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帛书周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白话帛书周易- 第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辱的看法,是作者对《困·六三》爻辞思虑的结晶。 
  《易》曰:“公用射隼①于高墉②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③ 
者禽也。弓矢者器也。■之者人也。君子臧④器于身,侍⑤者而童⑥,何不 
利之又⑦。动而不矰⑧,是以出而又获也。言举成器⑨而动者也。 
  【白话】《周易·解·尚六》爻辞说:“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 
无不利。”这条爻辞是什么意思呢?孔子阐述道:老鹰是飞鸟,弓与箭是利 
器,射鹰的是人。品德高尚的人把利器藏在自己的身上,等待时机到来才行 
动,哪有不获利益的呢?行动而不把自己的手脚拴住,因此出门行动必然有 
所收获。也就是说,一定要掌握先进的生产工具然后才行动。 
  【注释】①隼(sǔn):猛禽类鸟。形状似鹰,翅窄而尖,飞得很快,性 
凶猛,常捕食小鸟兽。②高墉,高墙。墉(yōng):城墙,高墙。③■(sǔ 
n):“隼”的异体字。④臧:美善。此处假借为“收藏”的“藏”。⑤侍: 
伺候,陪伴。此处假借为“等待”的“待”。⑥童:读为“动”。⑦又:假 
借为“有”。⑧矰(zēng):一种用丝绳系住以便于弋射飞鸟的短箭。《周 
礼·夏官·司弓矢》:“矰矢、茀矢,用诸弋射。”⑨成器:完美的工具。 
  【讲解】这一节通过对《解·尚六》爻辞的解释,说明了生产工具、生 
产资料和生产经验在生产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器与人的关系。要求君子藏器 
于身,待时而动,举成器而后动。要掌握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才去行动。 
  子曰: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畏不■①。小■而大 
戒,小人之福也。《易》曰“构校灭止,无咎”也者,此之胃也。 
  【白话】孔子说:没有道德的小人不会认为自己不仁慈是耻唇,不害怕 
自己不道义,没有看到对自己有利益便不去努力,不受到威胁是不知道畏惧 
的,小惩罚而能起到大的戒惧,这就是小人的幸福。《周易·筮盍·初九》 
爻辞“构校灭止,无咎”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注释】①■:通行本作“惩”。 
  【讲解】这一节根据小人的道德心理特征,提出了惩前毖后的教育方针。 
并要求教育与法治相结合。 
  善不责①不足以成名,恶不责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也,而弗 
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责而不可盖也,罪大而不可解也。《易》 
曰:“何校灭耳,凶。” 
  【白话】不经常去做好事求善行,哪能成为名声好、品德好、行为高尚 
的人呢?不经常干坏事求恶行,哪来的杀身之祸呢?小人认为,小小的善行 
并没有什么好处,因而不去做好事;小小的恶行并没有什么坏处,因而常常 
去干坏事,所以导致恶劣的品行多得无法掩盖了,罪也大到了无法消解的地 
步。所以,《周易·筮盍·尚九》爻辞说:“何校灭耳,凶。” 

  【注释】①责:求也,要求。《说文解字》:“责,求也。” 
  【讲解】这一节说明了人们犯罪的主观原因——忽视了自身的严格要 
求,告诫人们防微杜渐,修身远祸,积善成德。 
  君子见几而作,不位冬日①。《易》曰:“介于石,不冬日,贞吉。” 
介于石,安用冬日,断可识矣。君子知物②知章,知柔知刚,万夫之望。 
  【白话】君子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就能迅速作出反应果断行动,而不是 
放弃机遇,坐等下去。《周易·馀·六二》爻辞说“介于石,不冬日,贞吉”, 
是说即使象坚硬的石头那样耿介守志不移,也不应该终日不改变自己的意 
见,只有见几而作,才能吉善无咎。这是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事情。君子既 
要懂得爻画的差别,又要懂得爻变的统一性;既要懂得阴柔的可爱,又要懂 
得阳刚的可敬。这就是广大民众所期望的君主。 
  【注释】①不位冬日:不等到天黑。位:立,等待。通行本“位”作“俟”。 
冬:通“终”。②物:不同的爻画,即阴爻、阳爻。爻有等差故曰物。 
  【讲解】这一节提出了君子的行动原则:见几而作,不位终日。要求人 
们抓往机遇,迅速行动不要错过了机遇。 
  这一章通过对卦爻辞的诠释,引发了不少至理名言,为后人六经注我开 
辟了道路。 





创建时间:2006…2…28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六章

  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非,则下①中教②不备。初大要,存亡知凶则将 
可知矣。 
  【白话】如果要通过互卦来体现事物的本质属性,辨别事物的是非的话, 
就不能放弃中四爻解卦的方法,放弃了中四爻的解卦方法,撰德辨是非就不 
完备了。有了中四爻,初爻和终爻的大要存亡吉凶就容易明白了。 
  【注释】①下:放弃,放下。②中教:中爻。第二爻、第三爻、第四爻、 
第五爻,被约定为中爻。又是互体卦的雅称。互体卦中间四爻交叉组成两个 
三画卦。教:假借为“爻”。 
  【讲解】此一节原为通行本第九章。其文为:“若夫杂物撰德,辨是与 
非,则非其中爻不备。噫!亦要存亡吉凶,则居可知矣。知者观其彖辞,则 
思过半矣。”虞翻注:“撰德,谓《乾》辩别也。是,谓阳。非,谓阴也。 
中,正。《乾》六爻,二、四、上,非正。《坤》六爻,初、三、五,非正。 
故‘杂物’。因而重之,爻在其中,故‘非其中’,则爻辞不备。道有变动, 
故曰‘爻’也。谓知存、知亡、要终者也。居《乾》吉,则存;居《坤》凶, 
则亡。故曰‘居可知矣’。”崔憬说:“上既具论初上二爻,次又以明其四 
爻也。言中四爻杂合所主之事,撰集所陈之德,能辨其是非,备在卦中四爻 
也。噫,叹声也。言中四爻,亦能要定卦中存亡吉凶之事,居然可知矣。” 
韩康伯说:“夫彖举立象之统,论中爻之义,约以存博,简以兼众,杂物撰 
德,而一以贯之者也。形之所宗者道,众之所归者一。其事弥繁,则愈滞乎 
形。其理弥约,则转近乎道。彖之为义,存乎一也。一之为用,同乎道矣。 
形而上者,可以观道。过乎半之益,不亦宜乎?” 
  《键》,德行恒易①以知险;夫《川》,虽然,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 
间②以知阻。 
  【白话】《键》卦象征天下最刚健的属性,它的品德和行为是永远坚持 
易简原则,用易简原则去驾御艰难危阻;那《川》卦虽然是天下最柔顺的象 
征,它的品德和行为也永远是坚持易简原则,用简易原则去驾御艰难险阻。 
  【注释】①恒易:永久坚持简易原则。恒:永恒。易:简易。②恒间: 
恒简,永久坚持简易原则。间:假借为“简”。 
  【讲解】这一节阐明了《键》《川》两卦的德行的本质特征——恒易、 
恒简,以及这两种德行的功用——知险、知阻。张载说:“简易然后知阻险。 
简易理得,然后一贯天下之道。” 
  能说之心①,能数诸虞②之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勿勿③者。 
  【白话】易简原则能够让人们心情愉快,能够有效地帮助人们考虑各种 
忧虞,能够确定天下的吉凶,能够造就天下人们勉勉从事。 
  【注释】①能说之心:通行本作“能说诸心”。说,悦也。②能数诸虞: 
通行本作“能研诸侯”。③勿勿:犹“勉勉”。通行本作“亹亹”。 
  【讲解】这一节阐明了掌握和运用易简原理的作用。《朱子语类》:“‘能 
说诸心,能研诸虑’,方始能‘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凡事见得 
通透了,自然欢说,既说诸心,是理会得了,于事上更审一审,便是‘研诸 
虑’。研是更去研磨。‘定天下之吉凶’,是剖判得这事。‘成天下之亹亹’, 
是作得这事业。”李鼎祚《周易集解》作“娓娓”。虞翻说:“娓娓,进也。 
《离》为龟,《乾》为蓍,月生《震》初,故‘成天下之娓娓者’,谓莫善 

蓍龟也。”荀爽说:“娓娓者,阴阳之微,可成可败也。顺时者成,逆时者 
败也。” 
  是故变化具为①,吉事有羊②,马事③知器,筭事④知来。 
  【白话】所以各种变化都表现归纳为三类,第一类吉祥的事情先给人们 
以吉祥的征兆,第二类仿照卦马便能制造出器皿来,第三类筭卦的事情能预 
测未来。 
  【注释】①具为:通行本作“云为”。②有羊:通行本作“有祥”。《说 
文解字》:“羊,祥也。”③马事:通行本作“象事”。④筭事:通行本作 
“占事”。 
  【讲解】这一节阐明了运用易简原理占断变化的事物,吉事、马事、筭 
事,是变化具为的三种大事。懂得这三种大事,是有羊、知器、知来的关键。 
  天地设马①,■人②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八卦以马告③也,教 
顺以论语④,刚柔杂处,吉凶可识。 
  【白话】大自然创设了自身的形马,天有天马,地有地马,圣人仿照天 
地之马编成了《易经》这部书,将人类的智慧谋略同鬼神的智慧谋略结合起 
来教给老百姓,老百姓便能够运用《易经》去预测未来、占断吉凶。八卦用 
卦马告示吉凶,教导人们履信思顺去进行交谈讨论卦马,卦图中的阳刚与阴 
柔之爻交互组成卦马,吉凶祸福便可以从卦马上认识出来。 
  【注释】①设马:通行本作“设位”。②■人:通行本作“圣人”。《帛 
书老子乙本》亦有“绝■弃知”,通行本作“绝圣”。■,当为“圣”之省 
写。③八卦以马告:通行本作“八卦以象告”。④教顺以论语:通行本作“爻 
彖以情言”,差别很大。教顺,教化人们顺从上天的意志、顺从神鬼的意志、 
顺从统治者的意志,做一个顺民。是《系辞》作者的思想核心。论语,是否 
与《论语》有联系,则有待进一步研究。或者此处“论语”为《论语》命名 
之所本,或者此处“论语”本为《论语》,或者与上二说毫不相关,则俟诸 
来日之研究。 
  【讲解】这一节阐明圣人设卦造《易》以供人谋鬼谋之用,以满足老百 
姓趋吉避凶、趋利避害的要求。告诫人们运用易简原理将卦马的刚柔与卦爻 
辞的吉凶联系起来考虑自己的行动方案。朱熹说:“象,谓卦画。爻彖,谓 
卦爻辞。”崔憬说:“伏羲始画八卦,因而重之,以备万物而告于人也。爻, 
谓爻下辞。彖,谓卦下辞。皆是圣人之情见乎系辞,而假爻象以言,故曰‘爻 
彖以情言’。六爻刚柔相推,而物杂居,得理则吉,失理则凶,故‘吉凶可 
见也’。” 
  动作①以利言,吉凶以请迁②。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远近相取, 
而■■生,请伪相钦③而利害生。 
  【白话】人们的行动、作为都是以利益为前提的,吉凶祸福同主观愿望 
密切相关。所以仁爱的心和丑恶的心相互攻击便产生了吉凶祸福,仁爱的心 
占了上风则心善,行动便吉利;丑恶的心占了上风则心恶,行动便凶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