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2009年合订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 2009年合订本- 第5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们讲“美”,就是要在真和善相统一的基础上,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需要,给人精神上的愉悦。对美的追求,既是人的本性,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是人类长期进化和社会不断进步的综合产物,是人的主观和客观的综合产物。中华民族自古就是追求美的民族。

  早在3000多年以前形成的《诗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抒情诗。我们说“诗言志、歌咏声、舞动容”,就是说要给人以美。中国文化中的诗歌、绘画、音乐、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在世界上是毫不逊色的。我们当代的文学艺术家应该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赵丹在他的遗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活着,或者死了,都不要给别人增添忧愁。艺术家在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以美、以真、以幸福”。他的遗言和他的艺术一样,长存在人们心中。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01  
 

   

文明是打小炼成的
王文

  美国孩子从进小学,上幼儿园大班起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坦白说,如果以中国的标准来衡量,美国孩子在二年级以前文化知识学的少得可怜,一位数加减法做不利索的不止一两个人,但学校对学生的生活习惯培养却毫不含糊。

  美国低年级小学生会有许多手工课,画图课之类,经常是桌子上、凳子上弄得很乱很脏,美国老师一定让他们自己清理干净,直到老师满意为止。

  美国学校还明文规定孩子不许说脏话,如果说了下流话,那是要直接被送校长室的。老师教育孩子要彼此互相尊重、互相欣赏、互相鼓励,尤其是小学经常会开展围绕这类主题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贯穿于阅读、数学和其他任何科目的教育过程中,真正是“寓德于学”,就我所接触的美国小学生来看,很少有谁———哪怕是最自由的高中生———会恶语相向,互相辱骂、人身攻击。老师的示范榜样作用也不可低估,美国老师可以严厉地惩罚学生,但从不允许在人格自尊心上对学生有任何伤害和侮辱。

  美国老师还告诉学生:咳嗽,打哈欠、打嗝、打喷嚏乃至放屁都必须说“对不起”,咳嗽、打喷嚏都必须捂住嘴,老师会告诉小学生这是为了避免细菌传染,当然也是礼貌。在美国书店里,关于礼貌用语和举止的书数不胜数,学生潜移默化,礼貌用语自然成了语言的一部分,所以这样的孩子长大过程中就算不经过“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洗礼也能知道使用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学生在校违纪,家长被叫到学校里来往往都会向老师再三强调一句:“孩子的这种无礼行为在我家里也是决不允许的!”唯恐老师认为他没有家教。正是因为美国老师和家长对孩子从小一丝不苟的态度,严肃认真地训练文明礼貌习惯,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才不会在家给父母带来耻辱,出外远游让祖国蒙羞。

  或许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意识到不文明或不符常规的行为会给他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我们这些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后代,如今飞赴世界各地饱览人文风情,本该是多么惬意的事,但行事为人却常常让他人看不惯,怪谁呢?怪老师没教?恐怕来不及了,还是自己补补课吧。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56
 

   

温暖的墙
马国福

  女友是一名中学教师,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性与粉笔打交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妆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缝,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班前擦的润滑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就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就经常性用热水袋捂冰凉疼痛的手指。

  有一堂课,女友需要板书一黑板教材,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了很多血,染红了手中的粉笔。坐在前排眼细的学生发现了老师手上的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白色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女友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悄悄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静极,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静悄悄,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第二天上课时,女友一走进教室,她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她)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女友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感到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也给拿来了。

  几十双眼睛盯着女友。女友的眼睛湿润了,泪水慢慢的像地下泉水,流了出来。她然后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格外多了一种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汹涌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在身后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55
 

   

危险的标准答案
冯国伟

  二战时,美国军方委托著名的心理学家桂尔福研发一套心理测验,希望能用这套东西挑选出最优秀的人来担任飞行员。结果很惨,通过这套测试的飞行员,训练时的表现很亮眼,可是一上战场,所驾驶的飞机大多被击落,死亡率非常高。桂尔福在反思时发现那些战绩辉煌,身经百战打不死的飞行员,多半是从那些退役的“老鸟”中挑选出来的。他非常纳闷儿,为什么精密的心理测量,却比不上“老鸟”的直觉呢?其中的问题在哪儿呢?

  桂尔福向一个“老鸟”请教,“老鸟”说:“是什么道理,我也说不清。不如你和我一起挑几个小伙子看看,如何?” 桂尔福同意。

  第一个年轻人推门进来,“老鸟”请他坐下,桂尔福在旁观察、记录。

  “小伙子,如果德国人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你怎么办?”“老鸟”问。

  “把飞机飞到更高的高度。”

  “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作战手册》上写的,这是标准答案啊,对吗?”

  “正确,是标准答案。恭喜你,你可以走了。”

  “长官,只有一个问题吗?没有其他要问的吗?”

  “你没有问题,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的。”

  “是的,长官!”

  第一个“菜鸟”走出去后,进来第二个“菜鸟”。他刚一坐下,“老鸟”问了同样的问题:

  “小子,如果该死的德国佬发现你的飞机,高射炮打上来,怎么办?”

  “呃,找片云堆,躲进去。”

  “是吗?如果没有云呢?”

  “向下俯冲,跟他们拼了!”

  “你找死啊?”

  “那摇摆机身呢?”

  “是你开飞机还是我开?书,你都没看?”

  “长官,你说的是《作战手册》吗?”

  “对,难道叫你看《灵犬莱西》?”

  “《作战手册》我看过,但太厚,有些记不清。长官,我爱开飞机,我要替美国开飞机。但读书对我就像读食谱。”

  “什么意思?”

  “我煎蛋、煎牛排都行,我还会帮我老妈烤苹果派。但要我像食谱那样讲出一二三我就搞不懂了。”

  “好,你可以下去了。”

  “长官,我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菜鸟’,现在不要问问题。”

  等“菜鸟”走出门,“老鸟”转过身来问桂尔福:“教授,如果是你决定,你要挑哪一个?”

  “嗯,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我会把第一个刷掉,挑第二个。”“老鸟”说。

  “为什么?”

  “没错,第一个答的是标准答案,把飞机的高度拉高,让敌人的高射炮打不到你。但是,德国人是笨蛋吗?我们知道标准答案,他们不知道吗?所以德军一定故意在低的地方打一波,引诱你把飞机拉高,然后他真正的火网就在高处等着你。这样你不死,谁死?”

  “噢,原来如此。”

  “第二个家伙,虽然有点搞笑。但是,越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小子,他的随机应变能力反而越好。碰到麻烦,他可以想出不同的方法来解决,方法越多,活命的机会就越大。像我这种真的打过很多仗没死的人,心里最清楚,战场上发生的事,《作战手册》里不会有。只有一样跟书上写的一件事情相同。”

  “哪件事?”

  “葬礼。只有这件事和书里写的一字不差。打仗都靠背书,那你只能战死!”

  桂尔福经此教训,重新改造他的测试。新的测试里有“如果你有一块砖头,请说出50种不同的用途”这类激发创意的问题。他的测试不但为美国选出了真正优秀的飞行员,他也因此创造了“创意测试”,成为现代创意活动之父。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06期P14
 

   

睡屋顶的美国校长
蒋家平

  美国新泽西州一名小学校长戴维斯先生为遵守对学生的承诺,7日傍晚爬上校舍屋顶,度过一个寒冷的夜晚。此前,他曾对学生说,如果他们在几个月内读完一万本书,他可以任由学生处置作为奖励。学生提前完成读书任务,他们选择的奖励是,把戴维斯的头发剃出学校名称缩写“HP”字样,并让他在屋顶住一个晚上。

  笔者看到这则报道,禁不住轻声笑了出来:这些孩子想出的处置校长的法子也太绝了点,典型的捉弄人嘛!可你不得不承认,这个法子很有创意,从捉弄人中透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可爱。我猜测,当戴维斯校长在屋顶上冻得哆嗦的时候,屋子附近的篱笆墙外,肯定有不少孩子忽闪着大眼睛在偷着乐呢。

  这种事儿,搁中国或许根本不会发生。中国的校长们在斥责孩子不上进时,也常说“这道题你要是会做,我认你做老师”一类的狠话,不过,这只是火冒三丈时的言不择词,根本没打算兑现,被“承诺”的孩子即便做出题目来了也不会想到要校长“认师”。就算真有倔强的孩子盯住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