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场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官场学- 第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客学识有限,其敢怠忽乎哉?
                        须示民以信
    官能予人以信,人自帖服。吾辈佐官,须先要之于信。凡批发呈状,示审词
讼,其日期早晚,俱有定准,则人可依期伺候,无废时失业之虑。期之速者,必致
与人之诵,即克日稍缓,亦可不生怨言,第欲官能守信,必先幕不失信。盖官苟失
信,幕可力尽。慕自失信,官或乐从。官之公事甚繁,偶尔偷安、便逾期刻,全在
幕友随时劝勉。至于幕友不能克期,而官且援为口实,则它之不信,咎半在幕也。
          开赈既示日期,饥人四面将至,万不可改,致误民命。
      如示期本迟,而欲改早者,愈早愈妙。考试最要酌时昔势,
      定期出示不可轻改。若不经意恐,小而士论不平,大则藉
      端罢考,他如出借,点验老民残废及放棉衣口量等事,凡
      稍涉入来出众者皆可类推。
                        勿轻出告示
    条教号令是道齐中一事。告示原不可少,然必其事实有关系,须得指出利弊,
与众共喻。或劝或戒非托空言,方为有益。若书吏视为故纸,士民目为常谈,抄录
旧稿,率意涂饰者,书可不必。非惟省事,亦可积福。每见贴示之处,增下多有阳
沟及安设粪缸溺桶之类,风吹雨打,示纸堕落秽中,亵字造孽,所损正不细耳。
          与其轻出告示语诸涂人,何若详批呈词就其切已。
                           慎交
    广交游,通声气,亦觅馆一法。然大不可恃。得一知己,可以不憾。同心之
友,何能易得。往往交太滥,致有不能自立之势,又不若轻便自守者转得自全,且
善善恶恶直道在人,苟律已无愧,即素不相识之人,亦未尝不为引荐,况交多则费
多,力亦恐有不暇给乎。
          交而曰慎,择损益也,滥交不惟多费,且恐或累声名。
                           勿攀援
    登高之呼,其响四应。吾辈声名所系,原不能不藉当道诸公齿牙奖借。然彼有
相赏之实,自能说项。如攀援依附,事终无补,非必其人自挟资自大也,即甚虚怀
下士而公务殷繁,势不能悬榻倒履,司阍者又多不能仰体主人之意,怀利投谒,徒
为若辈轻薄,甚无谓也。总之彼须用我,目能求我,我若求彼,转归无用,故吾道
以自立为主。
          自立是敦品励学,求其在我。
                         办事勿分畛域
    州县幕友其名有五,曰刑名,曰钱谷,曰书记,曰挂号,曰征比。剧者需才至
十余人,简者或以二三人兼之,其事各有所司。而刑名、钱谷实总其要官之考成,
倚之民之身家,属之居是席者,直须以官事为己事,无分畛域。知无不言,言无不
尽,而后可。盖宅门以内,职分两项,而宅门以外,官止一人。谚云:一人之谋不
敌两人之智。如以事非切已,坐视其炎,而不置一词。或以己所专司不容旁人更参
一解,皆非敬公之义也。特舍己从人其权在我。而以局外之人效手虑之得,则或直
委婉或宜径直,须视当局者之性情而善用之。否则贤智先人,转易激成乖刺耳。
          此是忠告善道之法。人情喜曲恶直,总以委婉为佳。
                         勿轻令人习幕
    吾辈以图名本就,转而治生。惟习幕一途与读书为近,故从事者多。然幕中数
席,惟刑名、钱谷岁修较厚。余则不过百金内外,或止四五十金者,一经入幕,便
无他途可谋,而幕修之外,又分毫无可取益。公事之称手与否,主宾之同道与否,
皆不可知。不合则去,失馆亦常有之事。刑名、钱谷谙练而端方者,当道每交相罗
致,得馆尚易。其他书记、挂号、征比各席非势要吹嘘。即刑钱引荐,虽格有用之
才,洁无瑕之品足以致当道延访者件无一二,其得馆较难。以修辅而计刑钱,一岁
所入足抵书号征比数年。即失馆缺用,得馆之后可以弥补。若书号、征比得馆已属
拮据,失馆更费枝梧。且如乡里课徒及经营贸易、蕴袍疏食勤俭有素,处幕馆者章
身不能无具,随从不能无人加以庆吊往还,亲朋假乞,无一可省。岁修百金,到家
亦不过六七十金。八口之家,仅足敷衍。万一久无就绪,势且典贷无门,居处既习
于安闲,行业转难于更改,终身坐困,始基误之。故亲友之从余习幕者,余必先察
其才识,如不足以造就刑钱,则四五月之内即令归习他务。盖课徒可以进业,贸易
可以生财。作幕二字,不知误尽几许才人。量而后入择术者,不可不自审也。
          未成者可改则改,已业者得体便休。
                         须体俗情
    幕之为学,读律尚已。其运用之妙,尤在善体人情。盖各处风俗往往不同,必
须虚心体问,就其俗尚所直,随时调剂。然后传以律令,则上下相协,官声得著,
幕望自隆。若一味我行我法,或且怨集谤生。古云利不百不兴,弊不百不除。真阅
历不可不念也。
                          戒己甚
    余尚在胡公幕中,初读律书时,惴惴焉,恐不能习幕是虑。友人骆君炳文,端
方港练,独严事之。尝语余田:以子之才之识,为人佐治,所谓儒学医案作齐者,
非不能之患,正恐太能耳。金请其故,曰:衙门中事,可结便结。情节之无大关系
者,不必深求。往往恃其明察,一丝不肯放过,则枝节横生,累人无已,是调已
甚,圣贤之所戒也。余心识之,不敢忘。数十年来,觉受此语之益甚多。
          戒已甚不仅佐治宜然,处世待人成当取法。
                       公事不宜迁就
    实之佐主,所办无非公事,端资和衷商酌,不可稍介以私。私之为言。非必已
有不肖之心也。持论本是,而以主人意见不同,稍为迁就,便是私心用事。盖一存
迁就之见,于事必费斡旋,不能适得其平。出于此者,大概为馆所羁绊。不知吾辈
处馆非为宾主有缘,且于所处之地必有因果。千虑之得有所利,千虑之失有所累。
小者尚止一家,大者或偏通邑,施者无恩怨之素,受者忌报复之端。所谓缘者,宿
缘有在,虽甚龃龉未必解散。至于缘尽留恋,亦属无益。且负心之与失馆轻重悬
殊,何如秉正自持,不失其本心之为得乎?
          此当与不合则去得去有数须成主人之美诸条前后合
      看,意义始尽。
                      勿过受主人情
    合则留,不合则去,是处馆要义。然有不能即去者,不仅恋馆之谓也。平日过
受主人之情,往往一时却情不得。岁修无论多寡,饩凛称事总是分所应得。此外多
取主人分毫,便是情分受非分之情,或不得不办非分之事,故主宾虽甚相得,与受
必须分明。即深支岁修亦宜有节。探支过度,则通有不合,势不得洁身而去矣。
          非分之事,乃官之私事,或公事。而官有他意,强以
      迁就者,勿误会刑钱等件偶然代笔为非分。
                     去馆日勿使人指摘
    官之得民与否,去官日见,真幕之自爱与否,去馆日毕露。佐主人为治,须算
到去官日不可有遗议败名。总之官之得民,要在清勤慈惠。故苛细者与板冗,交识
幕之自爱,要在谦慎公勤。故依回者与刚愎同病。
          幕不自爱,内外必知不待去馆始露,其未即见绝者,或
      主人萝萝耳,故无欲者,或任性矜能;而有私者,多畏人
      避迹。
                就馆宜慎
    幕宾之作善作不善,各视乎其所主。宾利主之修,主利宾之才,一其初本以利
交。第主宾相得,未有不道义亲者。薰莸强合必不可久。与其急不暇择,所主非
人,席不暖而违去之,不若于未就之前先为慎重。则彼我负心,目无掣肘之患。愈
久而愈固,异已者亦不得而闲之。余自维才十憨,故就馆最慎。然从无半途割席之
事。职是故也,昨留别同事诸君,有一事留将同辈述,“卅年到处主人贤”之句,
不可谓非天幸矣。通计幕游自壬申春迄乙己秋,几三十四年。惟始二年,主者为外
舅王坦人先生,不在宾主之数。余所主几十六人,其中无锡慈溪二处皆偶托也,实
则十四人而已。具详于左。
    乾隆十九年甲戌二月,馆常州府知府胡公幕。公讳文伯,字偶韩,山东海阳
人,其年冬迁苏松常镇太粮储道,余偕行。明年胡公督运临清,余病不能与俱,假
馆无锡县魏君幕。魏君讳廷变直禄柏乡人。至六月仍回胡公幕,见主胡公者六年。
乾隆二十四年十二月,余欲专治刑名,受长洲县聘,辞之归。乾隆二十五年正月,
馆长洲县郑君幕,君讳流贤,山东济宁人。是年十二月以秀水县孙景溪师召,辞之
归。乾隆二十六年三月,馆秀水县幕景溪师讳称周,山东昌邑人,余受业师也。至
次年八月,升河南开封府同知去官,余即受平湖县刘君聘。是月至平湖。刘君讳国
恒号冰章,奉天人。乾隆三十二年正月升江西九江府吴城同知。去官,余即受仁和
县李君聘。二月至仁和。李君讳学李,陕西三原人。是年十月缘事去官。余即受乌
程县蒋君聘,是月至乌程。蒋君名志锋号振庵,奉天人。至次年五月线事去官,接
任者为战君名效曾号鲁村,直禄宁津人,延余接办。九月叨乡历十二月,以会试辞
归。乾隆三十四年五月,下第回,馆钱塘黄公幕。公名泰元,号亨章云南泰和人。
至三十五年十二月以会试辞归。乾隆三十六年五月下第回,受海宁刘君聘,以故人
战君官嘉善辞不获,因却海宁聘,至嘉奖善。七月战君调富阳,余偕行。九月孙公
讳含中号西林来官宁绍台,兵备道公景溪师于也,义不可辞,乃去富阳,馆宁波道
幕者。四月十二月以会试辞归。乾隆三十七年五月下第回。海宁刘君复以聘来,七
月至海宁。刘君名雁题,号仙圃,河南光山人,居海宁者二年余。至三十九年八
月,海宁县升为州,刘君解官,余归里。乾隆四十年会试成进士,后丁母优归。九
月馆慈溪黄君幕。君名元伟,不一月,辞归。时战君已由归安升海宁州,以聘来,
复就海宁。十二月以平湖刘君寻旧约,辞之归。刘君前海宁令也。乾隆四十一年正
月至平湖,地四年余。乾隆四十五年刘君升杭州东海防同知。余受署乌程县兴君
聘。是年五月至乌程。兴君名德,号勉庵,满洲人。至四十六年四月前令徐君回
任,延余接办。徐君名朝亮,山东莱阳人。六月徐君丁忧会官,余归里。是年九月
受龙游王君聘,十月至龙游。王君名士听,号晴川,奉天义州人。居龙游一年余。
乾隆四十七年七月,五君调任归安,余偕行,居归安三年余。乾隆五十年八月,王
君以母老告养,懈官归里。
    以上四十则有本有末,有体有用,有经有权,语虽区分,意则贯串。乃先生之
间学幕道之金针。学者诚能读其书,志其志,一动念务在慈祥,一启齿务存忠厚,
一下笔务皆慎重,久之纯熟,习若性成。人之修积既深,天之报施必厚,不在其
身,则在其子孙。富寿贵盛,有不期然而然者矣。略际数事于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