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古方汇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113-古方汇精-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斤) 
上二味和匀。炼蜜丸。梧桐子大。开水下。四钱。忌食猪肝羊血番菇等物。 

卷一内症门
扫虫煎(八十)
属性:(治诸虫上攻。胸腹作痛。凡验虫症。视其目无精光。面色灰白。肌肤消瘦。颊时火 
胸胁作痛。肚腹搅胀。饮食易饿。饿时痛甚。得食稍止。唇焦舌燥。上 有白点者。真 
也。照方投二三剂。取吐下而愈。) 
吴茱萸 青皮 小茴香(各一钱炒) 槟榔 乌药(各一钱五分) 细榧肉(三钱敲碎) 
乌 
梅( 
上将前八味。用白水煎。去渣。随入后二味。再煎三四沸。搅匀。徐徐服之。如恶心作 
吐 

卷一内症门
化虫散(八十一)
属性:(治症同前。) 
雷丸(八分) 槟榔 鹤虱(各一钱) 使君子(一钱五分) 轻粉(四分) 
上为末。分二服。晚刻以精猪肉一两。切片。用皂角泡汤浸一宿。至五更慢火炙透。蘸 
香油 

卷一内症门
消痞简易方(八十二)
属性:(专治痞疾。) 
荸荠(一百个) 花头海蜇(三斤) 
各洗净。入沙锅内。同水煮一日。冬天一夜。单食荸荠自消。 

卷一内症门
厌红温胃饮(八十三)
属性:(治一切血症。凡伤酒食饱。低头掬损。吐血不止。甚至妄行。口鼻俱出。但声未失者 
悉效。并治鼻血。舌上及齿缝出血。用吹糁即止。) 
百草霜(二钱) 
研细。糯米汤调下。 

卷一内症门
清凉散(八十四)
属性:(治舌上出血。) 
蒲黄灰 槐花末 
各等分。研细干糁舌上。加用鲜生地五钱捣汁。白汤冲服。 

卷一内症门
惜红饮(八十五)
属性:(治鼻血不止。) 
陈京墨(酒磨汁) 
外用五味子四分。麦冬一钱。煎汤和服可止。 
一方。用新白芨一薄片。贴眉心即止。重者换贴一次。 
一方。用血余烧灰存性为末。吹入立止。 

卷一内症门
小便秘(八十六)
属性:(是症多由感冒伤寒。疟痢变症。其冷热可以葱熨法试之。冷秘。葱熨即通。热秘。 
通旋秘。) 
柴胡(六分) 木通(五分) 茯苓(一钱) 甘草(四分) 
冷秘加熟附子三分。热秘加黄芩知母车前各五分。急流水煎服。 
一方。治冷秘。葱白切炒热。包帛内。慢揉脐下。即通。 
一方。治热秘。莴苣菜捣烂。贴脐上立通。 

卷一内症门
清溲饮(八十七)
属性:(治小便血。) 
荷叶蒂(七枚) 
烧灰。酒调服。 

卷二
外科门
属性:症有内。复有外。外之形症。可一望而知。而亦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大抵发于脏者阴 
也。 
之偶 
多急 
阴。 
大为 
应手 
因不 
其源 

卷二外科门
仙方活命饮(一)
属性:(治一切痈疽。不论阴阳恶毒。未成即消。已成即溃。化脓生肌。散瘀消肿。乃 
圣药也。) 
穿山甲 银花(各二钱) 皂角刺 归尾(各一钱五分) 赤芍 陈皮 甘草节 天花 
粉 
贝母 
酒水各半煎服。 

卷二外科门
六味汤(二)
属性:(治痈疽发背疔疮。并一切无名肿毒。未成者消。已成者溃。最危之症。三服全愈。) 
生地黄 生黄 生甘草 白芷(炒) 当归(炒) 穿山甲(炒各三钱) 
患在头面。加川芎五钱。手足。加桂枝五钱。中部。加杜仲五钱。下部。加牛膝五钱。 
上连引七味。根据方称准。分量不可增减。善饮者。用黄酒二碗。煎一碗。不善饮者。酒 
水各 

卷二外科门
万灵丹(三)
属性:茅术(八两) 全蝎 明天麻 石斛 当归 炙甘草 川芎 羌活 荆芥 防风 麻黄 
北细 
共为细 
末。炼蜜丸。丸分三等。一两作四丸。一两作六丸。一两作九丸。朱砂六钱为衣。收 
凡遇恶疮痈疽发背等症。用连须葱白九枝。煎一茶杯。看患者年岁老壮。病势缓急 
等之丸。未成随消。已成即高肿而溃。如无须发散者。只用热酒化服。服后避风。 
忌冷物。房事。孕妇勿服。 

卷二外科门
醒消丸(四)
属性:(治一切痈疽肿毒。初起即消。) 
乳香 没药(各一两) 麝香(去油一钱五分) 雄精(五钱) 
共研和。黄米饭一两。捣烂。入末。再捣。为丸。萝卜子大。晒干。忌烘。每服三钱。 
热陈 

卷二外科门
犀黄丸(五)
属性:(治乳岩。瘰 。痰核。横 。流注。肺痈。小肠痈。等症。) 
即醒消丸内。除去雄精。加犀黄三分。如前法为丸。每服三钱。热陈酒送下。患生上部。 
临 

卷二外科门
益气养营煎(六)
属性:(治疽患漫肿多日。脚散顶平。) 
川芎 生甘草节(各一钱) 当归 银花 茯苓 生黄 (各二钱) 炙山甲(一钱五 
分) 
荆芥 
用葱一枝。酒半杯。早晚每投一剂。外治须急聚根脚。中敷玉枢丹。(即太乙紫金丹。 
见前 
钱。 

卷二外科门
金银花酒(七)
属性:(治痈疽。发背。疔疮。等患。不论生在何处。初起服之。重者减轻。轻者消散。) 
鲜忍冬花(连藤一两即金银花) 大甘草节(五钱) 
用白水二碗。文武火慢煎。至一碗。入无灰酒一大碗。再煎十数沸。去渣。分为三服。 
一日 
终不 
留一 

卷二外科门
一味济阴散(八)
属性:(治痈疽。发背。一切疮毒。红色高肿。属阳者。) 
槐花(净米一升炒焦为末) 
分作二服。将一服。每日好酒服四五钱。一服。老酒煎。调敷患处。四五日即愈。 

卷二外科门
一味升阳散(九)
属性:(治痈疽。发背。一切疮毒。白色漫肿。属阴者。) 
远志肉(四两) 
将二两。用陈酒二碗。煎至一碗。又投好酒半碗。临睡时温服。将渣。同下存远志肉二 
两。 
七服 

卷二外科门
消毒神效散(十)
属性:(治发背。痈疽。乳痈。一切外患。初起即散。已成者。搽三次。收小出毒随愈 
鲜山岳(五两不见水) 土朱 松香 白洋糖(各一两) 全蝎(十个) 
上共捣烂围之。留顶。药上盖纸。周时一换。 

卷二外科门
一味消毒散(十一)
属性:(治痈疽肿毒。) 
陈小粉。不拘分两。年久者佳。炒黄黑色。研以陈米醋。调熬如黑漆状。瓦罐收用。纸 
摊。 

卷二外科门
解凝散(十二)
属性:(治气凝血滞。痈疽初起。坚硬可散。) 
远志 真菊叶(各三钱) 荆芥 全当归 丹参(各五分) 
上药各取净末。和匀研细。蜜酒葱汁调敷。每药末一钱。加入真川贝二分。芒硝四厘。 
敷痰 

卷二外科门
肿毒热疖方(十三)
属性:(治一切痈疖红肿。疼痛难忍者。) 
陈京墨(醋磨汁)每墨汁半小杯。和入猪胆汁一小匙。生姜蘸。频涂患处。定痛消肿神 
验。 

卷二外科门
赤小豆散(十四)
属性:(治痈疽初起。敷之即消。) 
远志(八钱) 首乌皮(一两) 赤小豆(一两五钱) 红花(八分) 荆芥(三钱) 
各取末和匀。每药末一两。加真麝香四分。葱酒汁调敷。 

卷二外科门
星辛散(十五)
属性:(治一切外症初起。色淡浮肿。) 
生南星 生大黄 北细辛 
上药等分。葱汁醋卤熬稠。调敷。 

卷二外科门
锦蓉散(十六)
属性:(治一切外症初起。红热火症。) 
锦纹大黄(十六两) 白芷(四两) 芙蓉叶(三两) 元参(二两) 
各取净末。研至无声为度。用葱汁黄蜜调敷。 

卷二外科门
蓉豆散(十七)
属性:(治一切外症初起。) 
芙蓉叶。或根或花。鲜者捣烂。干者研末。赤小豆研末。等分。用蜜调涂四围。中间留 
顶。 

卷二外科门
冲和膏(十八)
属性:(治外症初起。坚肿色淡。) 
赤芍(二两) 白芷 防风(各一两) 独活(三两) 龙脑(三钱) 石菖蒲(一两 
五钱) 
各取净末。以瓷瓶收贮。不可泄气。临用时。姜汁卤醋调敷。一日一换。 

卷二外科门
冲和散(十九)
属性:(凡人环跳穴处。及两膝附骨等处。感受风寒湿气。面上不热。漫肿无头。皮色不变。 
微觉酸痛挛拘。若不即治。变生贴骨等痈。难以收功。急用此药。祛寒逐湿透出外络。提移 
他处出毒。即有成管成漏。亦能逐渐收功。屡用皆效。) 
紫荆皮(五两炒) 赤芍药(二两炒) 香白芷(一两晒燥忌火炒) 独活(一两五钱 
炒) 石 
菖蒲 
上根据法。共为末。筛细。以好酒和葱五茎。煎滚调搽。不必留顶。一日一换。以肿消不 
痛为 

卷二外科门
无名肿毒方(二十)
属性:生大黄。取整者。用青布包裹扎紧。于五月五日午时。入露天粪坑内。浸至十二日。午 
时取 

卷二外科门
坎宫锭(二十一)
属性:(治一切痈疽漫肿无头。根脚不聚等症。用敷患处。四围。) 
胡黄连(焙) 芙蓉叶(晒脆或烘) 儿茶 真熊胆 文蛤(焙黑) 真西黄(各三钱) 
辰砂 
(水 
各研细末。和匀。再乳。用生大黄五钱。卤醋一茶杯。健猪胆二枚滴汁。三味熬稠膏作 
锭。 

卷二外科门
阳和汤(二十二)
属性:(治一切阴疽色白。不起发。势将内陷者。饮之立救。并寒凝痰核。根深难溃。与犀 
丸。(见前五号)间服。取效。) 
熟地(一两) 白芥子(二钱) 鹿角胶(三钱) 肉桂 生甘草(各一钱) 姜炭 麻 
黄(各 
五分) 
水酒各半煎服。加法制半夏(一钱五分)。陈皮(八分)尤妙。 

卷二外科门
金锁比天膏(二十三)
属性:(治痈疽发背。无名肿毒。疔疮。鼠串。马刀。瘰 。紫疥。红丝。鸦焰漏睛 
腿血气。内外 疮。鱼口便毒。杨梅结核。金疮杖疮。蛇蝎虫咬。虎犬人伤。顽疮 
久流脓血。万般烂疮。风寒痰湿。四肢疼痛。乳癖乳岩。其未破者。用葱椒汤。已 
汤洗净。贴之。如初发势重。将膏剪去中心。留头出气不必揭起。一膏可愈一毒。 
见火。必须重汤化开。) 
山甲(一具或净甲一斤) 刘寄奴(去根切丝) 野麻根 苍耳草(连根叶子) 紫花 
地丁 
各草药鲜者为妙。用真麻油十二斤。将四斤先煎穿山甲枯焦。余八斤浸各药。冬七日。 
春秋 
斤。 
两。 
待 

卷二外科门
神效桑枝炙(二十四)
属性:治发背不起。或瘀肉不溃。此阳气虚弱。用桑枝捻着。吹熄其焰。用火炙患处。片时。 
日三 
疮。 
余毒 
用之 

卷二外科门
神仙熏照方(二十五)
属性:雄黄 朱砂 真血竭 没药(各一钱) 麝香(二分) 
上五味研细末。用棉纸 
卷为粗捻。约长尺许。每捻中入药三分裹定。以真麻油润透。点灼疮 
自红晕外圈。周遭徐徐照之。以渐将捻收入疮口上。所谓自外而内也。更 
以引毒瓦斯。此是手法。此药气从火头上出。内透疮中。则毒随气散。自 
条。渐加至五七条。疮势渐消。可渐减之。熏罢。随用后敷药。 

卷二外科门
敷药方(二十六)
属性:车前草 草 金银花 五爪龙草 
上四味鲜草。等分。同捣烂。加多年陈小粉。仍加飞盐少许。共调为稠糊。敷疮上。中 
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