在上这段路前,我们还是小心地提醒怀特先生要坐好,他起先也没在意,依然谈笑风生,在我们不断按喇叭的声响里他警觉地看看窗外,才发现走的是这条路,他立刻一边摆手一边扯大嗓门儿叫“NO、NO、NO”。同事赶忙刹车,英语老师颇有微词地说,怀特先生,请坚持一会,马上就到了,路面整修呢。他直摇头,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搞半天,我们终于明白,他是担心我们飞转的车轮把泥水溅到行人身上,而且提了两个要求:一是这段路上不得按喇叭催促行人和其他车辆;二是遇到小水潭要先让行人通过。同事问:Why?他只一个理由:因为我们坐的比他们舒服。

  后来他在讲座上谈到“尊重学生”的问题,举了这个例子,他说,“尊重”就是你别弄脏人家的衣服,而不是弄脏了之后再去道歉和清洗。

  再次听到“不要弄脏别人衣服”,是从德国回来的好友邀请我去下乡采风的那次。晴好的天气,凉风习习,我正换运动衣旅游鞋呢,可他突然来电话说不能去了。我问他原因,他说不能开车。我笑笑说,我也有驾照可以开啊。他说,不是车的问题也不是人的问题,是风的问题。我很疑惑,告诉他没有龙卷风台风什么的啊。他急急地解释说,是他忽然看到天气预报说风力五级左右,而去乡下的那条路很长一段是沙石路,车一经过尘土飞扬,遇到稍微大点的风,估计行人会更遭殃的,不能弄脏别人的衣服啊……

  我终于理解了8200万人口就有5000万辆汽车的“汽车王国”德国,居然路面秩序井然:因为他们不“善于”见缝插针,因为他们敬畏黄白线,因为他们关心着车外同一马路上陌生人的衣服和心情。一切就是我们说得太多做得太少的简单的两个字——“尊重”而已。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24期P18 
 

   
   

打翻的鱼缸 
王豪 编译

  三年级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期中测验,监考老师也静静地守在这里。教室最后一排有一个男孩的脸一阵红一阵白的,并不是因为试题太难,而是他太想上厕所。但是,腼腆的他想等考试结束后再冲向洗手间。可是漫长的考试一直没有结束,小男孩忍得满头大汗。忽然,最尴尬的事发生了,他尿裤子了。小男孩羞愧得不知所措,他想:“这下完了,如果同学们发现,我会被笑死的,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怎么办啊?”小男孩的眼中充满了泪水。幸好同学们都在埋头苦干,没有人发现他的异常。

  只有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灼不安。他轻轻地走到小男孩身边,立刻就明白了一切。随后,老师不动声色地来到窗边,端着窗台上的金鱼缸走过来,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他“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水溅得小男孩满身都是。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扰了其他同学,大家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和小男孩。老师连忙向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接着,他领着小男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擦干男孩身上的水,并给他一条干净的裤子换上。

  小男孩回到教室的时候,穿着一条极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