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者,宜入药用。依木皮而结者,谓之青桂,气尤清。在土中岁久,不待 剔而成薄片者,
谓之龙鳞。削之自卷,咀之柔韧者,谓之黄蜡沉,尤难得也。承曰∶诸品之外,又有龙鳞、
麻叶、竹叶之类,不止一、二十品。要之入药惟取中实沉水者。或沉水而有中心空者,则是
鸡骨。谓中有朽路,如鸡骨中血眼也。时珍曰∶沉香品类,诸说颇详。今考杨亿《谈苑》、
蔡绦《丛谈》、范成大《桂海志》、张师正《倦游录》、洪驹父《香谱》、叶廷 《香录》诸书,
撮其未尽者补之云。香之等凡三∶曰沉,曰栈,曰黄熟是也。沉香入水即沉,其品凡四∶曰
熟结,乃膏脉凝结自朽出者;曰生结,乃刀斧伐仆,膏脉结聚者;曰脱落,乃因水朽而结者;
曰虫漏,乃因蠹隙而结者。生结为上,熟脱次之。坚黑为上,黄色次之。角沉黑润,黄沉黄
润,蜡沉柔韧,革沉纹横,皆上品也。海岛所出,有如石杵,如肘如拳,如凤雀龟蛇,云气
人物。及海南马蹄、牛头、燕口、茧栗、竹叶、芝菌、梭子、附子等香,皆因形命名尔。其
栈香入水半浮半沉,即沉香之半结连木者,或作煎香,番名婆木香,亦曰弄水香。其类有
刺香、鸡骨香、叶子香,皆因形而名。有大如笠者,为蓬莱香。有如山石枯槎者,为光香。
入药皆次于沉香。其黄熟香,即香之轻虚者,俗讹为速香是矣。有生速,斫伐而取者。有熟
速,腐朽而取者。其大而可雕刻者,谓之水盘头。并不堪入药,但可焚 。叶廷 云∶出
渤泥、占城、真腊者,谓之番沉,亦曰舶沉,曰药沉,医家多用之,以真腊为上。蔡绦云∶
占城不若真腊,真腊不若海南黎峒。黎峒又以万安黎母山东峒者,冠绝天下,谓之海南沉,
一片万钱。海北高、化诸州者,皆栈香尔。范成大云∶黎峒出者名土沉香,或曰崖香。虽薄
如纸者,入水亦沉。万安在岛东,钟朝阳之气,故香尤酝藉,土人亦自难得。舶沉香多腥烈,
尾烟必焦。交趾海北之香,聚于钦州,谓之钦香,气尤酷烈。南人不甚重之,惟以入药。
【正误】时珍曰∶按∶李 《海药本草》谓沉者为沉香,浮者为檀香。梁元帝《金楼子》
谓一木五香∶根为檀,节为沉,花为鸡舌,胶为熏陆,叶为藿
并误也。五香各是一种。所谓五香一本者,即前苏恭所言,沉、栈、青桂、马蹄、鸡骨
者是矣。
【修治】 曰∶凡使沉香,须要不枯,如觜角硬重沉于水下者为上,半沉者次之。不可
见火。时珍曰∶欲入丸散,以纸裹置怀中,待燥研之。或入乳钵以水磨粉,晒干亦可。若入
煎
【气味】辛,微温,无毒。 曰∶苦,温。大明曰∶辛,热。元素曰∶阳也。有升有降。
时珍曰∶咀嚼香甜者性平,辛辣者性热。
【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别录》)。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并
宜酒煮服之。诸疮肿,宜入膏中(李 )。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
泻冷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瘙痒,气痢(大明)。补右肾命门(元素)。
补脾胃,及痰涎、血出于脾(李杲)。益气和神(刘完素)。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
闭,小
【附方】新七。
诸虚寒热,冷痰虚热∶冷香汤∶用沉香、附子(炮)等分,水一盏,煎七分,露一夜,
空心温服。(王好古《医垒元戎》)
胃冷久呃∶沉香、紫苏、白豆蔻仁各一钱。为末。每柿蒂汤服五、七分。(吴球《活人
心统》)
心神不足,火不降,水不升,健忘惊悸∶朱雀丸∶用沉香五钱,茯神二两,为末,炼蜜
和丸小豆大。每食后人参汤服三十丸,日二服。(王 《百一选方》)
肾虚目黑,暖水脏∶用沉香一两,蜀椒(去目,炒出汗)四两,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
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普济方》)
胞转不通∶非小肠、膀胱、厥阴受病,乃强忍房事,或过忍小便所致,当治其气则愈,
非利药可通也。沉香、木香各二钱,为末。白汤空腹服之,以通为度。(《医垒元戎》)
大肠虚闭,因汗多,津液耗涸者∶沉香一两,肉苁蓉(酒浸焙)二两,各研末,以麻
仁研汁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蜜汤下。(严子礼《济生方》)
檀香、乳香等分, 于盆内。抱儿于上熏之,即起。(鲜于枢《钩玄》)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蜜香
内容:(《拾遗》)
【释名】木蜜(《内典》)、没香(《纲目》)、
【集解】藏器曰∶蜜香生交州。大树,节如沉香。《法华经》注云∶木蜜,香蜜也。树
形似槐而香,伐之五、六年,乃取其香。《异物志》云∶其叶如椿。树生千岁,斫仆之,四、
五岁乃往看,已腐败,惟中节坚贞者是香。 曰∶生南海诸山中。种之五、六年便有香。《交
州记》云∶树似沉香无异也。时珍曰∶按∶《魏王花木志》云∶木蜜号千岁树,根本甚大,
伐之四、五岁,取不腐者为香。观此,则陈藏器所谓生千岁乃斫者,盖误讹也。段成式《酉
阳杂俎》云∶没树出波斯国、拂林国人呼为阿KT 。树长丈余,皮青白色,叶似槐而长,
花似橘花而大。子黑色,大如山茱萸,酸甜可食。《广州志》云∶肇庆新兴县出多香木,俗
名蜜香。辟恶气,杀鬼精。《晋书》云∶太康五年,大秦国献蜜香树皮纸,微褐色,有纹如
鱼子,极香而坚韧。观此数说,则蜜香亦沉香之类,故形状功用两相仿佛。《南越志》谓∶
交人称沉香为蜜香。《交州志》谓∶蜜香似沉香。《岭表录异》言∶栈香皮纸似鱼子。尤可互
证。杨慎《丹铅录》言蜜树是蜜蒙花树者,谬也。又枳 木亦名木蜜,不知亦同类否?详见
果部。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去臭,除鬼气(藏器)。辟恶,去邪鬼尸注心气
木部第三十四卷木之一
丁香
内容:(宋《开宝》)
【校正】并入《别录》鸡舌香。
【释名】丁子香(《嘉 》)、鸡舌香。
藏器曰∶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
如鸡舌,故名),乃是母丁香也。禹锡曰∶按∶《齐民要术》云∶鸡舌香,俗人以其似丁子,
故呼为丁子香。
【集解】恭曰∶鸡舌香树叶及皮并似栗,花如梅花,子似枣核,此雌树也,不入香用。
其雄树虽花不实,采花酿之以成香。出昆仑及交州、爱州以南。 曰∶丁香生东海及昆仑
国。
志曰∶丁香生交、广、南番。按∶《广州图》上丁香,树高丈余,木类桂,叶似栎叶。花圆
细,黄色,凌冬不凋。其子出枝蕊上如钉,长三、四分,紫色。其中有粗大如山茱萸者,俗
呼为母丁香。二月、八月采子及根。一云∶盛冬生花,子,至次年春采之。颂曰∶鸡舌香,
《唐本草》言其木似栗;《南越志》言是沉香花;《广志》言是草花蔓
香口。其说不定。今人皆以乳香中拣出木实似枣核者为之,坚顽枯燥,绝无气味,烧亦无
香,用疗气与口臭则甚乖疏,不知缘何以为鸡舌也?京下老医言∶鸡舌与丁香同种,其中最
大者为鸡舌,即母丁香,疗口臭最良,治气亦效。葛稚川《百一方》∶治暴气刺心痛,用鸡
舌香酒服。又《抱朴子》书∶以鸡舌、黄连,乳汁煎之,注目,治百疹之在目者皆愈,更加
精明。古方治疮痈五香连翘汤用鸡舌香,而孙真人《千金方》无鸡舌,用丁香,似为一物也。
其采花酿成香之说,绝无知者。慎微曰∶沈存中《笔谈》云∶予集《灵苑方》,据陈藏器《拾
遗》,以鸡舌为丁香母。今考之尚不然,鸡舌即丁香也。《齐民要术》言鸡舌俗名丁子香。《日
华子》言丁香治口气,与《三省故事》载汉时郎官日含鸡舌香,欲其奏事芬芳之说相合。及
《千金方》五香汤用丁香无鸡舌,最为明验。《开宝本草》重出丁香,谬矣。今世以乳香中
大如山茱萸者为鸡舌,略无气味,治疾殊乖。承曰∶《嘉 补注》及苏颂《图经》引诸书,
以鸡舌为丁香。《抱朴子》言可注眼。但丁香恐不宜入眼,含之口中热臭不可近。乳香中所
拣者,虽无气味,却无臭气,有淡利九窍之理。诸方用治小儿惊痫,亦欲其达九窍也。 曰∶
丁香有雌、雄。雄者颗小;雌者大如山茱萸,更名母丁香,入药最胜。时珍曰∶雄为丁香,
雌为鸡舌,诸说甚明,独陈承所言甚为谬妄不知乳香中所拣者,乃番枣核也,即无漏子之核,
见果部。前人不知丁香即鸡舌,误以此物充之尔。干姜、焰硝尚可点眼,草果、阿魏番人以
作食料,则丁香之点眼、噙口,又何害哉?
【气味】辛,微温,无毒。时珍曰∶辛,温。
【主治】风水毒肿,霍乱心痛,去恶气(《别录》)。吹鼻,杀脑疳。入诸香中,令人身
香(甄权)。同姜汁,涂拔去白须
x丁香x(《开宝》)
【气味】辛,温,无毒。时
好古曰∶纯阳。入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经。
曰∶方中多用雌者,力大。膏煎中若用雄,须去丁,盖乳子发人背痈也。不可见火。
畏郁金。
【主治】温脾胃,止霍乱拥胀,风毒诸肿,齿疳 。能发诸香(《开宝》)。风疳 骨槽
劳臭,杀虫辟恶去邪,治奶头花,止五色毒痢、疗五痔(李 )。治口气、冷气、冷劳反胃、
鬼疰、蛊毒,杀酒毒,消 癖,疗肾气、奔豚气、阴痛、腹痛,壮阳,暖腰膝(大明)。疗
呕逆,甚验(保升)。去胃寒,理元气。气血盛者勿服(元素)。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
虚,灰白不
【发明】好古曰∶丁香与五味子、广术同用,治奔豚之气。亦能泄肺,能补胃,大能疗
肾。
丁香气味尤佳。震亨曰∶口居上,地气出焉。脾有郁火,溢入肺中,失其清和之意,而浊气
上行,发为口气。若以丁香治之,是扬汤止沸尔。惟香薷治之甚捷。时珍曰∶宋末太医陈文
中,治小儿痘疮不光泽,不起发,或胀或泻,或渴或气促,表里俱虚之证。并用木香散、异
攻散,倍加丁香、官桂。甚者丁香三、五十枚,官桂一、二钱。亦有服之而愈者。此丹溪朱
氏所谓立方之时,必运气在寒水司天之际,又值严冬郁遏阳气,故用大辛热之剂发之者也。
若不分气血虚实寒热经络,一概骤用,其杀人也必矣。葛洪《抱朴子》云∶凡百病在目者,
以鸡舌香、黄连、乳汁煎注之,皆愈。此得辛散苦降养阴之妙。陈承言不可点眼者,盖不知
此理也。
【附方】旧九,新十七。
暴心气痛∶鸡舌香末,
酒服一钱。(《肘后方》)
干霍乱痛,不吐不下∶
丁香十四枚,研末,以沸汤一升和之,顿服。不瘥更作。(思邈《千金方》)
小儿吐泻∶丁香、橘红等分,炼蜜丸黄豆大。米汤化下。(刘氏《小儿方》)
小儿呕吐不止∶丁香、生半夏各一钱,姜汁浸一夜,晒干为末,姜汁打面糊丸黍米大。
量大小,用姜汤下。《全幼心鉴》
婴儿吐乳∶小儿百日 内吐乳,或粪青色。
用年少妇人乳汁一盏,入丁香十枚,陈皮(去白)一钱,石器煎一、二十沸,细细与服。
(陈文中《小儿方》)
小儿冷疳,面黄腹大,食即吐者∶母丁香七枚,为末,乳汁和蒸三次,姜汤服之。(《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