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圆满前行引导文_文本文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_文本文档-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生起定解,则不需要精进提防恶业,欢喜善法,自然而然会行善断恶。
  如从前世尊的弟弟难陀因贪恋妻子不想出家,世尊以各种方便使他入了佛法。虽已出家,但是不学律仪并准备逃跑时,世尊以神变把他带到雪山上,指着那里的一只盲眼母猿问他:“这盲猿与你的妻子白莲花(班扎日嘎)二者谁美?”他回答:“我的妻子美,这盲猿不及她百千分之一。”世尊说:“那么我们去天界吧。”又把他带到天界,世尊坐在一处,对难陀说:“你自己去看看吧。”他见到所有的天子在各自的无量宫殿中,被许多天女围绕,享受不可思议的安乐受用。在一座无量宫殿中有许多天女,但是无有一个天子。难陀问:“这是什么原因?”她们回答:“在人间,世尊的弟弟难陀守持戒律,他将从人间转生天界,这是他的无量宫殿。”难陀满心欢喜,返回到世尊面前。世尊问:“你看到天境了吧?”他回答:“看到了。”世尊又问:“天女与你的妻子二者谁美?”他回答:“众天女美,就象前面盲眼母猿与白莲花的差别一样。”返回人间后难陀护持清净戒律。但世尊对众比丘说:“难陀是为了得到善趣果报而出家,你们是为了得到涅槃的安乐而出家,你们走的是不同的路,所以不要和难陀讲话,不要与他畅所欲言,不要与他坐在同一座垫上等。”所有的比丘都依教奉行。因此难陀非常苦恼,他想:其他比丘舍弃了我,但阿难是我的弟弟,应该慈爱我吧。于是去阿难面前,阿难也是一样,从座位上起身便就走。难陀追问:“你们为什么这样对待我?”他说了这是世尊的教导,他才知道原来是世尊教他们不要理睬他的,所以难陀十分悲伤。这时世尊来问:“难陀,你想不想去地狱看看?”他回答:“想看。”世尊以神变把他带到地狱境界,让他自己去看。难陀去那里见到了地狱的情景,并且在一处,看见一空锅里燃烧着熊熊的烈火,由许多狱卒围绕着,他问:“锅里为什么没有众生?”他们告诉他:“世尊的弟弟难陀为了获得天人的安乐守持戒律,他转生天界享受安乐,善果穷尽以后转生到这里。”他听后非常害怕返回人间。从此以后,意识到虽然转生天界,但最终会堕入恶趣,所以善趣果报无有实义,真正生起了出离心。因为已现量见到地狱,所以细微的学处(戒律)也未违犯过。因此世尊说:“(在我的教法中)他是护持根门第一(持戒第一)。”
  哪怕仅仅看到地狱的图画也会生起恐怖、畏惧之心,心生厌离,何况是现量见到地狱的景象。因此世尊也说应在寺庙的门上绘画五分轮回图69。怙主龙树菩萨也说:“即便见闻地狱图,忆念读诵或造形,亦能生起怖畏心,何况真受异熟果?”这样思维众多轮回痛苦,应当从内心深处放弃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如果内心不舍弃今生之事,虽然表面修法,也不可能趋入真实正法之道。
  阿底峡尊者接近圆寂时,一位瑜珈士问道:“尊者圆寂后我去修习?”尊者回答:“修习就能趋入正法了吗?”“那么我去传讲佛法?”尊者又如前一样回答。他又问:“那么我应该做什么呢?”“你的一切修行当依止仲敦巴,舍弃今世70。”一位僧人转绕“热振”71遇到仲敦巴格西72。仲敦巴格西说:“尊者转绕73固然值得欢喜,但是如果能修持一真实法不是更好吗?”当时那位尊者想:读诵大乘经典比转绕的修法功德更广大吧。于是到经堂的走廊诵经。仲敦巴格西说:“诵经固然值得欢喜,如果能修持一真实法不是更好吗?”他又想:修持禅定该比诵经修法功德更广大吧。于是放下经书,在床上闭目而坐。仲敦巴格西说:“参禅也是值得欢喜的,如果能修持一真实法不是更好吗?”这时他已想不出别的修法了,只好问格西:“尊者,那么我应修什么法呢?”仲敦巴格西回答:“舍弃今世!舍弃今世!”
  因此,今生世间的一切琐事,将导致现在和未来无法从轮回的痛苦中解脱。所以应当斩断此生的系索,修持后世之菩提。除了具有法相的上师外,谁也不会善妙开示(脱离生死轮回的)教言,所以(应依止上师)。今生的父母、亲属、一切亲友、饮食、财产受用应如唾液般舍弃,衣食等应随遇而安,知足少欲,唯一修持正法。印度单巴桑吉说:“此等物质犹如云雾一样,不要执著为常有;一切名誉犹如谷声般,不要追求名誉,应当修持法性;妙衣如彩虹一样,应当身著破旧衣衫而修行;自己的身体是脓血、黄水的皮囊,不要执著珍爱;美味食物也是不净物之因,不要为了充饥而奔波忙碌;一切外境显现都会招致怨敌,应当安住于寺庙或深山中;迷乱的荆棘会刺入内心,应当修持平等性;一切需求是从自心而产生,应当守护自心;如意宝自己具有,不要贪著饮食财物;言语过多是诤讼之因,应象哑人一样;心性能现种种之业,所以不应跟随饮食转;加持是从内心生起,应当祈祷上师本尊;长期安住一个地方,对佛陀也会见过失,不要长期安住在一个地方;经常处于低劣地位,应当断除贡高我慢;不可能长久安住世间,应当及时修行;此生犹如旅客一样,不要致力于建造作暂时栖身之处的房屋;任何琐事都是无有利益的,应当修行成就之法;自己的身体终将被小虫蚀食,何时消逝也无法确定,不要散乱虚度此生;亲朋好友犹如林中的小鸟,不要贪恋他们;诚挚的信心犹如良田,不要置于烦恼的荒地;人身犹如如意宝,不要送与贪嗔的怨敌;三昧耶(誓言)犹如了望楼,不要被罪业的过患染污;金刚阿阇黎住世时,千万不要懈怠修持正法呀!”
  所以若修持真实的正法,则必须了知一切轮回,无有任何实义。这样的道理在相续中生起的因,唯一是观修轮回过患,自相续中未生起这样的定解之前应诚心修持。观修轮回过患在相续中生起的界限:应象朗日塘巴74尊者那样。一次侍者对他说:“其他人都称上师为黑脸朗日塘巴。”朗日塘巴尊者说:“想到三界轮回的痛苦,怎么会有笑容呢?”据说,一次尊者的曼茶盘上有一松耳石,一只老鼠搬不动“吱吱”地呼唤另一只老鼠,然后一推一拉搬走了,看到这情景,尊者露出了笑容。除此之外,任何时候也未露过笑容。
  观修轮回的痛苦是内心趋入正法、诚信因果、舍弃今世、对众生生起慈悲心等一切圣道功德之根本。世尊次第转三次法轮,初转法轮时给众比丘首先宣说:“此乃痛苦,当知痛苦。”所以相续中未生起如此定解之前,应观修轮回过患。

  虽见轮回痛苦仍贪执,
  虽畏恶趣险地仍行恶,
  我与如我邪道众有情,
  内心能舍今世祈加持。

  了知轮回过患之引导终

  图:陈那论师

  图:法称论师

  四、因果不虚

  取舍善恶因果依教行,行为依照九乘次第上,
  现见诸法一切亦无执,无等上师足下我顶礼。

  因果不虚之引导分三:所断之不善业,应行之善业,一切业的自性。
  以众生各自所积累的善恶之业为因,而导致转生于轮回的善恶趣中。轮回是由业而生,并且感受业的果报。转生到善趣或恶趣没有其它的作者,也不是偶尔的因缘所生,因此应当随时随地观察善不善之因果,断除一切不善业行持一切善法。

  所断之不善业分三:身恶业,语恶业,意恶业。
  身恶业分三:杀生,不与取,邪淫。
  杀生:对外境某人或某傍生等产生欲杀的动机,最后断绝他们的命根。如勇士在战场上杀敌是以嗔心而杀生;如想食用野兽肉、为穿野兽皮而杀害众生是以贪心而杀生;如不了知善恶因果或者象外道一样认为杀生是善业等是以痴心而杀生。尤其是杀父亲、杀母亲、杀罗汉被称为无间业。无间业是今生与来世之间无有中阴而直接堕入无间地狱之因。
  现在我们有些人认为自己没有亲自动手杀生,所以我没有造杀生的罪业。但是,无论是高官强势之人还是卑微软弱之人,谁都在脚下杀死了不计其数的细微含生,没有不造这种恶业的。尤其是上师和僧人们到施主家时,那些施主们(宰杀家畜)烹调血肉供养他们。僧人们对所杀的众生无有任何大悲心、无丝毫追悔之心,只是贪爱血肉的美味,欣然享用,这样施主和福田将无任何差别地获得同等杀生罪业。
  那些大人物、大官员们无论到哪里,都因迎请款待他们而杀害无数的生命。那些富翁们的牛羊无论有多少,衰老的时候都将被宰杀,几乎很少是自然死亡的,因此杀生不计其数。而且春季时,虫蝇、蚂蚁、鱼儿和青蛙等被牛羊连同草一起吞下或者前后蹄践踏而丧命以及马粪牛粪中死亡的含生也是不计其数,这些杀生的罪业也将落到它们主人的身上。尤其是除了牛马外,以绵羊为例,更是无尽罪业的来源。这些羊以小蛇、青蛙、鸟蛋等很多微小的含生为食。春季毛纺的时候,每只羊的背上约有十万含生全部丧命;冬季产羊羔时,大多数羊羔刚出生便被宰杀,那些母羊也是从小到老,精华未耗尽之前,被用来挤奶或哺育羊羔及使用,老的时候全部被宰杀,主人享用它们的皮肉。大小公绵羊无论到哪里都只有被宰杀。羊生虱子时每只羊的背上约有上亿含生丧命。因此,拥有百数以上羊只的主人必将堕一次地狱。
  女人也是如此,她们订亲送聘礼、结婚迎娶时宰杀了无数的羊。从此以后,每次回娘家时定要宰杀一个众生,甚至亲友们宴请她的时候,如果给其它食物则好象一点不合这个狡诈女人的心意,并且好象不知道张口动腮食用一样,如果宰杀一只肥肥的羊,胸脯、肠子等放在她的面前,这红面罗刹女便以铁匠坐式75,取出小刀津津有味地吃起来。第二天,背上血淋淋的全牲肉(牛羊肉腔),好象猎人返回家一样回去了,每次回家都不是空手而归,真比猎人还厉害。
  孩童们也是同样,在游戏玩耍的时候,看见没看见时所杀的生命也是不计其数的,甚至在夏季手拿牛鞭或皮鞭等抽打大地时,所杀的含生也是无数的。所以我们这些人唯以造杀生的各种方便来度日,犹如罗刹一样惨无人道。
  人们使用一生、饮用牛奶,其以大恩养育我们的母牛,如同父母亲一样,但是我们却宰杀它们享用血肉,如果想到这些道理,人甚至比罗刹还残忍。这样杀生的恶业若具足四种罪业的分支,则将圆满感受杀生的果报。
  例如,就猎人猎杀野兽而言,首先他亲眼见到了一个獐子或鹿子等野兽时,他认准了这是某某野兽,称为了知对境为众生(第一分支)。然后对此野兽生起想杀的动机称为生起欲杀之意乐(第二分支);之后,猎人用火箭、枪等击中其要害称为加行采取行动(第三分支);紧接着断绝了那个野兽的命根,使它身心的聚合瓦解,称为究竟绝断命根(第四分支)。又就宰杀主人拥有的一只羊而言,首先主人告诉仆人或屠夫要宰杀一只羊时,了知所杀的众生是羊(已具第一支)。他们想到要杀某某绵羊之时,称为生起欲杀之意乐(已具第二支)。那个屠宰者拿着一根绳索前去,捉住将要杀的那只羊,将其掀翻在地,用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