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致,不合拍”。“红卫兵搞得天翻地覆的,首先是破四旧的运动。有些历史
学家不知道毛主席对破四旧的作法实际态度是什么。据我和毛主席接触中的了解,
他是不赞成破四旧的。……林彪讲话有这提法,陈伯达在人民日报社论中也这样提
了。林彪接见红卫兵的讲话号召破四旧,这讲话稿毛主席也看过,当时也不知道会
产生这样大的后果。毛主席对当时的中央领导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集中目标对准
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只搞破四旧这些东西,毛主席对此并没有欣赏。林
彪、陈伯达也没有号召这样去搞。是新华社、人民日报具体工作的同志对毛主席思
想理解不够,新华社提倡这样搞。红卫兵八月二十日第一次上街,砸招牌,改路名
,人民日报就说好得很,新华社作了详细的歌颂性的报道。在这一点上,毛主席对
当时主管宣传工作的陶铸不满意。但群众行动也不好去制止。也没有想到会产生那
么大的后果。一出现打人,毛主席就说不行,要文斗不要武斗。第二次接见红卫兵
时,林彪讲话就提出要文斗不要武斗,说武斗只能触及皮肉,文斗才能触及灵魂。
这是毛主席的思想。〔77〕”这个回忆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大体与现有的资料吻
合。
毛泽东没有特别赞扬破四旧,也没有反对中央新闻媒介对破四旧的报道,应当
说他是认可和支持破四旧活动的,同时有所保留。没有他的认可,任何群众活动都
不可能形成规模。毛泽东最初未尝没有放任红卫兵冲击正常社会秩序,借以发动群
众,造成“革命声势”的意图,然而破四旧运动的发展超出了他的意料,偏离了斗
争党内走资派的方向,并且在传媒和当权派的支持下俨然群众运动的主潮,偏离了
斗争党内走资派的大方向。
9月下旬,中央文革小组召集大专院校少数派红卫兵的座谈汇报,会上清华大
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地质学院少数派代表提出,文化大革命中存在一条右倾机
会主义路线,周恩来搞调和。毛泽东对此十分重视,决定采取新的重要步骤,将运
动的方向引向冲击党内走资派。10月初毛泽东发动了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运动。破四旧运动就此完结。此后,破四旧虽然继续作为红卫兵的伟大功绩受到赞
扬,但是群众运动的主要方向从矛头向下,攻击社会底层的地富反坏右阶级敌人,
转向矛头向上,冲击党内当权派。破四旧的主力老红卫兵和保守派红卫兵陷于被动
,他们因为保护当权派,打击造反派和出身不好的学生而被批判为执行了资产阶级
反动路线。在红卫兵的破四旧活动中被株连打击的一些群众得到了平反。在破四旧
中曾经以支持红卫兵求自保的很多当权派和追随当权派的群众受到批判斗争。文革
运动真正开始了它的核心内容——斗争党内所谓“走资派”和“资产阶级司令部”
。
1966年就开始筹备的红卫兵破四旧展览会,后来因为造反派的兴起而被搁
置,到1967年6月开幕时索性改为革命造反展览会,以造反派斗争党内“走资
派”和“资产阶级司令部”为主线,破四旧运动只作为其中一小部分,表现了文化
大革命决策者的文革观。〔78〕
结论
从1966年8月下旬到9月底,在短短40余天里。破四旧运动给中国社会
文化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千千万万的红卫兵、青少年被鼓动起来搜寻“四旧”,即
所谓“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社会生活中凡带有中国传
统文化、西方文化甚至俄苏文化色彩的事物统统在破除之列,从服装款式、发型、
街道的名称、化装用品,到图书、唱片、文物、古迹;从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的残
余到民主党派,少有幸免。取“四旧”而代之的“四新”是以种种形式宣传对毛泽
东个人及其思想的崇拜,歌颂文化大革命。
破四旧运动中,红卫兵不顾“要文斗,不要武斗”的政策界限,普遍使用超法
律的强制和暴力手段,从强制剪掉路人的瘦腿裤,到批斗会上的体罚和拳打脚踢;
从强制劳动,到私设劳改所、非刑折磨;从抄家、没收私人财物,到驱逐出城市,
遣送原籍。“文化大革命”成了吞噬千万人生命财产的“红色恐怖”的“武化”革
命。
大批青少年自以为最革命的言论和行动,暴露出文革前“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政治教育的严重弊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无限崇拜,无条件地崇尚革命暴力
,排斥人道、人权、自由、法治,对民主概念的扭曲,以贴阶级斗争标签取代对人
类文明和优秀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珍惜,对外部世界的无知和虚骄等等。青少年的偏
激、狂躁被推到政治运动的前台;社会良知、理性对青少年的正常指导被剥夺;青
少年简单化、极端化、形式化的思维和行动受到鼓励和纵容,泛滥成灾。最激进的
“革命”行动的实质,是落后、反动的社会文化的沉渣泛起。
破四旧运动以极端的方式进行传统意义的阶级斗争,其打击的对象主要是被以
往革命和政治运动打倒、改造、边缘化,以及被初期文革运动抛出来的人们,而不
是当权的领导干部。它的矛头指向社会的下层和政治的边缘人物,而不是上层,不
是领导干部“当权派”。这在许多干部看来是革命和群众运动的天经地义,而恰恰
不符合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斗争党内“走资派”、“资产阶级司令部”的“大方
向”。党内一些领导人,特别是宣传部门的负责人没有准确把握毛泽东的意图,将
破四旧的星星之火煽成燎原之势。毛泽东则在破四旧的强大冲击波过去之后,将群
众斗争的矛头扭转到文化大革命的核心目标——斗争党内“走资派”。
注释
1.林彪1966年8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8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
工教研室1988年编辑:《“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册),第82-83
页。
2.新北大井冈山兵团中文系《星火燎原》战斗队1967年12月编辑的《红卫
兵文选》,第32-35页,刊登《最后通牒——向旧世界宣战》,落款是“北京
二中红卫兵,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零点五十分”。《人民日报》1966年8月
26日刊载这篇文章时,题目改为《向旧世界宣战》,作了文字加工,删去“混蛋
”之类脏话和完稿日期。《光明日报》1966年8月24日第2版刊登北京二中
红卫兵徐纪民在红卫兵座谈会上的发言:《我们向旧世界宣战》,也说到:“8月
17日晚,我校‘红卫兵’战士起草了向旧世界的宣战书。” 另据这份《最后通
牒——向旧世界宣战》的起草者回忆,8月18日毛泽东接见以后,北京二中红卫
兵到共青团中央机关,要求印刷。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道义依从红卫兵要求,批准
由《中国青年报》社连夜印刷成几千份传单,交红卫兵散发。见秦晓鹰:《历史的
错位——〈向旧世界宣战〉作者的自述》,《北京青年报》1989年9月1日。
3.《人民日报》1966年8月19日。
4.1966年8月31日,林彪和周恩来在接见外地来京革命师生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1966年9月1日。
5.破四旧运动到1966年9月底基本结束,但是以后仍然有红卫兵破坏文物的
活动,其中最严重的是1966年11月初至12月初,北京师范大学井冈山公社
的造反派学生,在孔子故乡山东曲阜造反,大规模破坏文物古迹的事件。但是一般
地说,10月以后的这些活动只是个别的事件,不再构成普遍的运动。
6.北京二中红卫兵,1966年8月18日0时50分,《最后通牒——向旧世
界宣战》,新北大井冈山兵团中文系《星火燎原》战斗队1967年12月编辑《
红卫兵文选》,第32-35页。
7.北京毛泽东主义中学(26中)红卫兵(卫旗),1966年9月1日,《破
旧立新一百例》第34条,30中翻印。传单中有的地方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有
错别字,本文引用时一律原文照录,同时在明显的错字后用括弧标出正确的字。
8.同上注,第74、77、28、29、30、43、36条。
9.同上注,第100、36、73、42、65条。
10.新华社8月22日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浪潮席卷首都街道,“红卫兵”
猛烈冲击资产阶级的风俗习惯》,见人民日报1966年8月23日。
11.新华社上海、天津1966年8月24日电,《上海天津革命小将和商业职
工向剥削阶级“四旧”发动总攻》,见《人民日报》1966年8月25日。
12.新华社1966年8月25日讯《各地革命小将向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
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发动总攻击》,见《人民日报》1966年8月26日。
13.同注7,第95条。
14.同注7,第1、2、4、7、16条。
15.同注7,第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