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阿拉里克、穆罕默德、成吉思汗或帖木儿,在书中都写
得充实完整,颇有生气;唯独对于基督教的胜利却写成一篇
冷酷的批判论文。全书对基督教也不曾只字褒扬。这些大概
就是卫道人士对本书深恶痛绝的地方。
但是,广大读者对本书的看法却是截然相反的。吉本深
有感受,写道:“公众是很少看错的。”而在学术界,更是受
到推崇。第一卷刚出版,休谟即在信中告诉吉本:“此间所有
的文化人对尊作一致赞美。”后来的历史学家也对之交相称
赞。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伯里在其
所注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序言中指出:“吉本在许多细节和
若干知识部门中已经落后于时代,这一点只意味着我们的父
辈和我们自身不是生活在一个完全无所作为的世界里。但是
在主要的问题上,他仍然是我们的超越时代的老师。对于那
些使他摆脱历史家的共同命运的明显特点,诸如伴随时代前
进的大胆而准确的尺度,正确的眼光,周密的布局,审慎的
判断与适时的怀疑,为自己始终如一的态度做出的堪称不朽
的掩饰等,是无庸细述的。”这是对吉本准确而公平的评价。
另一19世纪著名历史学家弗里曼也指出,吉本始终不失为当
代研究所不曾抛弃也不拟抛弃的18世纪历史家。今天距本书
问世已二百年,人们在七十年代后期英法美意等国的史学杂
志上又看到大量关于吉本及其巨著的论文。有些文章从政治、
宗教、文学、哲学等角度对这部名著做进一步的探讨,也有
些从吉本所处的时代、他的历史哲学、历史兴趣、编纂方法
等方面对作者重新加以研究。看来这位18世纪的历史家在又
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依然不曾被抛弃。
《罗马帝国衰亡史》原文本在我国流传已久,近年来史学
界有一些文章介绍和评论吉本及其巨著,可以吴于廑教授的
《吉本的历史批判与理性主义思潮》(载《社会科学战线》1982
年第1篇)为代表。这些文章的共同看法是“吉本的历史批
判精神,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思想是一致的,突出表现在
对基督教传统教义、信条、教规等所持的批判态度”。这无疑
是吉本此书的精华所在。然而,作为18世纪的资产阶级历史
家,他的史观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吉本曾写
道:“战争和政事是历史的主要课题。”他在这方面的叙述是
不厌其详的,但对社会经济则不加重视。抛开社会经济的发
展变化来谈论帝国的衰亡,是难以收到探骊得珠的效果的。另
外,他过分强调历史人物的作用而忽略人民群众的影响。书
中指出:人们的祸福无常,系于一人的品格。贤君在位则国
治,暴君在位则国乱。书中虽然列举了多次起义和暴动,诸
如造币工起义或巴高达运动,但是都不曾写出起义群众的声
势和作用。当然,作者修史远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之前,对
于这些缺点,是不应苛求的。作者在运用史料方面有时失误,
对此我们赞同米尔曼的态度:“尽管书中有错误,我认为它将
永远是一部卓越的著作。”特别引起我国读者兴趣的是作者在
书中一再提及中国。他自承读过有关中国的材料。书中叙述
奥勒良祝捷大典时,在一长串来自世界各地的使节名单中竟
尔也列入中国使节。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我国史书中大秦王
安敦遣使来汉朝的记载,可能也是商人的假冒。第四十章还
有一段波斯僧人受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之嘱从中国偷运蚕子
的离奇故事,其失实之处已在齐思和教授的《中国和拜占廷
帝国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1955年第1篇)文中得到订
正。
吉本此书,风行甚久,英国出版商竞相刊印,因之版本
甚多。外国书商也争相出版译本。吉本生前已出现法、德、意
等文字译本。目前则有更多种文字的译本流传。名家也纷为
注释,如英国伯里、法国基佐的注本都备受重视。作为一部
学术著作,其流传之广,声誉之隆,在史学界是罕有其匹的。
中译本最早系由王绳祖、蒋孟引合译的第十五章单行本(商
务印书馆,1964年),后来又由李树泖、徐式谷续译了第十六
章,与第十五章一起收入《外国史学名著选》(商务印书馆,
1987年)。今天这本节编本的中译本面世,可以说是先睹为
快。节编者D.M.洛是英国作家,著有诗文集和小说数种,
对于吉本也深有研究,曾发表论著。从本书前面的节编者引
言和对书中内容的删存去取来看,可知他对于这部名著沉浸
甚深,因而能在节编中取舍得当,详略适宜,并尽量保存了
原著中博学多识与文字典丽相结合的特点。加之中译者译笔
流畅,文字传神,希望读者读后不致有未窥全豹的遗憾。
戚国淦
1994年1月
引 言
因《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现有版本最少者亦不下六卷
之多,而且多不止于此数,现编印此一删节本目的不过在于
为该书赢得更多新读者,并为原已对该作甚为熟悉的读者备
下一较为轻便版本而已。
罗马帝国及其衰亡过程,直到今天,仍可说是欧洲及近
东地区最重大之历史事件,而对于这一事件进程描述之完美,
任何书籍亦无法与吉本此作相比。无人不知,此书乃无与伦
比之博学多识与无可匹敌之文学技巧的巧妙结合。而二者究
如何因而相得益彰却常为人所忽视。尽管吉本此书成书年代
距今已久,其后从中又时或有所发现并常有专文论述,但无
可否认此书之所以能长久盛行不衰并常使人爱不释手,实多
有赖于其超凡的艺术成就。然而,若《衰亡史》已完全失去
其史学价值,则除少数文艺研究者外,仅以其文学价值而阅
读此书者恐怕也将为数不多了。因此,欲为此书编一摘选本
势非对此两方面成就同时兼顾不可。如仅为求得史料完备,将
此方面有用材料剪贴拼接成篇,则必将严重损伤此一伟大作
品,而使读者无法窥测原作的真正价值了。因此,必需把此
书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慎重考虑如何在缩小其篇幅的同时,
仍保持它的有机统一体的形象。历史上首次称《衰亡史》为
使古代世界与现代世界相衔
接之桥梁者乃尼克尔夫人。吉本本人自称曾生动描写了非罗
马文明与宗教的胜利。不论我们的观点和信仰如何,此一论
点却决不容疑议。吉本在其所架桥梁的古代一端,已详为此
一背景作下准备,并于其综述要领的三大章中讲明自己的中
心思想。此三章几未作任何删节已全部保留在新本中,因不
如此便不足以使读者全面理解吉本的意图和结论了。删节的
例子可见之于有关罗马诸省及军事力量的各章中,因此类特
殊问题一般现代作品所作论述已更为详备。在讲明背景之后,
整个叙述则始终随帝国政府之起伏和发展线路前进,直至
476年前后西罗马帝国之最后解体。在此过程中,有些章整章
被删,有些特别复杂之叙述则代之以简略概述。
本书后半部所涉及时间,几近一千年,这与自公元180年
至476年这段要短得多的时间,形成了对照。因此吉本的叙
述便不可避免地常需匆匆带过或简略概括,因而处处暴露出
他对拜占廷历史所知有限,评论亦多欠当。尽管如此,我们
却不能忘记吉本所写的最佳篇章大部分仍在该书后半部中,
而他对于终使君士坦丁堡走向灭亡的各种事件安排的周密,
仍为后人所不及。本删节本则始终坚持这一中心脉络,而对
某些次要问题则不免忍痛割爱。而即使对这些较次要问题亦
尽量保留其大旨。比如,伊斯兰教的兴起虽被保留,而阿拉
伯人往西直到西班牙的征服和文化扩张便全部删去,因当时
西班牙并不在帝国范围之内。因此,关于现代欧洲国家发展
情况的叙述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进展情况亦或全部删去,或
大加砍削。另一方面,对意大利的几次重大入侵以及在西罗
马帝国崩溃之后对罗马的掳掠却差不多仍全部保留下来。罗
马自始至终什么时候也不失为一座皇都,对她的万千苦难吉
本从来也不曾忘怀。
罗马无所不在的思想实为史学家吉本所具备的一项重要
优秀品德。他始终毫不含糊视罗马帝国为一单一整体,而其
后之作者却无一人有此思想。即使在罗马领土已被东、西两
政府分割为二时,罗马仍为一帝国而并不存在两帝国一说;同
时虽然后来君士坦丁堡已不再使用拉丁语,而该城的希腊公
民却仍十分正确地自视为罗马人,并称自己所使用语言为
“罗马语”,因而在口语中,现代希腊语至今仍保留此一名称。
因此,当1453年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直捣君士坦丁堡的时
候,当时倒下的并不仅仅是这一城市;可以称之为建于公元
前27年的罗马帝国亦随之彻底瓦解了。然而,吉本的叙述却
并未到此结束。
吉本曾在一段早已闻名于世的文章中讲述过他所以撰写
《衰亡史》的缘起。还说到他最初计划原拟“仅以那一城市的
衰败为限,而非帝国的彻底解体”。而且仅仅是在新计划已接
近实现之前不久他才决定作此改变。但是最初的意图他却始
终未曾忘怀。是以在整个这部作品中,他时而仍禁不住要对
该城日益衰落的景象作一番描述,而且在他对新罗马的最后
崩溃已作出绘声绘色、令人惊心动魄的描绘之后,却还要为
他这部杰作锦上添花另加上一篇措词平静的后记;借以描述
中世纪和16世纪罗马所处状况,但这段描写,总的讲来,和
他在他唯一的那次拜访中所作极为细致的介绍实已无大差
异。在他撰写这发思古之幽情的数章的时候,他的思想无疑
又回到了他开始写作的早期,同时他的读者也被带回到了那
仔细展开背景和点明主题的最开头的几章中去。《衰亡史》真
可说恰似一部伟大、深沉的交响乐曲,一开头言明的主题,最
后被发挥时却溶解在对随之而来的可怕的彻底崩溃的沉思之
中,不过,在这崩溃景象的上空却已出现了一些文艺复兴和
这位历史学家生活和工作其中的现代世界的黎明的光辉。作
家的生活和工作竟是如此紧密地交织在一起。
既然并非每一个开始阅读《衰亡史》的读者都曾读完此
书,他们也便有可能根本不了解该书的完整计划。现在这删
节本终能使该书首尾同处于一张封皮之中,那么在这方面
也可能会对他们有所帮助。
著名的描绘基督教兴起过程的第十五、十六两章,于此
删节本中将全部保留。因此处若作任何删节必将使人不免感
到,在此重大问题上,编者实有意图置本人观点于吉本及其
读者间之嫌。自从1776年该书首次经巧加安排,以此二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