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财务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级会计财务题- 第4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007年占用了一般借款资金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4000×180/360=2000万元
2007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2000×7。67%=153。40万元
2008年占用了一般借款资金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4000+3000)×180/360=3500万元
2008年一般借款利息资本化金额=3500×7。67%=268。45万元
(3)
2007年利息资本化金额=290+153。40=443。4万元
2008年利息资本化金额=160+268。45=428。45万元
(4)
2007年:
借:在建工程          443。4
  贷:应付利息          443。4
2008年:
借:在建工程          428。45
   贷:应付利息          428。45 
第十五章 所得税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台设备的原值为100万元,折旧30万元已在当期和以前期间抵扣,折余价值70万元。假定税法折旧等于会计折旧。那么此时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100   B。30    C。70    D。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会计折旧等于税法折旧,折余价值70万元将在未来期间作为折旧或通过处置作为一项减项从应税利润抵扣,未来收回时70万元都不构成应税利润,该设备的计税基础就是其账面价值70万元。 
2。甲公司于2007年初以100万元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07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则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07年末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0   B。100   C。120   D。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按照税法规定不认可该类资产在持有期间因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利得或损失,2007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税基础为100万元。 
3。A公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发生了500万元的筹建费用,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允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后5年内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假定企业在20×6年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当期税前扣除了100万元,那么该项费用支出在20×6年末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0    B。400    C。100     D。50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该项费用支出因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不体现为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即如果将其视为资产,其账面价值为0。
按照税法规定,该费用可以在开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后分5年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则与该笔费用相关,在20×6年末,其于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为400万元,所以计税基础为400万元。 
4。下列各项投资收益中,按税法规定免交所得税,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予以调整的项目是(   )。
A.国债利息收入
B.股票转让净收益
C.公司的各项赞助费
D.公司债券转让净收益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按我国税法规定,企业购买的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税所得,不交纳所得税,但会计上计入了投资收益,所以在由税前会计利润调整为应纳税所得额时应调减。 
5。某企业2007年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600万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假定税法规定与该预计负债有关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那么2007年末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  )万元。
A。600   B。0   C。300   D。无法确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计税基础=账面价值600万元-可从未来经济利益中扣除的金额0=600万元。 
6。某公司20×6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1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至20×6年12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则20×6年末该公司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0     B。100     C。-100    D。不确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按照税法规定,企业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即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按照税法规定准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0,则其计税基础=账面价值100-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0=100(万元)。
该项负债的账面价值100万元与其计税基础100万元相同,不形成暂时性差异。 
7。甲企业于20×6年1月1日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取得时的入账金额为100万元,20×6年末公允价值为120万元,则年末由于该项投资性房地产业务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   )万元。
A。100    B。120    C。0    D。2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20×6年末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100+20=120(万元),而计税基础为100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万元。 
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是(  )。
A.计提产品保修费用  
B.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超过税法规定的计提比例  
C.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按照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而会计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产生的差异  
D.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加速折旧方法,而会计采用直线法,在固定资产使用初期,从税法折旧金额会大于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的折旧金额,假设固定资产的原值为100万元,税法年折旧额为20万元,会计上的年折旧额为10万元,那么第一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90万元,计税基础为80万元,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A、B、D选项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9。某股份有限公司20×5年12月31日购入一台设备,原价为301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1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 5年,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上按照3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与税法相一致。20×7年1月1日,公司所得税税率由33%降为15%。除该事项外,历年来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该公司20×7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12    B.60    C.120    D.19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企业对于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估计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利用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应当以很可能取得用来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填列在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内。
会计年折旧额=(3010…10)/3=1000(万元)
税法年折旧额=(3010…10)/5=600(万元)
20×7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10-1000×2=1010(万元)
20×7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3010-600×2=1810(万元)
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0(万元)
所以20×7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800×15%=120(万元)。 
10。某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上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15%,“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为540万元,本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本期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720万元,上期已经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于本期转回720万元,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为( )万元(不考虑除减值准备外的其他暂时性差异)。
A.贷方1530  B.借方1638  C.借方2178  D.贷方450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发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转回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贷方,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计入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的借方。本期计入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金额=(3720-720)×33%=990(万元),以前各期发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40/15%=3600(万元),本期由于所得税税率变动调增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3600×(33%-15%)=648(万元),故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借方发生额= 990+648=1638(万元)。 
11。某企业本年实现税前利润400万元,本年发生了超过计税标准的工资40万元,发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6万元。若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业务进行核算,所得税率为33%(假定以前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也为33%),则本年净利润为(   )万元。
A.254。8   B.249。52    C.273。28    D.260。0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年应交所得税=(400+40-16)×33%=139。92(万元),本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16×33%=5。28(万元),本期所得税费用=139。92+5。28=145。2(万元),本年净利润=400…145。2=254。8(万元)。 
12。甲企业2004年12月购入管理用固定资产,购置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05年起甲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每年均为500万元。2007年末,甲企业对该项管理用固定资产进行的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为595万元。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是33%。2008年该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所得税费用为(    )元。
A。1450500    B。1600500     C。1650000    D。 1320000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按会计方法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595÷7=85(万元)
按税法规定2008年应计提的折旧额=1000÷10=100(万元)
2008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1000-100×3-(700-595)-85=510(万元)
计税基础=1000-100×4=600(万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600-510)×33%=29。7(万元)
2007年末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而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105×33%=34。65(万元)
所以2008年应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15×33%=4。95万元(贷方)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金额=(500…15)×33%=160。05(万元)
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160。05+4。95=165(万元)。 
13。某股份公司2007年度实现利润总额2500万元,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年初余额为810万元,本年度共计提有关资产减值准备275万元,冲销某项资产减值准备30万元。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起所得税率为33%,而以前为15%。假定按税法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不得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2007年度除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作为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