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净土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藏传净土论- 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纳而写的;引用的那些教证多数是根据自己背诵、记在心中而写下来的,意义上无有相违之处,但如果教证来源有出入等,则希望不要责怪,予以修改即可。我想,此论遵照无等华智仁波切师徒们的口传,该获得口耳传承的加持。

    结文:

    如是能仁教法之乐园,装饰贤妙愿文之莲花,

    以吾慧日令其已绽放,如我凡夫欢喜取此饰。

    惊涛骇浪轮回之大海,为业烦恼狂风所吹动,

    众生航船入老鲸鱼口,了知此情当依不放逸。

    以如皎洁皓月之光辉,极乐世界赞文之甘露,

    为苦热恼所迫难忍者,欲求喜乐清凉生定解。

    寿命飘摇不定如闪电,濒临隐没中有黑暗中,

    仍不知晓妄想常久住,懈怠者为死主绳所缚。

    身着四因日月光白衣,见无死刹欢喜露皓齿,

    大悲之主疾步来迎时,黑色死主老翁极羞涩。

    罪苦愚痴睡眠至今日,愚为梦中美女屡引诱,

    能王乐器妙音唤醒彼,此时喜看解脱之舞蹈。

    信心不退不求轮回法,善恶业果视为生命想,

    于佛教言生起真定解,如是之人迈近清净刹。

    生于末劫远离圣怙主,陷入恶友怨敌诡计中,

    业惑魔女媚眼睨视等,此等之时以持佛号救。

    佛教将为散乱琐事毁,为不知法理恶业担累,

    纵然广闻却忘思维义,虽讲数多却乏修功德。

    未经详察如我疯行者,所造之论无有美滋味,

    然以佛经口传百味精,拌入清净意乐食品中,

    献给贫愚老母诸有情,略微思考还债报恩德。

    松解词藻诗学腰带故,定遭诸歌舞者讥窃笑,

    若有凡夫意根迷乱法,具慧长老大德前忏悔。

    未杂愚者分别欺诈语,未贪自享寂乐味一边,

    智慧方便印持此善根,回向成就弘法利生业。

    诸众老母往生极乐刹,本人跟随文殊菩萨尊,

    愿意步入三有虚幻城,祈愿于此不生畏惧心。

    佛教夕阳已落于西山,愚众星宿黑暗中狂笑,

    仅以悦耳佛号细妙音,愿除当今浊世诸傲慢。

    天众圣者弹奏妙乐器,人类手捧十善之鲜花,

    增上所需受用喜乐缘,愿息疾疫饥馑刀兵劫。

    佛子高僧大德之足下,富足施主以信敬承侍,

    愿以讲辩著之三事业,兴盛佛教喜宴增吉祥!

    乔美仁波切此《极乐愿文》之注疏,结合举行极乐法会的方式而造,遵照大恩上师口传引导,以教证严饰,谁人阅读都会感到易懂。比丘罗桑曲杰扎巴或索南曲智于宗萨寺随意而撰写,以此善根回向众生,愿彼等往生极乐世界!

    公元二OOO年九月九日

    译于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二○○六年六月二十五日重新校订

    吉祥圆满!

 净土教言

    净土教言

    ——开启信心之佛教明日

    全知麦彭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译

    那摩格日玛吉果卡亚!

    顶礼上师文殊师利菩萨!

    佛号入耳之刹那,大菩提道不退等,

    能赐无量胜德者,阿弥陀佛护此众!

    在此,凡是具有缘分的人,所追求的目标中最为殊胜的即是不住有寂的涅槃,而不用历经艰难险阻轻而易举便可获得这一果位的殊妙方便,就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因为依靠阿弥陀佛的发愿力很容易往生极乐世界,已经往生的所有菩萨全部是一来菩萨,而且善逝的无垢圣教中说:住于无量刹土中的一切佛陀再三赞叹极乐世界具有远远超胜其他刹土的无量功德。

    所以,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因,《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中说:“阿难陀(即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若有众生屡屡观想如来身相,积累众多无边之善根,发菩提心,为往生彼净土而发愿、回向,彼等临命终时,如来、应供、正等觉阿弥陀佛由诸多比丘众围绕将现于其前。彼等众生见出有坏(梵语薄伽梵之藏文意译,汉译为“世尊”。“出”谓超出生死涅槃二边;“有”谓有六功德;“坏”谓坏灭四魔)阿弥陀佛后,以极其清净之心而死去,即能往生极乐世界。”此经中宣说了观想阿弥陀佛、积累无量善根、发菩提心、一切善根为往生极乐世界而回向并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这四种因。其中,主要的因素就是忆念阿弥陀佛和渴求往生极乐世界,积累善根与标志着大乘种性的发无上菩提心作为它的辅助因素。因此,为了说明对阿弥陀佛虔诚信奉占主导地位,佛在《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中说:“阿难陀,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即生现见善逝阿弥陀佛,当发无上真实圆满菩提心,并以增上清净意乐为往生彼佛净土真心信奉,积累善根,圆满回向。”为了说明渴求往生净土的愿望居于首位,此经中又说:“阿难陀,何者常观想阿弥陀佛,并积累无量众多之善根,真心依奉,彼等临命终时,与如来、应供、正等觉阿弥陀佛身色、形象、大小、随从比丘僧众完全相同的佛化身住于其前。彼等因现见善逝,以具有极为清净之等持及不忘失之正念,死后即能往生彼佛净土。”

    归纳起来说明对阿弥陀佛虔诚信奉及渴求往生极乐世界最为主要以及具足这两种条件能往生的道理,《极乐世界功德庄严经》中说:“阿难陀,若有众生,甚至一发心随念如来,欲求往生彼刹,若有讲授甚深妙法,则甚感难得,毫不懈怠,不怯不畏,甚至一发心观想善逝阿弥陀佛,生起渴求之心,彼等于梦中能见善逝阿弥陀佛,终将往生极乐世界,于无上真实圆满菩提道中不退转。阿难陀,彼等善逝照见此相而于十方无量无边世界中,普皆念诵阿弥陀佛名号且称扬赞叹。”《无死鼓声经》中也说:“自此向西方,极乐世界刹,彼处住如来,善逝无量寿,谁诵其名号,将往生彼刹。”我们必须要遵照诸如此类的佛经中三番五次明确提到的教义生起坚定不移的诚信,换句话说,一定要认识到极乐世界功德超胜之处。

    极乐世界拥有这样的功德也唯一是善逝阿弥陀佛的发愿力与智慧力幻变的,所以对所依(极乐世界)和能依(阿弥陀佛)生起胜解是主因。《无死鼓声总持经》中云:“具信善男或善女,谁有信心、胜解及恭敬心,将往生净土。”又如《净土经》中也说:“诸众成善逝,净智通胜义,彼等数劫中,虽说极乐赞,而彼赞颂时,纵尽俱胝劫,极乐赞不尽,辩才亦不尽;极微数世界,何人粉成尘,较彼多世界,满宝作布施,何人已听闻,阿弥陀佛名,极乐胜功德,欢喜而合掌,此福胜前福。故闻彼佛德,当喜生诚信,为生极乐刹,猛厉起胜解,何人若能闻,极乐世界名,彼福诸胜刹,不及无法喻。较通达佛语,智者福更多,为能得胜义,信心为根本,是故闻此已,断除诸怀疑。”此外经中又说:“诸法依缘生,住于意乐上,何者发何愿,即得如是果。”及“佛说诸善法,根本为胜解。”因此说,生起信心至关重要。

    生不起信心的障碍有未知、邪知与怀疑三种,为此必须断除这三种障碍。

    未知:如果不知道、不了解极乐世界与阿弥陀佛的殊胜功德,就不会希求往生极乐世界,如同劣种愚人不知道珍宝的价值也就不会问津它的情况费力寻求一样。首先应当听闻无垢经教中称叹极乐世界的一切功德并为人宣讲。诚如佛在经中说:“弥勒,若闻如来、应供、正等觉阿弥陀佛名号,则彼等众生获得一切善妙,任何众生甚至对善逝阿弥陀佛生起一念信心,对此法门生起坚定不移之诚信将不会信受劣法;弥勒,是故汝应生胜解,汝应通达此义。诸天、魔、梵天、比丘、婆罗门等一切世众亦当受持、读诵、精通此法门,并为他众广泛正确宣说,欢喜修持;弥勒,甚至一昼夜间受持、读诵、精通此法门,亦当诚心诚意为他众广泛正确宣说,乃至缮写经函后亦当受持并对之作本师(应敬重此法如敬重本师释迦牟尼佛)想。何人欲求迅速令无量众生于正等觉菩提果位中不退转、亲睹善逝出有坏无量寿佛并希望自己也完全受持具有殊胜圆满功德庄严之佛刹,则为了闻此法门,应当跨越遍布火焰之三千大千世界而听闻。听受之后,亦当由衷欢喜。为获得、精通、受持、缮写、修持此法门而发猛厉精进。甚至在挤牛奶如此短暂时间里,也为他众宣说。越过布满火焰之三千大千世界,亦不应生一后悔心。何以故?弥勒,如是众多俱胝那由他菩萨众皆因曾听闻此广妙法门,而于无上真实圆满正等觉菩提中不退转。”

    邪见:尽管听闻了如此殊胜的法门,可是那些往昔未曾积累资粮的人们,非但不对此信服,反而对所说的教义生起邪见,这就像外道一样。在不承认圣教为正量的这些人面前,为了使他们通达真正的教义,要依靠方便加以调伏;或者通过说理的途径进行教化。依靠方便加以调伏就是靠大显神变使他们皈入佛门;凭借说理的途径进行教化就是通过正理的渠道证明佛陀是量士夫(量指正量,士夫指补特伽罗。因为佛的身口意清净,无诸垢染,故为量士夫),正确建立佛教是解脱的津梁,由此使他们对佛陀不可思议的誓愿力和智慧生起定解,结果必然对以三观察(经过现量、比量及圣教量的观察)证明清净的《极乐世界庄严经》等经教也就是能推知、衡量最极隐蔽所量的无欺圣教生起诚信。

    怀疑:虽然承认自己是佛教徒,却因为信仰下乘导致听闻极乐世界的广大功德以后,心里会萌生这样的念头:只有圣者才能往生到这样的刹土,而一般的凡夫人仅以持佛号等,不能够往生吧。满腹怀疑并且口中也这样说。要知道此类人已经失毁了重大意义。我们借助圣教能够推知:凡夫人也有凭借信心与渴求心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等情况。如颂云:“往生第三处(即圣教量。第一处为现量,第二处为比量),依论即有理。”对于极隐蔽之所量,只有通过无欺的圣教来深入领会它的广大实义,这是一切智士仁人的传统。极乐世界的器情功德极为广大,而且凡是听到善逝阿弥陀佛名号并渴求往生的人都必定能够往生(,这也是由阿弥陀佛的发愿力决定的)。往昔,在善逝世自在王如来前,名为法藏的比丘发愿受持比功德圆满的八百一十万俱胝那由他庄严佛刹更殊胜的刹土,为了圆满所发的这些宏愿而修学无量菩萨行,达到究竟,如今圆满实现了往昔的一切誓愿,于名为极乐世界的刹土中成佛、住世,宣说正法。因此,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的发愿力,很容易往生到极乐世界。如果得以往生,那当然有重大的意义。经中说:“出有坏,吾证菩提之时,于无量无边佛刹中,任何众生闻吾名号,彼等为往生我刹,发心并回向诸善根。除被五无间罪及舍法罪障所覆外之一切众生,彼等甚至十发心,愿生我刹,若彼等不能往生,尔时愿吾不现前成就无上正等觉菩提果位……”这里以及前面所说的往生极乐世界之四因,我们要依靠诸如此类的教证生起定解。

    若有人认为:此极乐世界胜过其他净土,而且所有往生者全部具足总持、等持、神通等无量功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