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的背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热点的背后-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郎咸平:你的问题涉及面很宽,我很愿意回答。我们对教育的本质理解有多少?举个例子,美国的MBA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这么告诉你,全美几乎所有大学的MBA教育用的教科书、做的练习题和考试的题目基本上是一样的。你们可能会觉得很奇怪,如果教育都是一样的,那怎么评判好与不好呢?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的出身就显得很重要了。像哈佛大学、沃顿商学院或者芝加哥大学,他们招收学生的要求特别严格,你要是能够被录取,一旦毕业之后,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虽然你学的知识和别的学校一模一样,但是既然这些学校能录取你,那你肯定是非常优秀的。
  美国各个大学毕业的MBA是不同的。名校的毕业生,薪水高,就业机会好;一般学校的毕业生,薪水低,就业机会差。但是你肯定会奇怪,既然学的东西都是一样,岂不是各校都没有了特色?这正是美国MBA教育的伟大之处。企业员工如果想获得晋升,要进入管理层,就必须要有MBA学位。美国的MBA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提供一个相同的对话平台,以大幅减低沟通成本。在美国公司里,从首席执行官一直到新来的员工,由于所学的都一样,因此顶层跟最底层的沟通是没有问题的。美国的MBA教育是通过各个大学的优劣选拔人才,但其灵魂是造就一个相同的对话空间。因此美国企业运行时,其交易成本和沟通成本非常低,而中国企业却非常高。
  各位还记得吗?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做演讲时,我们很多企业家问的问题他都听不懂。比如,如何沟通关系?怎么激励员工的家庭环境和工作态度?他都听不懂。为什么他听不懂?美国通用的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说,一心一意做自己该做的事。做什么事?公司的战略规划。而我们的企业家,却要花70%的时间做那些不该做的事——与下属沟通。沟通不是一个简单的讲话,而是包含各个层面的,如战略、理念等,因此,我们的企业家不但要跟下属沟通,还要跟政府沟通,所花费的时间起码占了他70%以上的精力。我们的企业家既要做企业家,又要做政治家,他们太难了。美国的MBA教育使管理者把这70%的时间节省下来了,让他们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比如,首席执行官把企业战略规划好就行了。这是美国MBA教育的成功之处。
  我们内地很多学校最近搞的MBA教育、EMBA教育情况怎么样?那是各吹各的号,各拉各的调。甚至还有金融学院这种不可思议的本科院校。对于金融学,我们能够开出来的独立课程最多就五门。可金融学院居然分了三四个系,授课内容就是把五门课进行排列组合,这是什么?荒谬!集天下英才而毁之,浪费时间。香港中文大学还不是那么规范,还有本科生。而在美国,很多学校的商学院根本就没有本科,只有MBA,为什么?因为本科生根本就不该念这个,他们需要学习心理学、数学等基础学科和人文学科。
  所以美国的法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都是只招收研究生。我们没有听说过美国本科有念法学、商学和医学的,只有中国才有。对于这三个专业,美国都是研究生才去念。本科生念的是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历史和心理学,这是美国的教育制度。更有趣的是,在美国,本科所学的知识和就业是无关的,和就业有关的专业都在研究生阶段。像普林斯顿大学,它根本没有商学院,但其毕业生都找得到工作,为什么?因为美国是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国家。要是你拿这个制度和我们中国相比,就会发现中国的本科教育存在严重的问题。中国很多一流的高中生进了大学后念商科,四年下来,学得不伦不类。我现在收研究生,原则上只收数学系、物理系和工程系的学生,商科的毕业生我基本上一个不收,因为他们的水平和高中生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
  今天,我想通过香港来看整个世界的教育制度,来思考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我认为目前中国的商学教育和教育的方向都有很大的偏差,值得我们深思。
  七、不建议年轻人去念研究生
  观众:郎教授,您好。我想问您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内地学生比香港学生有什么优势?还有一个问题,您对研究生学习有一些什么建议?
  郎咸平:你是在香港学习的研究生吗?
  观众:我是在内地的研究生。您认为他们的学习有哪些缺陷?
  郎咸平:我觉得有一点香港学生是比不上内地学生的,那就是内地学生对未来的期望非常高,而香港学生则比较随遇而安。内地学生希望创业,香港学生希望就业。香港学生都希望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也包括特首曾荫权。如果别人问特首的施政方针是什么?要是内地学生,他肯定说是要报效国家;而曾荫权不是,他说他只是希望打好这份工。
  内地学生听了觉得不可想象,你是领导人,怎么不为香港老百姓的前途来思考呢?这就是香港人的思维,他只想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工作做好。内地学生非常具有积极性,找工作的态度也不一般。我发现内地很多学生直接到深圳找工作,为什么?因为他们希望创业。这反映的是一种浮躁的就业心理,可是浮躁的背后又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所以积极跟浮躁是一块铜板的两面,这也是内地学生的标志。而香港学生比较务实,更愿意踏踏实实地工作。
  至于你问的第二个问题,对于内地的研究生我有什么建议?我认为,现在找工作难,念研究生对很多内地学生而言是一种逃避。我告诉两个儿子,你们千万不要在任何地方念研究生,你们千万不要走上我这条路。原因是我希望他们在本科或者是专科毕业之后,能够先进入社会,了解自己想干的事。我认为年轻人最可贵的资产是有一个不用兑现的选择权。对于年轻人而言,你们不要急于选择,而要给自己更多的选择空间。
  对一个本科生而言,如果你到社会上参加工作,你不但没有放弃念研究生的选择,而且同时也抓住了另外一个就业的选择。在这期间,说不定你会碰到喜欢的职业,也说不定你会遇到一个提拔你的领导。因此,你的选择空间打开了。如果你一旦决定念研究生——念博士那是最糟糕的选择,你的路将变得非常窄。所以我建议各位,即使你本科毕业之后很难找到工作,也不要念研究生,因为,年轻的时候多受点磨难,多看点别人的脸色,多吃点苦,对你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害处。你还年轻,还有失败的本钱,也有再成功的机会,千万不要在年轻的时候,因为怕挑战而选择了读书这条路。你应该怎么样?勇敢地面对挑战,不怕失败。再说谁没有经历过失败?像我这一生失败太多了,而且年轻时候的失败对你的正面影响是非常大的,但是,到了40岁~50岁,在我这个年纪,你再失败就无可挽回了。我建议你们勇敢地面对你所面临的一切,把自己的工作做好。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来宾,要勇敢地面对社会所带给你们的种种磨难。在年轻时候多受点磨难,多一些有益的积累,能保障你们未来的成功。
  总之,我不建议各位去念研究生。在你们年轻的时候,你们要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等到10年后,你们积累了丰富的人际关系,那时如果真需要读研的话,你们可以聘请别人来做事,然后自己去某个学校念个EMBA就可以了。
  八、对清华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的比较
  观众:我有一个朋友今年参加高考,他面临两种选择,清华大学跟香港中文大学。我想请您比较一下这两所大学,然后告诉他应该怎么选择。
  郎咸平:清华大学最近给我们香港中文大学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什么压力呢?它财大气粗地挖我们的教授。前年清华大学用60万元~80万元的年薪,从香港技大学和香港大学挖走两个论文写得很不错的教授,一个姓白,一个姓李。而去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挖走了一个我们最年轻的教授。他叫李宏彬,是斯坦福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论文写得非常好,在香港呆了四五年的时间就升为了教授。我们香港给他的薪水大概是70万元~80万元,而清华大学给的薪水高达104万元,而且还有30万元~40万元的住房补贴,此外还配有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在这种激烈竞争之下,对于教授的要求,内地大学奋起直追。虽然清华大学来势凶猛,堪比香港中文大学,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它与国际接轨才刚开始,在教学的份量和质量方面,讲句公道话,它还比不上中文大学。对于你的同学,我的建议是,如果他念理科,最好去清华大学;如果他念商学,就去香港中文大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