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我已证明,目前联邦的存在完全依存于各州都同意继续留在联邦里。而且,我根据这个论点,又探讨了哪些因素可能使某些州要求脱离联邦。但是,破坏联邦的方式只有两种。第一,某一加盟州可能要求退出联盟公约,并由此粗暴地割断共同的纽带;我在这以前所指出的,大部分属于这种情况。第二,联邦政府可能因加盟的各州同时要求恢复原来的独立地位,而失去其权威。逐渐失去一切特权的政府,终将默认自己无能,无力去实现自己的目的。于是,这第二次联盟也将象第一次联盟那样,由于衰败无力而灭亡。
联邦纽带的逐渐削弱,最后可能导致联邦解体,并在联邦解体之前,还可能造成许多其他的次要结果。即使联邦政府的软弱无力已使国家瘫痪,造成无政府状态,阻碍全国的普遍繁荣,联邦也依然可以存在。
研究可能引起英裔美国人分裂的各种原因以后,就要探讨一下联邦如果继续存在下去,它的政府是会扩大还是会缩小其活动领域,是会更加强大有力还是会更加软弱无力。
美国人显然十分担心他们的未来。他们看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最高主权的行使,都容易被少数几个人所垄断。因此,他们一想到本国最终也会如此,便感到惶恐。甚至一些国务活动家也有这种恐怖感,或者至少装做有此恐怖感。他们所以要装做如此,是因为在美国,中央集权不得民心时,出面攻击中央政府而抓权,是向多数讨好的最妙手法。美国人没有发觉,凡是出现他们所害怕的中央集权趋势的国家,都是住着单一的民族,而美国则是由数个不同民族组成的联邦。这一事实,足以推翻从类比做出的一切预测。
我坦白承认,我把许许多多美国人的这种恐惧看成纯粹的假想。我不象美国人那样害怕联邦的主权加强,而是认为联邦政府的权力分明在减弱。
为了证明我的这个论断,我不必求助于古代的事例,而只用我目睹的事例或当代发生的事例就可以了。
仔细考察美国的现况,不难发现这个国家有两个彼此相反的趋势,它们就象一个河床里有两股水流,一股往东流,一股往西流。
联邦现已存在45年,时间使最初反对联邦的许多地方偏见趋于消失。美国人依恋本州的乡土观念,已经减少了它的排外性。联邦的不同地区,也随着彼此日益熟悉,而更加亲密了。邮政是人们用来彼此联系的伟大工具,它现已深入到荒漠的腹地。轮船每天往来于各口岸之间,各种货物以空前未有的速度被运往内河的上游和下游。除了自然和人工提供的这些便利条件,还有孜孜不息的追求、急于实现的愿望和喜欢发财的心理,也在不断驱使美国人离开家乡,而投入与他们的同胞广泛交往的洪流。他们走遍了全国各地,接触到国内居住的各类居民。法国没有一个省分的居民,能象美国1300万居民那样彼此熟悉。
美国人一方面在混合,一方面在同化。因气候、原籍和制度的不同而造成的差异,正在他们之间减少。他们越来越接近于同一类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北方人,迁往联邦的其他各地落户。这些北方人带来了他们的信仰、观点和民情,并由于他们的文化高于新落户地区的居民,而很快就主管起当地的事务,把社会改造得适合于自己的利益。从北向南的这种不断移民,对于把不同的地方特点融合为全国统一的特点,起了重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北方的文明,看来注定要成为其他各地总有一天向它看齐的共同标准。
随着美国工业的发展,联结联邦各州的商业纽带也日益加强,而联邦也由最初的见解一致的联合变成现实需要的联合。时间在前进,并终于将1789年萦回在人们头脑中的假想的恐惧一扫而光。联邦政府没有变成压迫者,它也没有损害各州的独立,没有使联合的各州去服从君主制度。小州参加联邦后,也没有使自己依附于大州。联邦在人口、财富和势力方面均不断增加。
所以我认为,阻碍美国人结成联邦的自然条件困难,已没有1789年时那样强大,而且联邦的敌人也没有那时多了。
然而,仔细研究一下美国45年来的历史,也不难使我们确信,联邦的权力却有所下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不难找到。
当公布1789年宪法时,全国正处于无政府状态。紧跟着这种混乱状态而成立的联邦,激起了很大的恐惧和憎恨,但也得到了热心的支持,因为联邦表达了一种巨大的需要。尽管联邦政权那时受到的打击大于今天,但它很快就象一个政府因奋力斗争而获胜时通常所做的那样,使自己的权力达到了高峰。在这个时期,对宪法的解释似乎更多是扩大联邦的主权,而不是约束联邦的主权,所以联邦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是一个对内对外均由一个政府领导的单一国家的样子。
但是,为了达到这一点,也把人民抬高到几乎凌驾于联邦之上的地位。
宪法并没有消除各州的个性,而且所有的州,不管其性质如何,都有一种趋向独立的内在本能。在美国这样的每个乡镇都象是一个习惯于自己管理自己的共和国的国家,这种本能更容易表露出来。
因此,必须做出一番努力使各州服从联邦的绝对权威。即使这种努力能够取得很大成就,也不能不随着产生这种努力的原因的消逝而减弱。
随着联邦政府巩固了自己的权力,美国便恢复了它的国际地位,使边界重新出现和平局面,再次获得公众的信任。于是,稳定的秩序取代了混乱,使个人的勤奋走上正常轨道和自由发展。
然而,使人们开始忘却这个繁荣之来因的,也是这个繁荣本身。危险一经过去,美国人便把当初协助他们克服危险的那种毅力和爱国精神丢得一干二净。解除曾经使他们困惑的恐惧之后,他们便驾轻就熟地回到原来习惯的老路,任凭自己的爱好而为所欲为。一个强大的政府一旦被人认为不再需要时,人们就会开始感到它碍事了。当大家跟着联邦一起繁荣起来时,谁也不愿意放弃联邦,但却希望代表联邦的当局尽量少管事情。一般说来,各州都愿意继续联合,但在有关本州的每项事务上,又都希望恢复原来的独立。联邦的原则任何时候都容易被人接受,但却很少被人应用。因此,联邦政府一方面在建立秩序与和平,一方面又在导致自己衰落。
人们开始暴露这种情绪之后,专靠人民激情吃饭的政党领袖们,便会兴风作浪而为自己谋利。
这样一来,联邦政府的地位就要岌岌可危了;而它的敌手们却得到了人民的好感,并且正在盼望它垮台,以便取得主持政府的权限。
一进入这样的时期,联邦政府总是要与各州政府发生争执,而且几乎总得节节退让。当问题涉及联邦宪法的解释时,解释的结果经常是不利于联邦,而有利于州。
宪法授权联邦政府关心全国性利益。当时政府认为,这是让联邦在国内去做或促进那些旨在增进全联邦繁荣的重大事业或工程,比如开凿运河。
当各州看到另一个权力当局由此而支配它们的一部分领土时,不免产生惶恐思想。它们害怕中央政府通过这种办法喧宾夺主,在自己境内发号施令,把它们专为本州人员保留的权力抢走。
因此,一直反对扩大联邦政府权力的民主党站出来说话了。它指责国会滥用职权,说国家元首怀有野心。被这种叫嚣吓倒的中央政府,终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答应将来把自己的势力限制在所定的范围之内。
宪法授予联邦政府以同外国交涉的特权。联邦政府一般也以这种立场对待与其毗邻的印第安部落。只要这些野蛮部落同意向文明让步,把地盘让给移民,联邦政权从不表示异议;但当一个印第安部落试图定居于某个地点时,紧靠着这个地点的州便要声言自己对这块土地拥有所有权,并对居住其上的人行使主权。中央政府也很快会承认该州的这种做法,并在把印第安部落当作一个独立共和国同它签定条约之后,而听任该州的立法机构对印第安人实施暴政。
在大西洋沿岸建立的某些州,便向西部无限扩张,渗进欧洲人尚未深入的荒野。那些边界已经定好而不能再改的州,对其邻州的这种无可限量的未来表示忌妒。于是,这些得到好处的邻州,出于和解的目的,并便于联邦行事,而同意划定自己的州界,把本州以外的土地全部交给联邦。
从此以后,联邦政府便成了最初组成联邦的13个州境外的全部未开发土地的主人。这就是说,联邦政府有权分配和出售这些土地,并将售地收入全部纳入国库。联邦政府又利用这笔收入购买印第安人的土地,修建通向新荒地的道路,从而便利了它行使加速发展社会的权力。
在各州让出的荒地上住进由大西洋沿岸迁来的居民以后,便随着时间的进展而相继成立了几个新州。国会为了全国的利益,仍继续出售已被划入新州界内的荒地。但在这时,一个新州成立之后,都要求独享出售土地的收入,以供自己使用。由于它们的这些要求日益具有威胁性,国会便觉得莫如让联邦放弃它迄今享有的这项特权。于是,在1832年末通过一项法案,规定西部新成立的各州境内的未开垦荒地虽然仍不属各该州所有,但准许各该州扣留大部分售地收入供自己使用。
只要对美国稍做考察,就可以看到银行制度给该国带来的好处。这种好处很多,但有一项最引人注目。即合众国银行的纸币可以流通全国,其在边远地区的价值与银行所在地的费城完全相同。
但是,合众国银行却是主要的憎恨目标。它的董事们表示反对总统,但他们也被不无根据地指控滥用自己的影响阻挠过总统的当选。因此,总统以其个人的敌意全力攻击这些人所代表的银行。以前支持总统的人,也在附和总统的报复行动,这使总统觉得他受到多数的由衷的支持。
犹如国会是最大的立法纽带,该银行是最大的金融纽带。而打算建立拥有中央政权机能的独立州的激情,也想使银行垮台。
合众国银行经常持有各地方银行发行的大量流通券,可以随时拿它们去逼使地方银行兑换硬币。但对合众国银行来说,却不害怕这样的威胁。它的巨额流动资金,使它可以应付一切提款要求。生存受到这种威胁的地方银行,不能运用自如地使用自己的存款余额,而只能按其资本的一定比例发行流通券。地方银行只有不耐烦地忍受这种有益于货币流通的控制。因此,被地方银行所收买的报刊,以及由于自身利益而变成它们工具的总统,便猛烈地攻击合众国银行。这些报刊在全国各地煽动地方激情和盲目的民主本能去反对合众国银行。在它们看来,该行的董事们简直是一个贵族集团,无孔不入地对政府施加影响,迟早要破坏美国社会所依据的平等原则。
这家银行与其对手的斗争,不过是美国各州与中央政府之间、民主独立精神与等级服从精神之间展开的大规模斗争中的一个偶然事件。我决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