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吴总由于过度的伤心和气愤,一下子倒下了。我这些年跟着吴总,没见
过他被累趴下,但他不能生气,也不能伤心,他也是人呀!”
常德事件的发生过程颇让人深思,但由此导致的三株窘境更耐人寻味。
从现象上看,作为保健品行业龙头老大的三株集团好像一个塑料大棚,一场
官司捅破一个大洞,新闻界的一阵狂轰滥炸,便使三株犹如一座大厦,轻轻
一击便产生了震颤。
众多的大企业难道不是受这样的一种意外事件走向毁灭的吗?巨人集团
因巨人大厦而倒闭,飞龙集团因想使企业上市的战略决策出现错误而变成地
龙。从这些企业集团的身上可以看出许多大企业目前都在病态运行,战线过
长导致漏洞百出是一个通病,难道这能说是一家企业的弊病吗?这正如一位
企业家说:“我们面临一个新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新型企业,对原有企业结
构大修大补将无济于事,企业家必须洗心革面,企业家必须变革图新。”
从整个企业来说,企业由强盛走向衰落一方面是由于企业的决策失误所
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而造成的,尤其是在主观环境与客
观环境相冲击的情况下,企业就只能走向倒闭。我在《中关村风云》一书里
写道:“竞争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它使企业始终保持警觉和灵敏性,并
通过经营生态系统内的互动使个体得以发展壮大。”
二、“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一个时代孕育一代英雄。不同的企业都具有不同的生命力,无论是我国
的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难以摆脱这种现象。国外企业也是如此,迈天先
生认为在世界500 家大企业经历了一个世纪之后,现在已经存在的还不到2%,像杜邦、IBM 这样的国际知名企业差点也被扔进了企业史的垃圾袋。胜
者王侯败者寇,我们在推崇胜者的同时,同样也应该向那些没有去做绊脚石
的失败者致以敬意。如世界上最早的个人计算机,雷明顿兰德公司的
UNIVAC,以及曾经令世界上所有华人为之骄傲的王安公司等。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金盛华博士在谈论中国企业面临的
现实问题时指出:在目前中国的竞争格局里,不管一个企业已经做得多么辉
煌,从某种意义上说,都存在一个潜在的危机:企业是否很好地解决了可持
续发展问题,是否走出了维持的误区。对企业来讲,一时一事的繁荣不是主
要目标,关键是可持续发展,只有企业能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领导才称
得上企业家。那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什么?一是公司长期的价值观、企
业文化能坚持始终并发扬光大。二是能不断适应顾客的要求和环境的变化,
保持旺盛的市场竞争力。三是能在行业及区域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四是具
有运用技术、企业管理、人才识别的能力。还有一点,可能最容易被忽略,
前四点能否做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它,即:培养好接班人是一个企家
能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要素。如果一个企业家总想把自己的企业维持
下去,而不去寻求可持续发展,那么可以肯定地说,这个企业或早或晚会走
向死亡。在“发展”与“消亡”之间没有中间状态。维持是走向消亡的一个
过程。无论从个人的角度讲,从群体的角度讲,还是从国家、民族的角度讲,
生存的方式只有一条:增加自己的力量。
1998 年3 月,当我在《中国企业报·企业家周刊》帮一位同乡——执行
副主编蒋伏利办报时,他曾开辟了一个“旧报新读”的栏目,至今想起这个
栏目,我觉得意义是非常深远的。不管是张兴让的“满负荷”工作法也好,
还是“香雪海”冰箱也罢!他们的管理方法传了下来,但现在看这些企业个
个均是“为伊消得人憔悴”。而这些人均是80 年代的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
可是至今思起来,“问谁是真的英雄?”20 个只剩下4 个,其余6 个均在升
官、离职、免职、辞职、叛逃中消失了。应该说,这些人在当时是一流的,
而这种“优秀”以“短命”来作为结局也未免太惨了。所以,我就在想:我
们的软件企业家想使自己的企业成为“中国的微软”,想使自己成为“中国
的比尔·盖茨”,这毫无疑问地是一件好事,但我又不得不提醒他们,沧海
横流,不要微软梦没有实现,却落得个英雄安在?如果不信,我们就来看一
些案例:
在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里,经过十年的风雨洗刷,时代的变化和个人的
因素使首批“优秀企业”中的大部分人从昔日喧闹的舞台悄然而退场。而在
这20 位企业家中,名气最大的要数马胜利。1984 年,马胜利以竞争承包率
先敲响中国企业改革的钟声,声名鹊起。后有智囊建议:现在提倡国际大循
环,干脆用你的名字,成立一个中国马胜利造纸集团,搞一个纸业托拉斯。
马胜利心动,他抛出一个“跨省承包100 家造纸企业”的宏伟蓝图。随
之,一口气跑了几个省,有时一天看好几个企业,谈个把小时就签一份承包
合同。终于,由9 个省的36 家造纸厂组成的“马胜利造纸集团”诞生,从而
使一面企业改革大旗迎风猎猎作响。
在实现蓝图的过程中,马胜利与石家庄市委书记有段谈话。书记问:“承
包多少家?”马胜利答:“100 家。”书记说:“摊子太大,20 家行不行,
100 家遍及全国,鞭长莫及,一年365 天,你坐飞机在天上指挥又能顾几家,
一个企业顶多呆3 天。”马胜利说:“改革是一种实验,总得有人敢冒风险。”
造纸集团还是成立了。石家庄市长勉强参加大会,临走留下一句话:“马
胜利是人不是神。”预言终成现实,先是承包的外省纸厂纷纷亏损,焦头烂
额。1996 年春天,马胜利的大本营——石家庄造纸厂宣告破产,马胜利退休,
每月领200 元,与工人一般多,每天望着一箱奖状奖章发呆。他抚今追昔:
“市场上没有常胜将军,我唯一自慰的是为企业尽了力。市场无情,我的确
被淘汰出局了。”
在80 年代中期,与马胜利同样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还有张兴让和步鑫生,
3 人在当时几乎齐名,又前后脚成为难兄难弟,一同兴衰。
张兴让的知名度细究起来,在1984 年以前仅限于他任石家庄市第一塑料
厂。但6 月的一天,在锣鼓喧天中,张兴让推出了“石家庄东方塑料联合公
司”的金字招牌。石家庄东方塑料联合公司组建不到一年,便发展到23 家,
跨塑料、服装、化工等六个行业。分布在七省五市四县。张兴让这个时代英
雄被媒体推进民众的视线,并冠以“张联合”的称谓。
张兴让没有停止创新,1986 年又推出“满负荷工作法”,《人民日报》
称:“对企业普遍适用。”随后,国家经贸委选择百家企业试点推行“满负
荷工作法”。 1988 年2 月12 日下午,李鹏代总理为刚满51 岁的张兴让颁
发“企业改制创新奖”奖状。
“满负荷工作法”家喻户晓,大红大紫的张兴让也随之无所不能。有一
篇报道说:“石家庄市第一塑料厂的管理已达到世界企业管理的先进水平。”
张兴让的思维一直没有停止运转。比如他认为“满负荷工作法”需要后
劲,遂投资2453 万元将干湿法合成革生产线“拉”上马;预计投产后产值可
达5000 万元。可投资产后市场变了,生产的“满负荷”意味着压资金占库房。
干湿法人造革生产线终于停了,耸立着“东方楼”招牌的大楼已经抵押给了
银行。张兴让坦言:“我们这些人真功夫不行,市场经济不懂,一较真儿就
打败仗。”
把一个缝纫合作社发展为海盐衬衫总厂,步鑫生靠改革实现了这一奇
迹,改革也还步鑫生一份荣誉,舆论将他推向“改革先锋”的地位,中央点
名,要求全国30 多万工业企业,仿效海盐衬衫总厂的改革经验。但历史的大
潮还是冲垮了步鑫生事业的大厦,今天的人们再提起“步鑫生”这三个字恍
如隔世。
从上述来看,企业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长已经不是这些工业企业的一个
通病,昙花一现不是中国国有企业厂长经理独有现象,在我们的信息企业之
中,也存在着这种现象。比如被称为“西部奇迹”的海星集团也经历了这种
洗礼。1990 年年底,当一直在深圳忙着跑生意的集团总裁荣海风风火火赶回
西安的时候,等待着他的却是公司三个副手趁他不在的时候早已酝酿成熟的
瓜分公司计划。就因为荣海在创建公司时曾经说过“海星是大家的,大家都
有份”,他现在就要为这句话付出代价,就这样使海星几年来积累的100 万
自有资金被瓜分一空,剩下的只是海星这块牌子和一些旧机器,公司核心层
四个人除了荣海都走了,大部分客户也被带走,普通员工20 人走了一半,这
件事使荣海明白:钱能够把同学、学生变成陌生人。利益分配不好,能够把
铁一样的团队“分”垮,但这件事并没有使荣海一蹶不振,他挺过来了。所
以我们可以说,“短命”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的通病,但这种病又是不能忽略
的。这也不是中国企业的通病,在国外的企业群体之中也是常见的,只是他
们深知“不该自己赚的钱就不赚”的管理哲学。比如德国西门子忍痛卖掉彩
电生产线;荷兰飞利浦挥泪出让生产大家电的子公司;百事可乐为集中精力
打败竞争对手可口可乐,不得不放弃饭店和快餐业;通用汽车宣布,为进一
步提高竞争力,将在未来五年里耗资30 亿美元,裁员4 万,出售15 家零件
厂;而以生产“万宝路”卷烟著称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前不久宣布大幅
度裁员和重整,着手拍卖非核心业务。
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到底有多久,红旗到底能打多久?除了在增加自身
的力量时,还要看到企业在飞速发展时,要避免盲目追求高速度发展。飞龙
集团的总裁姜伟在“总裁的二十大失误”中反省说:“企业高速发展,什么
都来不及想,梦特别多,而且尽是美梦。”经营者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往往
陷入扩张过快的陷阱。速度过快会使企业永远处于资金短缺之中,如果市场
状况总是良好,尚可以支撑,一旦市场状况发生波动,则非垮台不可。但这
里有一条:一个企业不管怎样发展,追求利润是企业得以生存的根本。如果
我们的软件企业家在走向中国微软的过程之中,在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过程
之中,他们在把复杂的合作关系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础之上时,而不追求利
润,也是行不通的。如果对某些企业不值得信任,将会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
那些不守信用的就会经常陷入信息时代的剧烈竞争中,丧失自己的利益。从
长远来看,只能带来极大的损害。只有企业能挣钱,企业才能获得长期的生
存。在《中国计算机报》的一篇报道中曾有这样一篇报道:《不挣钱一切都
是瞎掰》。
张兆东被张玉峰喻为“来方正最痛快”的两个人之一。
办方正之前,张兆东和张玉峰同为北大教师,共过事,张兆东对张玉峰
感觉很好。张玉峰年龄和个子都比张兆东大,张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