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怖行动写真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恐怖行动写真录- 第7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邦独立的旗号,颇得一些掸邦人的信任,他们积极为坤沙提供情报。而政府军的情
况则完全相反,他们好不容易赶到包围地点,已经筋疲力尽,再与坤沙作战,明显
是勉为其难,因此,政府军不易取胜。经过多年的经营,坤沙的武装已经完全实现
了现代化,其装备之精良,政府军难望其项背。因此,坤沙尽管屡战屡败,却总能
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政府军的包围圈,钻入深山后休养一段时间,再次卷土重来。
就这样,坤沙的独立王国维持了数年之久。
    坤沙在他的王国里舒舒服服地做他的毒品皇帝,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天翻地
覆的变化。1988  年,缅甸新政府积极推行民族和解政策,不再用武力镇压作为解
决民族矛盾的唯一手段。政府呼吁各反对派武装放弃与政府为敌的立场,与政府一
道建设国家。1992  年丹瑞大将执政,奉行更为灵活的政策,积极推进民族团结。
在政府的号召下,缅甸国内的16  支反政府武装,有15  支坐下来与政府谈判,并
达成了停火协议,唯一与政府对抗的就是坤沙,他还沉浸在掸邦独立的美梦中。坤
沙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处境日益孤立。缅甸政府多次强调,坤沙不属反政府武装,
他是人类的公害,政府决不与坤沙集团和谈,只有投降才是他的唯一出路。在坤沙
宣布独立并自任“总统”后,缅甸政府更是与坤沙势不两立,加紧了对坤沙的围剿。
1994  年5 月上旬,缅甸政府军7000  余人,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强渡萨尔温江,
直捣坤沙的老窝。政府军采取铁壁合围、各个击破的战术,逐步掌握了战场上的主
动权,一扫历次进剿行动中的颓势,先后攻占了泰缅边境坤沙集团的各个战略要地。
坤沙集团元气大伤,被迫且战且退。
    国际局势更是风云变幻。毒品问题成了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
关注。由毒品引发的恐怖主义问题举世瞩目。有关国家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正不遗余
力。在另一个毒品大国哥伦比亚,政府每年耗资数千万美元,进行剿灭毒品的战争,
大毒枭埃斯科瓦尔已经放下武器,向政府投降。至于坤沙自己的境遇只不过比埃斯
科瓦尔略好一点。1989  年12  月,坤沙在美国纽约以10  项贩毒罪名被起诉,美
国政府悬赏200 万美元缉拿他。泰国也将坤沙列为通缉要犯,泰国警方发誓,只要
坤沙一在泰国出现,泰国警察将立即将他逮捕并引渡到有关国家。为配合缅甸政府
军的进剿行动,泰国加强了对泰缅边境的封锁。坤沙从国外购买的萨姆…7  型导弹
在泰国被扣留。坤沙集团的七名干将也在泰国被捕。
    对坤沙来说,更直接的危险来自内部。走私毒品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冒险,
为了牟取高额利润,很多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他们积极参与毒品走私,从而产生了
与坤沙集团的矛盾。坤沙集团的毒品生意由盛而衰,开始走下坡路。在坤沙集团内
部,由于分赃不均,也是怨声载道,一部分人想撇开坤沙单干。坤沙的“禅邦独立”
口号也越来越没有吸引力了。自1994  年起,为报复缅甸政府军对坤沙的进剿,坤
沙武装不断洗劫掸邦村庄,枪杀无辜掸民。令人发指的是,坤沙部下竟然袭击缅甸
的寺庙,杀害里面的善男信女。
    缅甸是一个信佛教的国家,国民大部分是佛教徒,佛祖、寺庙在他们心目中有
崇高的地位。坤沙竟然与寺庙为敌,在缅甸引起了公愤。就是在坤沙武装内部,对
这种做法也存在分歧。很多士兵由此看清了坤沙的真实面目。掸邦独立是假,建立
毒品王国是真。1995  年6 月,大约有6000  余名蒙泰军官兵脱离坤沙,自立门户,
与坤沙分庭抗礼。集团内部的分崩离析,对坤沙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坤沙只觉得
四面楚歌,被迫辞去蒙泰军总司令职务。他对记者说:“我老了,不久将要退休了
……”当时,记者还以为他是说说的,没想到坤沙此举是真的。他已经将兵权交给
自己的手下,自己开始策划投降事宜。
    1996  年新年伊始,从金三角传出消息:当今世界最大的海洛因走私集团头目
坤沙,已经正式宣布向缅甸政府投降。从1 月1 日下午起,缅甸政府军陆续进入位
于泰缅边境的金三角坤沙集团的各个据点,占领了坤沙集团的老巢。1 月8 日,政
府军接受贺孟、瑞兰地区坤沙武装的投降,共计有4431  名士兵放下了武器,政府
军收缴各种类型的武器3483  件。1 月18  日,缅甸政府在贺孟再次举行坤沙集团
的缴枪仪式,坤沙出席了这次仪式。至此,坤沙集团的9000  余人已经放下武器投
降,少数残余武装也陆续投降。缅甸持续30  余年的禁毒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坤沙是投降了,但是,金三角的毒品问题并未因此而消失。只能说,没有了坤
沙,金三角的毒品问题将不像过去那样严重。金三角的毒品问题绝不会一下子就消
失得干干净净。庞大的毒品消费市场仍然存在,走私毒品的高额利润会刺激新的坤
沙出现;而且,金三角长期形成的毒品生产氛围更不会轻易消失。这里的山民们现
在除了种植罂粟外,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能力已经退化。不种植罂粟,他们以何为
生?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派专家进行技术指导,需要大量的经费,这笔经费从何而
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山民仍会种植罂粟,金三角将会产生新一代的坤沙。因
此,摆在缅甸政府和国际社会面前的任务并不比以前更为轻松。要真正解决金三角
的毒品问题,人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法律对罪恶的胜利——哥伦比亚的可卡因大战
    向正义宣战
    1989  年8 月18  日晚上8 点多钟,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西郊的索阿查广场。
    万余群众在此集会,聆听执政的自由党总统候选人路易斯·卡洛斯·加兰的演
说。加兰是现任参议员,在哥伦比亚是一颗正在冉冉上升的政治明星,前途看好。
据说,加兰在此次竞选中极可能胜出,取代现任总统巴尔科。他的主要政治纲领针
对哥伦比亚面临的最大问题——毒品。加兰在竟选中提出,毒品是哥伦比亚面临的
最严重问题,是人类的最大威胁。如果他当选总统,一定把扫毒作为首要任务,加
大扫毒力度,还哥伦比亚人民以安宁。加兰这个纲领并不是批评巴尔科总统扫毒不
力,自由党这几年在扫毒问题上态度是很坚决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毒品问
题在哥伦比亚积重难返,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可以奏效的。因此,此次加兰接替巴尔
科为自由党出马竞选,自然要把这个问题列为第一条纲领,以争取民心。
    加兰在讲台上娓娓而谈,捧场的听众也听得入了迷,但人们不知道,就在几米
远的地方,一桩阴谋正在悄悄地进行着,而目标就是加兰。据电视摄像表明,当时
起码有5 名凶手在实施这个罪恶计划。两名凶手伪装成加兰的支持者,高举着支持
加兰的大字标牌,不时地晃动着,以混淆视听,另一名凶手则在距加兰仅二米的地
方,对准加兰的腹部就是一阵狂扫,其他两名凶手则一齐对空鸣枪,惊散人群,然
后乘机逃脱。刚才还面对人群侃侃而谈的加兰,顷刻间便命赴黄泉,成为哥伦比亚
又一位死于毒品问题的政治家。
    这是近三天来第三起因毒品问题而发生的谋杀事件。8 月16  日,哥伦比亚39 
岁的高级法官马斯特拉斯·卡洛斯·巴伦西亚在他的汽车上被4 名从后面赶上来的
摩托车手开枪打死。
    巴伦西亚被杀的原因就是他执行政府打击毒品犯罪的指示,公布了对大毒枭巴
勃罗·埃斯科瓦尔的逮捕令。8 月17  日,49  岁的警官瓦尔德马·富兰克林·金
德罗也困同样原因被害。加兰是三天内的第三位受害者。而就在十几天前,加兰已
经遭到过一次暗杀,只是因为警方得到情报后,反应及时,加兰得以死里逃生,但
是他终未逃脱毒品罪犯的死亡追杀。
    作为总统候选人遇害,加兰绝不是一个孤魂野鬼,只是他先走了一步,此后的
几个月中,又有两位总统候选人遇难。
    1990  年3 月22  日,哥伦比亚爱国联盟推出的总统候选人贝尔纳多·哈拉米
略在他的妻子玛丽亚及10  多名青年保镖的陪同下出现在哥伦比亚的国际机场售票
厅。一名腋下夹着一卷报纸的青年人向他们打招呼,并伸出手来准备与他握手。哈
拉米略不知对方是谁,正在思考是否与他握手。就在这时,青年人突然将手抽回,
同时从腋下拔出一支微型冲锋枪,对准哈拉米略就是一梭子子弹。哈拉米略立即倒
在血泊之中。6 发子弹击在他的胸口,2 小时后他死在医院的抢救室里。而那名行
刺的安德烈斯·古铁雷斯只有17  岁,他既不是哈拉米略的信徒,也不是他的反对
者,在此之前,他对哈拉米略还一无所知。只是在21  日,有人找到他,愿意出650 
万美元,让他第二天在机场干掉哈拉米略。在这个贫穷的国家,650 万美元是个天
文数字。一般情况下,人们只要出10  美元就可以雇到一个杀手,出200 美元就可
以雇到一个职业杀手,而古铁雷斯什么都不是。因此,他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收下
了他的钱和冲锋枪。一个总统候选人就这样死于非命。暗杀事件发生后,一男于打
电话给电台,声称暗杀事件是贩毒组织麦德林卡特尔所为。
    一个月后的4 月26  日,上午9 点半。哥伦比亚一架飞往西部城市巴兰基利亚
城的波音707 客机已经起飞,突然,从飞机尾部传来一阵激烈的射击声。
    一位20  多岁的青年人从机舱的厕所里取出一支微型冲锋枪,对准20  号座位
上的乘客一阵狂扫。名叫卡洛斯·皮萨罗的“四·一九”运动总统候选人立即血流
如注。他的保镖立即开枪还击,但已经迟了,凶手尽管被击毙,但他们的主人也在
送往医院的路上断气。皮萨罗的遇刺在哥伦比亚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四·一九”
运动在哥伦比亚曾是一个游击队组织,也是一个恐怖主义组织,哥伦比亚政府费尽
力气也没有把它剿灭。只是到1990  年3 月,它才与政府达成协议,交出武器,成
了一个合法的政治组织,成为哥伦比亚政坛一支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它的领导人
皮萨罗因而成为几个政党联合推出的总统候选人。皮萨罗的被害,在哥伦比亚引起
强烈反响。各界人士纷纷走上街头,谴责这一暴行。哥伦比亚政府不得不宣布中小
学停课,由最高法院和警方联合调查此案。后来发现,这一事件又是麦德林卡待尔
所为,只不过它没有亲自出手,而是假手于哥伦比亚某极右的准军事组织。这一行
动对哥伦比亚的和平进程毫无疑问是一次沉重打击。
    当然,上面列举的仅仅是麦德林卡特尔所干的几件较为突出的非法勾当。至于
说死于它手上的其他次要一点的人物,就更多了。据统计,从1982年至1987  年,
死于与毒品有关的政治家有108 人,法官157 人,新闻记者17  人,警察1536  人,
军人408 人,游击队员118 人,其他公民3100  人。这7 年因而获得“死亡的7 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