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苦法智位。定成三智。谓世俗智。法智。苦智。后四一一增者。从苦法智。后
有四位。一第四念。苦类智位。二第六念集法智位。三第十念灭法智位。四第十
四念道法智位。此上四位。皆增一智。且第一位。成前三智。增一类智。总成四
智。于第二位。成前四智。又增集智。于第三位。成前五智。又增灭智。于第四
位。成前六智。又增道智。故见道位。总成七智。修道定成七者。此约修道。未
离欲位。亦成七智。如见道说。离欲增他心者。于离欲位。成前七智。有增他
心。总成八智。无学钝利根定成九成十者。时解脱者。定成九智。除无生智。不
时解脱。定成十智。
从此第六。约位辨修。就中分六。一约见道辨。二约修道辨。三约无学道
辨。四约余位辨。五约依地辨。六明四修义。且初约见道辨者。论云。于何位
中。顿修几智(此总问也)且于见道十五心中。颂曰。
见道忍智起 即彼未来修
三类智兼修 现观边俗智
不生自下地 苦集四灭后
自谛行相境 唯加行所得
释曰。见道忍智起即彼未来修者。于见道中八忍七智。忍正起时。修未来
忍。智正起时。修未来智。此之忍智。先未曾得故。不相修唯修同类。三类智兼
修现观边俗智者。于苦集灭三类智时能兼修未来现观边俗智。此世俗智。于一一
谛现观后边。方能兼修。故立现观边。世俗智号也。现观边者。即三类智也。谓
世俗智。于无始来。曾知苦断集证灭。今三类智。亦知苦。断集证灭。与世俗
智。同为一事。有事现观故。三类智边。能修世俗智。问于道类智时。何不修俗
智。答俗智于道中。曾无事现观故。道类智不修世俗。又必无于道。遍事现观
故。谓于三谛。可遍知苦。可遍断集。可遍证灭。当谛事周。故修俗智。必无于
道。可能遍修。种性多故。故道类智。不修俗智。问何故于三谛。有遍声非道谛
耶。答以其能知一切苦。断一切集。证一切灭。而无能修一切道谛。佛亦于道得
修习修。俱不尽故。故无遍声。不生自下地者。此世俗智。三类智边。得非择
灭。故名不生。此不生法。于一切时。无容起故。以见道是无漏俗智。是有漏
故。于见道此无容起。以不起故。得非择灭。自下地者。修世俗智。唯自下地。
谓依未至。见道现前。能修未来二地俗智。谓修未至及欲界也。修未至者。是修
自地。修欲界者。是修下地。如是乃至依第四禅。见道现前。能修未来七地俗
智。谓色界六。欲界一地。修第四禅。是修自地。修余六地。名修下地。苦集四
灭后者。此世俗智。苦集边修四念住摄。灭边修者。唯法念住。自谛行相境者。
此世俗智。随于何谛。现观边修。即以此行相。缘此谛为境。唯加行所得者。此
世俗智。见道力得。故唯加行得。
从此第二。约修道辨。论云。次于修道离染位中。颂曰。
修道初刹那 修六或七智
断八地无间 及有欲余道
有顶八解脱 各修于七智
上无间余道 如次修六八
释曰。修道初刹那修六或七智者修道初刹那者。道类智是也。此智现前。修
未来智。或六或七。未离欲者。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已离欲者
七。更加他心断。八地无间者。谓断欲界乃至无所有处。此八地中。无间道也。
及有欲余道者。谓未离欲。名为有欲。此有欲圣。所有加行。解脱胜进。名为余
道。是前无间道。外故名为余。有顶八解脱者。谓断有顶。八解脱道。除第九
也。各修于七智者。此上所明八地无间道。及有欲余道。并有顶八解脱。各修未
来七智也。若无间道。及有欲余道者。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俗智。有顶
八解脱。修七智者。于前七智。除世俗智。加他心智。上无间余道如次修六八
者。上无间者。谓是断有顶。九无间道也。此上无间。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
智。类智。言余道者。谓断欲界。第九解脱道。及第九胜进道。又断上七地。诸
解脱道。及胜进道。断上八地(加有顶也)诸加行道。又断有顶前八品惑。诸胜
进道。此上诸道。皆名余道。此之余道。未来修八。于前六智。加世俗智及他心
智。
从此第三。约无学辨修。论云。次辨离染得无学位。颂曰。
无学初刹那 修九或修十
钝利根别故 胜进道亦然
释曰。无学初刹那者。谓断有顶。第九解脱道也。此无学位。未来修智。或
九或十。谓钝根者。除无生智。若利根者。具修十智。于无学位。诸胜进道。或
九或十。准前说之。
从此第四。约余位辨修。论云。次辨余位修智多少。颂曰。
练根无间道 学六无学七
余学六七八 应八九一切
杂修通无间 学七应八九
余道学修八 应九或一切
圣起余功德 及异生诸位
所修智多少 皆如理应思
释曰。练根无间道学六无学七者。有学练根。诸无间道。未来修六。谓四谛
智。法智。类智。无学练根。诸无间道。未来修七智。于前六上。更加尽智。余
学六七八者。余谓余道。即是练根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故名为余。
有学练根。诸解脱道。未离欲者。未来修六。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已离欲
七。更加他心。若加行道。未离欲者。未来修七。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
俗智。已离欲八。更加他心。诸胜进道。未离欲者。未来修七。已离欲八。如加
行说。应八九一切者。应谓无学。上句余字。流入此中。谓约余道。应八九一切
也。谓无学位。退法等五。修练根时。前八品解脱道。未来修八。谓四谛智法。
智类智。他心智。尽智。于退法等四。第九解脱道。未来修九。于前八上。加世
俗智。于第五堪达种性。第九解脱道。未来修十。又无学练根。诸加行道。未来
修九。除无生智。若胜进道。是钝根者。未来修九。若利根者。未来修十。杂修
通无间学七应八九者。此明杂修无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也。有学杂修。诸无
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未来修七。谓四谛智。法智。类智。及世俗智(释
学七也)无学杂修。诸无间道。及修五通。诸无间道。未来所修。钝八利九。八
者。除他心智。及无生智。九者唯除他心(释应八九也)余道学修八者。余道。
谓杂修。及修五通。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名为余道。学修八者。学
位杂修。及修五通。诸解脱道。及加行道。并胜进道。未来修八。除尽无生智。
应九或一切者。应谓无学。上句余字。流至此中。谓无学杂修。及修五通。诸解
脱道。并加行道。及胜进道。未来所修。钝九利十。此上修通。诸解脱道。应知
唯取宿住。神境。他心修。解脱道也。谓天眼。天耳。二解脱道。无记性故。不
名为修。圣起余功德者。谓余四静虑。四无量心。等诸功德也。及异生诸位者。
谓异生位。修四静虑。及修通等也。所修智多少皆如理应思者。此上两句。修智
多少。如道理思之。谓圣起余功德。若有学圣。未离欲七。已离欲八。若无学
圣。钝九利十。其异生位。若未离欲。唯世俗智。若已离欲。加他心智。
从此第五。约地辨修。论云。诸未来修。为修几地(一问)诸所起得皆是修
耶(第二问也)颂曰。
诸道依得此 修此地有漏
为离得起此 修此下无漏
唯初尽遍修 九地有漏德
生上不修下 曾所得非修
释曰。前七句答第一问。第八句答第二问。诸道依得此修此地有漏者。此明
修有漏也。诸道。谓世俗。及无漏道。此有两类修有漏道。一诸道依此地。能修
未来此地有漏。二诸道得此地。能修未来此地有漏。依此地者。于九地中。随依
何地也。得此地者。随依何地。离下地染。第九解脱道。得上地也。得上地时。
能修上地根本近分有漏功德。离下地缚。必得上故。为离得起此修此下无漏者。
此明修无漏也。此有三类修无漏道。一为离此。谓为离此地也。二得此谓得此地
也。三起此。谓此诸道。起此地也。此上三类。皆修未来此地无漏及下地无漏。
以无漏道非系地摄。故得傍修。论云。为离此言。通二四道(二谓有漏无漏也。
四谓加行无间。解脱胜进也)唯初尽遍修九地有漏得者。唯初尽智现在前时。力
能遍修九地有漏。不净观等。无量功德。以彼自心初为王位。一切善法。起得来
朝。生上不修下者。上言遍修。若生上地。必不修下。修九地者。约欲界说。曾
所得非修者。若法先时。曾得弃啥。今虽还得。不名所修。曾来未得。今时方
得。名为所修。用功得故。
从此第六。明四修。论云。修有四种。一得修。二习修。三对治修。四除遣
修。如是四种依何法立。颂曰。
立得修习修 依善有为法
依诸有漏法 立治修遣修
释曰。得习二修。依有为善。以可修习得爱果故。故有为善。可名为修。若
现若未。俱有得得。皆名得修。法体现前。名为习修。亦名行修。法现行故。约
世分别。于未来世。唯有得修。起得得故。现具二修。有法俱得。名为得修。体
现行故。名为习修。治遣二修。依有漏法。谓有漏法。有对治道。名为治修。遣
缚义边。名除遣修。西方诸师。于四修上。加防护修及观察修。防护诸根。观察
身故。毗婆娑云。防观二修。即治遣修摄。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六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
从此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功德。就中二。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就明不
共法中二。一举数标名。二依名别释。且初举数标名者。论云。如是已辨诸智差
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于中先辨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
有十八种。何为十八。颂曰。
十八不共法 谓佛十力等
释曰。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十八不共法。余圣所无
故。名不共法。
从此第二。依名别释。就中有五。一明十力。二明四无畏。三明三念住。四
明大悲。五明佛同异。就明十力中二。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且第一明心力
者。论云。且佛十力相别云何。颂曰。
力处非处十 业八除灭道
定根解界九 遍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 尽六或十智
宿住死生智 依静虑余通
瞻部男佛身 于境无碍故
释曰。初六句出体。次两句依地。次一句依身。后一句释力义也。力处非处
十者。总标也。一处非处智力。以十智为体。处谓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能感爱
果。造不善业。能招恶果。斯有是处。非处谓不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感恶果。
造不善因。感爱果。必无是处。佛智能知处非处故。名处非处智力业八除灭道
者。第二业异熟智力。以八智为体。除灭道二智也。知如是类业。感如是异熟。
名业异熟智力。除灭道智者。以业异熟非灭道摄故。业异熟智力。除灭道智也。
定根解界九者。此有四力。定谓第三静虑解脱(八解脱也)等持(三三摩地)等
至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