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6》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 2006- 第8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为什么自己不能再创奇迹呢?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不是随意来到这个世上的。我生来应为高山,而非草芥。从今往后,我要竭尽全力成为群峰之额,将我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我要吸取前人的经验,了解自己以及手中的货物,这样才能成倍地增加销量。我要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推销时用的语言,因为这是成就事业的关键。我绝不忘记,许多成功的商人,其实只有一套说词,却能使他们无往不利。我也要不断改进自己的仪态和风度,因为这是吸引别人的美德。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要专心致志对抗眼前的挑战,我的行动会使我忘却其它一切,不让家事缠身。身在商场,不可恋家,否则那会使我思想混钝。另一方面,当我与家人同处时,一定得把工作留在门外,否则会使家人感到冷落。

  商场上没有一块属于家人的地方,同样,家中也没有谈论商务的地方,这两者必须截然分开,否则就会顾此失彼,这是很多人难以走出的误区。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我有双眼,可以观察;我有头脑,可以思考。现在我已洞悉了一个人生中伟大的奥秘。我发现,一切问题、沮丧、悲伤,都是乔装打扮的机遇之神。我不再被他们的外表所蒙骗,我已睁开双眼,看破了他们的伪装。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飞禽走兽、花草树木、风雨山石、河流湖泊,都没有像我一样的起源,我孕育在爱中,肩负使命而生。过去我忽略了这个事实,从今往后,它将塑造我的性格,引导我的人生。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自然界不知何谓失败,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我也要如此,因为成功一旦降临,就会再度光顾。

  我会成功,我会成为伟大的推销员,因为我举世无双。 我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3期P17 
 

   
   

有一种爱叫索取 
吴心

  九月的时候,我换了一家公司。办公室是大间,都是隔断,相互间看不见。但相邻格子间打电话却能听得一清二楚。

  我左边的同事,似乎是个很粘老婆的男人。“老婆,今天晚上我想吃红烧肉噢。”“老婆,那件灰格子的衬衣烫了没有?明天我要穿的。”“老婆,我又馋你的葱油饼了。”刻意压低的声音竟然糯糯软软的。

  我在心里暗笑,这男人是在向他老婆撒娇呢。男人一撒娇,女人就得举手投降了。少不了暗地里留意他。是一个很普通的中年男人,事业上虽然没有什么成就,家庭生活肯定经营得相当成功吧。他的老婆,绝对是那种贤妻良母型的。

  他给老婆打电话很勤,絮絮叨叨的,最后一句总是在提要求,要他老婆做这样做那样。简直就是一个被宠坏了的男人。上班时间,突然想起什么来了,立马就给他老婆打电话过去。从他打电话的神情判断,他老婆竟是从未拒绝过他,对于他繁琐的要求,总是欣然领命。

  熟悉之后,我笑他,前辈真是好神气,讨得这样贤慧的老婆。他跟着笑,那是,那是。有一个星期天,我嗓子疼,到医院去拿点药,竟然意外地遇见他和他老婆。他老婆,不是我想象中精明干练的情况,相反的,林妹妹般的虚弱纤瘦。客气地打过招呼,他扶着老婆,小心翼翼地走了。接待我的医生很熟悉他们的情况,说,他老婆患绝症两年了,发现的时候已经是晚期了,只剩下半年的时间可活,好在她求生意志甚强,竟然捱过了两年,不过,她的身体眼见着是越来越不行了,不知道还能熬多久?

  医生摇着头叹息,我的心一沉。这以后,再听见他打电话,我心里便有压不住的怒气。这个男人,真是的,老婆都病成那样了,他还一天到晚地使唤他老婆,男人的心,是过于粗线条还是本来就像石头那样硬?

  他用红笔在日历上重重地勾了个圆。他说,老婆35岁生日快到了,让我帮着参谋参谋,送什么给老婆好。玫瑰,生日蛋糕,唔,太没有新意了;钻戒,不行,买不起,他一本正经地思量着。我终于忍不住,一句话冲口而出:你呀,什么都不用送,以后别再使唤你老婆,让她过两天清闲的日子就行了。

  他不以为然地笑笑,那怎么行,她是我老婆,不使她使谁呢?你老婆都快死了,你还让她做这做那,你还是不是男人?你对你老婆,有没有一点点疼爱怜惜啊?我的语气里充满了鄙夷,眼前的这个男人是那么的面目可憎。

  他的笑容慢慢地收起。你是不是觉得只有对一个人付出才是爱?其实向一个索取也是爱。她刚生病那段时间,我想着她留在这世上的时间也不长了,说什么也不能再让她为我操劳。我什么家务活也不让她干了,想着要让她吃好玩好休息好。可是她的精神状态一天比一天差,她对我说,她觉得自己这样像废人一样活阗也没有什么意思了,不如早点去了的好。我说,我不让她走,她做的红烧肉我都还没有吃够呢。我开始像以前一样要她为我做这做那,她的脸色慢慢红润起来了。那时候我才明白,爱一个人,不仅仅是付出,学需要被对方需要着。

  所以,我会跟我老婆说,我要她给熨衬衣,我要喝她炖的汤。你知道我老婆是怎么说的吗?她说,当她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她也会做几个好菜给我放在冰箱里。被人需要是一种幸福,我只想满足老婆的这种幸福。你明白吗,因为爱,所以才一个劲地索取,爱一个人,就要给她爱你的机会。

  他的声音哽咽起来。而我,直到那一刻,也明白了爱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我终于懂得,假如你真的爱一个人,那么你一定让他感觉被你所需要着,给他爱你的机会。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3期P32 
 

   
   

最美的力量 
冯有才

  2001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二,将是詹姆斯太太此生最难忘的一天,她的丈夫詹姆斯,作为一名国家消防员,为扑灭911恐怖分子撞击大厦后熊熊燃烧的大火而英勇献身了。

  失去丈夫后的詹姆斯太太,依然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带着她8岁的女儿艾丽丝和6岁的儿子比尔,去他们的社区教堂做上一天的义工。这不仅仅是詹姆斯太太信仰基督信仰上帝的见证,更是为她那已升天堂的丈夫詹姆斯的一次次祈祷与祝福。

  3个月后,詹姆斯太太依旧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去教堂做礼拜,她6岁的儿子比尔穿着一件深红色的小吊褂显得尤为可爱。看着乖巧的小比尔,詹姆斯太太在百般忧郁中,仍带着一丝欣慰,至少她觉得:詹姆斯是她人生中第一个男人,是她的上半辈子的希望,而她的小儿子比尔詹姆斯,将是她下半辈子惟一可以依靠的爱子,惟一可以依靠的男人了。她爱比尔,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生命,对此,她从未怀疑过。

  在教堂做完祈祷后,小比尔仍留在教堂玩耍,而詹姆斯太太和她的女儿艾丽丝则在教堂后的一大块空地上清理着卫生,这块空地是教堂打算在平安夜用做集体活动的场所,和詹姆斯太太母女一同干活的,还有一大群基督信徒。艾丽丝学着她母亲的样子,也用力地拔除着空地上早已枯萎的许多小灌木。

  忽然间,詹姆斯太太看到教堂窗口冒出了股股浓烟,瞬间,她的心悬了起来。紧跟着有人大喊着:“教堂着火啦!快救火!!”顿时,人群乱了起来,有人忙拨打报警电话,有人忙着准备水桶救火,而詹姆斯太太,则如同箭一般地奔向了教堂。要知道,她的小儿子比尔此时正在教堂里,那是她现在惟一的希望,她绝不能再失去比尔了,绝不能!

  火乘着风势,越烧越大,在詹姆斯太太刚跨进教堂的时候,教堂里早已是火光一片了。透过教堂的窗玻璃,詹姆斯太太看见教堂的浓烟里有个穿着红吊褂的小男孩正在拼命地摸索着、挣扎着。那是直刺向詹姆斯太太的心脏的一幕。

  两分钟后,詹姆斯太太冲出了教堂。尽管浓烟已经完全让她睁不开眼睛了,但她的怀里仍紧紧地抱着她的儿子比尔。

  十分钟后,詹姆斯太太的眼睛已经缠上了白布,医生给她做了全面检查,在确定詹姆斯太太身体确实安然无恙后,才放心离开了病室。而此时推开病室门的,则是教堂的神父,他和蔼地告诉詹姆斯太太:

  “上帝保佑你!你是一个好人!你和你救的那个穿着红吊褂的黑人小男孩平安无事,上帝保佑你!阿门!”

  黑人小男孩?

  詹姆斯太太的心一惊,然后急急忙忙地问神父:“我救的那个孩子不是比尔?是黑人小男孩?!那我的比尔呢?比尔怎么样?他在哪儿?

  “他也平安!此刻,他正在向这里走来呢!说不定已经快到医院了。哦,对了!忘了告诉你,教堂起火的时候,你的小比尔正和这个黑人小男孩玩换衣游戏呢!而你的孩子,早已经被那个黑人小男孩的父亲救走了!

  听到这儿,詹姆斯太太顿时松了口气。她感觉自己才是这场大火的真正胜利者。因为在这场大火中,她由于911的熊熊大火而产生的惧火心理,终于被彻底打败了。而打败这畏惧心理的,正是不朽而勇往直前的母爱。这,才是真实而自然的勇气。

  这时,病房门口响起了敲门声。她知道,这次是小比尔来了。对!一定是比尔那臭小子。想到这,詹姆斯太太躺在病床上噙着泪水笑了起来。

  本文摘自《读者》2006年第13期P54 
 

   
   

不多的时光 
流沙

  春天里,妻子在阳台晾晒衣裳,风儿从阳台的窗外呼呼地吹来。母亲正在厨房里为全家准备午餐,自来水刷刷冲着一捆儿青菜。“风这么大。”母亲在喃喃自语。 

  父亲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戴着眼镜看一本刚从书店买回的书,儿子趴在地板上,研究一辆遥控“挖土机”。 

  我在书房和客厅之间进进出出,然后喝着一杯热茶,看着电脑屏幕,想知道这个世界昨天发生了什么新闻,这是多么普通的一天。没有争吵,没有口角,只是淡淡的日子,淡淡的对话。 

  但想想,五年后或者十年后,我们还会有这样散淡的心情度过这样的一个春日么?

  十年后,我四十了。父母亲呢?已是七十古来稀的年纪了,儿子也十二岁了。我健康如意吗?我和妻子结婚幸福吗?我的父母还是这样没有病痛吗? 

  想及此处,心中隐隐地惆怅起来。 

  我们总会有别离,父母正在老去,自己在十年后也许满是沧桑。但现在,我却拥有一切,如果时光能停留,我愿让这一切永恒,即便以后我能荣华富贵。

  饭熟了,香味四溢,是父亲从乡下背来的米。妻子已晾好了衣裳,在客厅里和儿子嬉戏。 

  我捧了杯热茶靠在书房的门上,目光在这些我最爱的人的脸上穿行。让这一刻停留得长些吧,我是多么的需要。

  多年前,有位老领导和我促膝谈心,老领导对我说:“我从不奢望将来,只求现在一刻的好,一时的好。”他说的不是工作,而是生活:他说许多人总是期盼着将来会好的,把梦想寄托在明天,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此刻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