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军队,尽管武器装备被隆美尔称之为〃破铜烂铁〃,但是作战还是不乏英雄事迹。可见意大利军队主要的问题的指挥领导的问题,其次是士气问题,再次是装备问题,另外训练不足也是失败的原因。
意大利的海军也是败多胜少。本来意大利海军实力不算弱,国土在地中海的正中的位置,可以切断东西两头英国的殖民地的海上联系。但是意大利人在军事学术方面的成就,反而耽误了其军事实践,真是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意大利的朱里奥?杜黑首先提出〃空中优势〃〃制空权〃和〃战略轰炸〃等现在空军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概念,对于世界空军的学术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意大利方面也因为杜黑的理论,空军受到重视,飞机发展到3,200架(虽然性能比较落后,多数也比较陈旧),并且其在军事方面的利用,基本上可以自作主张,受到政界和其他军兵种的干预比较少。可是由于意大利本身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没有能力发展大量的重型轰炸机,实现杜黑战略轰炸的梦想。
杜黑主张限制陆海军的发展,集中经济资源发展空军战略轰炸机群。战争一爆发,仅仅由空军进攻,陆海军防御。由于空军逐个夷平敌人的城市,交通枢纽,工业中心和军事基地,敌人必然因为继续进行战争的代价太大而屈服。这个理论后来被英美接受,意大利和德国、日本一道成了受害者,给敌人的战略轰炸机炸得稀烂,这是杜黑始料不及的。
在意大利,陆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力,对国家国防政策发挥主导作用,是不可能限制住的;意大利又是一个边界以海岸线为主的国家,海运事业发达,限制海军发展也不合适。空军不仅在意大利,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新的军种,即使政府大力支持,也办不到仅仅靠轰炸就迫使敌人屈服的目的。只是做到空军在国防上取得了独特的优越地位,海军和陆军都没有自己能够支配的航空兵种。意大利空军既没有战略轰炸的实力,又不重视战术轰炸,高不成,低不就,对于其他军种的战斗带来及其有害的后果。
意大利当时在地中海的战略形势非常好,其殖民地从东西两面包围着英国的重要殖民地埃及,如果空军的海上攻击能力比较强的话,英国既不能从地中海增援,也不能从红海增援,埃及就成了意大利的瓮中之鳖。但是意大利空军既没有去〃夷平〃英国的或者埃及的城市和基地,也没有对于英国与埃及之间的海上交通造成严重妨碍。英国从埃及运兵到希腊登陆,经过爱琴海的克里特岛到土耳其之间的入口,那里有意大利占领的罗德岛和莱罗斯岛,那里的意大利空军没有积极干扰。在英国从直布罗陀经过马尔他到埃及的航线上,散布有撒丁岛、西西里岛、班泰雷利亚岛、配拉杰群岛、利比亚、克里特岛,包括意大利本土,这些地方的机场都分布在航线的两侧,如果意大利空军有当时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对海攻击能力,这条航线早就不能使用了。同样,在阿比西尼亚的意大利空军可以从索马里开始突击企图从印度洋进入红海的英国运输船,然后在厄利特里亚沿红海狭长的水道再加以攻击,这条航线也无法使用。但是意大利空军什么也做不来,埃及成了英国主要屯兵场,东克阿比西尼亚,西击利比亚,使意大利的非洲帝国之梦幻灭于一旦。意大利的空军不但攻击无能,甚至连侦察也十分差劲,结果英国舰队横行地中海,意大利舰队却被迫逃到撒丁岛和比较靠北的基地去躲避英国航空母舰飞机的袭击。
总之,战争过程表明,意大利三军都没有适当的战争准备,根本就不应该参加战争。意大利当时刚刚攻下阿比西尼亚,本来最合适的国策是消化掉刚刚吃下的战利品。从今天看来,利比亚是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是在当时意大利根本就没有开发。从德国的战略来看,也没有要求意大利参战的必要。希特勒一直忽视北非战场,就是不希望在那里惹麻烦。如果意大利保持中立,反而可以帮助德国破坏英国的海上封锁。意大利不参战,英国没有开辟地中海战线的需要,当时意大利舰队虽然战斗力有限,但是毕竟在战舰的数量上超过英国的地中海舰队。英国正苦于德国的潜艇战,护航兵力严重不足,没有在意大利愿意中立的情况下主动挑衅的道理,正像西班牙虽然也是法西斯国家,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能从始至终保持中立一样。战争进行到后来,意大利人虽然投降倒戈反抗德国,但是其在非洲、巴尔干、爱琴海上的殖民地全部丢失了,国家蒙受巨大的灾难和损失。所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8。国家元首和家庭主妇共同的基本功。
要说竞争的哲理,最玄妙的莫过于道家的学说了。老子曾经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话,让我很久回不过味儿来。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什么是〃小鲜〃?需要〃烹〃的东西,又要新鲜,老子那个时代没有冰箱,他老人家生活在南方,因为气候潮湿炎热,食品容易变质霉坏,南方人特别讲究食品的鲜活,大概是小菜一碟那么个意思吧'15'?治理一个大国就像炒一碟小菜那么简单?又或者倒过来说,炒一碟小菜和治理一个大国一样复杂?那岂不是说国家元首=或者≈家庭主妇?!至少本事差不太多吧?
你说是不是吓你一跳?
'15'老子在这里的意思,有的书解释为〃煎小鱼儿〃,大概是不好乱翻动,否则小鱼儿就破碎了。老子是不是把〃小鲜〃就是指我们今天人理解的〃小鱼儿〃,就像北京人流行的〃盖帽〃的口头禅是不是来源于警察的〃大盖帽〃,可能连北京人都未必知道。如果500年后的《北京古话辞典》要这么说,你也没办法。去做一道小菜的意思比较宽一些,即使老子不是指〃煎小鱼儿〃,也差不太远。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老子在这里主张〃道法自然〃来治理国家,也就是我们今天的〃按客观规律办事〃的意思,只要放手按照客观规律去做,别的就不要多事。好像我们今天说政府对企业行为要少干预一样,因为市场机制这个〃看不见的手〃会〃自然〃地引导企业活动一样。我国历史上搞〃大跃进〃想一下子〃超英赶美〃,结果反而把国民经济搞糟了,这就是违背〃无为而治〃的道理遭到失败的例子。我觉得老子的意思是用〃道〃来治理国家,在做事情上,大事小事都一样要服从〃道理〃,只要根据道理去做,没有做不好的事情。〃烹小鲜〃的结果就是做出来味道好(或者说色香味俱全),怎样做得到,这里的道理和治理一个大的国家一样。〃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指〃不乱来〃,〃从小事情做起,从小处做起〃,〃从最基本,最基层做起〃到不能乱来,事情自然可以做好了的意思,就像学生打好基础,不是说不读书一样,而是不必三岁看懂《红楼梦》。这个道理在数学上和微积分的原理是一样的:积小胜为大胜,积小变为大变。〃小〃则是〃调味法〃,〃大〃则是〃看火候〃,请看官细细品味。
到底治大国和烹小鲜如何〃若〃呢?〃若〃在哪里呢?老子没有明说看来在竹简上写字相当麻烦,给他老人家省略掉了,我只好放胆乱猜:〃治大国〃太复杂,没几个人有机会尝试,不好理解。〃烹小鲜〃简单一些,家家户户都有经验,就从炒小菜的功夫往回推导到治理国家的道理吧。
烹小鲜最主要的功夫在哪里?如果不考虑材料的话,一看火候,二看调味,其他的都在其次。火候和调味有一个道理是共同的:恰到好处为之好。火候不够,菜不熟;火候过了,烧焦了。山珍海味,无盐无味,但是盐多了太咸,盐少了太淡。因此火候和调味,都要达到恰到好处,才显出厨师的才能。改革开放以来,从一些流行的语言当中,可以看出其中之〃若〃:精神文明物质文明要〃两手抓〃,否则味道要么淡了,要么咸了〃若〃烹小鲜当中的调味;〃抓住机遇〃火候到了,还不下菜猛炒?!〃若〃烹小鲜的看火候差不多吧?
战略决策也是这个道理。一方面是资源分配,实力部署,一方面是把握时机,果断行动,都要掌握到恰到好处。决心采取防御态势的方向,投入的实力太少了,一旦对手突破,我方将可能蒙受重大损失。投入防御的实力太多了,势必削弱我方的进攻力量。在竞争的过程中,双方的实力对比和环境要素都在变化,最有利于我方的时机不是经常存在的,因此一旦这种时机来临,要当机立断,果断行动。
如何分配资源,部署自己的竞争实力,应该掌握两个方法:
第一个是〃调味法〃。〃调味法〃就是像我们平时炒菜调味那样来掌握各种实力要素投放的比例和数量。我们平时怎样调味呢?拿放盐来看,我们先试着放少量盐,然后尝尝味道看有什么改进,通常我们都掌握在差一点儿的程度上,然后再加少许,再尝尝……直到味道合适为止。这也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这个方法在经济学上叫〃边际分析〃,在数学上叫〃微积分〃。当我们反复试验,认定盐已经加够了,我们就转向另外的调味品,例如酱油、醋、糖等等,最后美味佳肴就出来了。只不过我们反复多次之后,熟练了,可能只需一两次试验就可以成功。调味法的基础是边际效果递减规律。边际这个词是经济学界对英文Margin的翻译,很多中国人对此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为何。其实我们用中国的一句成语来解释是最合适不过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是增加量的意思。那么边际效果递减规律呢,它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把资源连续用在某个方面,后面投入的一个单位的资源取得的效果比前面投入的一个单位资源取得的效果要小,呈递减趋势。
如果你能够回答我的IQ测试题,你就可以理解这个规律了:
你任何时候吃饭,哪一口饭最香,哪一口饭最难吃?
很显然,肚子越饿,饭越香。虽然我们现在生活好了,很多时候并不是饿了才去吃饭,但是相对而言,吃第一口饭的时候总是比较饿的,而最后一口饭即使没有吃饱,也是相对不那么饿的时候吃的,因此我们吃饭的时候总是开始吃的时候比较香,然后越吃越不想吃,最后是实在吃不下了,才把碗筷放下。如果我们能够吃饱,往往最后那一口在感觉上是可有可无的,多吃一口也可以,少吃一口也不饿。所以,我们家庭里日常吃饭之后,常常有些剩饭,有时候剩饭不多,留下来麻烦,倒掉浪费,总是要某人吃掉。这个事情绝对不是美差,负责吃剩饭的,通常是最富有牺牲精神的家庭成员,例如男性家长或者健康老人,很少有人逼孩子吃剩饭的,因为吃剩饭有点儿〃痛苦〃,是一种〃牺牲〃。
因为边际效果递减规律,所以我们不应该连续不断地将资源投放到某个方面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需要。应该像我们通常吃饭的时候那样,一口饭,一口菜,轮着吃,这样吃饭才会比先吃完饭再吃菜,或者先吃完菜再吃饭要香。
要想把味道调到最好,首先要看我们有多少资源可以用来调味,然后是怎样调。引申开去,我们可以达到使用一定数量的资源,获得最佳效果的目的。下面有两个公式,只要满足了公式要求,我们就可以达到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最大限度的效果的目的:
P1Q1+P2Q2+……PnQn=T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